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之用药合理性评价文档资料.ppt
,合理用药评价的主要内容,基于两个方面:适应症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药物应用药物品种选择是否正确 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单次剂量、每日给药次数、溶媒、用药途径、疗程、更换药物、联合 用药 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评价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1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8号文)-2009.0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 本原则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简介第四部分 各类主要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8号文),以严格控制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适应症-治疗用药指征,治疗用药有指征: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等)影像学检查 由真菌、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无指征:缺乏细菌感染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非细菌感染的炎症性病变举例(抗生素帮不上忙的一些“炎症”病变),肝炎、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前庭神经(元)炎(流行性眩晕):病毒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体免疫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疾病浅表性、萎缩性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多种原因腱鞘炎:多种原因造成组织的肥大和增生,累积迁延而成的慢性损伤(类似疾病:滑膜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适应症-预防用药指征,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适应症-预防用药指征,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非放化疗期、非开放皮肤软组织 损伤、穿刺等有创检查(骨穿、造影等)、非细菌感染 的炎症性病变(寄生虫病、红斑狼疮、慢性胃炎等以及 其它与免疫有关的病变或非特异性炎性病变),适应症-预防用药指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部位细菌污染机会和程度、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创伤程度和后果严重程度等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预防用药比例:不超过30%预防用药时间:控制在术前0.5-2h(剖宫产手术除外)预防用药疗程:不超过24h严格控制用药指征:明确了不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2012年抗菌药物整治方案规定,8、白内障手术,严格控制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选择哪种抗菌药物?感染部位的常见病原学-流行病学资料、选择能够覆盖病原体的抗感染药物(抗菌谱)耐药性 组织穿透性 安全性 经济性(费用)特殊人群,药物应用-药品的选择,药物应用-药品的选择,感染部位的常见病原学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也可为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不同年龄段和诱发因素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原菌不同腹腔感染-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适应症-药品的选择,未获知病原菌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先前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前列腺:氟喹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SMZ/TMP在前列腺液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血脑屏障:多数抗菌药物脑脊液浓度很低脂溶性较高、非极性、蛋白结合率低者易通过血脑屏障炎症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可增加,骨组织: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少数药物可在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体内特殊生理屏障,胎盘屏障: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进入胚胎循环在妊娠期应避免使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抗菌药物 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利福平、利巴韦林,脑脊液浓度及主要的药理特点,热病,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03,神经外科抗菌药物的选择,胰腺感染用药,应考虑到血-胰屏障多数药物不能很好透过血-胰屏障,因而不能形成有效治疗浓度已知有较强穿透能力的药物是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甲硝唑等文献中未见报道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肟、万古霉素等研究结果(黎沾良),胆汁浓度高的抗生素,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红霉素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胆药浓度:达到血药浓度10倍以上环丙沙星:胆道梗阻情况下分泌到胆汁不受影响,仍有较高胆药浓度,且超过血药浓度胆汁浓度低于血清浓度的抗菌药物:1代头孢,多数2代头孢,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选择哪种抗菌药物?考虑病人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 高龄/儿童/孕妇/哺乳 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联合不全,药物应用-药品的选择,23,全或无,药物种类与致畸的关系,药物对胎儿危险度分级(美国FDA,1979),已证实对胎儿有害,并且危害性超过临床应用可能达到的有利作用。孕妇禁用,在设对照组的研究中,妊娠前3个月应用未见对胎儿有损害迹象,是最安全的一类,动物实验未见对胎仔有损害,或已见损害但有足够的临床资料证实对人类胎儿无害,临床资料表明对胎儿有损害,但孕妇治疗必须应用,利弊,又无合适替代药物时使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胎仔有损害,但无充分临床研究资料证实对胎儿无害,根据妊娠危险性分类合理选择抗菌药物,FDA分类 抗微生物药,A.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B.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 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 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二者抑制剂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两性霉素B特比奈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唑呋喃妥因,C.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 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 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亚胺培南磺胺药克拉霉素万古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氟喹诺酮利奈唑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乙胺嘧啶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D.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 可能受益多,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X.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 奎宁 乙酰异烟胺 利巴韦林,选择哪种抗菌药物?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病理生理状况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药物的PK/PD分类(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 廉的抗菌药物。,药物应用-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导致SSI的主要致病菌有哪些?,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安全、价廉的药物,能覆盖大多数SSI病原菌列为首选头孢菌素根据切口类型选择:-清洁切口首选一代头孢-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手术多用二代头孢,少数用三代头孢-手术时间长者,可选用头孢曲松-肝胆系统手术,可选择头孢哌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8号文,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泌尿系统手术)用于围术期预防使用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器官移植患者,需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含酶抑制剂的-内酰胺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4代、甚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8号文,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1,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2,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3,*关于抗菌药物的几个基本概念:DDD DDD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关于抗菌药物的PK/PD 理论,药物应用-用法用量,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DDD定义为:用于主要适应症、成人每日常用剂量。,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s,DDD),The DDD is the assumed average maintenance dose per day for a drug used its main indication in adults,DDD,表示每一药物的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 反映用药频度,可以累加 DDDs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DDDs小,对该药的使用较少,DDDs,计算公式DDDs=总用药量/DDD,36,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累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累计DDDs(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n1DDDs+n2DDDs+nnDDDs某抗菌药物的DDDs(n1DDDs)该抗菌药物消耗量/DDD值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数*平均住院日,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临床常见抗生素药动学/药效学特点 以及主要药效学参数*根据药物PK/PD制定治疗方案,促进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作用、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Pharmacokinetics(PK,药代动力学):在一定的给 药条件下,抗菌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可表示为随时间而变化的组织和体液中的药物浓度。,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Pharmacodynamics(PD,药效动力学)反映血药浓度与药理、毒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包括血药浓度与抗菌作用的关系。,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PK/PD的结合反映随时间而变化的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氟喹诺酮给药方案优化,提高疗效:推荐每日一次给药Cmax/MIC 8-10防止耐药,-内酰胺类:TMIC,0,Concentration,Time(hours),1g,q8h,3g,q24h,时间依赖性杀菌模式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优化相同剂量下,增加给药次数,延长静脉滴注时间,药物应用-溶剂,按药物特性选择NS、GS、GNS等,药物应用-给药途径,参照说明书(病情缓急、用药目的、药物性质等)轻症感染者:口服给药重症感染者、全身感染者:静脉给药,好转后可改口服局部用药应尽量避免(容易产生过敏、耐药等问题)全身感染仅限于少数情况可局部使用,如CNS鞘内注射;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粘膜表面感染可局部或外用眼科感染可局部使用,药物应用-给药途径,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多采用静脉途径一般静脉滴注速度应在30分钟左右(某些药物如万古霉素需1小时以上)局部用抗生素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疗效,不予提倡局部用抗生素应注意不良反应,药物应用-用药疗程,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抗感染药物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伤寒等需较长疗程(参考各种疾病治疗指南)注意一些疾病的预防用药时间不宜过长(流脑流行期、风湿热等的预防),药物应用-用药疗程,手术预防用药短程使用,一般单次即可手术短程预防用药的优点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细菌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不易引起菌群失调 减轻病人负担 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减轻医护工作量,药物应用-更换药品,更换药品应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无好转或恶化频繁变换药品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反而可能延长治疗时间,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错失治疗良机,延长病程,药物应用-联合用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指导原则):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深部真菌病,药物应用-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药物选择;宜选有协同和相加作用药物如-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注意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药物减小剂量 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联合仅用于结 核等个别情况,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术前,应在手术开始前0.52小时内给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切口暴露时),血清和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细菌进(侵)入时就有足够的药物浓度杀灭它,不给细菌定植的机会过早给药(在切皮前2hr给药)属无的放矢,过晚给药(手术开始后或术后给药)属无的放矢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给药类切口手术开始前0.52h内应用药一次,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术前,一般眼科手术术前一天使用抗菌药物滴眼剂剖宫产应夹住脐带后给药或在手术开始前0.52小时内给药结肠直肠手术术前可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需用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共用34次即可,不宜连用3天或3天以上,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术中,要确保整个手术期间有足够的抗菌药物浓度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浓度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术中追加:若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超过1500ml,常用的-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短,多为12小时,应再给第2个剂量(术中追加)。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如头孢曲松)则无需补充给药(术中无需追加),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术后,抗菌药物应短程使用,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择期手术术前用药一次,术后一般无需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或视情况术后再使用12次,不超过24小时。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甚至直到拆线无必要,并不能提高预防效果。术后持续预防用药直至拔除引流管的方法,未被证实有益,因此是不合理的器官移植术后用药可适当延长感染手术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生素,故不作为预防用药评价,合理用药评价的主要内容,基于两个方面:适应症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药物应用药物品种选择是否正确 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单次剂量、每日给药次数、溶媒、用药途径、疗程、更换药物、联合 用药 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一些问题,基本概念混乱不清;对有无用药指征(适应症)的判断有误 感染:指有无被细菌感染的病变 感染诊断:指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疾病的名称,如破伤风、感 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肺炎、疖、泌尿系炎症、骨髓炎(癌、过敏反应、感冒、红斑狼疮等由病 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不是细菌感染诊断)治疗用药:是指为了治疗细菌感染而使用抗菌药物(感染已发生)预防用药:是指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发生而使用抗菌药物(感染未发生),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评价标准偏离原则或“规定”,而以本单位或本地区的习惯为准治疗与预防用药方案以医师习惯为准,评价较为宽泛,不符合原则规定 药物选择评价向医生的用药习惯倾斜、迁就护士工作习惯 安排 用法用量不按说明书指导使用 药物特征了解不足、掌握不牢,违背药物的PK/PD原则 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审方,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一些问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机理解有误 如:手术10:00开始,12:00结束 术前用药9:00开始,选切皮前0.52h内(术前用药合理)术前用药9:45开始,在切皮前不足0.5h内用药,选切皮前 2h,甚至提前几天用药,选术前用药2h(术前 用药不合理),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一些问题,术中追加与未追加用药是针对术前所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手术持续时间长短,看是否需要在手术进行中再次使用1次或2次,甚至3次药物术前未用药,在手术开始后第一次用药仍属于术前首次用药不合理,而非术中追加用药 如:一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手术时间:2011.12.14 18:4019:00 头孢硫咪 2.0+NS 100ml bid 静滴 12.14 18:55(手术开 始后首次用药)12.19 16:00 选术前未用药手术开始后用药(对);选术中追加(错),应选术中未追加(对),合理用药评价中的一些问题,术后停药时间将手术结束时间及术后停药时间进行对比,确定术后用药时间长短,按照短程预防用药原则评价其合理性 无菌切口:手术时间短(3小时内)的术前一次即可;术后仍需用药者,不应超过24小时 沾染切口:术后预防用药不应超过2448小时 感染切口:术后按治疗用药原则评价,病历讨论,女 65岁 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2级极高危型)住院时间:6月2日入院,T 36.5(用药期间T均正常);WBC 4.38109/L、尿路感染症状,6月10日出院。用药情况:6月3日12:206月9日10:00头孢哌酮/舒巴坦 9.0+盐水100ml qd 静滴环丙沙星注射液 0.2 qd 静滴评价患者老年,因治疗尿路感染住院。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经治疗尿路感染得到改善,6天后治愈出院。合理:有细菌感染诊断治疗适应症;溶媒正确;途径;疗程不合理:药物选择超出规定、起点高;单剂量大;每日用药次数不正 确;联合用药无指征更换药品未发生不评价,病历讨论,患者 男 42岁,住院时间:8.199.9诊断:急性胰腺炎(重症)、胆石症、高血压3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CT: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上腹绞痛伴腹水体征)8.21 T:38.6 WBC 16.59109/L N96%ALT 30 Cr 898.31 T:36.8 WBC 7.31109/L N63.6%ALT 28 Cr 84各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历讨论,用药情况:(治疗)头孢吡肟 2.0+盐水 250ml bid 静滴 8.19 19:309.8 9:00依替米星 0.3+糖盐 250ml qd 静滴 8.19 19:309.8 9:00甲硝唑 0.5 qd 静滴 8.19 19:308.23 10:50评价患者中年,因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住院。入院初期感染症状与体征明显,经21天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好转出院合理:有适应症;用量;途径;疗程不合理:药物选择不符合规定(依替米星-血胰屏障);溶媒量大;联合用药多品种、无协同(依替米星)疗程是否过长?重症、坏死性,用药时间要长,T、WBC正常3天以上可停药,3天内勤查CT、细菌等指标,视病情资料恢复抗菌药物治疗),病历讨论,女 41岁 右乳腺局部结节性增生(手感如黄豆性大小)(右乳腺局部 切除术)手术时间:2008年3月5日16:0016:45用药情况:(预防 1种5天)头孢吡肟 3.0+盐水500ml qd 静滴 3月5日10:303月10日8:00评价患者乳腺类手术,属无菌切口,面积不大(局部次全切术),手术时间不长不合理:无预防指征其它不合理:药物选择超出规定、起点高;剂量大;每日用药次数不正确;溶媒量大;术前用药时间过长;术后用药时间长)若为乳腺癌全切术可选一代头孢术前一次,术后可不用或用药12次(24hr内停药),病历讨论,男 67岁 作颞脑出血住院时间2011.6.26.126.2 T 37.7;6.3 T 37.7 WBC 15.41 N 90.1%手术时间:6.2 12:3518:00()(左侧颞叶脑血肿清除+左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总体恢复较好用药情况:(预防 3种7天)头孢尼西注射液1.0 st 静滴 6.2 12:1312:40 头孢西丁4.0+盐水250ml bid 静滴 6.2 19:006.8 16:00 氨曲南2.0+盐水250ml bid 静滴 6.2 19:006.8 16:00评价:合理:类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有预防用药指征;每日用药次数;途径不合理:药物选择不符合规定、超抗菌谱;单剂量大;溶媒量大;联合用药无指征、无协同(拮抗);手术前后无需更换药物;术前用药0.5h;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未追加;术后用药时间长,病历讨论,男 58 岁 因右声带结节性高分化鳞状上皮癌于2011.5.166.14入院5.25、27、29日查体温、血象均正常;术后恢复较好手术时间:2011.5.26 9:3512:55(右颈淋巴结清扫+右部分喉切除+喉形成术)用药情况(预防3种 19天)美洛西林 6.0+NS 250ml bid 静滴 5.26 13:406.13 14:05头孢哌酮/舒巴坦 8.0+GS 250ml bid 静滴 5.26 15:206.13 15:55甲硝唑注射液1.0(200ml)st 术中局部冲洗创面评价合理:类切口有预防用药指征;每日用药次数;不合理:药物选择不符合规定;单剂量大;溶媒量大;途径不当(甲硝唑冲洗创面);联合用药无指征、无协同、增加毒性、多品种;术前未用药;手术超过3h术中未追加;,病历讨论,女 30岁 妊娠39周羊膜早破 即刻剖宫产术手术时间:2010.12.4 9:1010:02用药情况:(预防 3种 4天)克林霉素0.15+盐水20ml 静推 12.4 8:30头孢呋辛2.0+NS 250ml bid 静滴 12.4 12:0012.7 10:50甲硝唑 0.5+NS 250ml bid 静滴 12.4 12:0012.7 10:50评价剖宫产术,有手术预防用药指征,属有适应症用药合理:类切口有指征;术前0.52h内用药、术中无须追加不合理:药物选择不符合规定、无指征;单剂量小;每日用药次数;溶媒量大;途径不当(克林霉素不可静推);联合用药无指征;手术前后无须更换药物;术后用药时间长,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