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课件PPT文档.ppt
绪 论 Introduction,关键性问题 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医学科学,属传统医学的范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采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内伤病),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第一部临床专著”、“方书之祖”,4.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记载365种,提出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三品分类法(上、中、下),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晋.皇甫 謐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 专著。2.晋.王叔和 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出24种病脉。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4.唐.孙思邈(药王)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刘完素(河间)-火热论 寒凉派,李 杲(东垣)-脾胃论 补土派,张从正(子和)-攻邪论攻邪派,朱震亨(丹溪)-相火论滋阴派,金元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1892种。2.温病理论的创立:明代.吴又可(吴有性)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叶桂)“卫气营血辨证”温热论 吴鞠通(吴塘)“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薛生白(薛雪)-湿热条辨 王士雄(王孟英)-温热经纬,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近代:中西医汇通,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全面整理和提高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 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得到全面整理和提高。1956年国务院批准开办中医高等院校,从此,中医人才有了高等学历。1982年国家把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正式载入宪法总纲第二十一条,传统医药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证。1986年中央批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此中医有了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到1992年全国已有中医院2187所,病床182728张,中医技术人员362612人,中医药大学30所。1956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对中医理论的“肾”、“肝”、“脾”、“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脉诊”、“经络”、“气功”的研究和对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乙脑、肝炎、慢性肾炎、冠心病的治疗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医药的辉煌成绩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度出现了国际性“中医热”、“针灸热”、“中药热”,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先后成立了“国际针灸学会”、“国际耳针协会”、日本的针灸师达10余万人,目前世界上已有近三分之一人接受过中医中药、针灸、气功、按摩的治疗。,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二、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形体结构:五脏六腑、四肢、五官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2)基本物质:气血津液也是机体的一部分,互相转化维持机体的机能活动;(3)生理功能:身体各种机能活动是通过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四肢,互相协调。如食物的消化,(4)病理变化: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5)诊断:“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 所病矣”(6)治疗:如目疾治肝(7)养生:,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生活在自然界,主动适应自然;季节:四季交替变化,人表现出规律的生理适应 如冬天无汗,夏天出汗的生理现象。昼夜:朝始生,午最盛,夕始弱,夜半衰 地域: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如“水 土不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的安定与动乱(2)社会进步(3)社会地位,(二)辨证论治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 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证证候,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病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特点:阶段性、组合性症症状。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 头痛,发热。特点:主观性、个别性征体征、征象,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二者的关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结果和目的,论治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体现,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思考题,1、试举例说明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中医学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主要成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