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法对中学生语感(汇报课件)2014-3-25修改.ppt
语感教学法对中学生语感的影响研究,课题类别:省级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QJH12559课题主持人:王 叶,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答辩,主要内容,研究过程,二,怎样研究?,一,为何研究?,研究结论及反思,(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一、为何研究?,回答问题时,无法清晰、完整地表达写作时,词语贫乏,句式单一,语篇能力差有阅读兴趣,鲜有阅读实践 基于学生在“语感”方面的欠缺,我们选择以“语感”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二、怎样研究?,1、开展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洪镇涛“四步四法七课型”等相关理论,课题组成员分别写了学习心得体会。2、开展实践研究 首先,选择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教学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其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诵读、辩论、演讲),在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再次,教师参加省市级课堂教学、论文、课件比赛等,印证我们的实验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教师的相关资料,及时分析,撰写研究心得、论文和课题总结报告。,三、研究过程(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此外,我们还通过词句、文段的专题阅读训练,提升学生语感;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在看中、听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用自己的文字概括表达出来,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心得体会。实验班同学对文段的筛选与整合作业 实验班同学获取视频的有效信息,三、研究过程(二)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例如:经典诵读比赛 五四青年节朗诵比赛“中国梦,我的梦”诗文朗诵比赛 高中生即时朗诵比赛“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 演讲、阅读与写作比赛,三、研究过程(三)在语感研究中,提升教师素质,开展研究,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老师的专业素质获得提升。例如:1.理论方面:积极主动阅读语感论、言语教学论、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等专业书籍 2.教学方面:通过同课异构,赛课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课题组成员梁萍萍老师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3.研究方面:积极主动撰写论文、反思、报告等,提升了研究水平。,四、研究结果(一)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四、研究结果(二)学生活动成果,1.国学诵读,初一(12)班国学诵读中华颂修身家国篇在2012年文昌市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大赛荣获第一名,初二(12)班国学诵读节目少年中国说在2013年文昌市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大赛荣获第一名,2、朗诵比赛,“中国梦我的梦”诗文朗诵比赛,“花样年华”五四朗诵大赛,四、研究结果(二)学生活动成果,3.中学生辩论赛2013年“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辩论赛,卢秀敏老师指导的高二联队,李秋芸老师指导的高一联队,四、研究结果(二)学生活动成果,4.学生获奖情况,四、研究结果(二)学生活动成果,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1.研究心得、体会,2.研究论文,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3.研究案例、反思,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4.教学视频、比赛视频、课件,梁萍萍老师的春望教学视频郑蕊老师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视频王叶老师、梁萍萍老师指导的中华颂修身家国篇国学诵读比赛视频卢秀敏老师的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多媒体课件,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5.研究编写成果,高中语文读写本包括:晓风晨语(优美文段)高考必背(64篇)成语积累修改病句写作素材,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四、研究结果(三)教师研究成果,五、研究结论与反思,(一)研究结论1、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感2、通过诵读、辩论、演讲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感3、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感4、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化和迁移,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语感,五、研究结论与反思,(二)研究反思1、尽管几经修改,但依旧感觉课题太大,很多方面都没有展开深入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细化的地方,尽量小口切入,研究深入;2、课题组教师的教研思路不够清晰,使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材料,比如学生作业,课上学生的精彩发言等没有留存。3、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反映,在上文学鉴赏类课型时,较好落实语感教学的各种方法,而其他课型,这种方法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