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件《东汉的盛衰》.ppt
,第12课东汉的盛衰,东汉的建立,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1、时 间:,公元25年,3、都 城:,洛阳,人物简介,刘秀(前6年57年2月),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顿县,南顿就是今河南省项城市,西汉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九世孙。公元25年57年在位,共三十三年。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史称:汉光武帝。,速读课文回答:光武初年,社会状况怎样?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其措施具有什么特征?,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田租,恢复三十税一,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以“柔术”治天下,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扩大太学规模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注重文治,依据课本图片说一说,汉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作用?,东汉集市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东汉庭院画像砖,光武帝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提示:可从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背景、内 容、结果三个方面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等。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不同点: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议一议,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3)统治者善于用人;(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 一,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等。,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看一看,议一议,东汉衰败,原因和表现,1、地方割据势力猖獗,2、皇权衰落、朝政混乱,3、农民起义的爆发,4、官僚地主兼并土地愈演愈烈,5、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拓展和了解,拓展和了解,你是哪一年出生的?是什么纪年法?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这是什么纪年法?元狩三年是一种什么纪年法?始于谁?,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小结练习,选择题.,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A、B、C、D、,填空题,1.公元25年,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了汉朝政权,建都,史称“”。2.刘秀注重文治,在都城建立了多个皇家图书馆,扩大了 规模。并在各地兴办地方官学,形成重视教育的风气。3.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官僚宗族时代把持政权,他们还拥有私人武装。4.刘秀在位30余年间,社会出现较为安定繁荣景象,史称“”。,洛阳,东汉,太学,郡国学,称(“部曲”、“家兵”),光武中兴,作 业:,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2、“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两种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