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doc

    • 资源ID:4661968       资源大小:68.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doc

    -范文最新推荐-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南通教育概况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三是教育科研特色鲜明。南通市立项课题数量多、质量高,被称为“课题大户”。南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培养,特色人才不断涌现。四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组织管理创新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求落实,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与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从1993年开始,南通市即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主要收获1、教育理念超前。“南通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考成绩的炫目,其魅力源头还在于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和过硬的队伍。南通教育人教育理念超前可以从学校校长身上体现出来。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更可以表现在课程开发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或形式的教育特色,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的特色是外显的、物质的,如古朴的校园建筑、园林式的校园布局等,但这些外显的东西也同样折射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多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如果一个学校唯上是从(有关部门有时可能要升学率、要合格率)、唯分是逐(一味追求考分),那么这个学校就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根本不可能谈什么特色发展。只有当这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它才会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出特色,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工作起统领作用。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执著地开展办学实践。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校长单俊男认为,南通一中成功办学的理念和特色可浓缩在“整体优化”四个字上。整体优化的本质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从学校的组成要素看,学生素养需要整体优化,倡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发展更有特长;教师素养和专长化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体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的办学哲学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也需要整体优化。强调要树立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建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倡导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师训的整体优化保障机制,建立整体优化的校本管理系统,每项制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竞争、激励、参与、发展的功能。2、学校管理精细。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一是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考察学习中处处感受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都是在严格有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上作文章,充分体现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二是环境建设突出园林特色。注重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如南通一中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俯仰楼”、“志善楼”、“博雅楼”、“弘毅馆”等命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学校建筑风格各异,外观气派;假山碧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真正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三是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南通一中编印的学校章程,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大到学校总章程,小到驾驶员岗位职责,做到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同时,严格按照规章抓好落实,确保制度的权威。3、教师队伍优化。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青蓝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才工程,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规划,从中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的远见卓识。南通名校长和名教师多。现有特级教师103人,其中6人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以创造情景教学闻名的李吉林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20位当代教育家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南通有一条硬性规定,“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分管校长不但要听课,还必须亲自执鞭上课,全市80%以上的中学校长都要兼课。南通人的精明和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让这个智力资源闲置,而是卓有成效地使这些特级教师(包括名教师、名校长)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特级效应”、“名师效应”,变“树木”为“森林”。各学校都成立了活动组织委员会,通过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手、成材。青蓝结对,不拘一格。他们打破原来“一对一”、“一帮一”的格局,逐渐变为“一师多徒”、“多师一徒”,有的教师既“上拜师傅”又“下带徒弟”,形成多层次的师徒结对。许多青年教师在名教师的“传、帮、带”下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拿到了解读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金钥匙”,使自己登堂入室。同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定期进行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初步建立了教师成长成材的合理梯队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正是多年以来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这样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4、办学特色鲜明。南通一中遵循“敬诚勤朴”的校训,依据“以人为本,以法为据,以管为实,以进为务”的治校理念,强化“整体优化”的办学特色,激发人的智慧,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进步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南通中学秉承“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校训,开展 “难忘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其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做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十分感慨:“南通中学的德育教育经验很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报道。南通中学德育教育经验有三个特点:一是这所百年老校、中华名校的校长和老师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二是道德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三是秉承了张謇先生“诚恒”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恒”字上下功夫。贵在积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5、教育科研求真。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在南通所考察的学校里,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教科研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发动机,而不是装潢门面的空壳和摆设,或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教科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绘制出南通教育的斑斓彩虹,也打造出一位位光彩夺目的名师、专家,成为南通教育的靓丽风景。南通人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日益突出,并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时,教育科研投入相对较小,收益高,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是南通教育坚持自身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他们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为推动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提出了“个十百”工程,即培训一万教科研骨干,带动十万教职工,教好百万中小学生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的普及性培训,传播教育科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全市教师的科研基本素质,吸引全市80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育人的科技含量,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南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南通中学将他们办的教育研究称作“高新技术区”,它不仅是教师发表作品的根据地,更是他们对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下,一批教学骨干教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为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南通还设立了9个学科教研基地,被称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有九门学科,南通就专门成立了九个开放式、互通有无的学科基地。哪所学校哪个学科最有长处,就把基地建到哪里。南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全省有名,就把南通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语文教师集中到这所学校,重点研究语文教学方法。9个学科基地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科研平台,集中了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并能有效地辐射到各个学校,让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受益。三、几点启示对照南通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淄川区的教育工作实际,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南通教育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保持这样一种“高位持续走强”的态势,的确是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南通人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应和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化、集约化、内在化的发展特点,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这不能成为学校上等级、上台阶的根本标志。在确立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办学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重新整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二)积淀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努力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我们以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强调了管理、师资和生源等显性要素,但却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论文发表等,其次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学校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下一步,我们应当学习南通人,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三)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强化教学科研,夯实课题研究,让教研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大面积、加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下一步,我们也要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校长要亲自抓科研,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课题为纽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集团军,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更多的教学骨干和教科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同时,紧密结合高中教学区域化管理,探索加强高中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形成合力,为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服务。(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兴教之本。在扎实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的基础上,南通又把名教师、名校长等教育精英整合起来,建立了南通教育的专家库,用他们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带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为本,以人才为贵”产生了巨大的核聚变能量,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精心打造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另一方面也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的“青蓝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干部、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五)进一步增强抓质量的意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南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一流。始终坚定不移抓质量,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既不用高考成绩代替素质教育,也不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争创高考佳绩对立起来。他们持续走强的秘密就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升学率。通常,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揠苗助长”通过加班加点、针对考点,进行机械反复的“应试训练”,促使学生出好成绩,这是拼消耗;二是“顺其自然”通过巧妙地组织、引导和必要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力,学生自然而然出好成绩,水到渠成。在南通,家长们都乐意把孩子往南通中学送。他们这样做,不只是孩子学得好“进了通中的门,就是大学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有文化学习和琴棋书画球等兴趣爱好发展之乐,无拖课、补课之苦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之累。南通中学的老师们是怎样让学生轻轻松松成为大学的人呢?他们的“生根之策”便是”导学”按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一条求知之路,一条将教学内容、方法及师生活动组合起来的最好进程,不仅让学生会学,还让学生乐学。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南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2005-01-13  作者(来源):陈为民、周庄秋、楼丽华、宓晓群、高舸、石卫东、葛瑛、李纲、丁文钧         澳新教育考察团于2004年12月14日至12月26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考察访问,先后前往悉尼、堪培拉、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墨尔本、奥克兰等城市。本次教育考察团由西湖区古荡街道党委书记陈荣生任团长,团员有:陈为民、赵志龙、严翔胜、金余军、单金发、周庄秋、楼丽华、宓晓群、高舸、石卫东、葛瑛、李纲、丁文钧。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听介绍、参观、交流等形式,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教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两国的基础教育体系进行具体的考察和交流,从而汲取其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在澳、新期间,考察团听取了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情况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悉尼大学、西湖女子学校、西湖男子中学、WELCOME等6所学校,感受了当地的校园氛围。教育要面向世界,先要了解世界,籍此我们可以一窥国门之外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鳞半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我们自己的教改实践,从中会得到不少启发。这次考察时间虽短,参观的学校也不多,但是收获颇丰,对我们今后从事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一、澳洲教育的概况 澳大利亚有着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人口1900多万,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得天独厚。它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它的教育体制分为中小学、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高等教育三个部分。澳州实行十二年免费中小学教育,其中一年级到十年级为义务教育,传统说法是,16年为小学教育,710年为中学教育,1112年为大学预科教育,通常5岁进入学前教育。5岁前是进入托幼中心(幼儿园),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是交费的。正常要求6岁至16岁为义务教育时段。现在似乎把712年级也称为中学教育。目前澳大利亚全国共有中小学959O所,其中政府学校6970所,占学校数的 73,非政府学校2620所,占学校数的27。TAFE学院及其他政府培训机构约四所,私立培训机构4000多家。共有大学42所,其中公立38所,私立4所。中小学、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高等教育在校生分别为325 万、175万和69.5万人。 澳大利亚人坚信,受过教育、具有灵活性的劳动力是保持澳大利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教育制度则是其保证。我们考察的另一个国家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岛国,国土面积与英国相当,人口370万。这是一个美丽富饶、风景如画的国家。新西兰人热情友好,保留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绮丽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碧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每年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新西兰的教育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绝大部分孩子5岁开始上学,公立学校不收费,鼓励成年人学习,可上中学、大学或参加专项技能培训,许多学校提供英语补习,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提供帮助。新西兰政府规定,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必须上学,包括小学。全国六十六万中小学生就读于两千八百多个国立中小学校,政府每年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超过二十亿新西兰元。为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政府制订了学生贷款政策,学生可获得足以支付学杂费的贷款和用于支付日常生活的学生津贴。移民新西兰,可自由申请学校和专业,学费仅是留学生的1/5-1/10,可向政府贷款,毕业有工作后根据收入多少逐步偿还。新西兰共有8所公立大学,25所理工学院,提供从学士到博士的所有课程。新西兰的小学学制为六年,中学为5年,大学预科为1-2年,大专文凭1-2年,学生士学位3-5年,硕士学位2-3年,博士学位3-5年。由于高中最后一年是大学的预科,相当于大学的一年级,学士学位一般只需要3年就可以完成。新西兰的高等教育由大学、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三部分组成,它们由政府拨款并实行自主管理。同美国的教育体制相比,新西兰大学教育要更接近于英国的教育系统。二、点滴感受考察团一行通过听介绍,参观,以及在考察期间对澳大利亚经济、社会的直接感受,对两国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感受之一:教育属于全社会见闻一:国会大厦里设课堂。我们一行参观堪培拉国会大厦的时候,正遇上悉尼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大学生身着学士礼服、头戴学士帽端坐在国会大厅,列席的还有家长、教授,伴着悠扬的音乐拉开了典礼的序幕。那一刻是多么的庄严,以至于参观的人都屏息凝视,沉静在这一份庄严与肃穆之中,或许也是这一神圣的场所所赋予的。接着导游又带我们来到议会厅,她告诉我们作为公民均有权利旁听议会,这让我们很是吃惊。而且在议会厅内环形座位的最后一排,桌上装有有机玻璃挡板,据介绍是专门给旁听会议者安排的。通过特制的装置将会议的实况传给旁听席的听众。有不少学校就组织学生走进议会厅现场进行社会课学习,从而让学生真实了解国家政体、政治运行模式以及社会问题等内容,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可能还需现场进行必要的教学探讨活动,所以安装了隔音的有机玻璃挡板,这样既可以不影响会议活动的正常进行,又不会限制师生对会议全局的观察和思考。真没想到国会大厦居然还是一个社会课堂。见闻二:处处皆为教育的场所。在澳大利亚,处处皆为教育之所。当你走在风景区内,只见植物环绕,有的植物上面挂着小牌子,有的植物旁边立着橱窗,它们都在向人们介绍着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多重的砂岩,高地,引人注目的峭壁,许多岩石断面附近有介绍地质特征和地质变迁的说明;走进公园,有专为儿童开辟的娱乐场所,人造海滩、人造湖,孩子们在水中自有嬉戏,欢声笑语响彻公园,同时人们在充分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动物与孩子们的“零距离”接触。孩子们在玩耍之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认识了动植物并了解它们对人类的贡献,认识各种自然现象获得感性知识,兴致盎然地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和奥妙。同时,澳大利亚许多公共文化场所,如国家艺术馆、市博会旧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都对学生免费开放,在那里常可看见学校教师带队,学生在那里参观、听讲座、互相交流、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参与网络互动交流,不少学生正是在这些地方完成论文或调查作业的,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一般都有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为学生提供适时的帮助。当然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历史、文化、建筑均是学生学习的素材。见闻三:政府协调服务,形成全面育人环境。澳大利亚对学生行路交通、参观展览都有统一的优惠政策。在许多活动中,相关部门都安排参与辅导的成年人负责保护、指导青少年。新西兰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项目。不同项目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参与活动的学生交来的教育券的多少,来获取政府的教育经费;而在澳大利亚政府,对于16岁以上的学生离家体验独立生活,还会发放一定的津贴。 在澳大利亚,每个学生都必须穿校服,校服的费用需要家长支付,价格不菲,但是家长们大都非常支持。一方面是因为校服种类较为丰富:从衬衣、绒衣、外套、运动衣、礼服到皮鞋、球鞋等一应俱全,而且校服式样、质地很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校服是保护澳大利亚青少年权益的一种有效措施。首先,每位家长可以自主选择是为自己的孩子买新的校服还是买上届学生穿过的旧校服,而且穿过的校服还能折价卖给学校或自愿捐献。其次,统一着装可以避免青少年之间不恰当的攀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和勤俭意识。最后,更让家长们满意的是,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警察会对流散街头穿校服的学生加以过问,不宜青少年出入的场所一律谢绝穿校服者,乘坐公交、参观展览等,身着校服的学生都可享受优惠。这样既强化了青少年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环保意识,节约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明确协调了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教育职责,又合理兼顾了各方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因此得到了公众的普遍支持和拥护。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新西兰全社会均在关注教育,教育属于全社会。我们说素质教育、品德养成必须随时与每个人亲身的、具体的、反复的体验紧密相连才能深入人心,自然成为其内在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让学校教育融入社会,不断得到社会生活源泉的滋润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的教育将会朝气蓬勃,均衡发展,为社会的稳定进步、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保了教育经费的需要。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增长十分迅速,1998年,澳大利亚教育总经费就已达到了占GDP的5.46%;财政性教育经费则占全部教育经费的84.1%,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5.9%。除了州政府的正常性教育投入外,学校用于硬件设施(如建造校舍)的经费全部由联邦政府下拨。另外,除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投入外,对于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的学员,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特别是对工作后继续参加职业培训的学员,常常可以带薪读书。除此之外,家长和社会各界也会对学校的建设自愿捐资,如帮助学校建一个电脑房,或者在校园里建立一个健身房等。一些企业也会向实行捐助。(二)感受之二:处处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见闻一:人性化的关怀。走在公共场所,随处可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所到之处处处可见供行人休息的椅子,供残疾人行走的绿色通道,给盲人配置的训练有素的导盲犬,自觉让行人的车辆,供忙碌一周居民的免费露天浴池,供儿童游玩的免费乐园,仅黄金海岸就有100多个。他们的公共厕所(Toilets)有三种:分男、女和残疾人三种专用厕所,残疾人厕所门口有专门的“轮椅”标记。正常人绝对不会进去。到博物馆、医院等地,均有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的轮椅。就是街边开设的“麦当劳”,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他们在商店的一侧,开有两个买卖的窗口,旁边有一个供汽车经过的车道,欲买麦当劳的司机只要开着车,驶到窗口下,不用下车就能方便地买到。见闻二:悉尼TAFE学院的办学宗旨帮助你找到工作。大力发展职教,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TAFE),全国现有TAFE学院250所,由政府资助的在校生有130万人。TAFE的理念是“帮助你找到工作”、“帮助你更胜任工作”,他们不断向社会调查需要的行业的人才,广泛与企业合作,取得设备和师资的支持,以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TAFE本身也加强投资,如购买“波音”飞机培养驾驶员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覆盖面,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基石。所以TAFE学院每年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设施、方法等均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若要评价学院的办学质量,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和工作的好坏。见闻三:学制更富弹性。每个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澳大利亚提出了弹性学制,也就是学得好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得差的学生可以延迟毕业,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学,在有了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后允许其带着问题再次回到学校学习。在积极扩大高年级学生转学科、转校的可能性的同时,澳洲学校还广开了中途插班入学的渠道。 见闻四:为了确保每个中小学生均能得到均衡地发展,澳大利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小学12个年级各年级的班额,其中一年级为25人,210年级为30人,1112年级为25人。若班额超出一人,就以违法论处。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更有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纵向比较。这样,即便是后进生,也会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当我们来到WELCOME学校,这所新西兰的公立小学时,漫步在校园的走廊中,映入眼帘的是优秀教师的照片和简介和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没有一间教室的装饰是一模一样的,初次给人的印象是凌乱无序的感觉。透过玻璃看教室,每一面墙壁、窗户上都贴满了学生的各式作品,甚至于教室的中间也拉着铁丝,学生想贴就贴,想挂就挂。看惯了整洁的教室,第一感觉教室似乎是那么的杂乱无章,转而思之,这不正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一幕吗?每个学生不是都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了吗?虽然有的作品是那么的幼稚,但对孩子们来说,那都是自己最伟大的创作。听说他们的每一间教室内都配有厕所,便于学生方便。室外,活动场所很大,十几亩的草坪是孩子们的足球场、橄榄球场,还有木头定制的游乐场供低年级玩耍。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在澳大利亚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以“人本与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更是此行我们对澳洲现行教育状况和特点的总体认识。学校教育中体现了以“生”为本,在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则做到了以“师”为本。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设立教师注册委员会,强化师德的要求(教师录用前须到警察局了解,必须没有不良记录方可录用)。对已任教师,则十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关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三)感受之三:十分注重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见闻一:三块条形木板,加上一块弧形木板九拼钉成了学校的校牌,上面用油漆写上了校名,立在绿化带上,学校的路口处用一根铁链拴在两根木桩上,也没什么门,如果称得上门的话,那就相当于我们农村菜园篱笆上的园门。见闻二:WELCOME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均为一层楼平房,外结构很像国内建筑队临时搭建的铝质办公楼。学校的体育设施十分普及,水泥地篮球场,拇指游乐场,绿色大操场,虽然简单但活动面积很大,学生们在里面可以进行着各种体育运动。这些场地建设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一般性体育活动的需要,但建设资金比国内操场不知要节省多少。见闻三:当我在参观新西兰西湖女子学校时,发现教学楼后堆了近20余个铁桶,凹凹凸凸,还有锈斑,咦,这是什么?走近一看,还发现每一个铁桶上都有油彩画着不同的图案,原来是垃圾桶,全是一些废弃的铁桶制成的,真是既环保又经济实惠。见闻四:听说悉尼技术学院是一所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的TAFE学校,那里也没有看到很多豪华的设施或特别昂贵的设备。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并不是很多,但所有的书籍都是对学生学习有用的。该图书馆用于师生检索的电脑数量不会超过一百台,据说配置也不是最先进的。学生使用电脑都是预约登记,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从这个事例,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够用”原则。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经费十分充余,除了政府下拨的经费,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也会向学校捐资助学。我们此次走访的6所学校,有大学,也有中小学;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投资多、规模大、设施好、质量高的私立教会学校,但更多的学校建设以“高效、实用、够用”为原则,所有的设施设备并不追求豪华和气派。(四)感受之四:较高的国民素质见闻一:一踏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在前往奥克兰的车上,透过车窗两边尽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油画般的田园风光。在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景色。每个城市都有让人着迷的地方:堪培拉四季树茂花繁、绿草如茵,704公顷的格里芬湖四周风景如画,“花园首都”当之无愧;悉尼风帆形的歌剧院,屹立于贝尼朗岬角海湾上,1149米长的单拱大桥横空出世,与码头老区的旧式建筑及现代高楼交相辉映,让人百看不厌;植物园公园占市区面积14的墨尔本到处郁郁葱葱,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与澳大利亚人交谈,环境美是他们最感自豪的地方。同样,澳、新的大学校园,一般都是没有围墙,没有气派的门楼。城中有校,校中有街,校园的建筑与绿化与整个城市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刻意和做作。见闻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期间,我们看到,人们遵时守信,兢兢业业,人与人之间诚信有礼,走在公共场所,行人都会主动友好地向你问好。见闻三:12月25日晚我们准备返回国内,那天下午我和一位团员来到一家小便利店购物,付款时却发现包内的奥币已不够付款,于是我拿出美元问是否可以付,售货员摇摇头,这时有一年轻人一直在旁观望,他凑到跟前为我们付了不足的奥币,我们连声说:“Thank  you !”。他友好地朝我们笑笑。在这儿之所以能看到如此美好的环境,除了这两个国家人口稀少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非常高,人人都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形成,应归功于学校长期开展的对孩子们的环境教育。在教育部不多的机构里,有一个专门从事环境教育的部门,承担着全州的环境教育的重任。从小学起的各年级,学校都开设有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产生发自内心的环保责任心,从而成为环保事业的志愿者。学校也十分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很有成效,学校和社会上有一种诚实、礼让的风气,交通秩序完全靠红绿灯和道路划线加摄像镜头管理,停车位按标志牌和自动计时牌管理。到处都是礼让的风俗,自觉排队的习惯,点头问候随处可见,生活节奏比较悠闲。教会学校、私立学校对学生品行抓得很紧,言谈举止都有详细认真的规范和指导。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国民的高素质值得我们学习。三、通过考察对我们的启示与思考(一)要树立教育属于社会的思想。更加注重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教育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强的人才支撑。高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政府,则更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搞好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的策略、方法、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我们随时注意寻找多方面能接受的最佳方案。因此,一线教师、专家、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必须团结协作,在社会化的大教育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接受着全社会的教育,接受来自于实践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切实发展社区教育学院工作,现在的社区学院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对该工作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吸纳一些志愿者和义工。同时最大限度开发社会资源,从而促进学校教育。 (2)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此次走访的6所学校,有大学,也有中小学;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男校也有女校;有投资多、规模大、设施好、质量高的私立教会学校,也有校舍场地规模一般、设施标准普通、教学质量一般的公立学校。总起来说,这些学校各具特色,都把培养健全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公民作为他们的教育目标。应该说,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以人为本”已有了比较强烈的共识,但缺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这一科学而先进理念的行动。有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方面也在高喊“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却根本不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不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要求。所以说,我们的“以人为本”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与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还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澳大利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高度灵活,且以启发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为原则。在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灌输极少。教师们更多的是布置弹性作业,澳洲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写小论文,学生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搜索资料。在澳大利亚的中小学里,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训练贯穿始终。比如,当众表达和演讲被当作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英文和社会科学课里,学生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