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全文).docx
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全文)一、概述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1.varices,GOV)及其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varicea1.b1.eedingzEVB)和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1.opathy,HE)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08年、2016年先后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1.iver,EAS1.)、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1.iverDisease,AAS1.D)等先后制订、更新了多部相关指南和共识,发布了BavenoVD等,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给出了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修订了本指南,旨在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在指南制定中尽可能地按照循证医学依据,成立了指导委员会、秘书组、专家组(包括通信专家)等,包含肝病、消化、内镜、感染、外科、介入、肿瘤、中医、药理、护理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本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但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遵循本指南的原则,充分了解病情,认真考虑患者的观点和意愿,并结合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实践经验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进行分级(表1)。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等级级别详细说明证据质量高(A)进一步研究不可能改变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B)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低或非常低(C)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很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推荐强度等级强(1)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弱(2)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二、GoV的自然史、发病机制和分级(-)肝硬化1.肝硬化分期:国内按临床表现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肝硬化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是否出现腹水、EVB、HE等并发症,国外指南也有将肝硬化分为6期,代偿期(1.2期)、失代偿期(3、4、5期)和晚期失代偿(6期),5期和6期年病死率高达88%,临床特征见表2o表2各期肝硬化临床特征项目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失代偿Ia期Ib期2期3期4期5期6期特征临床无临床有消化道有腹水,有消化>2难治性显著门显著门有静脉无消化道静脉个失腹水、持静脉高静脉高曲张,但道静脉曲张出代偿续性脑压,无消压,但无无出血曲张出血,伴或事件病或黄化道静消化道及腹水血,伴或不伴腹疸、感脉曲张静脉曲不伴消水或肝染、肾脏张化道静性脑病和其他脉曲张器官功能障碍注意预防临预防静脉曲张等,预防失代偿期肝降低降低病要点床显者预防肝功能失代硬化肝功能进一病死死率门静脉偿步恶化,降低病死率高压,预率防肝功能失代偿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检查方法:肝硬度测定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rHVPG)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HVPG>10mmHg(1mmHg=0.133kPa)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的门静脉高压(C1.inica1.1.y-Significantporta1.hypertension,CSPH)oCSPH可以通过无创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对于多数病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当肝脏硬度测定(1.iverstiffnessmeasurement,1.SM)>25kPa或1.SM20-25kPa伴血小板<正常低限应考虑CSPH;当1.SM<15kPa,血小板>正常低限,基本可排除CSPHo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e1.astography,TE)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病因不同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其1.SM的临界值(CUtoff值)也不同(表3)。表3不同病因肝硬化不同病情状态下肝脏硬度测定的诊断界值常见病因肝功情况说明肝硬化诊断界值(kPa)肝硬化排除界值(kPa)慢性乙型肝炎U1.N<A1.T<5×U1.N,胆红素正常17.010.6A1.T、胆红素正常12.09.0慢性丙型肝炎无说明14.610.0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无说明15.010.0酒精性肝病无说明2012.5注:U1.N为正常值上限;A1.T为丙氨酸转氨酶多层螺旋增强CT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由于无需应用镇静剂、患者耐受性好、同时可检出肝癌等病变、并且可对扫描的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后处理,显示的门静脉属支状况可以指导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1.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JIPS)指征决策及手术操作,具有更高的费用效能。多层螺旋增强CT能区别黏膜下GOV与食管周围GOV,也与内镜分级关系密切。活动性EVB患者,CT对比剂可抵达食管内壁;而非活动EVB,多在门静脉及其他并行循环通路中出现对比剂增强。3.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措施,目前仍是确定GOV及评估EVB风险的主要方法。超声内镜(endoscopicu1.trasound,EUS)可对食管、胃黏膜血流的变化提供更多信息,尤其对早期胃底静脉曲张与胃底黏膜下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二)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评估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有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力系肝内血流阻力与血流量的乘积。肝硬化时,在肝纤维化区域内有大量血管新生及肝血窦血管化,肝内血流量及阻力因此增加。门静脉高压也促进肝静脉属支血管新生,形成门-体侧支循环。门-体侧支循环形成后,内脏小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肝内阻力未降低。因此,这些自发性门体分流并不能有效减压,门静脉高压持续存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GOV,GOV患者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的风险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GOV者。GOV可见于约50%的肝硬化患者,与肝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约40%的Chi1.d-PughA级和85%的C级患者发生GOVo胃静脉曲张发生率约为20%f2年出血发生率约为25%oEVB的年发生率为5%15%,6周的病死率可达20%oGOV的出血危险因素包括:GOV程度、红色征及Chi1.d-Pugh分级。GoV程度与曲张静脉直径呈线性正相关,肝病病程是静脉曲张进展的主要决定因素。轻度静脉曲张即曲张静脉直径5mm,暂不需要预防性治疗,但应行多层螺旋增强CTz三维重建门静脉属支,了解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属支变化的全貌。肝硬化确诊后,应定期复查上腹部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复查频度取决于患者的肝硬化程度和GOV程度。HVPG是门静脉高压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HVPG>5mmHg(正常35mmHg)可诊断门静脉高压,HVPG>10mmHg是发生静脉曲张、肝硬化失代偿的预测因子,HVPG>20mmHg提示预后不良。一般认为,HVPG<12mmHg时EVB风险彳氐。HVPG12mmHg或较基线值下降10%者(定义为nHVPG应答者”)不仅EVB复发风险低,腹水、HE和死亡的风险均降低。但HVPG的检测为侵入性操作,当无创检测方法评估为CSPH、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均明确肝硬化,不建议行以单纯了解HVPG为目的有创性HVPG检测。其他较重要的预测因素为曲张静脉的直径和肝脏储备功能。曲张静脉血管壁张力及管壁内外压力差是决定其是否破裂的主要因素,曲张静脉发生的部位也是重要因素。血管直径与血管壁张力、HVPG密切相关。相同血管内压力下,直径越大,管壁张力越大,越容易破裂。EVB未预防治疗的患者后期再出血率约为60%,大部分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2年。Chi1.d-Pugh分级、白蛋白的水平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大致相关,可用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风险评估。Chi1.d-PUghC级;INR>1.5;门静脉直径>13mm和血小板明显减少;3项条件可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分别满足0、1.2项或3项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的比率为<10%、20%50%、40%60%和90%。肝硬化患者符合3项条件中的1项及1项以上可作为内镜筛查静脉曲张和进行EVB一级预防的指征。ME1.D积分可用于预测无静脉曲张患者肝脏失代偿的发展,亦可用于预测静脉曲张出血的6周病死率。()GOV的分级关于GOV内镜下分型与分级标准,国内外不尽相同,国外常使用Sarin分型。本指南推荐1.DRf分型作为我国GOV的分类记录方法。1.DRf分型主要参照3个因素进行描述记录:(1)曲张静脉位置(1.ocation,1.);(2)曲张静脉直径(diameterzD);(3)危险因素(riskfactor,Rf)o该分型方法便于识记和书写,可覆盖全消化道静脉曲张,集记录、分类、治疗方法与治疗时机为一体,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直径、不同血管表型的静脉曲张,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治疗时机提出指导建议。1.DRf分型的表示方法如下:1.XXD0.35.0Rf0,1,2o1.Xx:第一个X为脏器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如食管e(esophagea1.),胃g(gastric),十二指肠d(duodenum)f空肠j(jejunum),回肠i(i1.eum),直肠r(rectum)等。第二个X是曲张静脉位于该器官的哪一段,以食管为例,上段s(superior)x中段m(midd1.e)、下段i(inferior),分别记1.ess1.em.1.eie孤立性胃静脉曲张记1.g,其中曲张静脉位于胃底(fundus)、胃体(body),胃窦(antrum),分别记1.gt1.gbs1.gao若食管静脉曲张延伸至胃底,则记做1.e,g;若曲张静脉为多段,则使用相应部位代号联合表示,如食管下段与胃底均存在静脉曲张,但未相通,记录为1.ei1.1.gfeD0.35.0:表示所观察到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按D+直径数字方法表示。数字节点以内镜下治疗方式选择为依据:D0.3,D1.0,D1.5,D2.0,D3.0等。RfO,1,2:表示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红色征(redco1.or,RC):红色征阳性(RC+)指曲张静脉表面呈红斑,红色条纹,血泡样等改变,是曲张静脉易于出血的征象;(2)HVPG:用于判断GOV的发生及其预后;(3)糜烂:提示曲张静脉表层黏膜受损,是近期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行内镜下治疗;(4)血栓头:无论是红色血栓头或白色血栓头,都是即将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行内镜下治疗;(5)活动性出血:内镜下可以看到曲张静脉正在喷血或是渗血;(6)以上因素均无,但是镜下可见到新鲜血液,并能够排除非静脉曲张出血因素。依照是否有近期出血征象以及是否有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指征分为以下3个梯度:(1)RfO:无以上5个危险因素,无近期出血指征;(2)Rf1.:RC+或者HVPG>12mmHg,有近期出血的征象f需要择期进行内镜下治疗;(3)Rf2:可见糜烂、血栓头、活动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GOV也可按静脉曲张形态、是否有红色征及出血危险程度简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G1.):GO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无红色征;中度(G2):GO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有红色征或GOV呈蛇形迂曲隆起但无红色征;重度(G3):GOV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红色征或GO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不论是否有红色征)。推荐意见1: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B1.)。肝脏硬度检测联合血小板计数、多层螺旋增强CT可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B1.)。推荐意见2: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结合无创检测结果,通过胃镜检查了解是否存在GOV及其严重程度,对GOV进行分级,指出GOV轻.中.重度及其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等(A1.)。推荐意见3元GOV的CSPH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年检查1次胃镜,轻度GOV可每年检查1次胃镜(C1.)。推荐意见4:无创检测方法评估为CSPH,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均明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不建议单纯为了解门静脉压力而行有创性HVPG检测(B1.)oHVPG>5mmHg存在门静脉高压fHVPG>10mmHg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mmHg可发生EVBrHVPG>20mmHg提示预后不良(A1.)o三.EVB的一级预防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2)控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acuteesophagea1.-gastricvaricea1.b1.eeding,AEVB);(3)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4)改善肝脏功能储备。EVB一级预防的目的是治疗原发病、抗纤维化,防止曲张静脉形成和进展、预防中-重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病因治疗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药物性肝病及寄生虫病等,应重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起到预防静脉曲张发生或出血,且可降低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其他原因所致肝病也应积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阻止肝硬化的进展。(二)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对某些疾病无法进行病因治疗,或充分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和/或肝纤维化仍然存在或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抗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目前尚无抗纤维化西药经过临床有效验证,中医中药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肝纤维化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主要治疗原则有活血化瘀法、扶正补虚法和清热(解毒)利湿法等。目前常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包括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其方药组成均体现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给予药物效果更佳。安络化纤丸可增强CC1.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抑制MMP-2和TIMP-1/2的表达;对保护性细胞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丫有上调作用,对核因子KB等细胞因子有下调作用;可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和Smads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这些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进一步减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情。在一级预防、控制AEVB、二级预防时应注意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有利于创面的愈合、间接提高止血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等。细菌感染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关键因素,白蛋白可通过促进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等重要药物的转运,控制出血风险;白蛋白具有调节血管内外间隙的渗透压维持液体平衡,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联合抗菌药物在控制肝硬化炎症止血方面优于单用抗菌药物。(三)不同程度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1 .无食管静脉曲张:主要措施是针对病因治疗、抗炎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研究显示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nonse1.ectivebeta-b1.ocker,NSBB)用于无食管静脉曲张者并无益处。2 .轻度食管静脉曲张:NSBB是否应用于较小食管静脉曲张者具有争议。因此,仅在出血风险较大的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推荐使用NSBBo3 .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1)药物:卡维地洛为同时具有阻断a1.受体作用的NSBB,可降低肝血管张力和阻力。研究证实卡维地洛降低HVPG的幅度可达20%,显著高于普蔡洛尔。为新的预防门静脉高压的药物。NSBB应用于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时,治疗组首次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病死率也显著降低。与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varicea1.1.igation,EV1.)相比,预防效果相当。NSBB通过降低心输出量、收缩内脏血管发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同时,减少细菌易位,减少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spontaneousbacteria1.peritonitis,SBP)o辛伐他汀可增加肝脏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降低肝硬化患者HVPG且不影响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辛伐他汀降低HVPG的效果可与NSBB叠加,但其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单用硝酸酯类药物与单用NSBB、硝酸酯类药物联合NSBB.安慰剂相比,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某些临床试验中,单用硝酸酯类药物的出血风险甚至高于安慰剂,且其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不推荐单独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或联合使用NSBBe肝硬化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增加,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但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1.ockerzARB)应用于门静脉高压患者未能取得较好疗效,在普蔡洛尔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未能增加HVPG下降幅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和ARB类药物作用相似,但ACEI/ARB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因而目前不推荐ACEI/ARB类药物用于门静脉高压治疗。螺内酯通过减少血容量和内脏血流也可降低门静脉压力,螺内酯单用或联合NSBB能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出血风险,但对降低病死率无明显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不推荐单用或在NSBB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内镜:EV1.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对比了EV1.和NSBB的一级预防效果显示两者在消化道出血率、病死率、出血相关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内镜联合药物:药物联合EV1.疗效不优于单用药物或EV1.,且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首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上并无优势,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4)门体分、断流术:门体分、断流手术均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首次出血风险,但其HE发生率明显升高,TIPS和分流手术原理相似,因此均不适用于作为预防首次出血的措施。4 .胃静脉曲张:关于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研究相对较少,GOVI1.e,g型为食管静脉曲张的延伸,目前一级预防措施同食管静脉曲张。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黏合剂组的胃静脉曲张出血率显著低于NSBB组和无治疗组,与无治疗组相比,组织黏合剂组的生存率也更高。组织黏合剂注射的主要不良事件为异位栓塞、感染等,其应用于胃静脉曲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对这部分患者目前仍主张应用NSBBo5 .肝癌的监测:肝硬化是肝癌发生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AFP+B超),每12个月1次加强筛查AFP、AFP-1.3、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PIVKA)÷CT或MRI;肝癌极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等应每1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如条件允许可进行肝活检、液体活检和包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1.等特殊检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推荐意见5: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2)控制AEVB;(3)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4)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推荐意见6:重视病因治疗积极进行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等治疗(A1.)。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药可用于缓解肝纤维化.肝硬化及GOV等(B1.)。推荐意见7:肝硬化在一级预防、控制AEVB,二级预防时应注意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B1.)。推荐意见8:不推荐无GOV者使用NSBB用于一级预防(B1.)。推荐意见9:Chi1.d-PughB、C级或红色征阳性的轻度GOV,推荐使用NSBB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B1.)0出血风险不大的轻度GOV,不推荐使用NSBB(B2)o对于轻度GOV未使用NSBB者,应定期复查胃镜(B1.)。推荐意见10:中、重度GOV,出血风险较大者(Chi1.d-PughB、C级或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NSBB或EV1.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A1.)e出血风险不大者,首选NSBB,对有NSBB禁忌证、不耐受或依从性差者可选EV1.(B2)o推荐意见11:卡维地洛起始剂量6.25mg,如耐受可1周后增至12.5mg、每日1次;普蔡洛尔起始剂量10mg、每日2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纳多洛尔起始剂量20mg、每日1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应答标准:静息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或5060次min(A1.);HVPG12mmHg或较基线下降I0%(B2)o推荐意见12:不推荐单用硝酸酯类药物或与NSBB联用进行一级预防(A2)o不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口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B2)。不推荐螺内酯用于一级预防(C2)o推荐意见13:不推荐各种外科手术和TIPS用于一级预防(A2)。不推荐EV1.联合NSBB同时用于一级预防(C2)推荐意见14:NSBB可用于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B2)。推荐意见15根据1.DRf分型进行监测和治疗时机选择:RfO,D0.3:(一级预防)不治疗,每年1次内镜检查;D1.0:择期EV1.f或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B1.)。D1.5:食管静脉曲张择期EIS+责门部组织胶注射,或每3个月到半年1次内镜检查;食管以外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或每3个月到半年1次内镜检查(C2)。Rf1.,3个月内进行治疗。四、AEVB的治疗肝硬化AEV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涉及多学科。因此,临床医生在救治肝硬化AEVB患者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医院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支撑条件及医生的技术水平,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止血成功率为首要目标。(-)基本概念1. AEVB的诊断:AEVB5d内被认为是急性出血,1224h内进行胃镜检查是诊断AEVB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血栓头或存在静脉曲张又未发现其他可解释出血的病变。2. EVB治疗无应答/失败:具有以下表现之一:(1)在药物治疗或内镜治疗后2h,出现呕吐新鲜血液或鼻胃管吸出超过IOOm1.新鲜血液;(2)发生失血性休克;(3)未输血情况下,在任意24h期间,血红蛋白下降30g1.(红细胞压积降低约9%)o3. EVB再出血的征象:出血控制后再次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出血事件(呕血、黑便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心率增加20次min;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下降30g1.)o(1)早期再出血:指出血控制后120h6周内出现AEVB;(2)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6周后出现AEVB;不包括非EVB患者。(二)早期处理1 .处理原则:主要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出血相关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HE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大量出血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建议入住ICU。少量出血、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可在普通病房诊疗观察。2 .限制性血容量的恢复:保持有效(至少2条)的静脉通路,以便快速补液输血,根据出血程度确定扩容量和液体性质,输血以维持血红蛋白维持在60-70g/1.以上,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如心血管疾病、年龄和持续出血等,一般血红蛋白低于70g/1.需要输血,并遵守输血管理规范。血浆或输血等过度扩容,既不能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容量超负荷,加重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避免仅用盐溶液补液,从而加重腹水或其他血管外部位体液潴留。有效血容量恢复的指征:(1)收缩压90-120mmHg;(2)脉搏100次min;(3)尿量17m1./h;(4)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好转,无明显的脱水貌。3 .内镜检查与治疗时机: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将患者入院(急诊)至开始内镜检查的时间12h定义为急诊内镜检查;早期(1224h)及延迟(24h)内镜检查。然而,不同指南对肝硬化患者内镜诊疗时间的推荐意见不一致。BavenoVn建议血流动力学恢复后,伴有肝硬化征象的患者应在上消化道出血12h内行内镜检查。欧洲国家和加拿大多中心前瞻性观察了2138例肝硬化AEVB患者,发现与1224h相比,6h或612h行内镜检查并没有降低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及经验的提高依托肝硬化AEVB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对难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或HE患者在征得家属充分理解和知情的基础上,全麻插管及ICU支持下,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仍可采取内镜检查与治疗。(三)药物治疗一旦怀疑肝硬化AEVB时,早期应用降门静脉压及抗菌药物是首要的治疗方案。1.降门静脉压药物:临床常用降门静脉压药物有:特利加压素、十四肽生长抑素及奥曲肽。血管加压素,包括垂体后叶素,由于生物半衰期短、疗效有限及较严重的副作用,在肝硬化AEVB治疗中已很少应用。尽管NSBB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它可以降低血压和抑制心脏泵功能,在AEVB期应用NSBB存在风险。(1)特利加压素:即三甘氨酰赖氨酸血管加压素(gypress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缓释剂,其不良反应较血管加压素少而轻。特利加压素作用于血管V1.受体,引起内脏血管收缩,改善了内脏高动力循环状态,降低奇静脉及侧支循环的血流量。Meta分析显示,与无血管活性药物相比,特利加压素提高了48h内的出血控制率,并降低了住院病死率。与三腔二囊管相比,特利加压素显著减少了30d的再出血和输血需求。因此,国内外指南及研究推荐特利加压素为控制AEVB的一线药物,212mg/d,持续静脉滴注可能比间歇推注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一般疗程35d,止血成功率约85%o特利加压素联合EV1.可提高止血疗效。特利加压素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尤其是肝功能差的患者,应监测血钠。(2)生长抑素及奥曲肽:十四肽生长抑素半衰期35min,人工合成八肽生长抑素一一奥曲肽,其半衰期为70-90mino生长抑素通过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降低肝内血管阻力及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生长抑素250500gh,奥曲肽2550gh,持续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少。一般疗程35d,其控制首次出血率约80%o临床研究显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或奥曲肽在控制肝硬化AEVB的疗效相似。对于生长抑素或奥曲肽治疗失败者,可换用或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2.抗菌药物:肝硬化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时,常存在胃肠黏膜炎症水肿、细菌移位,20%左右患者48h内发生细菌感染。Chi1.d-PughA级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和死亡风险极低,需前瞻研究评估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利弊。Chi1.d-PughC级或合并糖尿病或肝癌患者容易感染,而早期再出血及病死率与未能控制的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抗菌药物是肝硬化AEVB治疗不可或缺的方法,在内镜检查前8h,预防性静脉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可减少菌血症和SBP的发生。首选头泡三代类抗菌药物,特别是既往接受嗟诺酮类治疗的患者。药物选择可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1版),可用头泡曲松12g/d,疗程35d,如有感染的证据,疗程可延长。尽管进行了抗菌药物预防,但仍有20%AEVB患者仍会发生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和SBPo3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当胃液pH>5f可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PPI种类较多,包括奥美拉嘤、泮托拉嘤等。PPI40-80mg/d,静脉推注,或PPI8mg/h持续静脉滴注,5-7doMeta分析显示,PPI使用时间>1个月,可降低肝硬化AEVB患者胃镜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但与出血相关病死率无相关。长期使用PP1.可能造成肠道细菌移位增加肝硬化患者SBP的发生。因此,胃镜检查前使用PPI的患者,如无消化性溃疡等适应证,检查结束后应停止使用。4 .其他药物: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肝硬化AEVB治疗中,局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8mg去甲肾上腺素/100m1.生理盐水)、口服云南白药及凝血酶、静脉注射血凝酶、维生素K1.等确切有效,应避免滥用这类止血药。对于肝硬化贫血患者,尤其是可能接受侵入性手术的患者,可通过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来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不推荐进行预防性输血。营养不良会增加肝硬化AEVB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一般在活动性出血控制24h后,可开始进食及口服营养制剂,早期进食并没有增加再出血风险。乳果糖口服或灌肠等可快速促进肠道积血排出,对防治HE均有益处。(四)胃镜治疗目前,胃镜治疗仍是肝硬化AEVB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控制急性出血及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以防止其再出血。胃镜治疗方法包括EV1.E1.S及钳夹法或组织黏合剂(组织胶)注射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或恢复的疑似肝硬化AEVB患者,应12-24h行胃镜检查。1 .EV1.:EV1.适用于1.DRf分型D1.OD2.0食管静脉曲张和GOV1.型EVB患者,或外科/血管介入等其他方法治疗后AEVB患者。当曲张静脉直径2.0cm1.EV1.后近期再发大出血风险增加。常用六环或七环套扎器,首次套扎间隔24周可再次套扎或硬化剂注射等序贯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2 .EIS:(1)适应证同EV1.,对于不适合EV1.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者,可采用EIS,与EV1.控制出血效果相似;(2)第1次EIS后,间隔24周可再次EIS或EV1.,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常用硬化剂为聚桂醇(IOmI:100mg)等。采用曲张静脉内注射为主;每次注射14点初次注射每点以10m1.左右为宜总量一般不超过40m1./次,依照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减少或增加剂量。5%鱼肝油酸钠由于较多的副作用,临床已经很少应用。3 .胃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适合Sarin分型孤立胃静脉曲张(IGV)和胃静脉曲张型(G0V2)出血。常用组织黏合剂为-氟基丙烯酸正丁酯等,三明治夹心法静脉内注射,可用聚桂醇或高渗葡萄糖,不建议用碘化油夹心,一般1次注射应将曲张静脉完全闭塞。根据胃曲张静脉严重程度,估计注射剂量,效果不满意时可重复治疗至胃静脉闭塞。胃镜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取得较好效果,早期再出血率9.3%,晚期再出血率13.8%,6周胃静脉曲张相关病死率为7.6%,与组织黏合剂组相似,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较组织黏合剂组明显降低。4 .EUS下组织黏合剂注射:适应证同胃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Meta分析EUS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7=851),胃静脉曲张闭塞率为84.4%、复发率为9.1%,早期再出血为7.0%,晚期再出血为11.6%,优于胃镜下直接注射。5 .药物辅助内镜治疗:降门静脉高压药物可显著降低HVPG,提高内镜治疗安全性和疗效,减少近期再出血。特利加压素与奥曲肽联合EV1.1止血率分别为98%、96%;5d和42d再出血率分别为12%9%和28%24%;两组之间没有差异。不建议常规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来降低与内镜治疗相关出血的发生率,以避免门静脉血栓的发生。6 .自膨式覆膜食管金属支架(SEMS):经过药物或胃镜治疗后,仍有15%20%患者反复出血或活动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而其他挽救治疗措施(如TIPS,外科手术)不可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时,内镜下SEMS挽救治疗有一定的效果。7 .内镜治疗禁忌证:绝对禁忌证:(1)有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证;(2)患方未签署知情同意书;(3)难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对禁忌证:(1)未控制的HE或失血性休克;(2)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大量腹水患者。(五)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药物治疗无效、无急诊胃镜和TIPS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可作为暂时的挽救措施,止血成功率80%90%,但再出血率达50%以上f且患者痛苦大,并发症较多,如吸入性肺炎、食管破裂等。患者深度昏迷、不能配合操作或患方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既往有食管手术史等,不能进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六)TIPSTIPS是通常经颈静脉途径穿刺,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式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的关键措施之一。TIPS优点是微创,手术成功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术后有发生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和肝功能受损及HE的风险。采用聚四氟乙烯(po1.ytetraf1.uoroethy1.ene,PTFE)内膜支架,明显降低了TIPS术后再狭窄或闭塞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目前证据表明,T1.PS除了作为药物和/或胃镜治疗失败患者的挽救治疗外,对于(1)Chi1.d-PughC级(<14分);(2)Chi1.d-PughB级肝硬化合并胃镜下EVB;(3)HVPG>20mmHg等高风险患者,可尽早行TIPS治疗,即早期TIPS(eTIPS)(72h内),或优先强制TIPS(pTIPS)o在终末期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1.F)的肝硬化AEVB患者中,pTIPS可提高无肝移植生存率。因此,AC1.F入院时HE和高胆红素血症的AEVB患者,也不是TIPS的绝对禁忌证。对于GOV2.IGV1.的急性出血患者z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可降低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风险,提高止血效果。(七)经静脉逆行球囊导管栓塞术经静脉逆行球囊导管栓塞术(ba1.1.oon-occ1.udedretrogradetransvenousob1.iteration,BRTO)通过球囊导管阻断异常分流道,如胃肾分流,注入硬化剂和/或弹簧圈栓塞曲张的胃静脉,从而控制胃静脉曲张出血。BRTO适用于G0V2JGV1和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特别是伴HE或HE高风险患者,可作为胃镜治疗或TIPS的替代方法。对比胃镜下组织黏合剂与BRTO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发现,胃镜治疗组再出血率高于BRTO,1年和2年无再出血率分别为77%96.3%和65.2%92.6%,但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八)脾切除和/或责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