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题集锦4 判断天气系统word文档.doc
类型题集锦(4)-天气系统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每日一道类型题,掌握方法与技巧,轻松应对高考!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天气符号图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读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该地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应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2)下列有关该地区这几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10日的气压低于5日B.10日受冷气团控制C.10日的气温低于5日D.5日受暖气团控制【答案】1)B 2)A【解析】1)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天气转好,为暖锋过境,故选B二、要素统计资料图1、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1)-3)题。1)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 冷锋 B.地形雨 C.准静止锋 D.暖锋2)与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B.我国冬半年的寒潮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D.华北地区的一场秋雨一场凉 3)图中该地的这次降水过程是A.冷气团气流下沉形成 B.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冷气团气流上升形成【答案】1)A 2)A 3)B【解析】1)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并伴有降水,故为冷锋过境,故选A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我国冬半年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凉均是冷锋南下形成的,无关的选A。3)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空气冷却,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水汽来自于暖气团,故选B三、文字材料1、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吼叫”;“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城,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1)该段文字描述的是哪种天气系统过境?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答案】B 【解析】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出现大风、降温、下雪,故为冷锋过境。2、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分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彩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1)2)题。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A大气污染严重 B大气温室气体增多C受反气旋控制 D受锋面气旋控制2)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A天气晴朗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多风沙【答案】1)AC 2)AC【解析】1) 从图中“一池子灰水、一片混沌”可以初步判断,该天气基本为“灰霾”天气,灰霾天气的形成一般是大气污染严重、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流动不畅等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2)“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比较明显地写出天气晴朗,而大风又主要是冷锋过境的特征之一。【方法技巧】天气系统与天气过境时:大风、升温、阴雨天天气系统气压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气旋系统) 高压系统(反气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准静止锋系统阴雨天晴天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天过境时:连阴雨锋面气旋系统过境时:大风阴雨天试题呈现方式不同,但抓住本质,就一定能突破!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