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二上期始备课(九莲祝晓文三墩孙燕萍).ppt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册备课交流,杭州市九莲小学祝晓文杭州市三墩中心小学 孙燕萍,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写的目的及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自主探索性学习,构筑开放性教材系统;以活动为载体,实现体悟式学习;增强品德教育的时代感和全球意识。,本册教材编写特点,1、学习方式: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2、规范教育: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3、教师行为: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随机进入教学。4、教学依据:以活动性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本册教材内容主题体系结构,本册教材内容主题体系结构,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整册书建议课序安排:1、二单元中秋节,建议提前到中秋前 后,国庆节建议在国庆长假前后上课。2、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建议结合秋游 活动进行。3、部分单元可以和语文课学习结合,例如 国庆节、我爱您,祖国 可结合语文第三单元;我爱秋 天、送别秋天可 结合语文第一单元。,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单元内容介绍及重点难点分析,“四季与生活”之一-难忘的假期(夏),“四季与生活”系列主题在1-4册中的位置(第1册)我们一起迎新年 冬 冬天和我们的生活(第2册)春天的歌 春 感受春天的生机和美,参与有益的春天活动(第3册)难忘的假期 夏 金色的秋天 秋,第 1 单元,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1、归纳总结,认识到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和借鉴。2、这一阶段的儿童独立活动的空间扩大、时间延长,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的。,“难忘的假期”主题单元设计意图,教学组成部分:,四课之间的关系,暑假的一天,暑假的一次外出,假期安全真重要,夸夸我的假期生活,总结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层面,1 暑假中的一天,教材内容:一天的故事 童心岛: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意义 假期生活大评点 发现的问题 回音壁:快乐的每一天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本课教学建议及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的意义.启发学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前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暑假生活,教材中的图片、事件都是引导性,从学生自己的假期生活中挖掘素材。,2 暑假的一次外出,教材内容:小剧场:外出遇到的麻烦事(统计外出遇到的麻烦事和解决办法)小实践: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计划 童心岛:外出小锦囊、外出注意事项、行李备忘录,重难点分析:发现麻烦、学会解决麻烦.了解麻烦产生的起因,避免麻烦.教学建议:从学生自己的外出经历中挖掘素材,引入故事、新闻等其他资源,3 假期安全真重要,回音壁:生命是第一位的,当别人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心。但是,抢救要讲究方法。,重难点分析:确立“生命是第一位”的观念,尤其要强调对生命的珍爱。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安全措施的学习,如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等,并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能发现、理解不安全的情境;2、掌握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等,并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3、熟悉校园及居家环境中的消防通道;,教学建议:1、从学生自己的假期生活中挖掘素材 2、与本地特点相应的安全隐患及社会新闻素材,夸夸我的假期生活,教材内容:旅游大世界、巧手制佳作、新学的本领、暑假的收获汇报展,重难点分析展示自己的假期生活,体会并愿意与人分享暑期收获的喜悦对展示过程的引导:如合作、交流教学建议 注意: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假期生活的“结晶”。,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 注重学生资料搜集整理能力的培养,注意资料搜集布置的前瞻性,二上的部分资料搜集内容可作为一年级暑假实践作业。,一单元小结语,我是中国人(社区家乡祖国主题单元),设计意图1、课标“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内容标准部分要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2、热爱祖国是永恒的教育主题。本册教材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对祖国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2单元,重点关注:具体、真实的认同感、自豪感,教学组成部分:,五课之间的关系,我爱您,祖国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共同的疆域,国家的象征物,共同的根,1 中秋节,中秋节的名称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诗会聪明谷:中秋节的圆月和月饼,中秋节的活动小调查:中秋节的节期我家的中秋节,中秋节的常识、风俗和文化意蕴,教材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3、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活动中加深对节日的喜爱之情.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中秋节常识、风俗、文化意蕴 的了解,在活动中感受中秋节的乐趣.激 起儿童对祖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难点: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培养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中秋节前)话中秋,第二课时(中秋节后上)活动一,交流自己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活动二,交流其他各地过中秋节的情况,教学建议 1、可以根据实际时间调整教学进度 2、点与面的结合。点:本土化的资源;面:视野兼顾中华民族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民族很多,幅员很辽阔。2、通过调查活动知道的基本情况。3、了解祖国的首都,热爱祖国的首都。重难点分析帮助儿童了解祖国的概貌,获得对祖国的初步认识和敬爱之情.教学建议(第二课时)创设情景:我是首都小导游(课前的资料收集,要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解说词)教师补充有关首都的资料,可结合语文北京一课进行有效设计。,3 我爱您 祖国,优秀设计推荐:我爱您,祖国 学军小学 吴建丹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求是竞舟 李妲炎黄子孙 求是钱塘 严云霞,二单元小结语,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效益。在实际教学中,品德和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能实现教学双赢。,教学组成部分:,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保健、感受生活的美好。,重点关注,四季与生活之二 金色的秋天,第 3 单元,我爱秋天,回音壁:果实长大不容易。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分别从想、听、闻、看、尝、贴(或画)这些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秋季的特征。2、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意义。重难点分析 感受秋天的自然之美、收获之美(多种感官)从果实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儿童感恩大自然、珍惜劳动和劳动果实的情感:,重难点分析 学习、了解秋天的有关保健常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建议本地秋季保健注意的事项和本班儿童存在的问题有条件可请保健医生参加,2 秋天的保健,重难点分析创意活动不要仅停留在做手工层面,帮助学生体会到创作和表达的乐趣为过冬天做准备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建议做叶画是引导性的,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选用其他材料(如花瓣、草等)了解入冬一般要做的准备,还可请父母和有关专业人事介绍本地入冬需要进行的事,3 送别秋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现成的结论去获得道德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去自主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让体验融于学习过程中,才能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三单元小结语,优秀设计推荐:感受秋天 翠苑一小 章伶俐,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一下“我在班级中”的延伸。“班级生活”又是“我在成长”这一主题中的一个分支。教学主题是关于群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初步懂得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喜欢和同学交往”“能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长处”“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初步认识规则的作用”等目标,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愉快的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你 我 他“我在成长”主题单元,重点关注: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个人与集体,第4单元,班级生活主题在各册中的位置,我的新生活我喜欢我们班(第1册)班级生活的兴趣、认同感和归属意识 我在班级中(第2册)群体生活的习惯、方法、责任和乐趣 你 我 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第3册)班级内人际关系、集体生活的原则班级的荣誉(第4册)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教学组成部分:,四课之间的关系,我就是我,你真棒,如果我是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珍视自己的独特价值,以赞赏的眼光看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我就是我,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从而能够悦纳自己。2感受到利用自己的独特性能给集体作出一份努力而感到骄傲。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喜欢、接纳自我。教学难点 有意识地利用“我”的长处为集体作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建议本班学生资源艺术作品(故事、诗歌、散文、歌曲)注意与第1册“我的新生活”中第一课“我喜欢我们班”“可爱的你 可爱的我”定位的区别注意与品德与社会1册中“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区别,2 你真棒,教材内容:我们来说说这件事 回音壁:用赞赏的眼光看世界 小实践:夸夸我的小伙伴 加油站:学会赞美,重难点分析:赞赏别人的态度学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赞赏。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表扬、夸奖小伙伴时,内容是否多样,尺度是否合适,不要仅局限于学习上和道德品质方面,还应多关注心理健康和个人行为习惯等方面。,3 如果我是他,教材内容回音壁:换个位置想一想故事屋:园园的伤心事诗园小讨论:哪个办法好,重难点分析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对待挫败的方法教学建议1、本课强调的是心情呼唤体验,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2、互换体验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防止空洞说教。,4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个人对集体 就像童心岛诗园:星星,要举行新年晚会了回音壁,重难点分析如何在活动中实现集体生活原则和人际原则:有事多商量,互相配合,按决定行事。教学建议 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事情能够反映集体生活的原则。教师要充分注意本班或本校实际情况,挖掘身边最典型的事例来组织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学内容:,四单元小结语,品德与生活课既然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倡导设计、建构、组织起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中实现自身品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构建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习方式。,2011课标“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注意认知和操行相统一,综合性和简约性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课前准备,成长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登陆中心FTP:/10.3.1.6“临时交流-2012.9期始备课”文件夹登录名、密码: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