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doc

    • 资源ID:4645821       资源大小:205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doc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 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8、7、6加几”中含有18道加法题。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8、7、6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凑十法”本身也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在掌握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其他的方法。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达到熟练,教材中适当安排了练习题,并且注意变换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开始讲9加几时的例2,渗透集合思想;练习十七第2题,练习十九第1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二十一第4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统计表。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比如“9加几”中的例3与“8、7、6加几”中的例4均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中“用数学”的呈现形式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第六单元编排的“用数学”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用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作用。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计算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20以内加、减法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我们应该由此起步,注意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计算意识。教学中,首先要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各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动会场景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把9加几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活动情节的探索活动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计算中体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同时,由于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需要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多次认识的机会。比如用“凑十法”算9加几的内容,先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活动揭示凑10的过程,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不用实物,说出计算步骤,算出得数;再不出声想出计算步骤,算出得数。揭示操作说想的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观察探讨、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好地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同时避免了死记硬背。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不仅可以实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的教学目的,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计算意识。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应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按标准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做810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是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注意,逐步提高要求。开始只要求掌握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正确;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再要求计算迅速。从单项练习达到计算正确、迅速,逐步达到混合练习也能计算正确、迅速;从练习机算,逐步到练习听算,使学生不仅看着两个数相加能很快说出得数,而且听到两个数相加也能很快说出得数。加强练习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教学实际,尽量选择效果好的练习形式。练习目的明确、省时间,每个学生都会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便于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又感兴趣的方式,都属于好的练习方式。例如,把式题编制成练习卡片,供学生做抽卡游戏,既可以经常进行练习,学生又有兴趣;让学生举数字卡片,和教师一起完成找“朋友”练习,既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口算的情况。又如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2)练习要讲实效。比较容易的题少练些,比较难的题要多练,练习有针对性。比如,20以内进位加法中,92、93、83等可以少练些,89、86、76等就要多练些。教学中要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已熟练的式题,就适当减少练习的次数,避免盲目多练,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3)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20以内进位加法比10以内加法的数目大,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达到计算熟练,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些关爱和帮助。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他们练习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尽快达到教学目标。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本单元教材专设了“用数学”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108及例4,先展现出活泼可爱的白兔、灰兔在游戏的情景(或画面),并提出计算问题,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师生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养成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9加几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照例1运动会场景图制作的课件;复习和练习用卡片。教学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准备性练习1出示卡片"9+()=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2口答。3口算。9+1+2 9+1+5 9+1+3二、新课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行加法。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配有描述比赛场面的画外音:"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由此,促使学生走进运动会场。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此时,出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文字、声音同时出现)。(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点数出结果。课件设计配有声音和动作显示点数过程。接着数,数出结果。课件显示出与点数的区别,在说“纸箱里有9盒"之后,出现接着数的声音和动作。用“凑十法”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纸箱1盒饮料的动作,并配有口述"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4)强化"凑十法"。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我们来看屏幕。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闪动),箱外有4盒饮料(闪动),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3)教师口述:看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此处稍倾停,等待学生回答)9+6。(板书出算式)(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三、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分组活动。1收集信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各组要有专人记录收集的信息)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明确提出:各组准备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整理板书出学生提的问题。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比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3)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4评价。(1)请学生评议一下哪些组观察仔细,问题提得好?哪些同学积极发表意见,想的方法好。(2)教师结合实际,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四、练习1做练习十七第1题。(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2做练习十七第2题。(1)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2)指几名学生读填写结果,集体订正。(3)依次观察两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主要让学生说出:第一个加数是9没有变,第二个加数不同(变化了),得数也不同(也随着变化)。9加几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 课本P99100的练习七。教学目标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重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 练习指导1 出示课本99页的第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两道题要我们做什么?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2 完成课本99页的第1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情境,要求左右两边一共有多少羊?该怎样列式?(列式:9+7)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 完成99页的第3题。请学生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画内容,要列加法算式,应该提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和一共有多少颗糖果?)要求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4 完成课本100页的第4题。提问“大括号”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该怎样列式,说一说计算过程。5 完成课本100页的第5题。这是一道开放题,题中给出蜜蜂采花蜜的图,图下是:=,没提出要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有多少只蜜蜂?或有多少朵花?)并根据提的问题列式、计算,再说出计算的过程。6 独立完成课本100页的第6题。 完成后,全班讲评。7 完成课本100页的第7题。这一道是10以内的加法和9加几的混合练习,用这来巩固知识,并会区1分不同的计算方法。图文应用题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例3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教具准备主体图和小棒教学重难点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1 口算。93 94 199 96 98 99 109 992 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二 新授课1 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1)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教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的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2)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是把唱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列式:95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3) 95怎样计算呢?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9514(人)教师: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2 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出示主体图。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列式:9615(个)提问9和6分别表示什么?得出15个,这15个表示什么?15后面括号里的“个”表示什么?三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9312(只)你是怎样计算的?2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3 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8、7、6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具准备主体图、小棒教学重难点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2小组合作讨论。3小组汇报交流。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巩固内化,发散思维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学生汇报: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4(课件出示)写算式。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8、7、6加几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教学目标巩固8、7、6加几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 复习1 念凑十法的口诀表。2 口算:85 76 97 68二 指导练习1 完成可课本105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提问:第一个算式中,第二个加数和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2 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1) 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2) 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3) 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4)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3 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4 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5 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一部分同学拿算式,4个同学拿得数。6 完成课本106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应用题(用数学)教学内容 课本107页例4,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基本口算练习1看卡片口算。8+3 7+6 6+5 8+6 8+87+5 8+4 7+7 6+6 7+42听算。8+2 9+4 9+5 7+3 8+39+6 8+7 6+4 10+8 7+5二、新课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如例4图)。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46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1)请各组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点数出小兔的总只数。1,2,3,.,15;一共15只。按左、右两群计数,用加法算。列出算式8+7=(只),然后算出得数。(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只)和灰兔的只数(5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10+5=15(只)4小结(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1)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2)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5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四、练习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1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的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3算成10+3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马虎"。应用题练习课教学内容 课本108页109页的练习二十。教学目标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口算:89 95 78 65 68 88 107 96 93二 指导练习1 出示课本108页第1题。(1)观察画面,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8412(只)为什么这样列式?8加4怎样计算?应用题要记住写单位名称,最后要口答:一共有14只鸡。(2)这一道题,除了刚才的分法,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用自己的话,口头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只鸡的应用题。编好后,让全班列式计算。2 出示课本108页的第3题。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把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连起来,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一个同学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该该怎样列式?列式:1046(条)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应用题要记写单位名称,并且要口答。3 出示课本109页的第4题。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大家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该怎样列式?列式:8614(人)8、6和14分别表示什么?4 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课本108页的第2题。)全班独立完成,然后讲评,个别题目要提问:你是怎样算的?5 填未知加数。(完成课本109页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三 独立练习1 体育室原有6个篮球,又买来5个篮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2 同学们做了10个小娃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6个,还剩多少个?5、4、3、2加几教学内容 课本110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具准备软件教学重难点掌握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a.5加几有:5+6 5+7 5+8 5+9b.4加几有:4+7 4+8 4+9c.3加几有:3+8 3+9d.2加几有: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4看书质疑。5做一做。a.看图列式。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b.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6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练习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学生汇报。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4数学游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全课总结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引用 hqpxmm·· 注册时间:2010-9-13 19:52:31 · 用户组别: 论坛版主 · 发帖:1 · 回帖:52 · 积分:167 · 等级: 幼儿园小朋友 字体:大 中 小 4楼 发表于 2010-9-27 20:57:00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 课本112页。教学目标1 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 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 课前整理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1 现在4人一小组,把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写出来。2 请大家再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表,看谁整理得最好。小组汇报,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928+37+46+55+64+73+82+99+38+47+56+65+74+83+99+48+57+66+75+84+99+58+67+76+8599+68+77+86+99+78+87+99+88+99+9观察表格,发现规律。二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1 竖着看,提问:竖着看,再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引导回答:(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4)各行中试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2 横着看。提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回答:(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3)每一横排试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3.斜着看,提问斜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回答:(1)每一斜行得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得,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2)每一斜行中左斜行得算式得两个加数与每列算式的两个加数换了位置。83与38、93与39,计算时他们都相等,所以只要记住大数加小数的哪一种就可以算出小数加大数了。4 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那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