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学案.doc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案(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一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单元综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开始形成:1500年左右,_打破了各地区孤立隔绝的状况, _开始形成;(2)不断拓展: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展;(3)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_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各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_和_,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_初步形成;(4)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_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_最终形成。【知识梳理】 一、分散的文明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革命”。2、表现:(1)古代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地区。(2)世界五大区域文明:东亚_、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_、欧洲_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3、特点:(1)各个区域的文明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2)文明区域是相对_,_特征相当明显;4、原因:(1)_的局限以及_的阻隔;(2)缺乏沟通的_和_。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了解此部分知识即可)1、 时间:14、15世纪。2、 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手工业 以风力水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始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 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劳动分工更加细密。 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程度大大提高。(2)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圃制广泛流行,休耕轮作等先进耕作制度出现。 农村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地方市场逐渐向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发展。 出现专门生产手工业原料和食品的农业区。3、推动因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普及。4、表现(1)商人参与生产,商人与工匠间形成雇佣关系。(2)出现了面向市场的集中的手工工场。(3)随着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增加,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三、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1、含义:15世纪到16世纪开辟的新航路,又称“地理大发现”,它指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2、 原因与条件:(1)根本原因:_;(2)社会根源(主要动力):_;(3)直接原因:_;(4)宗教动力:_;(5)条件:_;西、葡王室支持海外探险,希望获得财富;3、 过程: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方向主要贡献迪亚士葡萄牙1487年向东航行到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年向东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到印度_,开创东西方之间最短航路 哥伦布 西班牙1492年向西(1)驶过大西洋,到达美洲 (2)又进行三次西航麦哲伦西班牙15191522年向西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4、 影响:(1)掀起“商业革命”:_增多;_扩大;市场的扩大刺激了西欧_的发展;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了西欧_的进程;贸易中心由_转移到_。(2)引起“价格革命”:西欧市场的_持续贬值,_直线上升;导致_地位下降,_不断发展壮大;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和西欧_的解体,促进了_的进一步发展。(3)结束了世界各地_的状态,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_和_也登上了历史舞台。(4)冲击了西欧的_领域,证明了“_”的科学性;直接冲击了_,打击了教会的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5)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_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_。 综上,所有这一切,都加速了_的解体和_的发展。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二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程标准】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重难点】重点:英国的海外扩张;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霸权的争夺;难点:殖民霸权变化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发展间的关系。【知识梳理】 一、“海上马车夫”17世纪荷兰的崛起1、崛起条件:地理条件:_;经济优势:_发达,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经济中心,也是_中心;_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垄断了世界_;政治条件:1581年英国打败_的无敌舰队,荷兰趁机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_。2、荷兰的殖民扩张:特点:组织_,参与殖民争夺。范围: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印度尼西亚一带和中国的台湾。北美洲:建立_等殖民地。(纽约)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商业殖民大帝国,号称“_”。3、荷兰崛起中存在的危机:虽然商业资本发达,重视发展航运,但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忽视发展国内工业和海军建设。二、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1、英国崛起的优势条件:地理:_;经济:_; _;_;军事:_;政治:_;2、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的过程:A.1588年打败_的“无敌舰队”,荷兰掌握海上霸权,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B.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发展海外贸易和拓展殖民地。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以后陆续建立13个殖民地;C.17世纪中后期,英国颁布_,发动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D.18世纪中期(1756一1763年),通过七年战争打败_,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更多领土。这样,英国在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夺取很多殖民地,18世纪中后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归纳:16世纪,击败_;17世纪击败_;18世纪击败_。3、深入思考:(1)为什么英国能够打败荷兰?说明了什么?荷兰败因:_缺乏,商业资本发达,_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_。说明:_。 (2)为什么英国能够打败法国?又说明了什么?法国败因:封建统治,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生产;而英国重于纺织与金属制品、并重视海军建设;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而英国则是争夺海上霸权。说明:_。(3)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_。(殖民竞争,既是_的竞争,更是_和_实力的竞争。)三、强盗的贸易殖民扩张采取的方式和影响1、殖民扩张的方式:_、_、_、_;2、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_,又使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2)对殖民国家:加速了_,提供了广阔的_,促进了_;(3)对殖民地人民:灾难性和破坏性: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_、_和_,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学以致用】(2012年广东高考)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饮冰室合集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5分)(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三课 “蒸汽”的力量【课程标准】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重难点】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难点: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如何从文明史的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知识梳理】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_向_过渡的阶段。是以_逐步取代_,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市场:_;资本: _;劳动力:_;技术: _;前提:_;根因:_;3、成就:人物发明 意义哈格里夫斯阿克莱特瓦 特汽 船史蒂芬孙4、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立,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5、工业革命的扩展随着1825年英国取消 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美迅速国通用部件的_;使美国的_迅速处于领先地位,摆脱了对英国机械的依赖。_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_的进程。6、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1)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到_;(2)生产关系:推动了_的形成和发展;(3)阶级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_。(4)城乡结构: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许多新兴城市产生,加快了_进程。(5)经济结构:_取代农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_也发展起来。(6)思想文化:促进了_发展,_经济思想出现,_诞生。(7)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_初步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19世纪中期,英国居于世界市场的中心。(8)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_的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社会生活:提高了人们_,改变了人们的_;(10)存在问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打造“世界工厂”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_,实力大大增强。(2)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政治方面:进行民主化改革,建立了_制度,最终确立了_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经济方面:运用_发展经济; 法制方面:进行_建设,建立_制度; 外交方面:推行“_”,强行推行_,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企业管理:利用_对工人进行管理和剥削; 文化教育: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成为_; (2)伦敦成为_。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时间:_;(2)标志:_;(3)初步形成原因与条件:根本动力:_;形成途径:_;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_。技术条件:_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重要保障:通过殖民扩张,_初步形成。(4)世界市场走向成熟标志:_的确立。原则:_的原则内容:保证_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予_;逐渐取消_。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合作探究二】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四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重难点】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知识梳理】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 生产方式,政治相对稳定;(2)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 ,积累了大量的 _;(3)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_的初步形成;(4)科技条件: 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5)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_,提供了大量劳动力。2、发源地和中心: 。3、主要成就:(1)电的发明和应用:A1866年德国工程师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 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了 发明的电话,试验 成功,发明了 ,并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 ;C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 、 及 等领域;(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尤其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_、_的诞生。(3)化学工业的兴起: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塑料、 、 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4)传统产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起来,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变革,为传统农业向 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4、影响: (1)生产力:电的广泛应用,促进生产过程的 、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 时代。(2)生产关系:_的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 ,产生了垄断组织。形成条件: 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推动“巨型企业”的出现。 实质: 的局部调整;影响: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 ,适应了资本主义_的要求,促进_的发展; 有利于改善企业_,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资本主义进入_阶段,对内控制国家政权,对外加强_、_。(3)经济结构:_取代_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出现_、_等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发生变革;(4)世界市场:推动了_的最终形成;(5)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国家掀起_的狂潮,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爆发;亚非拉国家人民_运动高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_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了解此部分知识即可)1、原因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争夺商品市场,扩大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目的)2、特点:全球扩张,掀起瓜分狂潮。3、表现;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占据优势,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后来居上。4、影响:(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 (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5、美国的扩张(1)扩张政策 孤立主义门罗主义泛美主义“海权论”“门户开放”政策(2)结果:确立了西半球的霸权地位。(20世纪初)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1、世界一体化的含义:是指局部性的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性、局部性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个整体性世界。2、原因:_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_;_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联系更为便利。3、标志:_;4、框架:_;5、手段:_;6、主要内容:物资和物种的交流、_、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冲击、_;7、影响:(1)极大地促进了世界 的发展;(2)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 程度提高;(3)促进了全球性 的扩大;(4)扩大了 与 之间以及 之间的不平衡;(5)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高涨,也导致了 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合作探究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合作探究2】全面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开始的标志 标志性发明 发明者 主要特点 动力 能源 生产力 经济结构 交通工具 生产组织形式 侵略方式 世界市场 中心 时序 影响 【合作探究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文明的演变:进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拓展阶段16世纪初18世纪末血与火的征服和掠夺早期的殖民和掠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炮舰开路,商品输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文明的演进:分散的文明文明的链接(新航路开辟) 西方文明对世界的征服(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合作探究4】结合以上三个探究的结果,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学以致用】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分)(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1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1分)专题五参考答案 第一课单元综述: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儒家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封闭性、地域性、独立性、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技术条件、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三、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各国迫切希望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对外传播天主教的需要、造船技术、地理知识、指南针、探险精神、王室支持;4、商品种类、资本主义经济、资本的原始积累、地中海、大西洋、金银、物价、封建地主、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相对孤立、殖民制度、殖民掠夺、思想文化、地圆学说、神学理论、地域性历史、世界历史、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发展。 第二课 一、1、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和金融、造船业、西班牙、民族独立;2、垄断性贸易公司、新阿姆斯特丹、海上马车夫二、1、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成立东印度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积累资金;注重发展海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并逐渐完善;2、西班牙、航海条例、法国、西班牙、荷兰、法国;3、自然资源、工业基础、海军、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综合国力、军事、经济、政治三、1、野蛮抢劫与掠夺、残酷屠杀印第安人、奴隶贸易、不平等贸易;2、重要途径、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学以致用)(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第三课一、1、工场手工业、机器大生产、机器生产、手工劳动2、海外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等;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3、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确立;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机车、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5、机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机械制造业、机械化、工业化;6、蒸汽时代、工厂制、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城市化、工业、第三产业、科学教育、自由主义、科学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生活水平、生产方式与价值观念。二、1、工业革命、职业警察制度、工业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法制化、社会福利、炮舰政策、自由贸易、大工厂制;2、世界工厂、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三、19C60、70S、亚非拉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业革命的扩展、殖民扩张、国际交流、交通运输、殖民体系、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基本准则、自由贸易、他国最惠国待遇、关税保护合作探究一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各国间各行业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交往的活动更加频繁。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确立 ; 重要纽带: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资金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技术革命。合作探究二:政治: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和洋务思想的产生; 第四课一、1、资本主义、工业化、资金、世界市场、科学技术、城市化进程加快;2、美国和德国3、西门子、爱迪生、贝尔、电车、留声机、电影放映机、工业、照明、城市公用事业、汽车、飞机、绝缘材料、人造纤维、现代农业;4、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垄断组织、集中、现代公司、股票交易场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计划性、大生产、生产力、经营管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重化工业、轻纺工业、汽车、石油、化学、世界市场、瓜分世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整体化;三、第二次工业革命、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通讯工具的革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经济、国际分工、社会化、文化交流、殖民地、宗主国、资本主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合作探:究1:政治: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加紧资本输出,一方面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另一方面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思想:推动了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于传播。合作探究2:全面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标志1765年珍妮纺纱机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标志性发明改良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动力蒸汽动力电力能源煤电、石油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逐渐占据主导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现代公司、垄断组织侵略方式商品输出、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心英国美国、德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