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汇编.doc

    • 资源ID:4632077       资源大小:9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汇编.doc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本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教材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二氧化硫,以此为基点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相关性质进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起着加深巩固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二、教学设计思本节课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引入二氧化硫,让学生初识SO2,知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学习SO2,通过实验探究污染物SO2的性质、并了解酸雨的成因。最后学以致用,对比旧知识探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 三、教案 课题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酸雨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善于类比和迁移的学习品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通过学生探讨、设计实验,类比、归纳总结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2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将SO2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作用比较;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3多媒体辅助: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果。 仪器、用品Na2SO3固体、浓硫酸、品红溶液、石蕊试液等;矿泉水瓶、分液漏斗、试管、烧杯、酒精灯等;投影仪,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空气质量预报,大家看,在表中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观看PPT回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带来什么危害?讲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展示:酸雨危害环境图片:   过渡: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板书: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问:硫的氧化物有哪几种?板书: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过渡: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从何而来?讲解:主要来源:硫和含硫物质的燃烧。展示:硫单质:硫作为一种重要非金属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俗称硫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回答:酸雨   观看PPT     回答:两种;SO2、SO3   回答:煤、石油的燃烧;工业废气等  观察     激起学生环保意识。           了解硫单质的性质过渡:S在空气中燃烧就生成了SO2,这是一瓶刚制好的二氧化硫气体,请大家观察,请一位同学来闻一下它的气味。展示:二氧化硫气体下面我们再往这瓶气体中加入一些水,注意观察。说明什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观察并回答:无色气体闻气体:刺激性气味   观察,回答:矿泉水瓶被压扁,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无色有刺激性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课堂,获取感官认识。  使用学生熟悉物品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过渡:SO2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怎么证明?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请一位同学来写一下反应的方程式:提问:为什么要用可逆符号?解释: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同时,亚硫酸也在分解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问题讨论: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练习:H2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回答:有,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用pH试纸(通入石蕊试液中)因为反应是可逆的   讨论回答:CO2与水 回答:不是,条件不同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联系旧知识,形成对比 学以致用过渡:既然我们得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那它会具有什么性质?请大家完成下列方程式(请同学上台):CaO+ SO2=Ca(OH)2+ SO2=结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板书:2化学性质      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过渡:我们发现SO2与CO2有很多相似的性质,那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提问:在前面我们学习过还有什么有漂白性?它们的原理一样吗?怎么鉴别?加热红色恢复说明什么?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暂时的漂白  动手写方程式      回答:有,漂白性 观察:褪色 思考,回答:氯水;加热 观察:红色恢复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是暂时性的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对比氯水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氯水二氧化硫原理  实质  效果  范围 15DIC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出现裂体细胞。( ) A.信息处理人员使用的系统B.基层决策者使用的系统板书:B.漂白性购买丙公司股权的成本=1000×2.5=2500(万元)讲解:由于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我们经常使用品红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工业上就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草帽等。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性的,所以这类草帽、纸久置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展示一张长期放置与空气中发黄的纸和一张刚印刷的纸。答案 C一些不法厂家非法使用二氧化硫来漂白食物,食用这些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解析】:填表A055元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l0 000万元培养学生对比总结能力 借:应付账款 500 题解 DIC发病过程分为三个时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一般在急性DIC的高凝期即可应用抗凝血药物肝素合并潘生丁;在消耗性低凝期则在使用肝素的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则应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纤溶药物,然后输血或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要尽快去除引起DIC的病因,单用抗凝药往往会导致凝血-纤溶向失衡,尤其在DIC后期要慎用或不用。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渡:在初中我们学过,如果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加热后呢?如果换成二氧化硫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实验: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提问:为什么?引导:红色不能变回紫色说明什么?     什么酸?     能不能是亚硫酸?结论: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分析:为什么?看硫的化合价     结论: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它可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等氧化板书:C. 氧化性、还原性回答:变红,加热变会紫色  现象:红色不会变回紫色 有酸存在亚硫酸  硫酸不能,分解 硫处与+4价,即可升高又可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比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找共性,分特性的学科思维。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结: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B.漂白性        C. 氧化性、还原性  探究讨论:现有两支试管,分别收集有SO2和CO2两种气体,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点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课后思考:现有火柴若干、KMnO4溶液,烧杯(或试管)、木条、玻璃片、细线,请选用上述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注意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提示:火柴头中含有硫单质)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板书设计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B. 漂白性  C. 氧化性、还原性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验设计特别是知识点的安排和过渡上比较自然,整堂课较好的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活动较多,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在二氧化硫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渡中比较巧妙,联系初中所学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的现象,学生容易回想起来,以此对比二氧化硫,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略相同性质、抓特性的学科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及时巩固知识,给学生开放性问题思考,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2008-06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汇编.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