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汇编.doc
-
资源ID:4623533
资源大小:27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汇编.doc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设计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石洁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第二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教材,通过探究实验验证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从而使学生重视环境污染的危害。纵观本册教材,主要介绍人的几大系统:人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得食物,并产生食物残渣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素,并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而人把这些尿素、食物残渣等废物排出体外,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从而引出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污染又是当今世界受人观注的问题,目前世界环境已经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生活,我们就必须保护环境。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深刻理解,将本节教学设计如下: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明白实验安排对照组和重复组的必要性。能力目标:通过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情感目标: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完成探究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知道在实验过程中保护环境的做法,并能会诸于实践行动。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难点: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3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4 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探究实验;另一组为资料组,负责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查阅酸雨的概念、酸雨的化学成分、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如何减少酸雨等内容。5 教学过程B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资本公积l75万元51 引用名人恩格斯对人们的警告,创设情景式导入C140万元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经警告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地球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地球是目前为止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几百年来,地球默默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却不断地向地球索取。52 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出酸雨问题题解 DIC时微血管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将红细胞割裂成碎片而引起的贫血,称其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播放一组环境污染图片后提问)什么是环境污染?(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主要是指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所排向环境的废气、废渣、废水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同时,通过食物链,迁移转化危及到生物及全人类的过程。)说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我们都使用塑料袋,而塑料制品在自然状态下分解的时间长达上千年。所以清洁工人为了省事,就用火烧掉这些逆料袋。燃烧时产生的废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有很多汽车在行驶,而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大多数都是含有硫和氮的有害气体。如果这些气体被人或其他生物吸入,就会严重影响人或其他生物的健康。另外,酸雨的形成也是由于汽车尾气中含硫的气体造成的。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描写过“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消然无声。然而酸雨的落下(播放酸雨使树木枯萎的图片),却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针对资料453 介绍酸雨及其形成资料组同学根据他们所查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什么是酸雨及酸雨的形成后,教师作总结: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上升到天上,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雨水是否具有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54 介绍实验方案及展示实验结果五、综合题( 共计14分)本实验采取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式,因为在人教版教材生物学第一册中有测定发芽率的实验,因此这种方法是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的方法。在实验组同学介绍自己实验方案之前,教师首先提出一个方案,让学生分析利弊。教师提出的方案是:选用六粒粒大、饱满的地豆种子,分别绑在两根细竹签的上端、中端和末端,然后把它们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一支杯子里倒入清水,水位控制在中端那粒种子的中央,另一支杯子里倒入酸雨模拟液(用食醋配制而成),水位同样控制在中端那粒种子的中央,进行培养观察。(如图所示)借:长期股权投资 2500教师提出这种实验方案后,同学会提出质疑,这种方案是否可行?经过讨论后,学生会指出:这种方案只有一粒种子能发芽,如果我们所选用的种子本来就不能发芽,那么用这种方法就不能说明不发芽是由酸雨引起的,另外,我们所要探究的是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而不需要探究水和空气对生物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案可行度不强,并且我们应该多选些种子来做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此后,学生作出自己的实验设计:配制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培养皿洗净,铺上两张餐巾纸;选100粒地豆种子(或200粒白菜种子)平均均匀地放在培养皿内;用小勺舀水和酸雨模拟液分别将两个培养皿内的低浸湿;每天观察,并适当加水和酸雨模拟液;每天记录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用多媒体显示两组实验的图片,从中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后得出实验结果为:地豆种子在清水里的发芽率为98%,而在模拟酸雨中的发芽率为0;白菜种子在清水里的发芽率为39%,而在模拟酸雨中的发芽率为0。(分析为什么白菜的发芽率低)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发现:酸雨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由此引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酸雨对生物有害吗?模拟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如何减少酸雨?并举出贵阳近年来酸雨治理成效显著的实例。55 课堂小结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5激活的凝血因子 a与组织因子(TF)复合物可激活通过今天的探究实验我们知道,环境中的各种污染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在这地球上生活,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最后播放公益广告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从广告中让学生看到地球几千年来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地球的影响,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健康造成的严重伤害,更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56 课外实践作业观察学校周边是否有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污染?购买乙公司股权成本=1200×8.8=10560(万元)6 教学自我反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课前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酸雨的危害,但那也只是从各方面的信息中获取的一个结论,只能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感性认识,要想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必须通过自己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探究实验非常关键。本节课中的探究实验方法在七年级上册书中涉及到,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1、有一工资处理系统,每月根据职工应发的工资计算个人收入所得税,交税额算法如下:由于在课前学生对本课有一定的准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使课堂上的气氛活跃。A凝血因子的被激活 D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授课后感觉实验的设置顺序很重要,应该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探究实验,并逐步分析得出结论;加之授课内容较多,应更好地设置问题控制时间,并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