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doc

    • 资源ID:4621095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doc

    -范文最新推荐- 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治本”内容。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延伸和深化调解网络体系,探索一条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民营企业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型机制和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近几年我区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的实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民营企业构建人民调解组织。一、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成因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拓展就业空间、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内部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这是因为:(一)民营企业人员成分构成复杂。职工中既有当地劳动力又有外地打工者;既有农业人口又有城区居民;既有作为管理者的老板,又有作为被管理的职工。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程度、生产经营理念、生活方式、法制观念和思想状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现实的差异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二)少数民营企业不重视规范经营。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经营指导思想,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和违规做法,因而引发了诸如因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伤事故等矛盾纠纷,致使民营企业中各种民事矛盾、经济纠纷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绝大多数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等特点,直接涉及企业与职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影响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因素,也给整个投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化解民营企业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更好地团结和建设职工队伍,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民营企业显得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20xx年下半年我区开始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使其成为化解民营企业矛盾纠纷、预防犯罪、促进民营企业稳定的有效载体。二、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步骤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在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有一个被民营企业经营者理解和接受的过程,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因此,在尊重企业自主权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向民营企业经营者宣传新时期构建人民调解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其认识,使民营企业切实感到成立调解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构建人民调解组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为使民营企业学有先进、看有典型,先确定六个民营企业建立民调组织作为试点。试点企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按照要求拨经费、腾房子支持调解组织建设。试点期间,司法行政人员多次深入民营企业指导人民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并组织力量对试点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进行验收,使试点民营企业调委会全部达到标准化调委会的要求。3.全面动员,整体推进。借鉴试点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的成功做法,召开动员和布置会全面推进这项工作。要求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都要建立调解组织,并做到“五个落实”:一是落实调解工作网络;二是落实调解工作制度;三是落实调解业务规范;四是落实调解工作系列;五是落实调解工作经费。至此,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组建工作在全区全面展开。4.规范管理,成效明显。在抓好试点,整体推进的同时,到外地学习借鉴民营企业成立调解组织的好做法。结合我区实际,对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调解组织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建立,拓展了矛盾纠纷信息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既促进了社会稳定,又优化了我区的投资环境。截止目前,全区百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调解组织建设的加强,促进了人民调解职能作用的发挥。20xx年下半年以来,我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纠纷516起,受理调处涉及企业职工之间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劳资纠纷467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453起,成功率97以上,避免群体性上访34起391多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5起。三、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模式实践中,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及我区实际,按照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调解组织职能发挥、有利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四项原则,采取多种模式,设置民营企业调解组织。(一)独立式。适宜于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的民营企业。调委会主任由文化程度较高、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威信较高、公道正派的中层以上领导担任。委员由工会、保卫、行政等部门及职工代表组成,车间设调解小组,班组设纠纷信息员。(二)联合式。根据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依托民营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并按照相近职能联合开展工作的原则,与企业工会、妇联、团委或党组织共同开展工作。(三)复合式。对规模小、人数少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由社区(村)调解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设调解小组或调解纠纷信息员,形成区管街道、街道管社区(村)、社区(村)管企业的复合式管理模式。(四)统建式。适宜于工业园区、外资经济园等企业。在工业园区、外资经济园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园区内企业设调解小组或调解纠纷信息员,统一接受园区联合调解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四、发挥调解组织作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表明,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必须做好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社会稳定等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在这种“大服务、大调解”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调”是手段,“防”是关键,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一是抓预测,搞好事前防范。企业的纠纷具有突发性和特殊性,表现的形式也呈多样化,但并不等于不可预测。调解组织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超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灭在激化之前;并经常研究常见矛盾纠纷的成因,分析掌握各个时期易发纠纷的规律,对纠纷动向采取抓住重点,责任到人,处置得当,使纠纷丧失滋生的温床,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二是抓规范,实行依法管理。依法治企是确保企业繁荣昌盛的关键。现代企业在项目选择、投融资、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安全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无不涉及法律问题。只有强化法制,提高职工整体法律素质,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环境稳定,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因此,对企业内部发生的矛盾纠纷,实行依法调解,并严格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三是抓排查,实行跟踪防范。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是防止纠纷激化的有效措施。民营企业调解组织采取定期排查和适时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发的内、外部矛盾纠纷进行跟踪防范,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力争做到纠纷重点对象清楚,重点纠纷动态清楚。四是抓治本,强化法律意识。民调工作调解员既是纠纷调解员,又是法制宣传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纠纷调解成功后及时加以宣传,能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增强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减少了企业的矛盾纠纷,优化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五、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思考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笔者根据这几年我区的工作实践,结合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是要完善民营企业调解组织,企业经营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身体力行的支持本企业的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调解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只有思想意识不放松,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才能促进企业民调工作进一步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网络和制度。企业要进一步构筑和完善适应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调解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学习、例会、排查、重大纠纷讨论、统计、回访等各项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企业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其调解工作水平和法律意识,使之真正成为一支学习型的调解员队伍。三是建立民营企业调解工作责任制。民营企业要实行重大矛盾纠纷责任制度,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要挂牌督办,对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要事先做好各种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能控制住,不使事态蔓延扩大。四是真正发挥调解组织参谋助手的作用。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具有人熟、地熟、信息灵等优势,可随时从各方面掌握纠纷动态,通过企业调解组织这一纽带向政府反映企情民意,让政府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职工、企业和政府之间搭起“连心桥”。要充分发挥企业调解组织应有的作用,真正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五是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便民、利民、亲民和不收费的特点和优势,利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对于疑难复杂、跨地区、跨单位的纠纷,调解组织要及时受理,及时调解。保障人民调解的公正、规范和效能,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调解组织工作的指导。司法行政机关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机制,加强与企业调解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及时指导企业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调解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都产生了现实而深远的影响。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根据区委要求,我们着重就领导干部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我区领导干部在求真务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区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规划新区发展定位,综合运作发展举措,统筹推进三个文明建设,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总的看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做得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客观形势的变化,一些领导干部在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够统一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够全面。少数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基本特征和客观要求没有深入学习与掌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出现了新的思维瓶颈,认为要科学发展,速度就会降下来,不可能保持快速发展;宏观调控,压缩建设规模,城市化进程就会放慢;严格控制土地,企业无法落地,财税增长已没有太大空间;国家政策趋紧,部门权力上收缩水,部门的工作比较难以开展,对基层的服务和支持难有大的作为。 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不够完整。广大干部干大事、出政绩、做贡献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少数同志由于对政绩观的理解有片面性,在推进工作中出现一些错位现象:往往注意经济指标的完成,而对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完成重视不够;往往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城镇面貌的改善,而对长效管理重视不够;往往注意当前、阶段性的发展,而对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不够;往往注意做盘子、增长经济总量,而对政府的实得利益、群众在发展中应得的实惠重视不够。 对科学发展的思考不够深入。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基层一直是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转的,按照上面的要求谋求发展的,工作是尽心尽力的,地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提出发展中还存在的诸多隐忧和突出问题,是对全国宏观上提出的,不是针对一个镇街或部门的微观区域的,他们感到有些不理解,一时还醒不过神来,缓不过劲来。在运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积极面对困难,主动破解难题,探索发展新招上,结合实际不够,深入思考不够。 二是思想作风不硬朗,精神状态不够振奋 干劲不足,不愿干。少数领导干部在同一个单位或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由于工作能力、年龄等因素,自己认为上不了也下不了,只要守好自己的摊子就行了,等着到站靠岸,平稳过渡、糊日子的想法占了上风,没有了创一流业绩的劲头,工作热情有所减退,积极性不是太高,遇到矛盾有时会绕着走,处理复杂问题显得有些畏首畏尾,动力不足。 拼劲不够,不敢干。面对目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的现状,少数领导干部的工作心态产生了变化,对政策紧缩叫苦不迭,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对复杂问题比较犹疑彷徨,工作心态波动,主动性不强,往往从客观上找原因,主动想办法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等方面,还显得钻劲不够,盯劲不够,韧劲不够,少了当初在顺境中开展工作的干劲与豪情。 闯劲不强,不善干。少数班子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企业改制等重大问题,见微知著不够,工作方法比较单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思想*工作等手段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薄弱,造成工作被动和行政成本增加,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个别班子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闯劲不足,应对之策不多,工作局面难以打开,遇到难题等上面给答案,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另辟蹊径谋求发展的能力还不够突出,敢想敢干的精神、创新创业的*、干事兴业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削弱。 三是工作作风比较飘浮,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 工作比较浮躁。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一般口号多,具体措施少;布置多,检查少,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下基层调研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掌握不了多少实际情况,调查不深,研究不透。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以抓经济、跑项目、忙事务为借口,为自己很少深入村组开脱,为自己很少与群众接触辩白。 工作比较粗糙。少数领导干部办事粗枝大叶,工作质量不高,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实际上工作缺少章法、程序,统筹运作的水平不高。有时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往往由于细微环节的处理不当,导致整个工作的被动。有的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时考虑不够周到细致,后遗症多,并发症多,有时甚至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全局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比较疲沓。少数镇街、部门领导干部抓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大,工作不能做到雷厉风行,不能很好地按照明确的时序进度推进,存在慢半拍、拖一下、推一推现象,办事效率不高,结果往往是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小矛盾演变为大矛盾,丧失了工作的机遇,丢掉了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民本意识比较淡漠,群众观念不够牢固 富民利民的办法不够多。少数班子在如何真正富民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富民的举措还不够具体,工作还处于让群众自发创业、自主致富的层面,往往认为做群众工作就是简单地为民办几件实事,就是资金技术上的扶贫帮困,缺乏从输血到造血的造福于民的治本之策,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建设要求出发,全面提升群众素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工作还不是很到位。 与民联系的渠道不够畅。体察民情、倾听民意的工作还不够经常化、制度化,准确把握民情、迅速上达民意的渠道不够畅通。个别干部工作中不太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对群众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工作,在教育、引导和发动群众支持当地建设、解决发展中问题方面理性思考不多,认真研究不足,剖解分析不太到位。有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也不能主动向群众宣传,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并没有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加强,少数地方甚至出现部分群众疏远政府、疏远党组织的现象。 二、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所在。全区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察实情、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 (一)求认识统一之真,务观念更新之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认识的大提高,就不会有事业的大进步。广大领导干部要通过大调研、大讨论、民主生活会、务虚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自觉从影响科学发展的思维瓶颈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更新观念,为推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要吃透上情,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要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促进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发展观的内涵,正确把握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到,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的重要性,不是否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而是要在已经被实践证明展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规范化操作、效率化管理。各镇街、部门要下决心解决少数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冷漠的痼疾,通过刚性的举措改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优势的软环境促进浦口在新一轮发展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赢得先机。各镇街、部门要从规范行政行为入手,坚持依法行政,照章办事,认真清理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努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克服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严防各种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认真处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保证行政职能的履行到位。要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行政效能出发,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突出抓好项目审批、*审照、批钱批物、执法处罚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新形象。 (三)求以人为本之真,务富民安民利民之实 要坚持把富民工作作为两个率先的首要举措,把富民任务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指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开展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促使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以更多的财力投入、更大的工作力度,把群众关心的水、电、路、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增收等迫切问题切实解决好,积极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方式,加快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等惠民举措的探索,着重解决群众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安排好失地农民、失房居民和失业平民的长远生计,努力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领导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以人民的意志来行使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充分考虑群众的困难和承受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注意洞察和把握社会动态,及早发现影响改革发展的苗头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的表现形式、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力争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既维护群众利益,又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人才意识,把人才资源作为浦口发展第一位的战略资源来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努力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资源开发环境。要坚持用事业留人,大胆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相应岗位上,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要坚持用制度留人,改革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用先进的制度来引导人才和稳定人才。要坚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人才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把人才兴区作为富民安民利民的根本大计、长远之策和坚强保证。 (四)、求识人用人之真,务干部队伍建设之实 1、加强学习培训,提*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根据中央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要求,针对我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实际,重点抓好干部三种能力的提高:一是学习能力。使干部的知识结构优化,理论素养提高,获取信息,捕捉机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的能力增强;二是理性思维能力。提*部审时度势、统筹思考、科学判断、因势利导应对复杂局面的的能力;三是综合运作能力。改变一剂单方包医百病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树立综合也是创新的理念,提高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多措并举的运作水平。在提*部能力方面,我区已经有所尝试,我们根据驻区高校多的特点,采取与驻区高校联合办班、外聘知名专家教授等形式,对我们的区管干部进行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努力把高校的知识资源化作我区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因此,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在考核中,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听普通群众的意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制度,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者,支持实干者。以良好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3、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的各项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各项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度要管用、要有针对性、要便于操作、要符全区情社情民情,一是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议事规则,在决策中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二是逐步建立重大决策前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各阶层代表的方方面面的意见,从制度上强化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建立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而造成失误的要区分情况,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切实改变当前重大工作说起来人人负责、干起来少数人负责、追究起来无人负责的现象。 探索依法信访的新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各类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过激化,由此引发的信访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加快信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使信访工作的手段和目的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已迫在眉睫。我们认为,信访工作最行之有效、最主要的手段应是加强依法信访,只有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依法上访,依法办访,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信访工作的独特作用。一、当前阻碍依法信访的主要因素民主意识的加强和法制意识相对滞后的矛盾我国人治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使得大量的信访活动习惯于依赖行政行为和行政手段来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但法制观念还相对滞后,法律规范意识薄弱,信访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甚至出现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现象。群众发生信访问题无论是属于什么类型、什么性质的,都把目光投向政府,表达出强烈的要求政府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情绪。有的还采取过激行为,给政府施加压力,制造影响,信访工作可谓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行政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尽管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迈出了步伐,但行政机关的职能、管理机构和人事制度还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表现在管理手段上,仍然更多采用行政指挥和行政命令方式,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对社会问题的处理,存在行政干预过多、过宽的现象和拿钱保稳定的现象,一些本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成为了行政管理的对象,使得一些上访群众长期依赖政府、纠缠政府,而行政手段又不能有效处置,从而使矛盾成批积累。信访工作制度与社会主义法治要求不相适应现行信访工作制度虽然在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信访部门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与其他监督主体间的职能权限划分等体制方面的缺陷,以及在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的不足,信访工作制度在具体操作中缺少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另就信访工作而言,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一部信访法,单靠95年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这一行政法规已不堪重负。目前,在信访活动过程中,信访工作制度的弊端已日趋显现,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求。部分国家公务人员的素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部分国家公务人员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特别是法律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较低,与依法信访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处理群众信访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当、措施不力、甚至作风粗暴等现象,导致群众不满,甚至激化矛盾,这也是造成越级访、异常信访的原因之一。少数地方、部门公务人员本身法律意识淡漠,有的还存在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侵犯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伤害了群众依法信访的信心和积极性。二、探索依法信访的新途径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信访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信访,必须有法可依。信访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信访工作的行政法规,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是实践依法信访的首要任务。但也应该看到,信访法制建设尚不完备、尚不健全,必须进一步完善信访法制体系,制定一部信访法,对信访活动的全过程依法进行全面规范,使信访活动的行为方式、调控手段、技术方法、工作步骤、操作程序、管理体制等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各级各部门还可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信访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探索和实践依法信访的新途径。一是引入法律援助制度。在信访工作中引入法律援助,将信访工作纳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邀请律师参与涉及法信访问题的接待处理,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解难释疑服务,引导上访人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信访问题。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为依法信访提供了法律保证,也有利于妥善处理涉法信访问题,促进和加强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二是引入听证会制度。对重要疑难的信访问题以及信访老户问题的处理,通过召开听证会,让有关各方面包括信访人在内共同参与,由信访人向信访处理机关提交证据,陈述自己的意见,使信访当事人平等、有效参与信访程序。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合情、合理、合法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置原则处理信访问题,使信访人真正感受到信访权益得到了保障,促使信访人放弃过高要求或无理要求,既保证了信访问题有效处理和提高信访案件的结案率,也能较好地解决信访人无理纠缠和信访机构重复受理的问题。三是引入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制度。各级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对一些涉及面较广或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访问题,可实行各相关部门联合办案的方法,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信访接待和处理,研究协商各方均可接受的处理方案。特别是要加强与司法、仲裁等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一些属于司法、仲裁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直接由司法、促裁部门处理。要定期召开由政法委、公安、司法、检察院、法院和信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排查研究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把行政行为与法律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综合效能的作用。3、营造依法信访的良好社会环境。第一,充分认识实现依法信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级领导和广大信访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依法信访是社会法治化的要求,是信访发展的总趋势。加强信访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信访秩序。实施依法信访,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信访的自觉性,加强对依法信访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自身依法办理信访的素质和水平,并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信访问题。第二,注重加强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培训讲座以及开设宣传栏等到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信访条例和有关信访法规,增强信访工作的社会性和透明度,要把学习信访法规知识和普法教育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学法、讲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使人民群众懂得如何依法信访,自觉遵守和维护信访秩序。二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信访人到依法有权处理问题的部门去反映问题,使信访人能做到依法、逐级、有序信访。第三,实行民主监督,强化依法信访的管理手段。在推进依法信访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机制的作用,把信访问题的处理与信访人的行为都纳入法律、社会和舆论监督之中,加强和完善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信访程序,确保实现信访事项处理程序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对不能依法履行职责,而激化矛盾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必须强化依法信访的管理手段,对违反信访法规,破坏信访秩序,甚至冲击国家机关,堵塞交通等行为,要加大制裁力度,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对个别带头煽动闹事人员,凡构成犯罪行为的,应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确保信访工作规范有序地发展。 19 / 20

    注意事项

    本文(构建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的实践与思考.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