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离 子 反 应PPT121张.ppt
第二节离 子 反 应,考点一电解质及电离【基础回顾】1.电解质及其电离:,电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溶液,熔融,2.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_的离子的过程。,自由移动,=,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1)内因:电解质在一定条件(溶于水或加热熔融)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2)外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3)电解质电离与导电的关系:,【方法点拨】电解质的相关判断4个注意点(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体NaCl、液态HCl均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电解质溶液均可导电,但都不是电解质。,(3)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NH3、SO2、SO3、CO2为非电解质。(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如CaCO3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导电能力很弱,但CaCO3属于强电解质。,【题组过关】1.(RJ必修1P33改编题)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盐酸C.醋酸D.乙醇,【解析】选B。NaCl和醋酸为电解质,A、C错误。乙醇为非电解质,D错误。盐酸为H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正确。,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解析】选A。B项中的CaCO3属于强电解质;Al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项中H2O为弱电解质,C错误。D项中CH3COONH4为强电解质,D错误。,3.(2018滨海新区模拟)下列指定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B.Ba(OH)2 的电离方程式:Ba(OH)2 Ba2+2OH-C.NaHSO4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D.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H2S+2OH-,【解析】选C。NaH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A错误;Ba(OH)2 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C正确;Na2S的水解分步进行,而且水解的程度很小,要用可逆符号表示离子方程式,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H2O HS-+OH-,HS-+H2O H2S+OH-,故D错误。,4.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解析】选B。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A正确。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弱,B错误。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如0.1 molL-1的氨水和0.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同导电能力不同;0.1 molL-1的氨水在不同温度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因为温度升高,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且离子运动速率加快,导电性增强,C正确。H2SO4和NaCl均为强电解质,液态时H2SO4不导电,液态NaCl可以导电,D正确。,【加固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O=2Na+O2-,【解析】选C。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A错;二氧化碳不能发生电离,其溶液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B错;硫酸钡在水中溶解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正确;Na2O是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不存在电离方程式,D错。,考点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基础回顾】1.离子反应:(1)定义:有_或有_的反应。,离子参加,离子生成,(2)类型:,难溶,难电离,气态,2.离子方程式:(1)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_来表示。,H+OH-=H2O,【思维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稀硝酸中滴加Na2S溶液:S2-+2H+=H2S。()提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2-氧化为单质S。(2)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提示:。次氯酸是弱酸,写分子式。,(3)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6H+=I2+3H2O。()提示:。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的离子反应为+5I-+6H+=3I2+3H2O。,(4)H+OH-=H2O可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提示:。部分强酸和强碱反应可用H+OH-=H2O来表示,有些强酸与强碱的反应不能,如H2SO4和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5)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H2O=H2SiO3+。()提示:。SO2过量,反应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2+2H2O=H2SiO3+2。,(6)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H2+Cl2+2OH-。()提示:。溶液中的Mg2+会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 H2+Cl2+Mg(OH)2。,【典题探究】角度一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典题1】(2018河西区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2H2O=4OH-+O2B.用盐酸制硅胶:Na2SiO3+2H+=2Na+H2SiO3,C.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Mn2+2Cl-+Cl2+2H2OD.用NaOH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H2O,【解析】选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O2+2H2O=4Na+4OH-+O2,A项错误;盐酸与Na2SiO3反应生成H2SiO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H2SiO3,B项错误;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MnO2+4H+2Cl-Mn2+Cl2+2H2O,C项错误。,【归纳提升】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 1.总体思路:,2.具体方法“六查”:(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2Fe+6H+=2Fe3+3H2()。(2)“二查”“=”“”“”“”是否使用恰当。,如NaHCO3溶液因水解呈碱性:+H2O=H2CO3+OH-(),因 水解过程很微弱,应用“”表示而不能用“=”。,(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BaSO4()。,(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a2+OH-=CaCO3+H2O()。,(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如Na+H2O=Na+OH-+H2()。电荷守恒。如Fe3+Cu=Fe2+Cu2+()。,得失电子守恒如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Fe3+2H2O+NO()。,角度二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典题2】(2018和平区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4H+=2I2+2H2O,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OH-=NH3H2O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2+CO2+3H2O=2Al(OH)3+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8H+6I-=3I2+2NO+4H2O,【解析】选A。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碘,碘单质使淀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O2+4H+=2H2O+2I2,故A正确;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NH3H2O+H2O+,故B错误;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由于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O2+2H2O=Al(OH)3+,故C错误;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硝酸先氧化碘离子,硝酸反应完后,三价铁离子再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由于是过量的HI,所以Fe3+和 均被还原,化学方程式为Fe(NO3)3+12HI=FeI2+5I2+3NO+6H2O,离子方程式为Fe3+3+12H+10I-=Fe2+5I2+3NO+6H2O,故D错误。,【归纳提升】与量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种类与解答(1)连续型:向多元弱酸的盐溶液中滴加强酸溶液,一般先生成弱酸的酸式盐,强酸过量则生成弱酸,如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首先生成NaHCO3,盐酸过量生成CO2。,向碱液、弱酸盐溶液中加入酸性氧化物或多元酸,酸性氧化物或多元酸少量则反应生成正盐,过量则生成酸式盐,如氨水中通入SO2气体,SO2少量反应生成(NH4)2SO3,SO2过量则生成NH4HSO3。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2CO3,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2)先后型:向FeBr2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少量则Fe2+首先反应,Cl2过量则Fe2+和Br-均可反应;向FeI2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少量则I-首先反应,Cl2过量则Fe2+和I-均可反应。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首先 与OH-中和,然后是 反应。,(3)配比型:两种物质比例不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这种离子反应的书写可用“定一法”书写,将量少的物质化学计量数定为1,若该物质中有多种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按照物质组成中离子个数比书写。依据量少的物质中离子的个数,确定过量物质中试剂参加反应的离子个数,据此写出产物并配平。,【题组过关】1.(RJ必修1P34改编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BaSO4表示的是()A.Ba(NO3)2+H2SO4=BaSO4+2HNO3B.BaCl2+Na2SO4=BaSO4+2NaClC.BaCO3+H2SO4=BaSO4+H2O+CO2D.BaCl2+H2SO4=BaSO4+2HCl,【解析】选C。硝酸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氯化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钠是可溶性的硫酸盐,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氯化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故A、B、D均正确;碳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BaSO4表示BaCO3和H2SO4之间的反应,故C错误。,2.(2018江苏高考)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aSO4 CaCO3+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6H+=I2+3H2O,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3Cl-+4H+H2O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H2,【解析】选A。A项,CaSO4固体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与CaSO4电离出的 可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符合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正确;B项,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以及电荷守恒,错误;C项,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错误;D项,电解NaCl溶液,阴极为H+放电,但是H+来自于水,而水为弱电解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开,故应写成:2Cl-+2H2O Cl2+H2+2OH-,错误。,3.(1)取少量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2)Na2CO3溶液能和HCN反应:Na2CO3+HCN=NaHCO3+NaCN,则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金属元素,以下是其重要化合物Ce(OH)4的一种制备方法:(注:高铈是指溶液中Ce为+4价),写出加入氨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氧化”过程若用NaClO代替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少量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含有未反应的Fe2O3和反应生成的Fe,加入稀硫酸,Fe2O3反应生成Fe3+,Fe可与Fe3+反应,因此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不含Fe3+。(2)根据反应Na2CO3+HCN=NaHCO3+NaCN,说明电离程度H2CO3HCN,因此在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N。,(3)根据题意,硫酸铈钠溶液中应含有Ce3+,可与氨水反应生成Ce(OH)3沉淀。Ce(OH)3被NaClO氧化生成Ce(OH)4和NaCl。,答案:(1)不能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2)CN-+H2O+CO2=+HCN(3)Ce3+3NH3H2O=Ce(OH)3+3 2Ce(OH)3+ClO-+H2O=2Ce(OH)4+Cl-,【加固训练】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CO2=B.铜片跟三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3Cu=3Cu2+2Fe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D.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解析】选A。铜与FeCl3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单质铁,离子反应为2Fe3+Cu=Cu2+2Fe2+,B错误。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SO2,因此产物不是CaSO3和HClO,C错误。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把Fe2+氧化生成Fe3+,D错误。,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B.NaHS水解:HS-+H2O H3O+S2-C.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D.用少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H2O,【解析】选A。碳酸钙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正确,A正确;B属于HS-的电离方程式,B错误;C中铁离子具有氧化性,氢氧化铁和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中SO2过量生成亚硫酸氢铵,D错误。,考点三离子共存与推断【基础回顾】1.离子共存:判断离子共存的基本原则是看离子间有无反应,能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不能共存的“四大”类型。,复分解反应型a.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2+、Ca2+与、等不能大量共存;Ag+与、Cl-等不能大量共存;OH-与Mg2+、Ca2+、Al3+、Mn2+、Fe2+、Cu2+等不能大量共存;与 不能大量共存。,b.生成难电离或易挥发的物质。H+与OH-、F-、CH3COO-等不能大量共存;OH-与H+、Mg2+等阳离子及、等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氧化还原反应型常见三种氧化剂与还原性离子共存情况(不能共存用“”表示,能大量共存用“”表示)。,络合反应型:如_。互促水解反应型:Al3+与_、_、_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能大量共存。Fe3+与(或)、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能大量共存。,Fe3+3SCN-=Fe(SCN)3,(或),HS-(或S2-),(2)离子共存判断中的“一色”与“二性”。常见有色离子: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紫红色,_色,_色。,橙,黄,酸性a.强酸性溶液:含有大量H+,与OH-、弱酸根(如、S2-、ClO-等)均不能大量共存。,b.酸性溶液的说法:.pHc(OH-)或c(OH-)=10-(814)molL-1(25).能使pH试纸显_的溶液.能使甲基橙显_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_的溶液,红色,红色或橙色,红色,碱性a.强碱性溶液:含有大量OH-,H+与弱碱阳离子(如、Al3+、Fe3+等)均不能大量共存。b.碱性溶液的说法:.pH7或c(H+)c(OH-)或c(H+)=10-(814)molL-1(25),.能使pH试纸显_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_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_的溶液,蓝色,红色,蓝色,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a.含有大量H+或大量OH-,弱酸根离子(如、HS-等)不能大量共存。b.可能为酸性溶液也可能为碱性溶液的说法:,.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不含).由水电离出的c(H+)=110-n molL-1或c(OH-)=110-n molL-1的溶液(常温下n7)(说明:n7加酸或加碱抑制水的电离).与NH4HCO3或(NH4)2CO3等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显现特殊颜色。,灰,绿色,红,褐色,蓝,变蓝,红,黄,紫,【思维诊断】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划“”,不能大量共存的划“”。(1)含有大量 的溶液:H+、Fe2+、Cl-、。()提示:。因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2)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a+、Cl-、K+。()提示:。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含有大量H+或OH-,若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Al生成NO而不能生成H2。,(3)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提示:。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四种离子不反应,可大量共存。,(4)0.1 molL-1NaAlO2溶液:H+、Na+、Cl-、。()提示:。与H+不能大量共存。,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某无色溶液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提示:。溶液中也可能含有。,(2)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提示:。检验 时,应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NH3。,(3)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可取样品滴加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2+。()提示:。溶液中含有Cl-,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因此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典题探究】角度一 离子共存【典题1】(2018和平区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K+、Fe2+、,B.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CN-C.c(H+)/c(OH-)=1012的溶液中:、Al3+、Cl-D.pH=7的溶液中:K+、Al3+、Cl-、,【解析】选C。A中,pH=1的溶液显酸性,H+、Fe2+、不共存;B中,Fe3+与SCN-不共存;C中,c(H+)/c(OH-)=1012的溶液显酸性,、Al3+、Cl-能大量共存;D中,pH=7的溶液显中性,Al3+与 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能共存。,【归纳提升】“三步”突破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题第一步:细审题,抓关键1.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词。2.注意“透明溶液”或“澄清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或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第二步:分析限制条件注意题中的限制条件,如溶液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发生某些反应等。,第三步:抓住反应发生条件1.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的复分解反应。2.特别注意氧化还原反应。3.熟记互促水解反应。4.注意几个常见的络合反应。,角度二 离子检验【典题2】(2018南开区模拟)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解析】选B。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因为含、Ag+等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也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滴加氯水和CCl4,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产生了碘单质,氯水为强氧化性溶液,可推断溶液存在强还原性的I-,氯气置换出碘单质,故B正确;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并不能说明溶液中无K+,因为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故C错误;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检验 的正确操作为向原溶液中滴加几滴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存在,故D错误。,角度三 离子推断【典题3】(2018和平区模拟)某100 mL溶液可能含有Na+、Fe3+、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A.原溶液一定存在 和,一定不存在Fe3+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C.原溶液中c(Cl-)0.1 molL-1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解析】选D。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一定含有 或 中的至少一种,因沉淀部分溶解于盐酸,所以一定是BaSO4、BaCO3的混合物,一定存在 和,硫酸钡沉淀是2.33 g,物质的量是=0.01 mol,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0.01 mol,碳酸根离子和铁离子不共存,一定不存在Fe3+,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出现气体,为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根据元素守恒,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5 mol,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0.012+0.012=0.04 mol,所以一定存在氯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n(Cl-)0.01 mol,所以c(Cl-),0.1 molL-1。原溶液一定存在、Cl-,一定不存在Fe3+,故A正确;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故B正确;原溶液中c(Cl-)0.1 molL-1,故C正确;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 molL-1,故D错误。,【归纳提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问题,【题组过关】1.(RJ必修1P34改编题)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B.Na+、Fe3+、I-C.Cl-、ClO-、K+、S2-D.Na+、Fe3+、Cl-、,【解析】选D。A中 与 不能大量共存;B中Fe3+可氧化I-,不能大量共存;C中ClO-会氧化S2-,不能大量共存。,2.(2018南开区模拟)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且当溶液中c(H+)=0.1 molL-1时,只能观察到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0-13 molL-1时,只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组离子可能是(),A.Na+、Mg2+、B.Pb2+、Ba2+、K+、Cl-、S2-C.Pb2+、Fe2+、Na+、D.Mg2+、Cl-、,【解析】选A。当溶液中c(H+)=0.1 molL-1时,溶液显强酸性,当溶液中c(H+)=10-13 molL-1时,溶液显强碱性。溶液显强酸性时,与H+反应生成CO2,只有气体产生;溶液显强碱性时,发生反应:Mg2+2OH-=Mg(OH)2,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故A正确;Pb2+与S2-会反应生成PbS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Pb2+与,会反应生成PbSO4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当溶液呈强酸性时,与H+反应:+2H+=S+SO2+H2O,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产生,故D错误。,3.(2018江苏高考)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KI溶液:Na+、K+、ClO-、OH-B.0.1 molL-1Fe2(SO4)3溶液:Cu2+、C.0.1 molL-1HCl溶液:Ba2+、K+、CH3COO-、D.0.1 molL-1NaOH溶液:Mg2+、Na+、,【解析】选B。A项,ClO-氧化I-,错误;C项,H+与CH3COO-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错误;D项,OH-与Mg2+反应生成Mg(OH)2沉淀,OH-与 反应生成 和H2O,错误。,4.(2018和平区模拟)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Ba2+、I-、。分别取样: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 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K+B.C.Ba2+D.,【解析】选A。由可知溶液显弱酸性,上述离子只有 能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一定含有,而 能水解显碱性,且 水解程度大于,因此一定不含有;再由氯水能氧化I-生成碘单质,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则一定不含有I-;又溶液呈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则溶液中有,必须同时,存在阴离子,即 必然存在,而Ba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即一定不存在Ba2+;显然剩下的K+是否存在无法判断,则需检验的离子是K+,故选A。,【加固训练】1.在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Br-B.Ag+、K+、C.Fe2+、H+、I-、D.Na+、K+、OH-,【解析】选D。H+与ClO-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Br-可被ClO-氧化,A项错误;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Fe2+、I-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被ClO-氧化,C项错误;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为碱性溶液,故Na+、K+、OH-均能大量共存,D项正确。,2.(2018宝坻区模拟)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NaHCO3溶液中:K+、Cl-、B.在c(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C.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D.在pH=1的溶液中:Ca2+、Na+、ClO-、,【解析】选C。NaHCO3溶液电离出 与 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A项错误;酸性条件下,I-、H+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B项错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说明溶液呈碱性,含有大量的OH-,、Na+、K+与OH-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pH=1的溶液含有大量的H+,与ClO-不能共存,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