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件心肺复苏PPT文档.ppt
对CPR的认识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最为推崇的医学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最为普及的急救技术是一项针对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任何人的一种最为紧迫的救命技术1958年美国的彼得沙法医生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1960年考恩医生公布了胸外按压对恢复心脏骤停者的循环是有效的方法,并把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呼吸配合成一体形成心肺复苏术。,救命黄金时间,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大多数资料显示如在4-6分钟内开展抢救,复苏成功率较高,患者生存质量好。如果心脏停跳8分钟后,在抢救得力的情况下,也能获救,但生存的质量较差,且留有严重后遗症。因此,目前全世界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目标是在心脏停搏后4分钟内即开始基础生命支持。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强调早期、高质量、有效的CPR,进行基本生命支持,以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得到提高。所以救命的黄金时间应为心脏停搏后4分钟。,常见症状:冠心病突发、溺水、触电、各类中毒、车祸、窒息等。,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患者昏倒于各种场合;(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钳;(3)瞳孔散大;(4)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5)部分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弛。,1、判断意识,轻轻地拍患者双肩高声问:“喂!你怎么啦?”注意:轻拍重唤,实施心肺复苏的方法,2、高声呼救,呼唤他人,协助抢救。如: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能帮忙打120,请将结果告诉我;谁会急救,赶紧过来帮忙;有除颤仪的拿来使用一下。,3、纠正体位,用正确的方法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放于硬板床上或硬的地面上。心肺复苏位(仰卧位)复原体位(侧卧位),4、胸外心脏按压,先检查颈动脉(同时观察有无呼吸)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处 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不能间断,掌根不能离开胸骨定位点;不要前后摇摆。以每分钟按压100次的频率连续按压30次,胸外按压,5、清除异物 打开气道,清除异物用双拇指按压下颌,如有异物立即头偏向自己,右侧拇指压舌,左手食指将异物取出。仰头举颌法:救护员用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放在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放在下巴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90)。(鼻孔朝天),6、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胸廓隆起即可吹气量:500-600潮气量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0-12次每次吹气时间:持续1秒存在问题:胸廓不隆起(原因是气道梗阻或气道未打开)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心肺复苏有效表现,1、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脉搏搏动,出现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4、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常见错误,病人体位不当检查方法不当胸外按压方法不当耽误时机,常见并发症,胃膨胀气胸骨骼损伤其他并发症,复原体位:预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