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疮中医外科学云南中学院文档资料.ppt
,二、病因病机 1、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蕴蒸皮肤;2、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3、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诱发因素:发热、月经来潮、肠胃功 能障碍等。,西医:本病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HSV:引起颜面部疱疹 HSV:引起生殖器疱疹,三、诊断 1、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口角、唇 缘、鼻 孔周围、外阴等部位。2、典型皮损:红斑基础上簇集成群的小水 疱,逐渐干涸结痂。病程12周,易反复 发作。3、一般无全身不适。局部轻微灼痛、瘙痒 感。,颜面部疱疹,颜面部疱疹,生殖器疱疹,四、治疗 以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1、辨证论治(1)内治 肺胃热盛 疏风清热 方药: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草等。阴虚内热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 草、石斛、生薏苡仁。,(2)外治 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中药外洗:茵陈、苦参、九里光、板蓝根等煎水湿敷或外洗。,西医治疗:抗病毒: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外擦阿昔洛韦、干扰素软膏,第二节 蛇串疮,一、定义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西医:带状疱疹 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单侧分布,愈后很少复发。既往病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二、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2、湿毒下注;3、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以致疼痛剧烈;4、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血瘀夹湿。,西医: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三、诊断 1、好发于春秋季节;2、以中老年患者居多;3、典型皮损:红斑基础上出现粟米至黄豆大小成群水疱,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清后浊,2周左右结痂而愈。,4、皮损好发于腰肋部、胸部或头面部,常沿皮神经单侧分布,不超过正中线。5、多疼痛剧烈。可遗留顽固性后遗神经痛。一般不复发。,四、鉴别诊断 热疮 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常为一簇小水疱;症状轻微;1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五、治疗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1、辨证论治(1)内治 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2)外治 1、中药煎水湿敷:龙胆草、三棱、莪术、桂枝、透骨草。2、理疗:频谱治疗仪、微波等。,2、西医治疗 抗病毒药物:及早应用阿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或口服阿昔洛韦0.2g/次,5次/日;或法昔洛韦每次0.25g,3次/日;,糖皮质激素:(有争议)认为早期使用可减缓神经损伤。一般应用泼尼松mg/d,分次口服,连用日。止痛药物:可选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等。其他:干扰素、转移因子等。,第三节 疣,一、定义 疣是发生于表皮良性赘生物。,西医名 中医名 寻常疣 千日疮、疣目、枯筋箭、瘊子 掌跖疣 丝状疣 线瘊 扁平疣 扁瘊 传染性软疣 鼠乳(传染性软疣病毒),二、病因病机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可分28型,不同类型HPV与疣的临床表现有关。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三、诊断及治疗 1、疣目 疣状赘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可自身接种,数目增多,一般为二、三个,多则十余个至数十个不等。,寻常疣,寻常疣,2、跖疣 发生在手掌、足底或指(趾)间。皮损为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或见疏松的白色乳头状角质物。,跖疣,跖疣,3、丝状疣 中年妇女较多见。多生于颈项或眼睑部位。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褐色或淡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治疗:上述三种疣多用物理疗法,如:CO2激光、电灼、微波、冷冻等。,4.扁瘊 多发于青年男女,故又称青年扁平疣。典型皮损:扁平丘疹,针头、米粒到黄豆大小,呈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常因搔抓自体接种,形成串珠状损害。好发于颜面部和手背。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扁平疣,扁平疣,(1)内服治疗 风热蕴结证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马齿苋合剂加减。热瘀互结证活血化瘀,清热散结。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2)外治 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等,煎汤外洗,每天23次。,5、鼠乳(传染性软疣)多见于儿童及妇女。典型皮损: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可挤压出白色乳酪样物质(软疣小体)。好发皮肤柔嫩部。有传染性。,传染性软疣,治疗:1、挑治;2、外洗: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苦参等中药,煎外洗。,第四节 风热疮,一、定义 风热疮是一种红斑鳞屑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玫瑰糠疹。特点:先出现母斑,继而出现子斑。有自愈倾向。,二、病因病机 风热外邪,郁闭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西医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三、诊断 1、好发于中青年,春秋季多见。2、典型皮损:先有母斑后发子斑;皮损长轴与皮纹或肋骨走向一致;椭圆形红斑表面附有少量糠秕状鳞屑。有不同程度痒感。3、皮损多向心性分布。4、本病预后良好,一般约经46周可自然消退。愈后一般不复发。,玫瑰糠疹,四、鉴别诊断 1、圆癣:同心圆状损害,真菌镜检(+)2、白疕:皮损为红斑、银白色鳞屑,搔抓后有露水珠样点状出血。,五、治疗 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止痒。1、辨证论治(1)内治 风热蕴肤证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风热血燥证清热凉血,养血润燥 方药:凉血消风散加减。,(2)外治 用三黄洗剂,或冰黄肤乐软膏外搽。2、其他疗法 针刺,西医治疗:皮下氧注射,每周2次;紫外光照射,每周2次。,第五节 黄水疮,一、定义 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中医名:黄水疮、滴脓疮、天疱疮 西 医:脓疱疮 特 点:皮损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二、病因病机 皮肤破损,暑湿热毒侵袭所致。西医:本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所致。搔抓后可自体接种,传染性强。,三、诊断 1、多发于夏秋季节,儿童尤为多见。2、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3、皮损初起为红斑,或为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疱周有红晕,壁薄易破,露出潮红的糜烂面,流出黄水,干燥后结成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4、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自体接种。,脓疱疮,四、治疗 清暑利湿解毒 1、辨证论治(1)内治 暑湿热蕴证清暑利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马齿苋、藿香。脾虚湿滞证健脾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冬瓜仁、广藿香。,(2)外治 解毒、收敛、干燥。选用龙胆草、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湿敷或外洗。2、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 0.1%雷夫奴尔液湿敷;百多邦、红霉素软膏外搽。,五、预防与调护 1、清洗脓痂,可用10%黄柏溶液。2、避免搔抓。3、注意隔离消毒。,第六节 癣,一、定义 癣是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中医古代许多以“癣”命名的疾病,如:牛皮癣、干癣、松皮癣等,无真菌感染。,中医 西医 白秃疮 白癣 头癣 肥 疮 黄癣 鹅掌风 手足癣 脚湿气 圆 癣 体(股)癣 紫白癜风 花斑癣 灰指(趾)甲 甲癣,二、病因病机 常见致病浅部真菌:皮肤癣菌:为绝大多数致病真菌,如红色毛癣菌、黄癣菌、小孢子菌等。非皮肤癣菌霉菌:如青霉菌等。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等。,三、诊断 1、白秃疮(西医:白癣)皮损特征: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白色鳞屑斑;断发参差不齐;有菌鞘。2、肥疮(西医:黄癣)皮损特征:有黄癣痂,呈碟形,上有毛发贯穿,有特殊的鼠尿臭。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疤痕。,白癣,黄癣,3、鹅掌风、脚湿气(西医:手足癣)分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真菌镜检(十)可确诊。4、圆癣(西医:体癣)皮损特征:环形、多环形斑,边界清楚,中心消退,逐渐向外围发展(同心圆状)。,水疱型,水疱型,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体癣,股 癣,实验室检查(1)真菌直接镜检 鳞屑或分泌物,用氢氧化钾涂片镜检。(2)真菌培养 可进行菌种鉴定。(3)深部真菌病需做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四、治疗 1、头癣 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儿童按5mg/(kgd),分次口服,成人0.60.8g/日,次或者2次服,疗程21日。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儿童按5mg/(kgd),疗程周。,2、体癣和股癣(1)中药外洗:藿香、茵陈、苦参、透骨草、九里光等,煎水外洗,每日一次。(2)外擦抗真菌软膏:达克宁、派瑞松、孚琪、皮康王、咪糠唑等。每日一次,连续用药三周。,3、手癣和足癣 治疗同体癣,连续用药超过一月。,第八节 疥疮,一、定义 疥疮是由疥虫(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特点:夜间剧痒,皮损有小丘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等,可找到疥虫。,二、病因病机 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传染性很强。,疥虫,三、诊断 1.临床表现(1)好发部位:好发于皮肤薄嫩和皱褶处,如指缝、腕肘关节屈侧、腋窝前缘、女性乳房下、少腹、外阴、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处。(2)典型皮损: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水疱常见于指缝。结节常见于阴囊。(3)奇痒,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疥疮,疥疮 疥疮结节,2.实验室检查 刮取皮损部位,阳性标本可找到疥螨。,四、治疗 外治为主 1、外洗:每晚先用花椒30g、地肤子30g、苦参30g、九里光30g,煎汤外洗。2、擦药:常用20%的硫黄软膏(小儿用10%,成人用10%20%);疥得治、疥灵霜等。,擦药方法:一般先擦好发部位,再涂全身(颈部至足趾)。每晚擦次,连续天,第天洗澡,换洗衣被。停药后观察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即为痊愈。集体感染,应同时治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