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理学课件解热镇痛抗炎药PPT文档.ppt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作用及机制,1971年发现本机制,1、解热,正常体温 腋窝 3637.4 C;舌下 36.737.7 C;直肠 36.937.9 C,发热 低热:T41,战栗肌紧张肌肉运动内分泌腺活动基础代谢糖类蛋白脂类,不感蒸发出汗皮肤血流体表面积换衣着环境条件传导、辐射蒸发,36,37,38,39,35,产热,散热,产热、散热平衡,达到体温恒定。,调定点学说,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的生理调节机制,体温,发热机制,(PG),体温调定点,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EP,内生致热原,解热作用特点,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解热作用对比,2、疼痛与PG,缓激肽 组织受损 组胺 炎症反应 5-羟色胺 PG,痛觉感受器,放大,1、适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头痛、肌肉痛等慢性钝痛,对创伤引起的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2、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使用一般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3、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镇痛作用特点,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痛觉增敏,炎症(红斑、水肿、疼痛、局部发热),3、炎症与PG,第二节、常用药物,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类: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其它有机酸类,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很快被水解;2、全身分布,可透过血脑、胎盘屏障;3、肝脏代谢:小剂量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消除;4、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肾脏排出,碱化尿液可促进排出。,作用和应用,1、解热:对症治疗,缓解并发症 镇痛:钝痛,特别是伴有炎症者 头痛和短暂骨骼肌肉疼痛首选 神经痛、月经痛、关节痛、牙痛 抗炎:缓解红、肿、热、痛,不能改善炎症修复过程 抗风湿:治疗风湿热首选药物 也不能改善并发症,治标不治本,需同时对因治疗,2、影响血栓形成 预防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3、其它作用:胆道蛔虫病,影响血栓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1、TXA2和PGI2是生理性对抗物,TXA2/PGI2平衡失调,可导致血栓的形成;2、前列环素(PGI2),强大的全身血管扩张剂,也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管壁可生成PGI2;3、阿司匹林小剂量(人:30-50 mg/天)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酶,使TXA2的合成减少,但对PGI2的生成无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100-200 mg/kg)则抑制血管壁上的环氧酶,使PGI2的生成减少,这样反而又可促进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时,用量不宜过大。,不良反应与处理办法,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 凝血障碍 过敏反应瑞氏综合征药物相互作用明显,联合用药要慎重,1、弱酸,直接刺激胃粘膜/刺激化学催吐感受区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2、长期使用-胃黏膜损伤,诱发、加重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可与食物、牛奶或水同服 同服抗酸药 剂型改革:肠溶片,一、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但延迟吸收,剂量过大导致的中毒反应:头痛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以及精神错乱等中枢功能障碍 1、停药;2、碱化尿液,加速排出 碳酸氢钠,二、水杨酸反应,三、凝血障碍,减少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竞争性地对抗VK延长凝血酶时间,1、预防:1)、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病人避免使用 2)、术前、产前不宜2、治疗:补充维生素 K,四、过敏反应,皮疹、阿司匹林哮喘 预防:禁用于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 治疗:糖皮质激素,1、少见,但后果严重,以严重肝功能障碍和脑病为主要表现;2、好发于儿童、青年伴病毒性感染和发热使用该药后产生;3、慎用:水痘,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者,五、瑞氏综合征,死亡率达30%以上,即使存活,也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16岁以下慎用,苯胺类对乙酰氨基苯酚,醋氨酚、扑热息痛 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但作用较非那西丁强、毒副作用少。非那西丁大剂量下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严重的肾损害,故已少用。,作用特点:,1、口服易吸收,肝代谢;2、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而抗风湿作用较弱,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 作用机制:对中枢的PG合成作用强,对外周的PG合成作用弱4、不良反应少,对胃无刺激性;5、长期应用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