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工程费用构成2.ppt
1,工程投资构成与计算,2,第四节 建设工程费用的组成,建设工程费用总投资,一、建筑、安装工程费,三、工程建设其他费,二、设备、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四、预 备 费,五、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六、建设期贷款利息,七、流动资金,3,一 建筑安装工程费,利 润,税 金,措施费,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应获取的利润,应计入建筑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费,企业管理费,工程直接费,规费,4,一、建设期贷款利息1.在工程项目分析中,均简化为按年计息,即将名义利率折算成实际利率来进行计算。2.假定各种债务资金均在年中支付,即当年借款只用额度按半年计息,上年借款按全年计息;3.当建设期用自有支付时,直接采用年利率按单利计算各年利息。,工程投资的计算项目,5,EG: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在建设期第一年借款300万,第二年借款400万,第三年借款300万,年实际利率5.6%,用复利计算方法求建设期贷款利息。,6,2某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贷款1000万元。若在运营期第1年末偿还800万元,在运营期第2年至第6年年末等额偿还剩余贷款。在贷款年利率为6%的情况下,运营期第2年到第6年每年年末应还本付息多少万元?,7,解:根据本题的现金流量图,运营期第2年到第6年每年年末应还本付息:A=1000(F/A,6%,2)(F/P,6%,2)800(A/P,6%,5)=359.6万元,8,综合案例:,背景:拟建年产10万吨化工厂,根据可研报告提供的主厂房工艺设备清单和询价资料估算出该项目主厂房设备投资约为36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资料:与设备有关的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见表1;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见表2。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8000万元,贷款利率为8(按年计息)。建设期3年,工程费用及贷款第1年投入30,第2年投入50,第3年投入20。预计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3,基本预备费率5。,9,表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表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10,问题:、试用比例估算法估算该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程费与其他费投资。、估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额,并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11,问题:解:主厂房投资=3600(1+12%+1%+4%+2%+9%+18%+40%)=3600(1+0.86)=669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36000.4=1440万元设备购置投资=36001.46=5256万元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6696(1+30%+12%+20%+30%+20%)=6696(1+1.12)=14195.5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6961.92=12856.32万元,12,问题:解:(1)基本预备费=14195.525%=709.78万元(2)建设期各年的工程费用投资额如下:第1年:12856.3230%=3856.9万元第2年:12856.3250%=6428.16万元第3年:12856.3220%=2571.26万元因此,涨价预备费=3856.9(1+3%)-1+6428.16(1+3%)2-1+2571.26(1+3%)3-1=745.61万元,13,问题3:解:(3)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第1年贷款利息=(0+800030%2)8%=96万元第2年贷款利=(800030%+96)+(800050%2)8%=359.68万元第3年贷款利息=(2400+96+4000+359.68)+(800020%2)8%=612.45万元故:建设期贷款利息=96+359.68+612.45=1068.13万元 所以,项目建设投资额=14195.52+709.78+745.61+1068.13=16719.04万元,14,二、折旧费1.平均年限法。2.工作量法;3.加速折旧法。,工程投资的计算项目,15,折旧费,1.平均年限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残值率:3-5%折旧年限:建筑物20n,16,折旧费,1.某企业2004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314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14万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企业预计该设备的可回收金额为190万元,则2007年末该设备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多少万元?,17,折旧费,解: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金额:年折旧额=(314-14)/10=30(万元)到2007年12月31日已折旧金额:已累计折旧额=3*30=9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净值:净值=314-90=224(万元)2007年末应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金=224-190=34(万元),18,2.工作量法;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特点又可以分别按工作时间、工作台班或行驶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折旧费,19,1.交通企业专用客货运汽车,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2.大型专用设备,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X 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折旧费,20,例如:某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185600元,预计能生产产品产量为1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使用工作量法计算其每件产品折旧费。,折旧费,21,解:该设备单件折旧额=185600(1-3)/1000000=0.18(元件)本月生产产品20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本月折旧额计算如下:本月折旧额=200000.18=3600(元),折旧费,22,3.加速折旧法。(1)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亦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是指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折旧费,23,折旧费,采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其各年的折旧费用呈现逐年递减。从上式可知,应提折旧数(即原值-预计净残值)是固定不变的,而折旧率(即为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为递减分数,因此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实质上是加快了折旧的速度,因此它是一种。,24,【例】设某项机器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原值为10 000元,估计残值1 000元,按照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计算其各年折旧额,折旧费,25,计算过程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第一年5/15 9000 3 000 3 000 7 000第二年 4/159 000 2400 5 400 4 600第三年 3/159 000 1800 7 200 2 800第四年 2/159 000 1 200 8 400 1 600第五年 1/159 000 600 9 000 1 000,折旧费,26,折旧费,(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各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不考虑残值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各年折旧额。,27,折旧费,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即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旧。,28,企业08年3月购入并投入使用不需要安装设备一台原值4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1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企业在各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折旧费,29,解:1.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即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1/5*2=0.4;2.当月购入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即该项固定产应从2008年4月其计提折旧;3.2008年应计折旧额=430*0.4*(9/12)=129万元4.2009年应计折旧额=(430-129)*0.4=120.4万元5.2010年应计折旧额=(430-129-120.4)*0.4=72.24元,30,解:6.倒数第二年改为直线法,此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30-129-120.4-72.24=108.36元2011年应计折旧额=2012年应计折旧额=(108.36-1)/2=53.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