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思修社会实践.ppt
社会实践黄花岗之行,我们的小组成员,5月8日,作为社会实践者,我们组的所有成员浩浩荡荡的登上了开往黄花岗的公交车。我们踏入黄花岗烈士陵园的正门时,重温了峥嵘的岁月,受到了一次难忘的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走访参观了黄花岗的若干个历史景观,感受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黄花岗公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安葬黄花岗起义的烈士墓园,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岗顶为陵墓,以花岗岩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围着铁链栏杆,墓的中央建一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碑。亭顶形如悬钟,寓意争取自由的警钟。碑亭后面是一座用花岗石砌的纪功坊,上半部以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额镌刻章太炎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一块巨碑,详细记载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及烈士墓园修建的情况。碑阴共表列有86位就义烈士的名单。黄花岗起义死难烈士共100多人,有姓名可考的有86人。,走到南墓道,能看到碑林上镌刻有“自由之魂”,“精神不死”,“碧血黄花”“虽死犹生”等碑文,字字语重千钧。立有喻培伦墓表。墓道两边有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龙柱下部雕刻鲤鱼跃龙门。南边还葬有史坚如墓。北边为辛亥革命烈士墓区,里面葬有邓仲元,潘达微,冯如,梁国一等著名烈士的墓。,站在这些烈士墓前,我们思绪万千,仿佛看到先辈们在战火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坚定革命步伐,浴血奋战的感人画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虽然牺牲了,但那种舍生忘死、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永远载在历史的扉页,千古流芳。他们用自身英勇行为诠释了爱国二字,激励我们一代代中国人牢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园内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还建有奏乐台、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参观陵园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烈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自由坚毅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正如孙中山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演说词)中赞道:“七十二烈士为国牺牲,以死报国,所立的志气就是要死后唤醒中国全体的国民”。,10信管第五组成员黄斯怡(25号):确认路线韦艳燕(33号):进行踩点邱锐洁(27号):拍照何思扬(28号):ppt制作,演讲卢艳婷(20号):资料收集林凯娟(26号):图片编辑张杏姬(23号):活动策划陈海兰(29号):文字编辑,谢谢观看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