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doc

    • 资源ID:4590002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doc

    -范文最新推荐-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nbsp&nbsp&nbsp&nbsp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的写作难度而已。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和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学生即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强调这一点,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写作初始阶段目标的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在写作的合作与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什么疑问吗?近十几年来,有一些作文教学实验,例如,北京景山学校的定“放胆文”实验,高原等老师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训练实验,以及去年开始的深圳市南山区、青岛市和成都市郫县等地区根据语文标准实施的作文教改实验,都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日本,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方面“有东西可写”与第一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密切联系。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第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第三个重要方面“能够写出来”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美国、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美国教育家唐纳·格雷夫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各门艺术教育都以创作为主线。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时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言语功能。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把写作视为畏途。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语文标准还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对书写、行款、标点,对作文的修改,都有一些常规要求。应该指导学生遵照要求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直至形成牢固的行为习惯。二、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语文标准除了在情感态度方面作以上指导外,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重要构想。1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个性化的写作,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快的,则必须是本于内心和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们还说,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天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由于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作文说假话早已成风。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据抽样调查,竟然有不少作文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批评。作文说假话,在古代是不足为怪的。我国古代训练人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这种八股文的“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而现在,如果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将会重蹈封建八股文教育之覆辙,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会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心里是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是南辕北辙?强调写真情实感,极有利于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说得重一点,这种毛病不是一个作文的问题,而实质上是对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对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确引导了。据报载,去年某县初一学生作文统考,题目是“20年后的我”。近千人中,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些学生确是说了心里话,这些话是过去人们羞于启齿的,现在他们公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但对这样的心里话,能不注意引导吗?这个例子生动地儆戒我们,要密切注意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有人过于强调写作要完全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如实的反映,却忽视了“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没有个人的主观感受就谈不上写作的个性化;也有人片面地强调写作就是自我表现,事实上切断了自我和生活的联系,这两种倾向都有其片面性。2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过去的各个大纲关于写作教学,提出了选择表达方式、安排详略、条理清楚等技术要求,在初学者写作时往往过多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反而冲淡了有创意地表达这一根本性要求。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语文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所以第三、四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根本谈不上。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为了得高分,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3语文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像”,要“写想像中的事物”要写“想像作文”。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缺少创造想像力。想像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当展开想像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旧形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高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像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存。这种记忆表象是想像的原料,正职贵重的合金需要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感情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彩,学生的想像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三、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语文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而在各学段提出了写作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同时就写作实践本身,提出一系列能力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第四学段”写作要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标准在小学阶段有意淡化文体,只有第三学段提“能写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到初中才根据文体的分类提出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日常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但主要也是从写作的实践角度出发,而非传授写作知识。在写作规范方面也适当降低要求,小学在第三学段只提“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到初中阶段,才提出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想像和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可以看出,语文标准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融合。语文标准的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与国际上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一向重视实用,对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比较忽视。有些同志再三强调作文要切全实用,培养书面语言的交际能力,对“北海之夜”、“雨后”等抒了主观感情的作文题目,很不赞成。现在语文标准根据国际上作文教学发展个性与适应需要并重的大趋势,提出我国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继承重视实用的传统,继续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标准力图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标准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一是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二是重视中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第一学段只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进而要求“积累习作素材”。三是有具体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主要体现在第四学段的要求中:“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四、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各阶段目标中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一学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二学段),“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第四学段),也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关。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较入俗套,思维陷入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系,老一辈语文学家,例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梁启超则认为,在所有的作文能力培养环节中,整理思想、组织构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心环节,开“以思维为中心”先河。而朱光潜的看法与梁启超不谋而合,他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就我自己来说,我作文常常修改,每次修改,发现话之所以没说清楚,原因都在思想混乱。把条理弄清楚了,话自然会清楚。”在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上,美国教育专家与我国语文教育家的认识也不谋而合。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有力并富有想像力,那么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富有想像力。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纽约大学坤思学院的唐纳德·姆奎德和罗卜特·爱德温在写作中思考一书中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在的准备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说是思考的过程。”威廉·W·韦斯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说:“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维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在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离开文章内容,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中不能自拔。其结果,与主观愿望正好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止步不前。现在课程标准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期望有助于纠正这种违反规律的做法。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某位厨师有个”怪癖”,当看到客人将他所做的的菜吃光时,异常高兴,再做的菜一道比一道可口;当他看到桌上的剩菜很多时,再做的菜却一道比一道糟。客人批评时,他还会发脾气。此故事听来可笑,细一想,这不正如作文教学时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吗?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1、赏识学生习作,满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作文起步,小学生由说、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写几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小学生思维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得到加速发展。此进程中,思维的发展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学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或者说是自身)的评价。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习作,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赏识的前提,教师必须明确两点要求:一是要明确学生作文训练的层次性要求,不擅自提高作文训练要求。小学作文教学大纲,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确立了由词到句、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渐进的层次训练原则。作文教学计划制定了具体的训练措施。如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册作文训练要求是:”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得完整通顺。”从摄影的角度看,片段练习是教会学生取景、定格、拍摄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到大自然中捕捉画面,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过程。每个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顺序不同,内心的体验不同,对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世界,描摹景物,”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才会展现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多彩多姿的风情画卷。二是”沙里淘金”,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作业,最利学生表现自我,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不应挫伤他们(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语),更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对学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赏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做法是:1、评语里充分肯定。在评语中充分肯定文章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同时实行优等次制。2、课堂中朗读欣赏。安排学生高声诵读自己作文佳篇和好词语,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差生作文面批,并划出”闪光点”,借其他同学交流。3、定期张贴公布,结集打印或推荐发表。利用班级墙报或学校橱窗、广播电台,定期展示优秀习作。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其他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是自己的同学的好文章,会有亲切感。二、教会赏识办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小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赖于老师或家长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是与荣誉感相通的表现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采取表扬、激励、竞争等措施,提示简明扼要的写作方法,并结合阅读教学加以训练,必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第七册海滨小城,其中”庭院”描写很有特色。教学中,学生能自发地、自觉地联想到学校的花园,形成潜意识中的对比。课余,我有意识地到花园边观赏,吸引学生到身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饶有兴致地解答,并详细介绍某种花草的生长特点,启发他们比较所观察景物与文中描写景物之异同,学生收获很大。一位学生在校园一角中写道:“教室门前的花园里长了许多树木花草。有桂花树、冬青树、黄杨树、美人蕉、月季花桂花树是园中之王,长得非常茂盛,它的枝条向四面伸展着,叶子碧绿的,远望去,好像一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农历八月,桂花开了,金灿灿的,学校沉浸在桂花香气中。上课时,闻着那香气,使人神清气爽。美人蕉叶子大大的,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清晨,露珠沾在叶面上,太阳一照,那露珠就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花园真美啊!”学生掌握概括化的写作方法很有必要。如让学生知道,观察植物的顺序,可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或由下往上,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植物的主要特点有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等。人物的特点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懂得了这些写作的概括化方法,就能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观察习惯,用赏识的眼光精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生活真实,才能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叶圣陶语)。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农村的学生,不仅”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少年闰土),而且有丰富多采的劳作实践。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农村学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客观现实更为丰富、真切,头脑中积攒的表象具有真实性、鲜明性,这就为学生描述事物的真实性状提供了保证;农村学生操作机会较多,动手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理解、记忆就显得尤为深刻。熟练于手,再加了然于心,这又为学生的表述带来便利。充分利用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引导学生用赏识的心态看周围的一切,农村作文教学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学会赏识别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文如其人”,写作文和做人是一个道理。我们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赞美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颂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生心中的世界,是个真、善、美为主体的纯真世界,他们对社会上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难以判别,甚至于盲从。习作或日记是他们心灵的窗户,友爱、憎恶是其真情流露。教师应善于从中发现苗头,引导教育,防微杜渐。如一位学生写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她尊敬妈妈,是因为每天放学后,妈妈宁可自己辛苦操劳,什么事也不要她做。她很开心。由于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当,造成了学生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与教育方针的偏离,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及时纠正了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明确学习的目的,关心和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果然,近阶段该生进步很快,尤其是作文内容更充实了。既要赏识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辨别是非曲直,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人说,赏识是一个人无形生命的阳光。那么就让这缕温馨的阳光去净化人生、亮化人生、优化人生、美化人生吧!赏识,迈好成功写作第一步赏识迈好成功写作第一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折。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鹿狼之战,谈一群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鹿被赶进了养殖场,结果生长状况愈来愈差,病弱越来越多。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养殖场里放进了两只狼,结果鹿群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个材料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怎么没有天敌而反有害,有了天敌反而有益”,一题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想叫他们不说也不行。再如写谈王熙凤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乞丐也有新旧,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义?由于命题新颖见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发效果。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难,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吧?、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问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成绩浪线上起伏,也同时引来家长、教师、同学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现实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们想质疑、想说出心里话。后一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征服疑难的愿望,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他们认识到先知先觉者、披荆开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再如有“礼”走遍天下、班门弄斧辨,这类文题很触动学生的是非心理。“用礼来走天下,打天下,这是哪来的道理?”“弄斧为什么不能到班门?”一种反对歪风邪气、反对旧传统观念的情绪油然而生,写作冲动产生了,学生自然会兴趣为文。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长,有关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例如:要战胜自我、发光与沾光、由圆明园废墟引起的思考,这些文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自奋心理,前两题容易激起向自己挑战的情绪,后一题往往在痛定思痛之后,学生会表达出“青年当自强,民族当自强”的强烈愿望。再如人才与兴国、当代青年大有希望这类文题,不但能刺激学生的自强心理,还能激发他们的成就心理。“兴国需人才,我是人才吗?”“我们荣幸地赶上了这个时代,我能成为栋梁吗?”写作这类题,理想的我,成功的我总是在向自己呼唤,心中总有一种内在的驱动,情绪冷静之后便会换来理性的思考和表达。五、运用审美、认同心理命题。爱美是人之天性,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着生活。对于中学生,我们讲“五讲四美”,主要从道德情操、行为习惯上进行美的教育,力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除逐渐注意外在形象外,内在审美体验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了解这种心理,我们就可以出一些适合学生审美,培养学生美好情操的文题。如从一声“谢谢”谈起、谈“净化”、谈“生活的色彩”。前两题能唤起学生美化环境、美化心灵的审美情趣,后一题则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绚丽多姿、思想的丰富多彩的更高的审美要求,这些文题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当学生用他们的审美观确立了美好的事物时,认同心理也同时产生了;“善善而恶恶”。他们会赞美、学习美好的东西,批判、摒弃丑恶的事物。如写我赞廉颇、美哉,海迪!、壮哉,徐洪刚!,这会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又能引发认同心理,产生内摹仿,为文时,他们会由衷地写出他们的感受,阐发他们的灼见。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作文命题,应该作为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如果投下去的是一片叶,一片羽毛,则只会冷冷清清。王充论衡讲“意奋而笔纵”,刘勰体性讲“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都强调了情绪的引发及情感调动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悉心研究并恰当运用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注意“投石效应”,我们就多了一把启动学生兴趣作文的钥匙。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21 / 21

    注意事项

    本文(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