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doc

    • 资源ID:4587642       资源大小:7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doc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 1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特别是自90年代初期开始,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在向纵深推进。与之相应的,社会也开始出现了深刻的分化,一个为数众多的贫困群体逐渐形成。特有的社会转型背景,使得中国的贫困群体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并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以及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认真分析中国贫困群体的基本状况及演化趋势,有益于制定扶贫解困的有效而合理的对策,有助于顺利、平稳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所谓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准的低下、社会成员发展机会的匮乏以及发展能力的不足。在现阶段,伴随著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贫困群体,而且有增大的趋势。有必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中国的贫困者称作贫困群体,而不是”贫困阶层”,主要理由是:中国目前贫困者中的许多人往往缺乏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谈不上拥有某种固定的职业,况且中国的贫困者往往是处在很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因而难以用社会分层的标准予以划定。正如不宜将失业者称为”失业阶层”一样,也不宜将贫困者称为”贫困阶层”。 中国农村贫困群体的成员主要包括:低收入的劳动者,低收入或无劳动收入的残疾人和长期患病者、孤儿、未参加社会保险又无其他收入的鳏寡老人。199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800万人。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人们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统计是以绝对贫困的标准进行的,如果再加上相对贫困的统计口径,贫困群体的人数还要大得多。目前中国贫困群体中最具有代表性者,是城镇的失业者、下岗职工以及农村里的绝对贫困者。 二、中国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状态 与非贫困群体相比,中国贫困群体处在一种非常窘迫的生活状态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村贫困群体成员的收入同样是很少的。199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为1926.07元,其中,占总数8的人的纯收入为8001000元,5.56的人为600800元,1.88的人为500600元,1.2的人为400500元,0.66的人为300400元,0.67的人为300元以下。 据10万户城乡住户调查,用国际通用的五等分法,以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比较,199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贫富收入差距为3.0倍,比1978年的1.8倍扩大了1.2倍;农民的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9倍扩至6倍多。1995年,中国城乡用人口加权平均,贫富差距约为5倍多。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统计数据来看,1992年,中国占社会成员20的高收入户的收入是占社会成员20的低收入户的8.6倍,这一数字已高于大多数低收入国家贫富差距的水准,接近美国1985年8.9倍的水准。1995年,中国城市占居民家庭比例7.6的贫困户户均收入为4812元;占居民家庭比例的5的富裕户户均收入为80091元,是贫困户户均收入的16.6倍。 应当承认,贫富差距问题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解决好的社会问题。一项统计显示,本世纪7080年代间,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中,绝对贫困人数已从6.5亿增加到7.3亿。尽管如此,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得如此之迅速,在发展中国家中还是不多见的。 城市贫困群体成员的固定资产(包括家庭耐用消费品和自有住房两部分)同非贫困者相比,虽说差距相对较小,但仍不容乐观。1995年,贫困户户均固定资产为18548元,温饱户户均固定资产为24447元,小康户户均固定资产为32561元,富裕户户均固定资产为64557元。农村贫困群体的财产状况更是令人寒心。一项对于广西贫困县的调查显示:所调查的200户的住房都极为简陋,多为用树枝和木板围成上下两层的”壮楼”,上层住人,下层养畜,有时人畜同室;多数家庭没有像样的用品,缺衣少被。在200个被调查户中,仅有6户有自行车,9户有缝纫机,有许多人回答不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收录机是什么样子,干什么用的;到1993年底,人均结存钱粮合计不足4元,有56的被调查户没有一分钱结存。 贫困群体成员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消费性支出为3919.47元,其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为1904.71元,恩格尔系数为48.6;而困难户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175.53元,其中用于食品项目的支出为1283.93元,恩格尔系数为59,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在恩格尔系数的一般分类中,恩格尔系数58以上的视为赤贫,5158的视为温饱(即勉强度日)。 贫困群体成员在其他主要消费项目的支出均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准。1996年,城市困难户在除了食品以外的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具体状况是:衣著支出208.27元,为城镇居民平均水准的3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97.26元,为平均水准的33;医疗保健支出81.07元,为平均水准的61;交通通讯支出66.05元,为平均水准的33;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82.78元,为平均水准的49;居住支出194.38元,为平均水准的65;杂项商品支出为61.8元,为平均水准的36。 4.医疗保健状况贫困群体成员的收入低、消费水准低,其营养不良状况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其心理压力往往也很大,因而他们的患病几率往往要高于非贫困者。所以,随著时间的推移,医疗保健条件将越来越会成为贫困群体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贫困群体的医疗保健条件是很差的,这就加重了贫困群体生活的艰难程度。由于这一问题缺乏较为系统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借助于一些散见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予以说明。 农村贫困群体成员的医疗条件同样令人担忧。据对北京市房山、平谷、通县、怀柔4县的统计,因经济困难,需要住院的病人中40未能住院。贫困户中很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已有的合作医疗,大部分集资标准低、覆盖面小,保障能力弱,回报率只占整个医药费支出的2.448.4。 三、中国贫困群体的主要特征 与先发国家和其他的后发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的社会转型很不相同。中国社会要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两种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且,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庞大的社会机体使得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了更多的变项因素。艰难而复杂的社会转型背景,造成了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如下的一些特征: 1.同时经受著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绝对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必要的满足。绝对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发展机会的严重匮乏,其次则是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体系的不合理和不完善。绝对贫困意味著贫困者的生活处于”生存危机”的状态。相对贫困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满足程度以及发展的机会低于或少于社会的平均值(即社会公认的基本水准)的一半。导致相对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比绝对贫困要复杂一些。相对贫困不仅在于生产力的落后,更根源于经济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相对贫困意味著相对剥夺现象的存在。 而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迥异于上述国家与地区以及1978年以前的中国。目前中国既存在著一个较大的绝对贫困者队伍,同时也存在著人数日益增大的相对贫困者队伍。尽管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绝对贫困的总人数明显减少。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经济水准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尚属世界落后国家之列。而且,中国的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存在著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再者,虽然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但是,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初步发育的阶段,远远谈不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在许多方面存在著明显的夹生现象,这就使得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分化有余而整合不足的状态。经济水准的落后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定会存在许多绝对贫困现象,而社会的非整合性,则必然会导致经济与社会资源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并进而造成庞大的相对贫困者队伍和一些新的绝对贫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来说,近年来,中国由于农村的贫困问题比较受重视,扶贫工作做得比较好,因而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就总体而言是呈下降的趋势。城镇的贫困问题则大不一样。近年来,中国城镇的绝对贫困人数和相对贫困人数均呈明显的上升势头。 造成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其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深远影响。中国曾经长时期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平均主义严重。在城镇,国家和单位对于职工的工作、生活几乎是一手包揽。如,单位往往具有一种准家族的色彩,单位对于职工所负的责任、承担的义务过全,似乎是一个融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大宗族。从幼儿入托、少儿入学、子女就业,到养老;从住房、医疗,到婚丧,几乎是无所不包。随著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推进,以往的那种”福利”体系在逐渐地趋于瓦解,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及时地建立起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的许多社会成员尤其是城镇的职工往往缺乏一种自我生存意识与能力,缺乏一种竞争的意识与能力。因此,中国的社会成员对于相对贫困的感受尤为深切。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许多社会成员尤其是相对贫困者尚未充分享受到刚刚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喜悦,便已开始感到了相对贫困之苦。其二,民众社会生活层面上世俗化进程的过速推进。1978年以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受极左思潮以及禁欲主义的影响,民众的基本生活一直处在一种很低的水准。按可比价格计算,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以1952年为100,到1978年仅增至177. 3.贫困群体得到的几种社会支撑在现阶段,中国的贫困群体还无法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支撑。同经济发展程度相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表现出一种明显滞后的情形。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在退休职工的养老以及在职职工的福利方面,而失业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薄弱的部位。因此,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无法有效地保证规模较大的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虽然如此,中国的贫困群体仍然得到了其它一些因素的明显支撑。 4.整合性较弱中国城镇贫困群体成员从行业上看,多来源于纺织、煤炭、森林工业、军工部门的部分亏损、双停企业以及部分地区的政府机关;从地域上看,多在内陆地区、三线地区、计划体制控制严格的矿产和制造业产地;从文化素质上看,主要是由较低文化素质的职工构成。 从理论上讲,城镇贫困群体成员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因而其从众心理较强;又由于行业、地域的相对集中,因而便于交流与相互感染;这一切再加上艰难的生活处境,城镇贫困群体成员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并进而演化成激烈的集体行为。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城镇贫困群体成员虽然具有相同的意识,但就总体而言其整合性较弱,群体行为很难达到激烈的程度。 四、中国贫困群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贫困群体的存在,对于中国社会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损伤了社会公正原则并降低了社会的整合程度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人们在能力、生产要素的拥有量以及劳动贡献量诸方面存在著差别,因而造成社会成员、社会阶层之间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差异。应当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差距不应过大,不宜超过一定的”度”,它应是以广大社会成员都能够普遍得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为前提条件的。否则,便成为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中国现阶段规模较大的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地损伤了普遍受益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国社会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成员的存在,虽然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讲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数如此之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常因素所造成的。这就势必会使许多社会成员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并进而挫伤其劳动的积极性。”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 有必要注意的是,在维护普遍受益这一重要原则的同时,我们还应防止平均主义现象的出现。平均主义同样是违背社会公正原则的。在贫困的社会土壤中,极易产生平均主义的观念和行为。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特定时期,从某种意义上看,平均主义对于缓解由贫富差距过于悬殊而造成的社会紧张状态具有某种暂时的有效作用。但是,平均主义是与时代趋势相违背的,它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毕竟是两回事情。它同样也不是以社会成员的能力、劳动贡献量以及生产要素拥有量的具体情形来规定人们收入分配的。因此,平均主义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有著巨大的损伤作用。 无论是绝对贫困现象、相对剥夺现象,还是平均主义现象,均不利于社会的整合。绝对贫困者对于社会,或者是容易形成一种边缘化的行为方式,或者是容易采取一种抵触性的态度;而相对贫困者对社会则更是容易持抵触性的态度。平均主义会使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失去劳动的积极性,会削弱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信任感。这一切,均会降低社会的整合程度,使社会发展的社会层面动力有所减弱,并增大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第二,限制了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社会成员潜能开发程度的高低,会对社会的活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贫困问题尤其是绝对贫困现象直接制约著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社会成员潜能开发的具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各项需求的满足状况。这些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尊严和自我实现等多个方面。处在绝对贫困状态中的社会成员,面对的是自身的生存危机,其生活的主要目标取向只能是限于满足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无力顾及其他需求层面。在这种情形下,绝对贫困者的潜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中国社会,绝对贫困者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潜能的开发程度。 第三,不利于民主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大量贫困群体成员的存在,不利于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就一般情形而言,绝对贫困者难以有效地介入民主化进程。从其基本的需求来看,他们所看重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很难产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和冲动(特殊条件下的社会动员和集群行为除外);从其能力来看,由于长时期地缺乏教育,文化素质较低,而且又长时期地处在封闭的状态,因而很难积极而有效地参与社会性的事务。与绝对贫困者有些不同的是,相对贫困者倒有可能产生某些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和冲动。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现阶段的许多相对贫困者还没有同市场经济相适应,他们所习惯的往往还是以前的平均主义。因此,相对贫困现象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民主化进程的议题走样。 第四,成为影响现代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参数中国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现代化模式,这经常引起人们的争论。从中国社会中存在著庞大的贫困群体队伍这一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宜选择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而不宜采取激进型的现代化模式。在现阶段,中国贫困群体对于进一步改革的承受力是很有限的;他们对于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大量贫困群体成员的存在,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对于社会的整合与稳定也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选择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应当说是比较妥当的。 五、中国贫困群体面临的进一步压力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伴随著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的贫困群体在不少方面有可能会面临著更大、更多的压力。 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精简机构和优化劳动者队伍是一件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目前,中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局面远远没有改变,企业的闲置及半闲置人员大量存在。据估算,有2000万富余人员集中在国有单位。显然,机构及劳动者队伍的精简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也将出现较大规模的分流、下岗的情形。这就意味著城镇贫困群体成员人数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发展经济学中的地区收入倒”U “字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地区差异最终将趋于缩校中国经济近20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目前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现有起点、地理位置所自然形成的区位优势以及改革开放进行得较早等原因,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要素差异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回波效应”,又将使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贫困群体所面临的贫困问题尤其是相对贫困问题难以迅速消除,其相对贫困人数甚至有可能会明显增加。 长期以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福利住房制度已使国家无力继续承受下去,因而住房制度的改革是必须的。但是,从短时期来看,住房制度的改革客观上会加大城镇居民在财产方面的差距。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收入差距而言,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同高收入者在财产方面的差距相对来说要小一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城镇居民居住的”公房”尚未统计进去。随著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市场化、商品化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便会实现。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让目前已占有公房的居民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公房作价购买,使之成为自己的”私房”。应当说,这种房子的购买价是比较低廉的。问题在于,目前高收入者所拥有公房的平均面积一般来说要远远大于低收入者(许多贫困群体成员迄今还没有公房可住),而且,许多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单位甚至通过种种渠道筹资建房或高价买进住房,尔后以低价出售给本单位的职工。数年后,这种通过房改而购买获得的住房一旦进入房地产市场,其价格将远远高于人们现在购买所付出的成本。而住房在居民所拥有的家庭财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伴随著住房制度改革的结束,中国城镇居民之间在家庭财产方面的差距无疑会明显增大,城镇贫困群体成员的相对剥夺感很有可能会加深。 户籍制度的松动有可能会对城镇的贫困群体构成一定的压力。同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自建国以来对于户籍一直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设定严格的城乡界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户籍管理系统,农村居民一般来说难以改变自己的”户口”身份。现在看来,这种户籍制度具有明显的先赋性成分,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而且,限制了正常的社会流动,妨碍了众多社会成员自身潜能的开发,不符合效率的原则。显然,这是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虽然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目前不宜全面改变这一制度,但是作较大幅度的改革恐怕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户籍制度的松动,将会导致大量的农村居民流入城镇工作和定居。这在客观上既会减少城镇贫困群体成员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大同一聚集地贫困群体成员的密度,使得城镇贫困群体成员压力更大、心理更为紧张。 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并最终解决中国贫困群体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保证中国社会的平稳、有效的发展?不少论者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对策方案。这里不拟重复,只想强调这样几点: 其一,应当确保广大社会成员包括贫困群体成员能够不断地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益处。这应是一切相关的对策方案应予遵循的原则。1978年以前的30年间,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禁欲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一直维持在最低的限度内。随著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禁欲主义的瓦解以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极为看重日常生活问题,中国社会成员生活消费的需求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任何使民众生活水准有所下降的举动均会招致广泛的抵触。所以,在推进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同时,必须注意使广大社会成员包括贫困群体成员不断地受益,至少应当尽可能地满足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群体成员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其二,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本应超前一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以释放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群体成员对于改革的承受力。应当承认,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已明显地滞后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目前在这一方面应增大投入,建构起完整的”社会安全网”,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4项制度。否则,对于贫困群体的救助仍会带有临时性的、随机性的色彩。 其三,注意培育社会层面的力量。现在,政府对于扶贫解困问题包揽的事情过多,如救助、再就业等等,事无巨细地承担一切。政府行为的过于泛化,实际上是降低了政府办事的效率和做事的周密性。应当看到,随著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层面的各种因素在迅速发育,诸如社会中介组织、社区等事物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如果将一部分扶贫解困的事情交给社会层面去办理,其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讲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方法,应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研究和探讨人大工作方法,是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人大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人大工作与党的工作和政府工作在职权方面有很大不同,工作方法也有自身的特点。彭真同志在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曾明确指出:“过去做党的工作、政府工作,现在改做人大工作,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不完全相同了。人大是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权力。”并说,“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以党章、宪法、法律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不适应、不合适的就改”。这些论述,对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提出了要注意探索开展人大工作的方法的要求。 通过走访、请教老人大工作者,通过与兄弟区县人大工作者开展工作交流,以及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人大工作方法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认识人大工作特点,才能把握人大工作方法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注意研究、认识其特点。把握人大工作的方法,同样也要先认识人大工作自身的特点,根据特点,才能确定正确的工作方法。 人大工作究竟有哪些特点?通过调查和本人的切身感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集体行使职权。即“权在集体,个人无权”。权力是通过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集体行使,集体决定重大问题。这是人大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最重要特点,它与“一府两院”实行首长负责制有根本的区别。 二是工作比较“超脱”。这种“超脱”是指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与政府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直接“干事”的区别而言的。人大常委会不具有“管理职能,而应对国家的具体事务更超脱。”人大尽管也是在“工作”和“干事”,但人大的“干事”具有相对的“间接性”,人大的“干事”是对“一府两院”所干之事的依法监督和评说。 三是依靠人大代表开展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区别于党委和“一府两院”,没有上级和下级互相间的隶属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地方国家机构,其主体是人大代表。这就要求在开展人大工作时必须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发挥代表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工作优势。没有这一条件,人大开展工作就失去了基础。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人大工作法律性和程序性很强。开展工作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围绕本地区的中心任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而进行。这种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开展工作的依法办事,区别于“一府两院”作为执法主体的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人大依法办事是依据法律授权,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依法司法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不直接去执法。 要做好人大工作,必须注意把握这些特点,探讨符合其特点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由此可见,研究、探讨人大工作方法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不可忽视的基本课题。也只有深刻认识人大工作的特点,才更有利于把握人大工作的方法。 二、坚持循序渐进,又要勇于创新 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不凭主观意愿办事,循序渐进,勇于创新,这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 坚持循序渐进,并不排斥在开展人大工作中的创新。正因为人大制度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特别需要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从而推进人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大工作的前进与发展。全国人大多次充分肯定的地方人大创造的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工作,正是坚持循序渐进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有力证明。 三、认真履行职责,注意工作“适度” 履行职责认真,但要掌握“火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这是开展人大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听到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说,人大工作“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干多了不行,干少了也不行;抓“早”了不行,抓“晚”了也不行。初听此话,感觉有点“无耐”和“畏难”、“消极”的情绪。但结合工作实际,细细品味,又觉得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人大工作要把握“分寸”和“火候”的要求。即摆正自己的位子,明确自身职责,不失职,不越位。人大工作如何体现认真履行职责,又做到“适度”呢?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毫无疑义,人大工作主动接受党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一条根本原则。如果人大工作脱离了党的领导,就根本谈不到“适度”了。李鹏同志曾多次告诫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要明白,人大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去年他考察北京市工作时又明确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这为人大工作的“适度”提出了根本的标准。所以,在人大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重大事项的请示和重要工作的报告制度,主动争取党的领导,保证党的意图的实现。 当前,开展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具体、扎实、有效的工作,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二)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相统一的产物。敢于并善于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尽职尽责地工作,这是“适度”的体现。凡宪法和法律没有规定的,就不要去做。既使探索和创新,也要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理的前提下,进行实践与拓展。超越法律规定,单凭主观愿望或个人好恶,自行其事,就远离了“适度”。 (三)顾全大局。人大工作是否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于大局,这是“适度”的一条重要标准。对西城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来说,稳定是大局,发展是大局。人大工作要着眼于这个大局,有利于大局的工作就积极主动地多干,不利于大局的工作就不干。应明白和懂得,如果某项工作在局部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 (四)抓住重点。人大工作能否抓住重点,也是“适度”的一条重要标准。如果人大工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西瓜”、“芝麻”一起抓,舍本求末,丢“西瓜”、拣“芝麻”,也就谈不到“适度”。彭真同志曾深刻指出,“人大对重大原则问题,该管就管,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日常工作不必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有根据全区的中心任务、根据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重点和重大问题开展人大工作,才符合“适度”要求。 四、以多种方式加强沟通 人大在开展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一府两院”联系的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形式有: (一)“四长”联席会。“四长”指的是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区政府区长、副区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四长”联席会一般在年初进行,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召开。向到会的同志通报人大常委会全年工作要点、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议题安排、提出代表评议和干部述职评议的对象和内容、共同研究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交流思想和工作意见等。这种形式,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和明确工作责任,有利于协调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有利于在开展工作中的互相配合和支持。 (二)“恳谈会”。这是由区政府区长主持,邀请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参加的会。一般半年一次,由区长向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通报工作重点和需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重大事项以及需要互相支持配合的重要工作。会前,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要认真研究自身工作,拿出意见。通过“恳谈会”与政府沟通了工作情况,互相交流思想和意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 (三)个别协商。这是指人大常委会分管有关工作的副主任与相应主管此项工作的副区长之间的协商。有重要工作及时通气,互相交流,达到在开展工作时的协调与配合。如代表评议确定评议对象和内容之后,分管的副主任主动与主管副区长沟通、协商,明确工作责任,主动作好有关准备工作。政府工作的重大事项向常委会报告前,分管的副主任与主管的副区长,也加强沟通和协商,督促做好工作,保证向常委会报告工作的质量。这种沟通促进了人大和政府工作的开展。 (四)“对口”落实。这是指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作室与“一府两院”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督促工作落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之间,对于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区长的重要活动,主动沟通、联系,提前协调和安排,保证重要工作的落实。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作室,担负着为人大常委会履行职权服务的任务。为提高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各工作室对有关审议议题,要提前与有关职能部门对口协调,并督促按常委会会议的要求落实有关工作。这种“对口”协调和落实的方法,是人大常委会机关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对发挥机关工作室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五、围绕共同目标,着眼“促进” 这是人大常委会在履行职权过程中,通过实际工作促进共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工作方法。 共同目标就是促进西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同心协力。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一府两院”,各有不同职责。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有不同分工,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处理这种关系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力避“端着架子、喊着号子”去搞监督。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不是“对头”,不要片面讲谁“大”谁“小”,谁“实”谁“虚”,谁“硬”谁“软”,而是根据职责和分工的不同,各司其职,为了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相互配合。通常讲的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就体现了这种同心协力的配合工作的关系。只要时时注意把握住共同目标,监督的形式和方法就会在同心协力的实施过程中产生。如连续多年开展的代表评议和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正是根据不同职责,为了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一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而产生了良好效果。 (二)建言献策。这是开展人大工作达到“促进”的重要途径。这需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开展工作中,要有“真本事”,熟悉法律,懂得经济和相关业务知识,视察、调查工作中能够提出问题,并有真知卓见,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工作有价值。为此,要加强调查研究,要加强理论、法律和各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促进”的要求。 (三)多办实事。人大及其常委会不直接办理具体事务。监督“一府两院”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推动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最大的实事。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关注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人大常委会既要出主意,想办法,又要通过督促、检查促其解决,群众满意了,即达到了“促进”的目的。 (四)落实执法责任。督促落实执法责任制,推进法律法规的实施,是人大常委会的基本职责。要通过执法检查监督,查找法律法规遵守和执行中的差距,依法判断和衡量有关部门工作的状况,推进执法主体实施法律的自觉性。工作中不能满足“该查的查了,该说的说了”,还要抓落实,要督促第一责任人落实执法责任,从而促进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利用驻村工作的机会,我对西平县所属5个乡镇的22个村的党组织 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绝大部分都基本上能够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作用。但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 ,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亦不容忽视。认真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研究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和探索解决办法,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验与启示 西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都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创造着多方面的新鲜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展示了全县农村党组织发展的基本走向,也表明了多数的农村党组织能够与时俱进, 自觉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而为我们科学把握农村党建的规律、正确解决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借鉴作用。 (一)农村党支部领导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廉洁和公正是农村党组织健康发展,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条件 农村党支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党支部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和所在村的农民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党支部成员本身也都是农民,要和农民一样承担各种义务。在计划生育、宅基地、统筹、提留、摊派、集资、义务工等一系列涉及农民利益的具体问题上,干部自身如果不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地去处理,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号召力就受到削弱。更有甚者,如果党支部领导成员利用职权,用公款吃吃喝喝、多吃多占、以权谋私,必然遭到群众的反对,轻者会使党支部 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战斗力和号召力,重者则会导致群众上访告状不断,党支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分析研究西平县十几个优秀党支部的成功经验,一个最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党支部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与西平县十几个先进党支部书记座谈时,他们都说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主要来自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廉洁和公正。权寨镇关庄村党支部书记关国胜和秦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治国都是担任村干部多年的老党员,他们20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不论外 部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固守着党在农村的这块阵地 ,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当被问及经验和体会时,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俺也没有别的法宝、没有别的捷径,就是靠公正、靠廉洁,做不到这点,一对不起组织,二对不起乡亲,自己也迟早要跨台。”朴实的话语,说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 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党支部成员的廉洁和公正,就没有基层党组织长久的巩固和发展。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之所在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和农村民主政治生活的不断进步,广大农民和农村党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为农村党 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治资源,同时也对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平县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验表明,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党组织的自我约束与群众的民主监督相统一,把党组织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沃土中,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之所在。 一是切实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用党内民主推动和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西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党内民主制度比较健全,党员议事会、党支部大会在党内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西平县权寨镇关庄村党支部、柏城镇王店村党支部、盆尧乡于营村党支部、谭店乡朱洪村党支部等,都普遍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做到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从而大大增强了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