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文档资料.ppt
ANCA的发现,1982 Davies 寡免疫复合物型节段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病人中首次发现ANCA。1985 Vander Woude 研究表明ANCA对Wegener肉芽肿高度敏感,是疾病活动的指标。,What is ANCA?,是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G型。ANCA如同抗核抗体谱一样,是一类自身抗体的总称,其作用的抗原成分是中性粒细胞中的髓样颗粒蛋白。,ANCA的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最常用 胞浆型 c-ANCA 核周型 p-ANCA 排除ANA的可能 不典型 a-ANC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细胞质呈弥漫性颗粒样染色(不均匀),环绕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亮染,直接应用IIF法判断ANCA时,p-ANCA和ANA很难区分,两者并存时又可互相掩盖,在ANA滴度较高时则鉴别更加困难,容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基质有时难以区分pANCA与抗核抗体,借助灵长类肝脏冰冻切片可以将二者相区别:若抗核抗体阳性则所有肝细胞核出现荧光,而pANCA(以及cANCA)阳性,仅在肝血窦的中性粒细胞出现荧光。,特异性靶抗原,c-ANCA 丝氨酸蛋白酶3(PR3)p-ANCA 髓过氧化物酶(MPO)弹性蛋白酶(HEL)组织蛋白酶G(CG)溶菌酶(LY)乳铁蛋白(LF)通透性杀菌蛋白(BPI),PR3,PR3是中性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是由228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27KD的蛋白酶。PR3可降解、消化血管壁成分如弹力蛋白及其它细胞外基质。,MPO,MPO是中性粒细胞内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133至155KD,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MPO在中性粒细胞的氧爆炸或产生超氧阴离子过程中起重要的催化作用。,ANCA的致病作用,ANCA的临床意义 ANCA相关小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SS)坏死性新月体肾炎(NCGN)(MPA肾脏局限型)Wegener肉芽肿(WG),ANCA不仅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相关,也可见于许多其它炎症性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自身免疫性肝胆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肺部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等。但上述ANCA相关的疾病并不识别PR3和MPO,其特异性ANCA靶抗原为其它胞浆成分。,与ANCA抗体谱相关的疾病,c-ANCA在诊断活动性WG时的敏感性为81%90%,特异性为97%,多数WG患者的ANCA特异性靶抗原为PR3;多数MPA患者为p-ANCA,靶抗原为MPO,抗MPO抗体与p-ANCA同时阳性诊断MPA的特异性可高达99%。,ANCA阳性的临床意义,单纯间接免疫荧光下 ANCA阳性,其诊断价值极为有限,故对怀疑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测ANCA所作用的特异性抗原成分,尤其是 PR3和MPO。,北大第一医院肾内科对怀疑小血管炎的5604名患者血清进行了ANCA的检测,IIF-ANCA检出率为5.3%,阳性检出最多在7、8和12月份。85%的IIF-ANCA阳性患者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抗MPO和抗PR3阳性的比率约为7:1。平均发病年龄为53.1岁。,ANCA相关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