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神经系统总论人体结构学PPT课件.ppt
1,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含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内脏神经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2,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一)神经元,1、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 神经胶质,神经元,胞体,突起,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3,2.基本功能: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整合、分析、贮存信息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4,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5,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纤维束,6,神经nerve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神经 神经外膜 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神经束膜 结缔组织伸入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神经内膜 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 一起称纤维束。,7,8,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第二节 脑,神经系统,10,外形: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一、位置和外形,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第一节 脊 髓,颈膨大,腰骶膨大,终丝,前正中裂 1后正中沟 1前外侧沟 2后外侧沟 2,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6条沟:,11,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脊神经(31对)前根(运动)后根(感觉),第一胝神经,终丝,马尾,终丝,脊髓圆锥,后正中沟,前根,后根,12,马尾,脊髓圆锥,终丝,13,C1 C4()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 T4(1)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T5 T8(2)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T9 T12(3)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L5(T10 12)与第10 12胸椎相对S1 Co(L1)与第一腰椎相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31个脊髓节段:C8、T12、L5、S5、Co1,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即构成一个脊髓节段。,14,中央管前角(前柱)后角(后柱)侧角(侧柱)中间带中央灰质 灰质后连合 灰质前连合白质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终室,二、脊髓的内部结构,15,呈连续的“H”形灰质柱。1.中部 灰质连合,内有中央管。2.外侧部 从后向前有三个突起:后角 侧角(仅见于T1-L3节段)前角 中间带 前后角之间的部分,中央管,中间带,(一)灰质,16,板层 边缘层(海绵带)板层 胶状质,灰质分层,Rexed 板层,板层 板层,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纤维调节运动,内有后角固有核,板层板层,板层 中间神经元,影响与运动神经元,17,(二)白质位置 围绕灰质周围,许多纤维束组成。纤维束一般是按它的起止命名 长的上、下行纤维束 组成 短的脊髓固有束,前索,侧索,后索,分部,18,1.主要长的上行纤维束(1)薄束(2)楔束(3)脊髓丘脑侧束(4)脊髓丘脑前束(5)脊髓小脑前束(6)脊髓小脑后束,如图,如图,如图,19,薄束,(1)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20,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21,1)脊髓小脑后束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2)脊髓小脑束,2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23,2.主要长的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侧束(2)皮质脊髓前束(3)红核脊髓束(4)前庭脊髓束 3.短的纤维束脊髓固有束,如图,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24,注解 2 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4)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 肌的运动控制(5)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6)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25,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上、下行传导径路的中继站;反射中枢。,单突触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弧 组成:一个传入神经元 一个传出神经元,(一)脊髓反射,完成:节段内反射和节段间反射,躯体反射骨骼肌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等 内脏反射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26,1、牵张反射 最常见的一种骨骼肌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27,2、屈曲反射,皮肤,脊神经后根,后角,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脊神经前根,保护性反射,28,(二)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脊髓全横断 脊髓休克脊髓半横断 布朗-色夸综合征 脊髓前角受损 弛缓性瘫痪 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感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