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341种群的特征课件1(公开课).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树 2樟树 3浏阳六中里的树 4.浏阳六中里的全部樟树,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一.种群密度,2.调查方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问题探讨,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野菊花的数量?,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操作:A.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B.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C.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使用范围:,植物,运动缓慢的动物,思考:请调查某大型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所在的区域,要调查的对象的所有个体,第一次捕捉的20个个体,被标记个体重新放回,被标记个体均匀分布,重捕a个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有b个,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注意事项:标志: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放回重捕: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充分混合分布,例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 本原因,二.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2014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 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三.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影响了种群密度的大小。,1.概念: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比例。,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三.年龄组成,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例2.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例3.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B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材料: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从而起到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作用。这种方法所用的原理是什么?,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五、性别比率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2.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201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 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六、种群分布型概念:种群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七、种群的存活曲线概念: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包括凸型、对角线型、凹型。,七、种群的存活曲线,年龄,存活数量的对数,类型(凸型),类型(对角线型),类型(凹型),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低,达到后死亡率高。,各年龄段死亡率相同,低龄死亡率高,度过危险期后死亡率低且稳定,人,水螅,牡蛎,例5.图为种群的三种存活曲线,请据图回答:,(1)曲线图中ab段表示甲动物_;(2)c、d 段可表示乙动物_;(3)丙曲线表示_。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应做好_的保护工作。,在中年以前死亡率很低,在幼年期死亡率可达 50%,该动物幼年时死亡率极高,幼年个体,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