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1).ppt
生物与生物圈(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概述生物的基本特征。2、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分析了解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考点1生物的共同特征(P3-7),1生物的生活需要_;2生物能进行_;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_;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5生物能_;6.生物都有 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_构成。,营养,呼吸,废物,反应,生长和繁殖,细胞,思维警示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考点聚焦,遗传和变异,1、“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 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 D生物之间能互相影响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具有细胞结构 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生长和繁殖,考热身,C,C,D,非生物因素_、温度、_等。a.影响:非生物因素能影响动植物的_和_。b.实例: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类:_因素和_因素。,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非生物,生物,(2)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生活,分布,考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2-17),考点聚焦,a.含义: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b.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生物因素:,其他生物,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内关系:_、_。种间关系:_、_、_、_。,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生物 环境,适应,影响,影响,思维警示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考点聚焦,种内斗争 种内合作,山青水秀,穷山恶水南桔北枳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仙人掌的叶刺雷鸟、变色龙的体色盐碱地生物各类少,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连线题,相对的,考热身,考热身,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C,2、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北的荒漠地区就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光照 C水分 D温度,C,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捕食,D,4、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营养 B温度 C土壤 D水分,B,考热身,5.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炎热缺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的尿液非常少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鲫鱼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D蚯蚓疏松土壤,D,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B,7、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B,考点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14-16),光,明亮,阴暗,明亮处,阴暗处,偶然性,考点聚焦,实验误差,规律总结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考点聚焦,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单一变量原则避免偶然性对照试验,探 究 的 一 般 过 程,考点聚焦,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的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D,考热身,2、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 20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C,3、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4、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干燥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4)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乙瓶,水,水,形成对照,5、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A灌木丛 B草地 C水洼 D裸地,C,考热身,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1、观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要明确目标,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2、调查:明确调查目标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调查方案。(抽样调查、普查)3、收集和分析资料: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去拜访有关人士,去上网搜索。资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表以及影像资料等。,判断题:1、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3、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4、田里的水稻与杂草是合作关系。()选择题: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 惊弓之鸟 B 蜻蜓点水 C 杯弓蛇影 D 望梅止渴,D,B,3、2008年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4、现存生物基本上能适应环境,但有些生物却面临灭绝的危险,这说明()A 物种是不变的 B 生物的新旧更替 C 生物的寿命是有限的 D 适应是相对的5、地球上的生物大多集中生活在地表以上、水面以下各多少米范围之内()A 90米 B 80米 C 100米 D 150米,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