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4572243       资源大小:37.9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docx

    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首要保证。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和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通过一流课程建设助力一流专业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加强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建设“金课”,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建设原则(一)立足专业、建设课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本科教育原则,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有规划、有重点地分类建设不同课程类别的一流课程。一流课程分为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共五个类别。(二)分级建设、引领示范。依据专业定位和建设基础,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五类“金课”,注重发挥各级各类“金课”的“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和更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三)明确标准、突出实效。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要求,遵循国家、省级、校级有关课程建设标准,抓好“金课”的建、用、学、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教学设计、学习支持与学习效果、建设措施及效果,努力实现“金课”的建设目标,各类“金课”建设标准(见附件)。三、建设目标按照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总体部署,到2021年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五类“金课”建设任务,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努力建成一批质量高、校本特色鲜明的三级五类“金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课堂革命,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经过35年建设时间,建成30门左右校级一流课程,45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力争1-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一)线上“金课”建设。坚持开放共享、建以致用的原则,以“互联网+”“智能+”等现代化教育为手段,建设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引领性强的在线开放课程。学校重点支持建设有特色有优势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坚持特色、共享、应用、创新的原则,推进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教学等多种应用模式,鼓励引进国家级“金课”在校内的应用和自建线上课程,打造线上“金课”、虚拟仿真“金课”与课堂教学相融相长、适合校本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混合式“金课”。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一流、特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线下“金课”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目标融合创新、内容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创新、模式融合创新的课堂革命。学校重点支持建设围绕新工科专业改造的“四新”课程和前沿微型课程。(四)虚拟仿真“金课”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重点支持解决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的项目。(五)社会实践“金课”建设。推动社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让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校重点支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的社会实践课程。四、建设内容(一)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相结合,充分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并适当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二)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重视组织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准确表达的能力。(三)积极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因时制宜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和*学院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四)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立项建设的课程应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智能管理终端等新手段辅助教学,开展课前预习、课堂测验、课后反馈等课堂教学各环节教学活动。(五)突出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六)开展课程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结合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建设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七)总结课程建设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五、申报要求(-)申报范围。已列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均可申报。(二)课程负责人及团队。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在编教师,且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特殊的可放宽到中级职称);课程组成员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师德师风、高度的教学热情,具有较为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秀,并能保证课程按期保质建设、更新、应用和推广。(三)申报数量。每个学院原则上限报2门,同一位教师原则上只能申报主持一门课程建设。(四)建设周期。每门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六、遴选程序(-)学院组织申报,择优推荐。(二)教务处组织评审,按照各类“金课”建设要求择优立项。(三)学校根据各学院推荐上报的课程数和相关条件,确定当年的一流课程立项数。“金课”分为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五大类型予以立项建设。七、建设举措与政策支持(一)专项经费支持L校级“金课”按照分级分类建设原则确定经费支持标准。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虚拟仿真“金课”按照每门课程4万元的经费进行资助;线下“金课”及社会实践“金课”按照每门课程2万元的经费进行资助,经费资助分二期划拨,立项建设划拨50%,通过验收认定后划拨剩余的50%,经费开支应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2 .获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在省级资助经费的基础上,每门课程追加4万元建设经费,建设周期按照省级文件要求执行。3 .获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在国家资助经费的基础上,每门课程追加10万元建设经费,建设周期按照国家级文件要求执行。(二)政策支持L对获各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项目,学校将优先安排使用各类教学资源。4 .对获各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的教师,学校优先安排外出考查学习交流,促进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技艺,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八、课程建设管理(-)所有立项建设的校级一流课程均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课程建设各项任务。原则上每位教师只能主持1门一流课程建设。(二)学校将组织力量,对立项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查阅档案、组织听课、访谈学生等,重点对比课程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变化情况,及其实践推广应用价值。(三)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学校对建设成效进行验收,验收标准按照*学院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四)验收工作原则上在建设周期结束时完成,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课程进行延期,延期1年后仍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将取消项目资格并停止拨付相关建设费用。省级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验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相应指标体系进行。九、附则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L校级线上“金课”建设标准2 .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标准3 .校级线下“金课”建设标准4 .校级虚拟仿真“金课”建设标准附件1校级线上“金课”建设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本要求分值1课程1-1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教学水平高,积极推进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有一定影响度。5分团队1-2团队成员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积极投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团队成员58人。5分2-1合理性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组织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5分2课程教学设计2-2方向性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与学新型关系,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5分2-3创新性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式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5分3-1思想性坚持立德树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核心价值观。5分3课程内容3-2科学性课程内容规范完整,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反映学科专业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5分3-3安全性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否决性指标4-1教学视每个教学视频时长建议6-15分钟左右,1门课教学视频不少于300分钟,建议300-600分钟。15分4课程资源频课程负责人录制讲授本课程的视频时长不少于20%o否决性指标4-2课程题库每个教学视频建议配备测验题,非重复测验题目总数不少于150道(建议采用客观题为主)。本校应用建议增加开放式/非标准答案测验题、案例题等综合应用题。期末考试不少于6套试卷。10分5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5-1团队辅导通过课程平台,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有效的在线指导与测评。有效支撑网络课堂互动的完整讨论话题。每周教学活动不少于2个讨论话题,讨论话题总数不少于20个。有效支持课程过程化与个性化考核的测验及考试体系。开课期内不少于3次综合测试(含期末考试),每次综合测试比重建议不高于40%o15分5-2学习与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师生10分6应用效果活动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6-1开放性面向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学习程度高。5分6-2课程本校应用情况在本校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应用,将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质量高。5分与影响6-3在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中应用共享情况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大,受益教师和学习者反馈、评价富。5分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本要求分值1课程团队1-1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教学水平高,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中投入精力大,有一定影响度。5分1-2团队成员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表现力强,课程团队结构合理,团队教师有线上课程建设经验。5分2-1高阶性课程教学设计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10分2课程教学设计2-2创新性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并持续更新,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合理设计线下授课和线上学习的各个环节,体现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相结合的优势。10分2-3挑战度课程具有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发挥潜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拓展应用,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10分3课程内容3L思想性坚持立德树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核心价值观。5分3-2科学性课程内容规范完整,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反映学科专业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5分4-1教学视频(自建线上课程适用)1学分不少于8个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时长建议5-15分钟。同时教学视频还需能够支撑线上教学学时数,1学时不少于2个视频。10分4课程资源4-2引进资源(引进线上课程适用)所选用的线上课程资源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否决性指标4-3题库建设必须在在线学习中心自建有定创新性或挑战性的配套测验题,每个教学模块须增加开放式/非标准答案测验题、案例题、讨论题等综合应用题,每学分不少于2个综合应用题。10分5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5-1团队服务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有效的指导与测评。线上辅导互动、答疑时间不得少于线上分配学时。有效支撑课堂互动的完整讨论话题。每周教学活动不少于2个讨论话题,每个教学模块不少于2个测验题,学期内不少于2次综合测试。10分5-2学习者活对课堂教学过程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5分5-3授课安排安排教学任务,必须明确线上、线下教学进程安排的具体周次,课堂面授的课时比例不得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第一次授课须安排在实体教室进行,由主讲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教学安排、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及考核要求等。否决性指标6应用效果与影响6-1质量评价近2年内的课程教学评教结论为良好及以上,同行及学生评价度高。5分6-2课程应用情况将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5分6-3持续改进情况课程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对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考试、答疑等进行持续改进。5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本要求分值1总体要11高水平凸显专业办学的优势与特色,体现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的综合改革。5分求1-2引领性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突出学生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体现教学创新。5分2课程团队2-1负责人师德好,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先进,注重教改研究。5分2-2团队师德好,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实践背景。5分3课程目标融合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建构"目标有机融合,有力支撑毕业要求,注重思维训练与高阶知识、高阶能力的培养。5分4-1思想性落实立德树人,发挥价值塑造作用,将课程育人有效落实在课堂学习、课程作业、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中。5分4教学内容4-2前沿性有效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体现学科前沿和专业领域发展的新理念、新成果、新应用。10分4-3挑战性具有学科交叉属性、学术属性和创新属性,设有挑战性任务学习,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10分5-1创新性以"学”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合作式、研讨式、案例式、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5分5教学设5-2信息化应用智慧教学工具,推进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录制4课时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场景。15分i5-3综合性设有综合性、创新性、协作式的课程项目或大作业,促进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5分5-4指导建有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标准规范、案例、文献、习题等拓展性学习资料;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开展辅导、指导、讨论等活动。5分6课程考6-1过程性注重过程考核和评价,突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过程考核占比不低于50%,形式不少于4种(出勤不能作为考核成绩)。5分核6-2开放性结课考核方式合理,需设置定量的非标准答案试题、工程伦理试题等;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开展课程考核分析。5分7学习效7-1互动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高,生生、师生互动性强。5分果7-2质量评价近2年内的课程教学评教结论为良好及以上,同行及学生评价度高。5分附件4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本要求分值1项目要求1-1规范性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对学生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协同实施,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应坚持"能实不虚",支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至少满足2个课时的实验教学需求,学生实验操作步骤须不少于10步。10分1-2先进性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融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10分2项目背景2-1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5分2-2需求导向紧密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原理准确、内容紧凑、时长合理、难度适宜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分3项目内容3-1多样化实行基于问题、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10分3-2项目呈现创新实验教学项目资源呈现方式,注重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介促进教学准备、线上讨论、线下交流。10分3-3项目考核提供实验项目配套的考核评价措施,检验和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在线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堂测验、阶段考试、实验报告等。5分4研发技耒4-1技术性4-2可靠性以完成教学要求和内容为目标,综合应用多媒体、大数据、三维建模、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超级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计算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10分注重对学生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护,切实保障学生健康。5分5持续运行5-1有效性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接入实验教学项目的运行需求,搭建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和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运行平台。互联网网络链接地址直接指向实验项目,确保所承诺的并发数以内网络实验请求及时响应和对超过并发数的实验请求提供排队提示服务。10分5-2安全性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注重对相关实验教学项目自有或共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对学生个人信息等的保护,严格遵守我国教育、知识产权、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谁开发、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基本安全责任。否决性指标6教学团队6-1项目负责人师德高尚、热爱教学,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教学水平高,在推进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中投入精力大,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头作用。5分6-2团队成员组建有能力过硬、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能积极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研发与教学实践。5分7誓共7-1开放服务项目被认定后校内永久免费开放服务,1年内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1年后至3年内免费开放服务内容不少于50%,3年后免费开放服务内容不少于30%。10分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