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标准.docx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11)制定()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日期(2022、11)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开设的一门的专业限选基础课。(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开设,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系统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础知识,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史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小学教学中的有关问题。(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中历史。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国情、国史,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1 .能力目标能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会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2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奋斗过程,了解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进程及其必然性。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基本经验,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胸怀远大理想,提高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锻炼大学生正确总结经验,认识国情,学会全面地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以中宣部、教育部有关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诊所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篇目-3>-÷÷早F能力要求知识要求上编从第一章明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和1.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鸦片战争到五反对外国经验教训,认识中国反侵略2.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四运动侵略的斗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民族意独立的斗争前夜争识的觉醒。3.发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1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 .洋务运动的兴衰3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二早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认识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它不能不让位给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 .辛亥革命的失败2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了解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历程。提高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把握日本侵华战争的目的,中国抗战形势的发展。了解国共两党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中,发挥各自作用,赢得了战争胜利。认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1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经验。柱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把握国共两党合作破裂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了解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3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4 .创建人民民主政权的新中国3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认清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了解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社会主义道路及意义。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认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教yo认清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1.良好的开局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重点把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理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6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4.教学设计(一)教学组织与形式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等情况,在教学中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为主,课外辅导、课下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 .系统讲述,主要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内容按章节、按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讲述,讲清其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2 .专题讲解,主要针对课程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比较详细专题讲解,使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有关重要问题有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3 .案例教学,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讲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形象理解相关内容。4 .课堂讨论,针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5 .体验性教学法,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三)教学环境与策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讲授中,同时综合应用多媒体、PPT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更加直观、生动,既有历史思维的张力,又具有视觉冲击力。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四)能力培养方案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首先,采用专题教学,注意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和历史结论的阐述。其次,教学要以讲课、讨论和阅读原著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针对性开展教学。再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最后,鼓励学生自学。自学不等于放任,自学要与检查、督促、辅导结合起来。5 .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又注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劭,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适中、分值大,范围广。为了使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真实、可靠,我们建立了一套既来源于教师、体现教师主体意识,又符合教考分离原则的试卷组织的工作流程。总成绩;平时表现(50分):(出勤10分作业20分提问20分)+期末成绩(50分)。6 .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运用历史地图、教学挂图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参观、访问等活动,力求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7 .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调研报告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