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练习题(附答案).docx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练习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R、W、X、Y、Z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R与X同族,-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一定是氢元素,自然界中氢元素有三种核素B.W单质可与热水反应生成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C.c=16,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2.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代号RXYZ原子半径/nm0.0750.0710.1860.117主要化合价+5,-3-1+1+4,-4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X>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R>ZC.常温常压下,呈液态D.、YX都是离子化合物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上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4.前20号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列四个不同周期和四个不同主族。其中A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B.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D.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5.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说法有( )沸点:HF>HCl>HBr>HI; 离子还原性:S2>Cl>Br>I;酸性:HClO4>HBrO4>HIO4; 金属性:K>Na>Mg>Al;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半径:O2>F>Na>Mg2。A. 2种B. 3种C. 4种D. 5种6.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C.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A族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Y原子半径在这5种原子中最小,R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X和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W2-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Y>ZB.化合物ZY和RY4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W、R的最高价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酸的酸性:W>R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与X单质反应时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8.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化学性质明显不同 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a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edD.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弱10.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类推A将Fe加入溶液中:将Na加入到溶液中:B稀硫酸与溶液反应至中性:溶液与溶液反应至中性:C铁和氯气反应:铁和碘单质反应: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向溶液中通入少量:A.AB.BC.CD.D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Y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考古,Z的简单负离子与Q的简单正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向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溶液pH 与通入的RZ2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 可以形成化合物 X2YZ、X2YZ2、X4Y2Z2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ZC.可用X的单质置换Q的氧化物制取Q的单质 D.将RZ2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1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 B. C. D. 13.下列物质不能使氯水褪为无色的是( )A.AgNO3溶液B.NaBr溶液C.Na2CO3溶液D.SO2气体14.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W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WB.X、Y、Z、W原子均能与氢原子构成18电子分子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W>Z>XD.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Z15.“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可用于消毒和漂白,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84”消毒液+石蕊“84”消毒液+石蕊“84”消毒液+石蕊混合后溶液的pH =9. 9,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混合后溶液pH =5.0,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混合后溶液pH = 3.2,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现象A.对比实验和,中蓝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B.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由HClO分解得到:C.对比实验和,溶液的pH可能会影响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 D.加酸可以提高“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需合适的pH才能安全使用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可推知C比S的非 金属性弱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ClO-+SO2 + H2O=CaSO3+2HClOC.用玻璃棒蘸取某粉末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该粉末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在NaHSO3溶液中,能验证NaHS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17.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A.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芯片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D.硅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8.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物质能与单质硅起化学反应的是 。浓水 氢氟酸NaOH溶液氟气氯气(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Si的是 。硬度:金刚石>晶体硅熔、沸点: 酸性: 稳定性: 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高温下,与反应相同条件下,碱性:19.今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 有11个电子,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D和E各有如下表所示的电子层结构。在一般情况下,B元素的单质不能与A、C、D、E元素的单质化合。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Dxx+4Ex+1x+4按要求填空:(1)C、E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_,E_,D和E两者的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_ (填化学式)。(2)工业上制取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 。(3)A与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E与F形成E的最高价化合物,0.25mol该固体物质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并放出a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20.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IV.(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评卷人得分四、问答题21. 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XYZMRQ原子半径/nm0.1860.0740.0990.143主要化合价-4,+4-2-1,+7+3其它阳离子核外无电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焰色反应呈黄色(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 。 (2)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下列事实能证明Y与R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B稳定性XR >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5)X单质与氧气在强碱性条件下形成燃料电池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6)请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2.有X、Y、Z、M、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XYZMR原子半径/nm0.0740.099主要化合价+4,-4-2-1,+7其它阳离子核外无电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Z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2)下列事实能说明R非金属性比Y强这一结论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Y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d.Y与R各自形成的含氧酸中R的氧化性更强(3)经测定为二元弱酸,写出的电子式_。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4)已知能做分解的催化剂:第一步:;第二步: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在改用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分析可知,R为H或Li,W为Mg,X为Na,Y为O,Z为F元素,A. R可能为Li元素,不一定为氢,故A错误;B. Mg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故B正确;C. Y为O,其质子数c=8,非金属性O<F,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故C错误;D. O、Na形成的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3.答案:C解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正确;属于共价化合物,NaH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题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酸性:,但不能据此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C不正确;前六周期共有86种元素,第七周期可排32种元素,故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D正确。4.答案:C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可知,常温下乙为液体,乙为水,W为氢元素,X为O,Y为氯元素,Z为Ca。故A为氯气;甲为氧化钙,甲与水(乙)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化合物丁和化合物戊可能为氯化钙或次氯酸钙;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Ca2+<Cl-,A错误;钙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C正确;过氧化钙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氯化钙只有离子键,D错误。5.答案:C解析:HF中含氢键,沸点最高,其它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则沸点为HF>HI>HBr>HCl,故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对应离子还原性S2>I>Br>Cl,故错误;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正确;同主族行上到下,金属性增强:K>Na,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即Na>Mg>Al,即金属性:K>Na>Mg>Al,故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故正确;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一样,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即O2>F>Na+>Mg2+,故正确。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图示及只有M为金属元素不难推断出M为,X为,Y为N,Z为O。根据原子半径规律: ,A正确; 为强酸, 为弱酸,显然酸性,B错误;非金属性,故氢化物稳定性,C正确;O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A族,D正确.7.答案:A解析:R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R为Si元素;X和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X为C元素;W2-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且原子序数大于Si元素,则W为S元素;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Z为钠元素,钠燃烧生成的产物为过氧化钠;Y原子半径在这5种原子中最小,则Y可能为N、O、F中的一种元素,根据选项B的物质组成可知,Y为F元素。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W>Y>Z,A正确;化合物ZY和RY4分别为NaF和SiF4,分别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不同,B错误,W、R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C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硫酸,在与碳单质反应时只表现氧化性,D错误。8.答案:C解析:9.答案:C解析:10.答案:B解析:A. 铁排在金属铜的前面,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的反应一定是先和盐中的水反应,不会置换出其中的金属,故A错误;B.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B正确;C. 氯气氧化性强,能氧化铁生成氯化铁,碘单质氧化性弱,只能氧化铁生成碘化亚铁,故C错误;D. 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钙、硫酸钙、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及题图可确定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O元素,Q可能是Na,Mg或Al元素,R是S元素。A项中X2YZ,X2YZ2,X4Y2Z2可以分别是甲醛,甲酸和醋酸(或甲酸甲酯),所以A项正确;B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为非金属性O>S,所以稳定性H2O> H2S,B项错误;C项中金属钠、镁、铝均只能通过电解的方法冶炼,无法用H2还原对应氧化物来制取,C项错误;D项中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但将 SO2通入Ba( 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沉淀,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13.答案:B解析:14.答案:D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且X、W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可推知X为氧元素,Y为磷元素,W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选项A不符合题意;O、P、S、Cl可分别与H构成18电子分子H2O2、PH3、H2S、HCl,选项B不符合题意;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r(S2-)>r(Cl-),而Cl-的核外电子层比O2-多一层,所以Cl-的半径大于O2-,选项C不符合题意;没有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判断Y、W、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选项D符合题意。15.答案:B解析:A.对比实验和,中蓝色迅速褪去主要是因为加入的酸与溶液中的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 成了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其离子方程式为:,故A项正确;B. “84”消毒液的主要成 分为氯化钠与次氯酸钠,实验中产生的能使湿润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是,主要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两者发生归中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B项错误;C. 溶液的值减小的情况下,产生了大最气体,使得氯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则说明溶液的pH 能会影响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故C项正确;D.对比三个实验可以看出, 加酸可以提高 “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酸性太大, 会使溶液中产生有毒的氯气,则需要调控合适的 pH才能安全使用,故D项正确;答案选B16.答案:A解析:B选项中,因为SO2气体只有少量.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2+2ClO-+SO2 + H2O=CaSO3+2H+Cl- ;C选项中.因玻璃棒中含有硅酸钠成分,也能发生钠的焰色反应,故无法检验粉末中是否含有钠元素;D选项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有H+ ,则能验证的是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而不是水解平衡,故选A。17.答案:B解析:A. 明矾水解生成胶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作净水剂;B. Si为半导体材料,则可用作芯片,与熔点、硬度无关;C. 常温下氮气性质稳定,则可用作粮食保护气;D. 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漂白有色物质,则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18.答案:(1)(2)解析:19.答案:(1)Al; P ;PH3(2) SiO2+2CSi+2CO (3)Al(OH)3+OH-=+2H2O(4) PCl5(s)+4H2O(l)=H3PO4(aq)+5HCl(aq) H= -4a kJ · mol-1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由“次外层电子数为x+4”可知,x+4=8,x=4,那么D为Si元素,E为P元素。由“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可推测,应为Al(OH)3 与酸、碱三者之间的反应,那么C应为Al元素,A为Na元素,由“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可推得F为Cl元素。而B的原子序数在A、C之间,那么必为Mg元素。PCl5 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两种酸,只能是H3 PO4 和HCl。20.答案:(1)(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3)Cl2+ 2Br-=Br2+2Cl-(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解析:A中滴加浓盐酸后,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生成黄绿色气体Cl2,在A、B、C中分别发生反应:Cl2 + 2KI=2KCl+I2、Cl2+2NaBr=2NaCl+ Br2、Cl2+2NaBr=2NaCl+ Br2,由于B、C中生成了Br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打开活塞b,C中生成的Br2在D中发生反应:Br2 +2KI=2KBr+I2。实验过程,当B中黄色溶液继续通入过量Cl2时,溶液变为红棕色,以此为对照,说明C中黄色溶液无Cl2,从而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21.答案:(1)第三周期A族;同位素(2)(3) BC(4)0.099 nm 0.143nm(5)(6)解析:22.答案:(1)(2)bc(3);(4)(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