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第十一章微机的安装与维护.doc
组装微机与购买微机一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决定配件构成的时候应该冷静地考虑清楚,自己到底想用这台机器做些什么?是想玩最新的3D游戏呢,还是想上网遨游呢,或是仅仅用来打字排版呢?定下目标后,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预算和各种配件选择范围了。例如想玩最新的3D游戏的话,应该着重加强CPU、显卡和内存;想上网的话,一只好"猫"(MODEM)是不可缺少的;而打字排版,只要考虑内存和硬盘的容量即可。然后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尽量挑选性价比高的零件,并努力做到对各零配件的预算分配保持均衡。 在选择微机部件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种规格的产品可能有多个品牌,价格差别也很大。通常价格昂贵的大都是名牌产品,名牌产品在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通常都比较好。但最昂贵的名牌零部件并不见得就能带来最佳的性能,选择时不要过分追求品牌。还有对各零件的预算分配也有一些讲究,要分清主次,不要追求所有的零件都一步到位。初学者往往对CPU、内存、硬盘、声卡、显卡等经常升级换代的"热门"零配件比较重视(因为报刊杂志经常介绍使大家耳熟能详)。其实真正应该重视的是显示器、音箱、鼠标、键盘、机箱等难以轻易升级的比较"冷门"的零配件。 组装一台典型的多媒体PC机所需的部件有:机箱和电源、主板、CPU及风扇、内存、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驱、键盘、鼠标、显示卡、显示器、声卡及音箱、调制解调器等。下面就分类介绍这要部件的选型原则。 重现音乐的效果除了需要一套好的音响系统外,音源的处理也非常重要,PC音效的音源处理一般来自声卡,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不需要声卡的USB计算机音箱问世,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还不会对传统的声卡构成威胁。现在声卡已基本完成了由ISA接口向PCI接口过渡,因此,购买声卡一定要选择PCI接口的。由于声卡上的主芯片对于音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选择声卡时,首先要看声卡所用的主芯片型号,目前具有良好声音处理品质的声卡主芯片主要包括CREATIVE EMU-10K1、Aureal AU88X0系列、ESS Canyon 3D系列(包括最新问世的II代)、Crystal CS4630、PHILIPS ThunderBird Avenger DSP等。 声卡只是提供音源,我们最终听到的声音是由音箱发出的,因此,音箱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音箱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如果你对声音的品质要求不高,选择几十元的音箱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一个音乐发烧友,那你就要选择一个高品质的音箱。 另外随着DVD影碟普及和3D游戏的流行,多声道声卡和音箱已开始流行。一般情况下,要达到较好的3D音效,至少需要4个声道才能有比较真实的再现,所以选购支持4声道以上的声卡比较合适,最好前后声道能够独立地调节。如果要看DVD影碟,那最好购买支持5.1声道的声卡。声卡和音箱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性能的匹配,好音箱必须要好声卡支持,反之声卡再好,配几十元的音箱也得不到好的音效。另外现在许多主板都将声卡整合到了主板上,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建议选择这类主板,可以节省购买声卡的开支。现在全球的CPU主要由Intel、AMD这两家厂家提供,在选择CPU的时候还是以这两种为主。Intel的产品一向拥有很高的口碑,AMD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Intel的产品按三种层次分级:针对低端市场而开发的赛扬系列、中高档的Pentium III、Pentium IV以及服务器级的志强CPU。赛扬系列CPU以其低价位、较高的性价比、兼容性好、稳定可靠等特点,是家用计算机的最佳选择之一。AMD的产品从性能上决不次于Intel,现主要由针对低端市场的毒龙系列和高端市场的雷鸟两个系列。其相同性能的CPU要比Intel便宜不少,它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芯片组支持不足。我们常见到的冲突,往往是主板和芯片组本身导致的,与CPU没有太大关系。另外,AMD的CPU发热量较大需选用较好的散热风扇。 CPU是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的部件,往往新品初上市时很贵,购买时,不要盲目追求最新产品。选购主板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稳定性和功能。采用相同芯片组的主板之间速度差异是非常小的,但稳定性尤其是超频稳定性就大不一样了。那么,怎样衡量主板的稳定性呢?一是凭厂家信誉,包括朋友的用后感和专业机构、媒体的测评结果;二是看厂商一贯的技术实力,如Intel主板的稳定性就绝对无可挑剔;三是看主板的用料与制造工艺。 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采用同样的控制芯片组的主板一般来说功能都差不多,所以选择主板重要的就是选择控制芯片组。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四家公司的产品,Intel、VIA、SiS和ALi。Intel公司的控制芯片组在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比较领先,不过价格也比同档次的另外三家的产品贵。目前Intel公司的控制芯片组主流是i8XX系列。有关控制芯片的细节请参阅第三章。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家著名的硬盘生产商主要有:IBM、西数(West Digital)、希捷(Seagate),迈拓(Maxtor,前段时间已经将另一家非常著名的硬盘生产厂商昆腾并购)。他们的产品都各有所长,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选择硬盘主要考虑的硬盘相关因素有:硬盘数据传输(UDMA)、转速、内部缓存、接口类型、单碟容量、工作时的发热量和噪音的大小等等。在容量和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注意它的售后服务和质保期。现在选择硬盘的容量应大于20G,转速7200转/分,缓存2M,接口最好是支持ATA100的硬盘。在所有的配件中显示器的价格是最贵的、使用寿命也最长了。作为人机对话最直接的媒介我们的眼睛是直接跟显示器进行交流的,好的显示器不仅给人良好的感觉,同时对保护视力也有很大的益处。另外,显示器相对更新较慢,所以在挑选显示器的时候最好超前一点。 现在主流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两大类。液晶显示器比较昂贵,但具有无辐射、功耗小、体积小等特点,随着价格的不断降低液晶显示器将来会流行起来。目前主流显示器还是以CRT显示器为主。 选购CRT显示器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点距、尺寸、分辨率、带宽等因素, 另外是否通过TCO认证,所选用的显像管类型等。现在主流的CRT显示器是17寸,点距小于0.28,带宽大于100M的纯平显示器。显示器的生产商比较出名的有SONY、LG、飞利浦、美格和三星等,他们的产品质量好,性能高,但价格比较贵。显示卡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在图形的显示速度方面更是如此。如果想要有一台图形流畅的计算机,好的显示卡是不能少的。选择显示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所用的芯片类型、显存大小和品牌。如果你是一位追求画质的游戏玩家,那么显卡绝对占据了各个配件的首要位置。当然,如果你攒机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一些编程和文档处理,那么直接选一款集成显卡的主板可能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选择显卡型号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显示芯片的型号、显存的大小、显存的类型等等。内存虽然体积小,但在微机中却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一款品质优异的内存,不但性能稳定,与主板兼容性好,而且对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流畅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存一旦选择不当,将成为程序执行的"瓶颈",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选购内存的第一个主要标准是看它的容量,随着内存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对于新配机器128M几乎成为标准配置,256MB内存也不算什么奢侈的事情了。第二个标准就是要注意品牌的选择。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内存厂家有KingMax、Samsung、NEC、Toshiba、Hyundai等。KingMax内存条采用了领先的Tiny-BGA封装技术而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在技术上难以造假。HY的内存在质量上也非常不错,兼容性和超频性能好,性价比高,对于计算机的一般用户或校园里的学生来说,不失为物美价廉的一款产品。尽管目前随着DVD以及CD-R的价格不断下降,不少用户已经逐渐将目光投入到更高档次的外部存储设备上,DVD最终将取代CD-ROM而成为市场主流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但CD-ROM现在仍然为大多PC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外部存储器设备,其作用不可忽视。 在选购光驱时最好能自己亲自查验光驱并参考一些资料。特别需要注意光驱的品牌、速度、容错性、稳定性、发热量、震动噪音、缓存大小、售后服务等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光驱品牌有SONY、Acer、阿帕奇、华硕、NEC、 美达、PHILIPS、三星等。一些杂牌光驱在价格上很具有竞争力,但最好还是购买那些已经被大众所认同的名牌CD-ROM产品。名牌的价格虽然相比其他产品要高一些,但是他们的质量过硬,保修时间也比较长,不少光驱都提出了一年包换的服务。只是选择时要到正规的代理商那里购买,防止水货。 软驱的地位尽管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但在现在还没有好的替代品出现之前,还是微机的标准部件,软驱的选择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认准几家的品牌就可以了。推荐使用SONY或NEC的产品。键盘和鼠标是微机的主要输入设备,也是在装机时最容易被忽视的设备。原因可能是键盘和鼠标不会对微机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键盘和鼠标是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接触最频繁的东西,它的手感如何、使用是否方便灵活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键盘和鼠标也是价格差异最大的微机配件。品质好的高达几百元,次的几十元。品种也非常多,建议在购买时选择价格适中、具有较好品质的产品如:宏基的超薄键盘和双飞燕鼠标等。有关键盘与鼠标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第八章。重现音乐的效果除了需要一套好的音响系统外,音源的处理也非常重要,PC音效的音源处理一般来自声卡,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不需要声卡的USB计算机音箱问世,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还不会对传统的声卡构成威胁。现在声卡已基本完成了由ISA接口向PCI接口过渡,因此,购买声卡一定要选择PCI接口的。由于声卡上的主芯片对于音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选择声卡时,首先要看声卡所用的主芯片型号,目前具有良好声音处理品质的声卡主芯片主要包括CREATIVE EMU-10K1、Aureal AU88X0系列、ESS Canyon 3D系列(包括最新问世的II代)、Crystal CS4630、PHILIPS ThunderBird Avenger DSP等。 声卡只是提供音源,我们最终听到的声音是由音箱发出的,因此,音箱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音箱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如果你对声音的品质要求不高,选择几十元的音箱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一个音乐发烧友,那你就要选择一个高品质的音箱。 另外随着DVD影碟普及和3D游戏的流行,多声道声卡和音箱已开始流行。一般情况下,要达到较好的3D音效,至少需要4个声道才能有比较真实的再现,所以选购支持4声道以上的声卡比较合适,最好前后声道能够独立地调节。如果要看DVD影碟,那最好购买支持5.1声道的声卡。声卡和音箱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性能的匹配,好音箱必须要好声卡支持,反之声卡再好,配几十元的音箱也得不到好的音效。另外现在许多主板都将声卡整合到了主板上,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建议选择这类主板,可以节省购买声卡的开支。调制解调器Modem分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其中外置式Modem又分为传统的串行接口和新的USB接口Modem。 1内置调制解调器 内置调制解调器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不需外接电源、不占用空间等等,内置Modem基本上全是PCI接口的,内置Modem又分为"硬" Modem和"软" Modem,这两类Modem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知道,Modem要想实现其功能,需要两大部分协调工作。一是负责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的数据处理芯片部分,一是负责数据的纠错压缩、实现对数据的传输通信协议的支持以及响应AT指令的控制器部分。"硬" Modem是完全通过Modem内部的芯片来实现这两大部分功能的,而"软" Modem则是仅通过硬件来完成第一部分的工作,第二部分的工作是由软件来实现的。由于实现第二部分功能的软件一般都只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工作,所以"软" Modem也被称为Win Modem。Win Modem有很多优点,其中最吸引用户的是价格便宜(是Modem中价格最低的),其次是软件升级方便。但是它会占用一部分CPU资源,不过通常情况下Win Modem的性能表现并不比"硬" Modem差多少。 2、外置Modem 外置串口Modem通常都带有AC电源,并提供通讯电缆与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外置Modem在其面板上都提供了状态指示灯,可以让用户了解Modem的工作状态,但一般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都是通过声音、计算机显示等信息来得知Modem的工作状态的。与内置Modem相比,外置Modem有不受机箱内各种连线产生的电磁干扰、不受超频影响、对CPU不挑剔、不易引起中断、地址冲突等优点。 USB Modem是近期出现的一种外置Modem,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普通外置串口Modem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真正支持热插拔,不需要另外的AC电源,采用"级联"方式连接外部设备。而且USB Modem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但是其占用CPU资源较大、价格较高也是它的缺点。不过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USB Modem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市场份额也会越来越大。 选购调制解调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调制解调器所采用的主芯片和所用的传输协议。目前MODEM所采用的主芯片主要有三种:ROCKWELL、TI和CIRRUS LOGIC。a、ROCKWELL芯片有着全球半数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有众多知名厂商竞相采用Rockwell芯片生产自己的高速MODEM,其中包括HAYES、DIAMOND、GVC等。从某种角度说买Rockwell芯片的MODEM就是买到最大的兼容性。b、TI(Texas Instruments)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MODEM芯片虽然没有ROCKWELL的市场占有率大,但性能上毫不逊色。大名鼎鼎的U.S.Robotics的黑、白双猫就是采用的TI芯片。c、CIRRUS LOGIC主要使用在原装机和笔记本计算机中。 有关MODEM的协议大概有二十多种,其中包括数据传输、传真、纠错等方面。但使用最多的是V.90协议。在V.90标准确立以前,ROCKWELL推行的56K传输协议是K56Flex,而U.S.R公司则推行X2协议。V.90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在1998年2月6日制定的56K数据传输标准,它调解了K56Flex和X2两种协议的互不兼容,统一了56K传输标准。最终无论是用户端还是ISP端的56K MODEM都只支持V.90一种标准就足够了,因此现在选择调制解调器一定要支持V.90协议的。在购齐主板、CPU、内存、软驱、硬盘、光驱、显示卡、声卡、电源、机箱、键盘、鼠标、显示器和音箱等所有部件之后,就可开始组装系统了。实际上,购买阶段是整个装机过程中最费时、费劲的。组装系统是非常简单的,微机的组装就是把这些设备用特制的螺丝固定在机箱内,然后把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好,然后把盖子一盖,就完成了。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具体装机步骤。组装计算机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1装机前的准备 工具:通常只需要一把螺丝刀就可以了,为了使用方便最好使用带有磁性螺丝刀。 静电防护:必须做好防止人体所带静电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的措施,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暖气管或自来水管等接地设备;如果有条件,可配戴防静电环。 安装场地:安装场地要宽敞、明亮,桌面要平整,电源电压要稳定。2主板的安装 当安装主板时,拆封主板包装并检查所有附件是否齐全,通常至少包含主板、一些I/O电缆、驱动光盘和手册。 第一步是把CPU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然后再把主板装到机箱里,要是先把主板装到机箱后再安装CPU和内存就不是很方便了。 将主板从包装袋(通常是泡沫塑料袋)中取出后,将泡沫塑料袋平铺在包装盒上或桌面上,再将主板放在上面。然后将CPU、内存插到主板上。 安装CPU的操作过程是:找出CPU的管脚1,通常在CPU的一角用点或倒角表示出。接着找出主板上CPU插座的管脚1,通常会在主板上标出或在主板插座上有一倒角。将插座的锁定杆抬起到垂直位置,插入CPU,注意要使CPU的管脚与插座的孔对齐,并将CPU向下插到位。按下锁定杆至被插座卡住。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内存条的安装:安装时把内存条对准插槽,均匀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同时插槽两端的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第二步:将已经安装好CPU、内存的主板放进机箱 揭开机箱的侧板,把机箱平躺在桌子上,将主板上有PCI插槽(图中主板上的白色插槽)的一方对着机箱后板放下。记住,放置主板时,不要把其他部件(显卡、声卡、连接线等)一起放进去,那样做会很不方便的,也不利于安装。 将主板和机箱上螺丝孔对准之后,把机箱自带的镙丝拧上。 3. 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把显卡垂直插入AGP的插槽里,用力插紧,拧紧固定螺丝! 声卡、网卡和内置调制解调器的安装与显卡安装的一样,不过它是插在PCI插槽里的。4机箱前面板信号线的连接 分别按照主板说明书的说明,将从机箱前面板上引出的各种信号线一个一个的插在主板的线针上面。这些信号线连接到前面板的复位按钮、电源开关按钮、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等。5硬盘及各种驱动器的安装 从机箱里取出驱动器架,将硬盘放进架子里。将驱动器的螺丝孔对准架子的锣丝孔,上紧螺丝。再将硬盘架垂直的放下去。分别将软驱和光驱从机箱的面板塞入,上好固定螺丝。将硬盘和光盘先插入主板的IDE插槽。注意对准缺口。通常有两个不同颜色的IDE插槽一个是Ultra DMA/66/100的排线。另一个是Ultra DMA/33的排线。如果你买的硬盘是支持Ultra DMA/66/100的硬盘,就将硬盘的连线插到Ultra DMA/66/100的插槽中。接着将从电源引出的磁盘与光驱的电源线插到磁盘和光驱的电源插槽中。6连接主板电源线 把电源的插头插进主板的电源插座里,现在的ATX电源的插头正反方向一看就知道的。只要对准用力插下去就可以了。 7连接各种外部设备 分别将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连接到主机上。在符合ATX标准的主板上键盘鼠标插口都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绿色位鼠标、蓝色位键盘),只要根据颜色插入就可以了。 将显示器的信号线插头插入显卡的插槽中,拧紧固定螺丝即刻。 完成上述步骤后,盖上机箱盖,一台微机的硬件安装就完成了。将主机的电源插头插在插座上。当按下电源开关后,机器的自检程序POST就开始工作了,如果先前的组装工作做的正确无误、各种部件都无毛病的话。当检查完毕后就可看到开机画面了。 当微机有硬件毛病不能启动时,会从PC喇叭发出一些提示信息,从声音中就可以大致判别出发生故障的部件。因而,掌握微机所发出声音的含义对于解决各种问题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按照不同公司的BIOS来介绍一下响铃代码。 BIOS(Basic input0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被固化到PC中的一组程序,为PC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主板BIOS芯片采用的是ROM,它的Firmware代码是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固化的,并且永远无法修改。现在的主板BIOS几乎都采用Flash ROM(快闪ROM),它其实就是一种可快速读写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一定的电压、电流条件下,可对其内容进行更新的集成电路块。兼容机和国产品牌机BIOS大多采用AWARD或AMI公司的产品,国外的品牌微机的BIOS则几乎全部采用Phoenix公司的产品。不管BIOS软件代码有何区别,它们的硬件部分(Flash ROM芯片)是大致相同的,BIOS芯片大多位于主板的ISA和PCI插槽交汇处的上方(也有部分主板将BIOS芯片安排在主板的左下方位置),芯片表面一般贴有BIOS 提供商的激光防伪标贴。一般不是直接焊在主板上,而是插在一个专用的插槽上。Flash ROM芯片有两种不同的芯片封装形式,一种是早期的长方形封装形式的芯片(见图12- a),另外一种接近正方形的、面积更小巧的封装形式的Flash ROM芯片(见图12- b),这种小型的封装形式可以减少占用主板空间,从而可提高主板的集成度、缩小主板的尺寸。BIOS中的程序代码决定了系统对硬件支持、协调的能力。现在新硬件层出不穷,BIOS不可能预先具备对如此繁多的硬件的支持,这依赖于对BIOS 程序的更新来完善。比如使B X 主板"认识"PIII、让i740显卡在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上正常工作等,都需要升级主板BIOS才能实现。另外,任何一种硬件都有可能因设计上的不足或BUG(错误),而和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甚至使微机不能稳定工作。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解决。CMOS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采用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 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 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 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CMOS设置又被叫做 BIOS设置。 最初的主板BIOS芯片采用的是ROM,它的Firmware代码是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固化的,并且永远无法修改。现在的主板BIOS几乎都采用Flash ROM(快闪ROM),它其实就是一种可快速读写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一定的电压、电流条件下,可对其内容进行更新的集成电路块。兼容机和国产品牌机BIOS大多采用AWARD或AMI公司的产品,国外的品牌微机的BIOS则几乎全部采用Phoenix公司的产品。不管BIOS软件代码有何区别,它们的硬件部分(Flash ROM芯片)是大致相同的,BIOS芯片大多位于主板的ISA和PCI插槽交汇处的上方(也有部分主板将BIOS芯片安排在主板的左下方位置),芯片表面一般贴有BIOS 提供商的激光防伪标贴。一般不是直接焊在主板上,而是插在一个专用的插槽上。Flash ROM芯片有两种不同的芯片封装形式,一种是早期的长方形封装形式的芯片(见图12- a),另外一种接近正方形的、面积更小巧的封装形式的Flash ROM芯片(见图12- b),这种小型的封装形式可以减少占用主板空间,从而可提高主板的集成度、缩小主板的尺寸。BIOS中的程序代码决定了系统对硬件支持、协调的能力。现在新硬件层出不穷,BIOS不可能预先具备对如此繁多的硬件的支持,这依赖于对BIOS 程序的更新来完善。比如使B X 主板"认识"PIII、让i740显卡在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上正常工作等,都需要升级主板BIOS才能实现。另外,任何一种硬件都有可能因设计上的不足或BUG(错误),而和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甚至使微机不能稳定工作。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解决。CMOS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采用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 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 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 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CMOS设置又被叫做 BIOS设置。 1. 进行BIOS设置的必要性 我们所使用的PC机都是由一些硬件设备组成的,而这些硬件设备会由于用户的不同需要而在品牌、类型、性能上有很大差异。例如,对于硬盘,就可能存在容量大小和接口类型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的硬件配置所对应的参数也不同,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之前,一定要确定它的硬件配置和参数,并将它们记录下来,存入计算机,以便计算机启动时能够读取这些设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由于 BIOS的作用就是测试装在主板上的部件能否正常工作,并为其提供驱动程序接口,设定系统相关配备的组态,因此当你的系统配件与原 CMOS参数不符合、 CMOS参数遗失或系统不稳定时,就需要进入 BIOS设定程序,以重新配置正确的系统组态。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设置程序对硬件系统设置参数。由于ROM(只读存储器)具有只能读取、不能修改且掉电后仍能保证数据不会丢失的特点,因此这些设置程序一般都放在ROM中,我们常常称其为BIOS设置。此外,运行设置程序后的设置参数都放在主板的CMOS RAM芯片中,这是由于随着系统部件的更新,所设置的参数可能需要修改,而RAM的特点是可读取、可写入,加上CMOS有电池供电,因此能长久地保持参数不会丢失,但电池如果使用时间较长,电力不足,也可能会产生掉电现象,系统设置参数会丢失,这时只需要更换一只新电池并重新进行设置就可以了。 2. BIOS设置操作方法打开系统电源或重新启动系统后,计算机开始自检,显示器屏幕上将出现自检信息,此时按热键即可进入BIOS设置。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最常用方法是开机启动时按热键,不同类型的BIOS程序热键定义是不同的,有的在屏幕上给出提示(如"PressDel to enter setup"有的不给出提示。几种常见的 BIOS设置程序的进入方式如下: AWARD BIOS;按 Ctrl+ Alt+ Esc组合键、 De1键、 F2键等,屏幕有提示; AMI BIOS:按 Del键、Esc键等,屏幕有提示;进入BIOS设置后,在BIOS设置主界面上可用方向键在所需修改的选项间进行移动,选中后按下 Enter键即可进入该选项的设置界面(也有的BIOS用鼠标进行设置,你可以直接用鼠标进行双击)。在选项设置界面,AMI BIOS可用方向键及 Enter键修改所选项目的参数值,AWARD BIOS则用方向键选择需改项目后,再按Page Up或Page Down健在参数间进行切换。某些BIOS可用鼠标进行设置、修改。在任意界面上按Esc键即可回到前一个界面。一般来说,除主界面外的每个选项设置界面的右下角,都会给出相应的设置快捷键。 AWARD BIOS是目前兼容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BIOS,下面介绍一下AWARD BIOS中的有关设置选项的含义和设置方法。AWARD BIOS的主菜单如图12-8所示。主要有以下几个菜单项: 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2.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3.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功能设定) 4.Power Management Setup(节电功能设定) 5.PNP/PCI Configuration Setup(即插即用与PCI状态设定) 6.Load BIOS Defaults(装入BIOS缺省值) 7.Intergrated Peripherals Setup(外部设备设定) 8.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设定) 9.User Password Setup(使用者密码设定) Date (mm:dd:yy): Wed, Nov 3 1999Time (hh:mm:ss): 09:12:37 HARD DISKSTYPE SIZECYLSHEADPRECOMPLANDZSECTORMODEPrimary Master: User32417851280670363LBAPrimary Slave:None0000000Secondary Master:None0000000Secondary Slave:None0000000Drive A: 1.44M, 3.5 in Drive B: NONE Base Memory: 640K Extended Memory: 31744K Other Memory: 384KFloppy Mode 3 Support: DisabledVideo: EGA/VGA Halt On: All Errors Total Memory: 32768KESC: Quit : Select ItemPU/PD/+/-: ModifyF1: Help (Shift)F2: Color图12-8 AWARD BIOS主菜单 1.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 CMOS设定该菜单项用于设置基本的CMOS参数:日期、时间、硬盘参数、显示器类型、出错停机选择等。从主菜单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后进入"标准MOS设置"菜单(见图12-9)。 Date:显示当前的日期,一般按月日年显示。可以用 Page UP或 Page Down键来选择正确的日期,也可直接输入切换。Time:显示当前的时间,修改方法同上面的 Date。HDD Disks:此项设置用来确定计算机的硬盘及其它驱动器情况。对此选项我们一般将 Type(硬盘类型)和 Mode(模式)都设置为 Auto(自动检测),让 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用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来让系统自己侦测硬盘各项参数。如果你确切地知道硬盘的各项参数,可将Type(硬盘类型)定为 User,将Mode(模式)定为 LBA(硬盘大于540M的情况下),然后再一一输入硬盘的各项参数( CYLN:柱面数、HEAD磁头数、SECT0R扇区数、PREC0M:写预补偿、LANDZ:磁头着陆区)。建议采用"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来让系统自己侦测硬盘。如果希望计算机启动时间快些,那么可以将其设置为"USER"比较好。Drive A:设定软盘驱动器类型,现在一般为1.44MB、3.5英寸。Drive B:设定软盘驱动器类型为 None720K J.2M1.44M2.88M。Floppy 3 Mode Support:此项仅对日本计算机系统使用的3.5英寸软驱起作用。Video:显示类型。一般选 EGAVGA(EGA、 VGA、 SEGA、 SVGA、 PGA显示适配卡选用)。Hall On:暂停的出错状态。 All Errors为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错误提示;No Errors为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 But Keyboard为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AII But DiskKey为 BIOS检测到除键盘和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Date (mm:dd:yy): Wed, Nov 3 1999Time (hh:mm:ss): 09:12:37 HARD DISKSTYPE SIZECYLSHEADPRECOMPLANDZSECTORMODEPrimary Master: User32417851280670363LBAPrimary Slave:None0000000Secondary Master:None0000000Secondary Slave:None0000000Drive A: 1.44M, 3.5 in Drive B: NONE Base Memory: 640K Extended Memory: 31744K Other Memory: 384KFloppy Mode 3 Support: DisabledVideo: EGA/VGA Halt On: All Errors Total Memory: 32768KESC: Quit : Select ItemPU/PD/+/-: ModifyF1: Help (Shift)F2: Color 图12-9标准 CMOS设定画面 2.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本组设置项用来进行系统BIOS特性设置。选择不同的设置项,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和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按照要求和硬件的配置认真地设置。从主菜单上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即进入“BIOS属性设置”菜单,见图12-10。 Anti-Virus Protection: 这个选项是为了保护硬盘引导区信息而设置的。在硬盘引导区中存储着硬盘引导及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引导区遭到破坏,系统将无法运行。当此项设置为Enabled的时候如果有病毒感染引导区或对硬盘引导区进行写操作时,将提示错误信息并停机。 CPU Internal Cache: 是激活CPU一级缓存的选项。现在使用的CPU都有一级缓存,设置为Enabled. Anti-Virus Protection : EnabledCPU Internal Cache: EnabledExternal Cache: Enabled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 EnabledQuick Power On Self Test: EnabledBoot from LAN First: EnabledBoot Sequence: A,C,SCSISwap Floppy Drive: DisabledBoot Up Floppy Seek: EnabledBoot Up NumLock Status : OnGate A20 Option : FastMemory Parity/ECC Check : DisabledTypematic Rates Setting: DisabledTypematic Rate (Chars/Sec): 6Typematic Delay (Msec): 250Security Option: SETUPIDE Second Channel Control: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