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计算机]超详细超频知识.doc

    • 资源ID:4561277       资源大小:488.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机]超详细超频知识.doc

    (转霏凡)核心硬件详解+超频精华大集合-100%的简单易懂,不超频的也能从中受益一共四篇,看完这个你就对核心硬件就掌握的差不多了,重要关键的地方我已用特别颜色突出显示。若想进一步提高自己,请参考其他更高深的资料。如: BIOS维修网站 等等 PS:文章80%是转来的,加上我自己所知添加更新而成。希望大家都能顶一下,增加点人气 首先说明一点:本文主要是原理理论讲解(但也足够实践动手超频了),关于实践动手超频也可参考以下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 1. 玩转超频!Athlon64处理器最详细超频指南手册 2. 超频不难 手把手教你实测闪龙2500+ 3. 生动的入门经典!CPU超频全方位攻略! 4. 看清显存种类挑选显卡 5. 解读3代DDR显卡 目录索引: 通向高手之路!DIY超频经典教程 1.什么是超频? 2.超频的危险 3.A.基础知识 3.B.基础知识(续)-深入主频、外频、超频 4.怎样超频 5.RAM及它对超频的影响 6.超频RAM 7.购买更高速的RAM 8.电压及它怎样影响超频 9.散热 10.超频秘技 11.超频FAQ k8超频指南(见1楼) 超频无止境 市售最能超处理器全曝光(见2楼) 超频的高级知识(见4楼) 通向高手之路!DIY超频经典教程 -精华中的精华!强烈建议看完这篇 1.什么是超频?超频是使得各种各样的电脑部件运行在高于额定速度下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购买了一颗Pentium 4 3.2GHz处理器,并且想要它运行得更快,那就可以超频处理器以让它运行在3.6GHz下。 郑重声明!警告:超频可能会使部件报废。超频有风险,如果超频的话整台电脑的寿命可能会缩短。如果你尝试超频的话,我将不对因为使用这篇指南而造成的任何损坏负责。这篇指南只是为那些大体上接受这篇超频指南/FAQ以及超频的可能后果的人准备的。有少部分人对系统检测的工具不了解,在此稍微说明下:1.Cpu-Z,可以侦测CPU的信息,包括主板、内存等信息的检测CPU-Z同样可以胜任; 2.EVEREST(原名AIDA32),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每一个方面的信息,包括CPU等的温度、电压; 3.为什么想要超频?是的,最明显的动机就是能够从处理器中获得比付出更多的回报。你可以购买一颗相对便宜的处理器,并把它超频到运行在贵得多的处理器的速度下。如果愿意投入时间和努力的话,超频能够省下大量的金钱;如果你是一个象我一样的狂热玩家的话, 超频能够带给你比可能从商店买到的更快的处理器。 2.超频的危险首先我要说,如果你很小心并且知道要做什么的话,那对你来说,通过超频要对计算机造成任何永久性损伤都是非常困难的。不严格地说,我们可以认为风险近似于零。事实上,增加微处理器的频率不应该造成任何损害,但仅仅把它推向极限是很难烧毁系统的。在最坏的情况下,处理器将在选择的频率下不工作,而改回它的原始频率,它就又运转了,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然而仍有危险。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危险就是发热。在让电脑部件高于额定参数运行的时候,它将产生更多的热量。如果没有充分散热的话,系统就有可能过热。不过一般的过热是不能摧毁电脑的。由于过热而使电脑报废的唯一情形就是再三尝试让电脑运行在高于推荐的温度下。就我说,应该设法抑制在60 C以下。不过无需过度担心过热问题。在系统崩溃前会有征兆。随机重启是最常见的征兆了。过热也很容易通过热传感器的使用来预防,它能够显示系统运行的温度。如果你看到温度太高的话,要么在更低的速度下运行系统,要么采用更好的散热。稍后我将在这篇指南中讨论散热。超频的另一个“危险”是它可能减少部件的寿命。在对部件施加更高的电压时,它的寿命会减少。小小的提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如果打算进行大幅超频的话,就应该注意寿命的缩短了。然而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任何超频的人都不太可能会使用同一个部件达四、 五年之久,并且也不可能说任何部件只要加压就不能撑上4-5年。大多数处理器都是设计为最高使用10年的,所以在超频者的脑海中 ,损失一些年头来换取性能的增加通常是值得的。 3.A.基础知识为了了解怎样超频系统,首先必须懂得系统是怎样工作的。用来超频最常见的部件就是处理器了。在购买处理器或CPU的时候,会看到它的运行速度。例如,Pentium 4 3.2GHz CPU运行在3200MHz下,这是对一秒钟内处理器经历了多少个时钟周期的度量。一个时钟周期就是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处理器能够执行给定数量的指令。所以在逻辑上,处理器在一秒内能完成的时钟周期越多,它就能够越快地处理信息,而且系统就会运行得越 快。1MHz是每秒一百万个时钟周期,所以3.2GHz的处理器在每秒内能够经历3,200,000,000或是3十亿200百 万个时钟周期。相当了不起,对吗?超频的目的是提高处理器的GHz等级,以便它每秒钟能够经历更多的时钟周期。计算处理器速度的公式是这个:外频(以MHz为单位)×倍频 = 速度(以MHz为单位)。现在来解释外频、FSB和倍频是什么: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FSB(对AMD处理器来说是HTT*,AMD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在芯片里了),或前端总线,就是整个系统与CPU通信的通道。所以,FSB能运行得越快,显然整个系统就能运行得越快。在AMD Athlon 64 CPU上,术语FSB实在是用词不当,本质上并没有FSB,FSB被整合进了芯片。这使得FSB与CPU的通信比Intel的标准FSB方法快得多。它还可能引起一些混乱,因为Athlon 64上的FSB有时可能被说成HTT。如果看到某些人在谈论提高Athlon 64 CPU上的HTT,并且正在讨论认可为普通FSB速度的速度,那么就把HTT当作FSB来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并且能够被视为同样的事物,而把HTT当作FSB来考虑能够消除一些可能发生的混淆。 注意: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前端系统总线(Front Side Bus,简称FSB)是CPU和主板的北桥芯片或者MCH(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它的速度(频率)高低影响着CPU访问内存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如果还不明白,就看这个例子吧:2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二千万次;而2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200MHz×64bit÷8Byte/s=1600MB/s。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注意:所以,一些文章讲超频、分频之类提到超FSB时实际上是指超“外频”,也即FSB潜在的真实速度,是指没有乘那个2或4系数的值(比如FSB为800MHz,也即200MHz×400=800MHz,超频所改变的值是指改变200这个指,例如把200超到250,当然FSB也从800变成250×4=1000了)。因此,在超频中提到FSB时大家应该辨别-是等于外频的值,还是乘以系数后的值。 CPU厂商已经找到了增加CPU的FSB有效速度的方法。他们只是在每个时钟周期中发送了更多的指令。所以CPU厂商已经有 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两条指令的办法(AMD CPU),或甚至是每个时钟周期四条指令(Intel CPU),而不是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一条指令。那么在考虑CPU和看FSB速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它不是真正地在那个速度下运行。 Intel CPU是“四芯的”,也就是它们每个时钟周期发送4条指令。这意味着如果看到800MHz的FSB,潜在的FSB速度其实只有200MHz,但它每个时钟周期发送4条指令,所以达到了800MHz的有效速度。相同的逻辑也适用于AMD CPU,不过它们只是“二芯的”,意味着它们每个时钟周期只发送2条指令。所以在AMD CPU上400MHz的FSB是由潜在的200MHz FSB每个时钟周期发送2条指令组成的。这是重要的,因为在超频的时候将要处理CPU真正的FSB速度(即外频值),而不是有效CPU速度。速度等式的倍频部分也就是一个数字,乘上外频速度就给出了处理器的总速度。例如,如果有一颗具有200MHz外频(也即在乘二或乘四之前的真正FSB速度)和10倍频的CPU,那么等式变成:(外频)200MHz×(倍频)10 = 2000MHz CPU速度,或是2.0GHz。在某些CPU上,例如Intel自1998年以来的处理器,倍频是锁定不能改变的。在有些上,例如AMD Athlon 64处理器,倍频是“封顶锁定”的,也就是可以改变倍频到更低的数字,但不能提高到比最初的更高。在其它的CPU上,倍频是完全放开的,意味着能够把它改成任何想要的数字。这种类型的CPU是超频极品,因为可以简单地通过提高倍频来超频CPU。在CPU上提高或降低倍频比超外频容易得多了。这是因为倍频和外频不同,它只影响CPU速度。改变外频时,实际上是在改变每个单独的电脑部件与CPU通信的速度。这是在超频系统的所有其它部件了。这在其它不打算超频的部件被超得太高而无法工作时, 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一旦了解了超频是怎样发生的,就会懂得如何去防止这些问题了。 在此,顺便提及下显卡的显存和内存的标准工作电压: 1. DDR显存:2.5V。 / DDR2显存:1.8V / DDR3显存:1.8V,耗电量较DDR2明显降低。 显卡超频较简单,常用的测试超频工具主要有-PowerStrip ,ClockGen (主页 ),N卡用的NVCool , ATi显卡用的ATiTool 2. SDRAM内存一般工作电压都在3.3伏左右,上下浮动额度不超过0.3伏;DDR266/DDR333/DDR400/DDR533的标准电压是2.52.66V(DDR266、DDR333可以将内存电压设定为2.5V,DDR400内存电压设定为2.63V或2.65V,);而DDR2 SDRAM内存的工作电压一般在1.8V左右。具体到每种品牌、每种型号的内存,则要看厂家了,但都会遵循标准电压,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 3.B.基础知识(续)-深入主频、外频、超频 时钟和频率在电子技术中,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我们将第一个脉冲和第二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频率在数学表达式中用“f”表示,其相应的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其中1 G=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计算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单位及相应的换算关系是:s(秒)、ms(毫秒)、s (微秒)、ns(纳秒),其中:1s=1000ms,1 ms=1000s,1s=1000ns。电脑中的时钟和我们日常所用的“时钟”可不一样,它没有现在是“几点几分”的指示,而仅仅是一个按特定频率连续发出脉冲的信号发生器。至于电脑主板COMS中保留日期和时间的功能则另当别论。电脑系统中为什么要有时钟?举个例子说吧,我们在做广播操时总要放广播操的录音(或要一人喊口令),这样几十个做操的人中虽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只要都按统一的节拍做,就可以将广播操做得比较整齐。同样,电脑中是一个复杂数据处理系统,其中CPU处理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指令进行的,每次执行指令时,CPU内部的运算器、寄存器和控制器等都必须相互配合进行,虽然每次执行的指令长短不一,参与运算的CPU内部单元也不止一个,但由于都能按照统一的时钟脉冲同步地进行,所以整个系统才能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况且电脑中除CPU外,还有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等,由于这些分系统运行时也需用特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用于规范运行,所以在电脑系统中除了CPU主频和系统时钟外,还有用于ISA和PCI总线和AGP显示接口的时钟,当然这些时钟的频率都低于系统时钟。 主频和外频在电脑中,系统总线通常是指CPU的I/O接口单元与系统内存、L2 Cache和主板芯片组之间的数据、指令等传输通道。系统总线时钟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时钟和CPU外部时钟(外频),它是电脑系统的基本时钟,电脑中各分系统中所有不同频率的时钟都与系统时钟相关联。由于从486DX2(CPU)开始,CPU的内核工作频率和外频(系统时钟频率)就不一致了。在586、686电脑中,系统时钟就是CPU的“外频”,而将系统时钟按规定比例倍频后所得到时钟信号作为CPU的内核工作时钟。CPU内核工作时钟频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脑主频,例如说某电脑是Pentium233,那么这台电脑的系统时钟是66MHz,而它的主频则是(66×3.5)= 233MHz。各分系统时钟和AGP接口时钟都是由系统时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频或倍频得到的,所以调整电脑中的系统时钟频率必然将改变其它各分系统时钟信号频率,影响各分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这一点对电脑发烧友进行CPU超外频运行时应该加以充分重视。 主频、外频和运算速度在电脑数据通信中计算数据传输速率常使用公式:时钟频率×数据总线宽度÷8=Betys/s。在电脑系统中,CPU与系统内存、显示接口(如AGP“总线”)以及通过主板芯片组与扩展总线(ISA、PCI)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是按相应的时钟频率进行的。例如当系统时钟为66MHz时,系统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率是528MB/s。AGP高速显示接口工作在X1方式的时钟频率也是66MHz,但由于数据宽度只有32位,所以AGP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只能达到266MB/s 。PCI总线的数据宽度虽然也是32位,但由于PCI总线时钟频率只有33MHz,所以PCI总线的数据传输最高速率只有133MB/s。在Intel公司推出440BX主板芯片将系统时钟频率由原来的66MHz提高到100MHz后,CPU与系统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率就达到了 800MB/s(100×64÷8)。从这点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数据宽度条件下,只要提高工作时钟频率就能提高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另外,提高CPU的主频对提高CPU运算速度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举例说吧,假设某型CPU能在1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所以在人们不断设法提高CPU工作主频的同时,还在努力试图提高电脑的系统时钟频率。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是想提高电脑的总体运行速度,因为只有当电脑中的CPU运算速度、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制约主频、外频提高的因素既然提高CPU主频和系统时钟频率可以提高电脑系统的运算速度,那么为什么至今为止CPU的主频和电脑系统时钟频率还不能提得更高呢?这都是因为提高CPU时钟频率和系统时钟频率受到了一些暂时还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所造成的。提高CPU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由于CPU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CPU运算正确。如果更低的工艺技术过关,那么生产出主频更高的CPU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再能解决IBM提出的铜基导体技术难题,那么更有可能制造出工作主频更高的CPU。另一方面,提高系统时钟频率的尝试也受到了运行速度较慢的外部器件制约。几十年来,虽然外部设备,主要是数据存储设备技术也在逐步发展,但其发展的速度同CPU的发展进度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硬盘为例,尽管生产厂家丝毫没有松懈地努力对硬盘制造技术进行改进,然而硬盘的读、写的实用速度也仅在7MB/s左右,硬盘接口也只能工作在66MHz左右的时钟下,一旦时钟频率提高太多,硬盘就可能无法正常运行。系统时钟频率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ISA和PCI等扩展总线的时钟频率,因此必然影响联接在这些接口上的外部设备运行状态,所以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去提高系统时钟频率。 超频运行与外频的选择电脑中CPU的主频与系统时钟有对应关系,如Pentium 166的166MHz主频就是将66MHz的系统时钟进行2.5倍频而获取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将Pentium 166的倍频系数改为3就可以使它运行在200MHz的主频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CPU“超频”,实际上有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甚至许多Remark 的CPU也是因此而产生。'“超频”损害了CPU生产商的利益,所以Intel对其多数CPU产品进行了“锁频”技术处理,这种锁频CPU采用固定倍频系数的方法去限制用户对CPU超频运行。锁频CPU的表现是当用户人为设置的倍频系数超过原CPU的倍频系数时,CPU就仍然采用原倍频系数对系统时钟倍频,保证CPU运行在标称频率值上。例如锁频Pentium 133的倍频系数被锁定在2上,因此无论你如何在主板上设置倍频系数,你也无法迫使它运行在高于133MHz的主频上。具体表现是当主板设置的CPU内核时钟超过标称值时,CPU一概不予理睬,仍然按规定的倍频系数运行在133MHz主频上。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针对Intel的锁频,不少电脑爱好者另辟蹊径,找出了采用提高系统时钟频率(实际上也就是提高CPU的外频)的方法强制锁频的CPU运行在高出标称值很多的主频上。具体方法就是将原66MHz的系统时钟提高到75MHz或83MHz上,然后适当调高CPU的工作电压,这样尽管CPU的倍频系数不变也能使 Pentium 133运行在(75×2)=150MHz或(83×2)=166MHz的主频上。对于其它锁频的686 CPU如Pentium 233等,也可以按此方法进行处理。不过采用提高系统时钟的并不一定在每一台电脑上都能成功,这是因为系统时钟频率提高后,电脑中系统内存、PCI总线时钟和AGP显示接口的时钟频率都提高了。因此我们在对没有锁频的CPU和被锁频的CPU超频时要区别处理。对没有锁频的CPU,我们可以采用保持正常系统时钟(CPU外频)频率,提高CPU倍频系数的方法进行超频,超频能否成功仅取决CPU本身的性能和质量。而在采用提高系统时钟方法对锁频CPU进行超频时,超频能否成功则不但取决于CPU的性能和质量外,还取决于系统内存(RAM)、硬盘和AGP显示卡等部件的性能和质量,所以,我们在对CPU进行超频运行时必须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适可而止。 4.怎样超频那么现在了解了处理器怎样到达它的额定速度了。非常好,但怎样提高这个速度呢? 首先说一点,决定超频潜力的因素是:1.温度是最影响超频的因素。事实上,为了保证在最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厂商设立了必要的安全范围。厂商设定的这个数据称为Tcase,从而定义了处理器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分派的值取决于厂商的标准,例如AMD的最大Tcase(通常)是70摄氏度,那就是处理器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同时处理器的内部在它的操作频率下不会遇到稳定性的问题。因而可以推断,处理器的内部温度越低于Tcase,它的超频潜力就越高。多数超频记录都是靠压缩液氮这样的散热系统把处理器的温度维持在负值下取得的,这并非偶然。因而可以推断,处理器的内部温度越低于Tcase,它的超频潜力就越高。多数超频记录都是靠压缩液氮这样的散热系统把处理器的温度维持在负值下取得的,这并非偶然;2.处理器批次,或者说是制造过程。在一个范围内递增的几个型号是基于相同的构架和相同的制造过程的。例如,采用Socket 754的Athlon 64 2800+,3000+,3200+和3400+其实就是相同的处理器,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异是为它们设定的倍频。它们分别是:9×,10×,11×和12 ×。微处理器的最终频率是外频与这个倍频的乘积。Athlon 64的基本外频是200 MHz。对于前面提到的处理器,对应的频率是1800 MHz,2000 MHz,2200 MHz和2400 MHz,对处理器倍频的分配是在生产流程的最后实现的。由于生产上的种种原因,低频处理器比高频的更好超。特别是我们所用的3000+,它能够达到AMD 处理器靠风冷所能获得的最高频率。3500+通常不能与这些3000+相比。但购买低端处理器必须拥有全面的知识。事实上,低频处理器比那些初始频率较高的处理器更容易在外频上获得提升,所以前者拥有真正的超频潜力。超频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BIOS。在系统启动时按下特定的键就能进入BIOS了。用来进入BIOS最普通的键是Delete 键,但有些可能会使用象F1,F2,其它F按钮,Enter和另外什么的键。在系统开始载入Windows(任何使用的OS)之 前,应该会有一个屏幕在底部显示要使用什么键的。假定BIOS支持超频*,那一旦进到BIOS,应该可以使用超频系统所需要的全部设置。最可能被调整的设置有:倍频,外频,RAM延时,RAM速度及RAM比率。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你唯一要设法做到的就是获得你所能达到的最高外频×倍频公式。完成这个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倍频,但那在一些处理器上无法实现,因为倍频被锁死了。其次的方法就是提高外频。这是相当具局限性的,所有在提高外频时必须处理的RAM问题都将在下面说明。一旦找到了CPU的速度极限,就有了不只一个的选择了。 如果你实在想要把系统推到极限的话,为了把外频升得更高就可以降低倍频。 要明白这一点,想象一下拥有一颗2.0GHz的处 理器,它采用200MHz 外频和10倍频。那么200MHz×10 = 2.0GHz。显然这个等式起作用,但还有其它办法来获得2.0GHz。可以把倍频提高到20而把外频降到100MHz,或者可以把外频升到250MHz而把倍频降低到8。这两个组合都将提供相同的2.0GHz。那么是不是两个组合都应该提供相同的系 统性能呢?不是的。因为外频是系统用来与处理器通信的通道,应该让它尽可能地高。所以如果把外频降到100MHz而把倍频提高到2 0的话,仍然会拥有2.0GHz的时钟速度,但系统的其余部分与处理器通信将会比以前慢得多,导致系统性能的损失。在理想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高地提高外频就应该降低倍频。 原则上,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包括系统其它部分时会变得复杂,因为 系统的其它部分也是由外频决定的,首要的就是RAM。这也是我在下一节要讨论的。 5.RAM及它对超频的影响受提高外频影响最大的部件就是RAM。在购买RAM时,它是被设定在某个速度下的。我将使用表格来显示这些速度: PC-2100 - DDR266 PC-2700 - DDR333 PC-3200 - DDR400 PC-3500 - DDR434 PC-3700 - DDR464 PC-4000 - DDR500 PC-4200 - DDR525 PC-4400 - DDR550 PC-4800 - DDR600要了解这个,就必须首先懂得RAM是怎样工作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被用作CPU需要快速存取的文件的临时存储。例如,在载入游戏中平面的时候,CPU会把平面载入到RAM以便它能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快速地访问信息,而不是从相对慢的硬盘载入信息。 要知道的重要一点就是RAM运行在某个速度下,那比CPU速度低得多。今天,大多数RAM运行在133MHz至300MHz 之间的速度下。这可能会让人迷惑,因为那些速度没有被列在我的图表上。这是因为RAM厂商仿效了CPU厂商的做法,设法让RAM在每个RAM时钟周期发送两倍的信息。这就是在RAM速度等级中DDR的由来。它代表了Double Data Rate(两倍数据速度)。所以DDR 400意味着RAM在400MHz的有效速度下运转,DDR 400中的400代表了时钟速度。因为它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两次指令,那就意味着它真正的工作频率是200MHz。这很像Intel的 “四芯”FSB。那么回到RAM上来。之前有列出DDR PC-4000的速度。PC-4000等价于DDR 500,那意味着PC-4000的RAM具有500MHz的有效速度和潜在的250MHz时钟速度。所以超频要做什么呢? 如我之前所说的,在提高外频的时候,就有效地超频了系统中的其它所有东西。这也包括RAM。额定在PC-3200(DDR 400)的RAM是运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的。对于不超频的人来说,这是足够的,因为外频无论如何不会超过200MH z。不过在想要把外频升到超过200MHz的速度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RAM只额定运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提高外频到高于200MHz可能会引起系统崩溃。这怎样解决呢?有三个解决办法:使用外频:RAM比率,超频RAM或是购买额定在更高速度下的RAM。因为你可能只了解那三个选择中的最后一个,所以我将来解释它们:外频:RAM比率:如果你想要把外频提高到比RAM支持的更高的速度,可以选择让RAM运行在比外频更低的速度下。这使用外频:RAM比率来完成。基本上,外频:RAM比例允许选择数字以在外频和RAM速度之间设立一个比率。假设你正在使 用的是PC-3200(DDR 400)RAM,我之前提到过它运行在200MHz下。但你想要提高外频到250MHz来超频CPU。很明显,RAM将不支持 升高的外频速度并很可能会引起系统崩溃。为了解决这个,可以设立5:4的外频:RAM比率。基本上这个比率就意味着如果外频运行在5MHz下,那么RAM将只运行在4MHz下。更简单来说,把5:4的比率改成100:80比率。那么对于外频运行在100MHz下,RAM将只运行在80MHz下。基 本上这意味着RAM将只运行在外频速度的80下。那么至于250MHz的目标外频,运行在5:4的外频:RAM比率中, RAM将运行在200MHz下,那是250MHz的80。这是完美的,因为RAM被额定在200MHz。 然而,这个解决办法不理想。以一个比率运行外频和RAM导致了外频与RAM通信之间的时间差。这引起减速,而如果RAM 与外频运行在相同速度下的话是不会出现的。如果想要获得系统的最大速度的话,使用外频:RAM比率不会是最佳方案。 6.超频RAM超频RAM实在是非常简单的。超频RAM的原则跟超频CPU是一样的:让RAM运行在比它被设定运行的更高的速度下。幸好两种超频之间的类似之处很多,否则RAM超频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要超频RAM,只需要进入BIOS并尝试让RAM运行在比额定更高的速度下。例如,可以设法让PC-3200(DDR 400)的RAM运行在210MHz的速度下,这会超过额定速度10MHz。这可能没事,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崩溃。如果这发生了,不要惊慌。通过提高RAM电压,问题能够相当容易地解决。RAM电压,也被称为vdimm,在大多数BIOS中是能够调节的。用最小的可用增量提高它,并测试每个设置以观察它是否运转。一旦找到一个运转的设置,可以要么保持它,要么尝试进一步提高 RAM。然而,如果给RAM加太多电压的话,它可能会报废。在超频RAM时你只还需要担心另一件事,就是延时。这些延时是在某些RAM运行之间的延迟。基本上,如果你想要提高RAM速度的话,可能就不得不提高延时。不过它还没有复杂到那种程度,不应该难到无法理解的。 在此,稍微提及下内存参数的一些术语: 1、CL(CAS Latency)中文名称为“内存读写操作前列地址控制器的潜伏时间”,在BIOS中的选项可能为:2、2.5和3。随着DFI NF4主板的出现,还增加了1.5这个极限选项。这个参数很重要,内存条铭牌上一般都有推荐参数。较低的CAS周期能减少内存的潜伏周期以提高内存的工作效率。因此只要能够稳定运行操作系统,我们应当尽量把CAS参数调低。反过来,如果内存运行不稳定,可以将此参数设大,以提高稳定性。 2、tRCD(RAS-to-CAS Delay)中文为“行寻址至列寻址延迟时间”,一般选项有2、3、4、5,别名有Active to CMD等。对于延迟时间,当然是数值越小,性能越好。 3、tRP(RAS Precharge Time)“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一般只有2、3、4三个选项。这个参数的名称也比较多,一般有RAS Precharge、Precharge to active几种。tRP值越低,预充电参数越小,则内存读写速度就越快。 4、tRAS(RAS Active Time)“内存行有效至预充电的最短周期”nForce系列主板对它的调节幅度最大,从1到15都可选择。别名也是最多的: Active to Precharge Delay、Row Active Time、Precharge Wait State、Row Active Delay、Row Precharge Delay、RAS Active Time等等。调整这个参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推荐参数选项有5,6或者7这3个。大多数情况还要结合主板和CPU情况,并不是说越大或越小就越好。 5. Command Rate 这个选项也就是所谓的“1T、2T”,全名“首命令延迟”,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等。由于DDR内存在寻址时,先要进行P-Bank的选择(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然后才是L-Bank/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单位是时钟周期。显然,也是越短越好。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因此当你的内存插得很多而出现不太稳定的时间,才需要将此参数调长。目前的大部分K8主板默认参数都比较保守,采用2T。这就是关于它的全部了。如果只超频CPU是很简单的。 7.购买更高速的RAM这是整个指南中最简单的了,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如说250MHz,只要买额定运行在250MHz下的RAM就行了, 也就是DDR 500。对这个选择唯一的缺点就是较快的RAM将比较慢的RAM花费更多。因为超频RAM是相对简单的,所以可能应该考虑购买较慢的RAM并超频它以符合需要。根据你需要的RAM类型,这可能会省下许多钱。这基本上就是关于RAM和超频所需要了解的全部了。现在进入指南的其它部分。 8.电压及它怎样影响超频 在超频时有一个极点,不论怎么做或拥有多好的散热都不能再增加CPU的速度了。这很可能是因为CPU没有获得足够的电压。跟前面提到的内存电压情况十分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提高CPU电压,也就是vcore就行了。以在RAM那节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完成这个。一旦拥有使CPU稳定的足够电压,就可以要么让CPU保存在那个速度下,要么尝试进一步超频它。跟处理RAM一 样,小心不要让CPU电压过载。每个处理器都有厂家推荐的电压设置,在网站上找到它们,设法不要超过推荐的电压。 紧记提高CPU电压将引起大得多的发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在超频时要有好的散热的本质原因。那引导出下一个主题。 9.散热如我之前所说的,在提高CPU电压时,发热量大幅增长。这必需要适当的散热。基本上有三个“级别”的机箱散热:风冷(风扇)水冷Peltier/相变散热(非常昂贵和高端的散热)我对Peltier/相变散热方法实在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我不准备说它。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它会花费1000美元以上, 并且能够让CPU保持在零下的温度。它是供非常高端的超频者使用的,我想在这里没人会用它吧。然而,另外两个要便宜和现实得多。每个人都知道风冷。如果你现在正在电脑前面的话,你可能听到从它传出持续的嗡嗡声。如果从后面看进去,就会看到一个风扇。这 个风扇基本上就是风冷的全部了:使用风扇来吸取冷空气并排出热空气。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安装风扇,但通常应该有相等数量的空气被 吸入和排出。水冷比风冷更昂贵和奇异。它基本上是使用抽水机和水箱来给系统散热的,比风冷更有效。那些就是两个最普遍使用的机箱散热方法。然而,好的机箱散热对一部清凉的电脑来说并不是唯一必需的部件。其它主要的部件有CPU散热片/风扇,或者说是HSF。HSF的目的是把来自CPU的热量引导出来并进入机箱,以便它能被机箱风扇排出。在CPU上 一直有一个HSF是必要的。如果有几秒钟没有它,CPU可能就会烧毁。 好了,这就是超频的基础了。 10.超频秘技a.CPU超频和CPU本身的“体质”有关很多朋友们说他们的CPU加压超频以后还是不稳定,这就是“体质”问题。对于同一个型号的CPU在不同周期生产的可超性不同,这些可以从处理器编号上体现出来。(可以参见“超频无止境 市售最能超处理器全曝光”的介绍)b.倍频低的CPU好超大家知道提高CPU 的FSB比提高CPU倍频性能提升快,如果是不锁倍频的CPU,高手们会采用提高FSB降低倍频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c.制作工艺越先进越好超制作工艺越先进的CPU,在超频时越能达到更高的频率。比如Intel采用90纳米的制造工艺的Prescott核心。d.温度对超频有决定性影响大家知道超频以后CPU的温度会大幅度的提高,配备一个好的散热系统是必须的。这里不光指CPU风扇,还有机箱风扇等。另外,在CPU核心上涂抹薄薄一层硅脂也很重要,可以帮助CPU良好散热。e.主板是超频的利器一块可以良好支持超频的主板一般具有以下优点:(1)支持高外频。(2)拥有良好供电系统。如采用三相供电的主板或有CPU单路单项供电的主板。(3)有特殊保护的主板。如在CPU风扇停转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源,部分主板把它称为“烧不死技术”。(4)BIOS中带有特殊超频设置的主板。(5)做工优良,最好有6层PCB板。 11.超频FAQ这只是对超频的基本提示/技巧的汇集,以及它是什么和它包括什么的一个基本的概观。1.超频能到什么程度?不是所有的芯片/部件超频都一样的。仅仅因为有人让Prescott上到了5 GHz,那并不意味着你的就保证能到4 GHz,等等。每块芯片在超频能力上是不同的。有些很好,有些是LJ,大多数是一般的。试过才知道。 2.这是好的超频吗?你对获得的感到快乐吗?如果肯定的话,那就是了(除非它只有5或更少的超频- - 那么就需要继续了,除非超频后变得不稳定了)。否则就继续。如果到达了芯片的界限,那就无能为力了。 3. 多热才算过热/多少电压才算太高?作为对于安全温度的一个普通界定,在满负荷下的温度对P4来说应该是低于60 C,而对Athlon来说是55 C。越低越好,但温度高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超详细超频知识.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