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自我管理与提升]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四.doc

    • 资源ID:4560744       资源大小:11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我管理与提升]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四.doc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社会工作专业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不但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服务体系,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更加完整,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实践效能,而且也逐步确立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学术制度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工作理论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 一、 什么是理论一般来说理论涉及几个相关的名词:概念、观点、理论、原则和模式。概念是对某类事物共同特点的概括,它反映了该类事物的某一方面本质特征。观点是人们观察分析事物的一个角度,是人们关于某事物的看法。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理论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同,就可以帮助人们将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简化为易于理解和认识的形式。在社会工作中,一些人们长期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模式同样具有理论特征,因此被称为实践理论。 二、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理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其作用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社会工作专业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首先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能否有效地解释和理解人们的需求,并且在实践中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不论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都要做到能够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理论与实务之争,在临床实践中忽视理论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也曾遭到其他学科的贬斥,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没有理论的专业。其实,所有这些争论或批评都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观念基础上的。之所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甚至对立,一方面是人们人为地将理论神秘化,使之与实践分离并对立起来;另一方面还在于人们的理论视角不同,理论水平不同,因此彼此难以理解。处于较低抽象水平的人一般比较难于理解具有较高抽象水平的理论,而理论视角差别越大彼此相互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然而理论作为行动的一部分,不论其在什么抽象水平上、在什么理论视角上都能够对行动产生指导作用,所不同的是行动的后果,正如特纳所说的,关于临床工作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辩已经过去,大多数人都承认理论与实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承认理论与实务密不可分并非否认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理论对实务的作用。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解释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服务于人的需要的专业。当社会工作者面对一个求助者时,首先要判断他的需要是什么,接下来必须要问的是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要、是什么因素使他产生这样的需要、是他的个人因素还是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因素。当社会工作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都是以一定理论为依据对求助者的需要作出解释和判断的。所不同的是依据的理论不同,就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和判断。不管作出怎样的解释和判断,都将成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基础。2、预测预测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求助者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其次是对影响求助者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作出预测,再次是对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务对求助者可能产生的效用的预测。正确的预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有准备地面对求助者变化着的需要,这样能为有效地帮助求助者打下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作为大量服务实践经验的结晶,可以用来对同类问题作出预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服务于人的专业。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服务的提供,其最终目标还是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利的生活状态。因此,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助人的办法和途径。这也正是社会工作理论所能发挥的作用。社会工作理论特别是实践理论可以为新的助人活动提供干预的方法和模式,使社会工作有效展开。4、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是大量社会工作经验的总结,正因为此,它能够对后来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指导,使实践者免于盲目地探索。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对助人活动的开展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5、发展新的理论社会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翻新,社会工作理论必须对此发展作出解释,即发展出新的理论。一方面,社会工作研究者可以借助于社会工作实践来充实理论;另一方面,对原有理论的质疑也会产生新的理论。这些都有利于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英国社会工作学者大卫.豪认为,只要是做有关人及其所遇到的问题的工作,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社会科学知识。如果一个实务工作者清楚地知道他的工作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他就会不仅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还能做到深谋远虑。但是,理论的繁多也让一线实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无所适从,无论从学习还是从运用理论的角度来看,都显得十分困难。对繁多的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分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角度不同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也不同。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另一位社会工作学者马尔科姆.佩恩则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一)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简单,实则涉及事物根本属性的问题需要回答。例如: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所感觉到的与你所感受到东西相同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虽然不能直接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工作者怎么去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并可能决定所服务的结果。所谓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会,从而支持着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2、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有需求的人改变他们 的不利处境。但是,要说明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给予人们的帮助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自发形成的互相帮助,它有明确的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有效的方法技巧。在“支持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社会工作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应该为案主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怎样提供帮助,在为其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怎样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统一的目标。“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当社会工作者依据“社会工作理论”为受助者提供帮助时,是依据“支持社会工作理论”对人及社会环境的理解来确定具体的帮助计划的。而实践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又能为“支持社会工作理论”提供进一步理解人与社会关系的素材。(二)马尔科姆.佩恩的分类马尔科姆.佩恩根据不同理论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征,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所谓实证主义理论就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实证主义者相信,只有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观察中找到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知识。任何一般观念都必须有客观存在与之相对应。观念、判断必须是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的,才能称之为真理。对实证主义者来说,价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而在方法论方面,实证主义主张探索世界形成知识的方法是唯一的,即只有经过人们的感官获得并经过实验验证的知识才是可信的。在方法上,现代主义强调实验法的普适性,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测量的,而且只有通过定量测量得来的知识才是可信的。因此,实证主义要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必须是中立的或科学的。实证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将自己定位为修正那些偏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及个人问题,其目标是使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都不要偏离社会的基本目标。现代主义者的信仰系统已经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现代主义理论的一个缺陷在于它关注了人与社会的共同本质,却忽视了其差异性和独特性。特别是在对人的看法上,只强调了人的客观性一面,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性一面。后现代理论提供了一种对世界更为复杂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观念也只是现实的符号表征,它指代现实,但不是现实本身。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符号、语言从来没有脱离它的主体而独立存在。每个人所使用的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意义都是与其个人特征、利益、社会地位等个人因素直接相关的。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知识是权力的反映。沃.威尔士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五个特征:第一,后现代是人们看待世界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其标志是机械论世界观已经陷入了不可克服的危机;第二,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和统一性的时代;第三,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普遍基本观念的时代;第四,后现代的基本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第五,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佩恩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者的疑问:知识所陈述的事实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知识)?谁说事实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让他们用这样的方式陈述事实?后现代主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颠覆了现代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全新的视角。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随着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裂,精神分析理论也划分出多个分支。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只重视内在冲突与潜意识,他自创“个人心理学”,认为个人内在精神中有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自我,其本质是社会的、合作的,会主动寻求目标。荣格反对弗洛伊德过度强调“性”,认为精神不只是由原欲本能构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对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一个突破。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打破了精神分析理论只关注人的内在世界的取向,转而关注内在心理动力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其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后人从不同方面加以强调或修正,而发展出多个不同的分支。精神分析理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60年代都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20年代社会工作方法在助人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二是儿童引导运动的推动;三是社会工作专业需要,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深入的精神服务。自此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心灵的构成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二)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部分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三)焦虑与防卫机制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害怕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否认拒绝相信或感知现实状况替代将感受与行为转换到另一个替代对象认同有意识或部分有意识地接受另一人的特质,以降低自我贬抑的感受投射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质归诸他人合理化为自己无法接受的行为寻找表面但合理的解释以维持自尊反作用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如以爱代替恨退化采用前一阶段的行为压抑将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冲动和想法放入潜意识中升华一种正常且非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如将性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释放方式对攻击者的认同被心理动力学派视为非常重要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是在儿童时期对父母亲的感受,同时也发生在个人一生当中面对握有实质权力的另一方时。(四)性心理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如果人的欲望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成为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早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点。(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在其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四、 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例如,一个公司女职员,最近感到关注压力太大,在公司里她感到同事们都不理她,男朋友也离她而去。她最近经常做梦,梦中一个大雪的夜晚,她站在路旁叫不到出租车。所有这些都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对工作和生活感到失望。治疗者运用精神分析法,即自由联想方法对她进行治疗。治疗者发现该女职员现在的状况与其幼年时被父亲疏忽的经历有关。她年幼时,父母工作非常忙,经常把她独自留在家里。特别是父亲对她几乎没有什么关注,而在她内心里一直期望父亲的关怀。治疗者发现幼年时的这段经历一直压抑在她的心里,于是由此入手,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逐渐帮助她疏解幼年经历对其现在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要与受助者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受助者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受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讲述出来。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在美国,社会工作一度几乎等同于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又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治疗,由此可见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要求社会工作服务于广大人群。这就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可能再有充分的资源与时间提供精神分析理论所要求的深入、耗时的治疗。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理论开始出现。由此,使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逐渐减弱。至今,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根本性影响。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整合而来的。尽管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但是,在实践中二者被整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手段。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一) 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在巴甫洛夫用狗做的经典实验中,狗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铃声与食物的反复结合使铃声具有了直接引起狗分泌唾液的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崛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人格和智力的主要测量工具。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其认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转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所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阿德勒认为,将人格化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斯金纳等又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将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学说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为认知行为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在认知理论之下,贝克首先提出了认知治疗。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也是在认知治疗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二) 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认知学派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在认知理论看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所谓认知包含各种心理现象和活动过程,诸如知识、意识、智力、思维、想象、创意、规划和谋略、理性、推论、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归属、象征化、幻想、梦想等,甚至知觉、记忆和注意等高级心理活动也属于认知范畴。几乎所有的人类心理活动都与认知有关。认知学派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尽管行为学派与认知学派融合在一起,被称为认知行为学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中不存在分歧。例如,斯金纳始终坚持在行为治疗中排除认知因素的作用,认为认知因素破坏了临床治疗的本质。 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思考与行动自动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假思索地行动。正因为行动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这些已经可以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以及人们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他用这个框架来说明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非理性的、扭曲的,则人们会逐渐发展出不正常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所谓前置事件是指环境中出现在目标行为之前的事件或其他相关行为;目标行为是指不想要的或问题行为,或即将予以改变的行为。结果则是指在发出行为之后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和事件。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其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所谓问题解决是增强个体界定问题、行动目标、规划及评估不同行动策略的认知能力。达到能够在不同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行动目标。所谓归因是指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解释。所谓认知原则,指的是修正一些认知上的错误的假定,包括过度概括、选择性认知或归因、过度责任或个人肇因假定、自我认错或顶罪、灾难化思考、两极化思考等。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1、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1)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2)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发出正确的行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认知行为学派主张,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形成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认知和生活形态是通过正确解读外在环境事件的意义,有效地自我调适来建构和调节的。(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帮助服务对象的关键是协助他(她)自助、自立、使其能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咨询者和帮助者,以达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效果。(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和自助的目标。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1)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二)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认知行为学派在助人的过程中为了使服务对象改变,一方面要协助他(她)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外在监督,实现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结合。从专业的助人过程来讲,有三个方面:1、 确定评估重点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评估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即思想如何推动了情绪和行为,行为如何带动了思想和情绪,情绪又如何影响思想和行为。2、 专业关系的建立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所谓结构性的和有期限的专业关系是指助人者与服务对象见面的次数、每一次见面的主题及目标都是确定的。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在接纳与信任的基础上,助人者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学习改变错误的认知,形成应对错误认知的行为。在专业关系持续期间,助人者要不断反省,因为服务对象可能会将他对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的期待投射到助人者身上。这是处理专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助人者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正确的认知。3、 助人者的角色助人者在专业关系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是教育者的角色,一个是伙伴的角色。作为教育者,助人者要做到教会服务对象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与技巧来检验自己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作为伙伴,助人者要陪伴他(她)一起探讨其思维方式,讨论应对其认知错误进行修正的目标与策略,并协助他(她)学习正确的行为,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三) 助人的策略与步骤认知行为学派助人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帮助受助人改变错误的认知,然后根据社会学习原理用正强化、负强化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受助人逐渐形成想要的行为,除去不想要的行为,并使受助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2) 要求受助人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3) 探索受助人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4) 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5) 检验受助人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四)结案和跟进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模式与通行的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模式相同,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来时,就应该进入结案阶段了。在结案的过程中,助人者应该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助人者在结案以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认知行为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因此,其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认知行为理论由于综合了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它能够做到从内在的认知和外在的行为两方面着手帮助受助者实现改变的目标,而认知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又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认知行为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首先,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心理功能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三者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助人实践中很难明确分清三者的不同作用。其次,认知行为理论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依赖,所以在面对缺乏足够认知能力的个体时,其适应性就受到很大限制。 第四节 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这里将对社会支持理论作一个介绍。 一、 社会支持理论发展的历史社会支持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社会支持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提出了依附理论,强调早期关系(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柯伯和卡塞尔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在过去几十年中,在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界,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研究;二是关于影响个人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因素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支持影响个人心理状态的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压力、社会支持、应对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在美国,社会支持网络用于临床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斯拜特以社会网络干预的方法训练治疗者,推广社会网络治疗理论。斯拜科特在进行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只要给予鼓励,每个人都有极大的互助潜能,治疗者反倒可以只扮演中介的角色。在治疗者的鼓励下,家庭成员中自然会有人承担起治疗者的角色。随后斯拜科特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并提出了网络干预的概念。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社区支持计划迅速发展,特别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离开治疗机构回归社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帮助病患者学习社交技巧和参与休闲活动,从而帮助精神病患者真正回归社区。在这个过程中,非正式网络发挥了不能代替的作用。1987年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组织将非正式网络支持纳入到精神病人的康复计划中,强调在自然网络而非治疗机构中康复,其最终目标是自然地回归社区。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支持理论得以发展。 二、 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一) 社会支持的概念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有很多讨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支持给予不同的界定。林南综合了众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讨论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定义: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网络只是个人可以直接接触的一些人,包括亲戚、同事、朋友。这些人对于个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亲密伙伴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紧密关系,关系中的人认同和期待彼此负有责任。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认可等。(二)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社会工作者对影响服务对象社会支持因素的准确判断,是提供有效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找到其个人问题产生原因的一个重要线索。一般来说,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1、发展因素一个人对关系的内在呈现是自出生以来就不断发展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人对关系的观感是个人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关系观感直接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关系的建立。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支持,其关键的问题在于过去的经验如何影响其今后的社会生活。进一步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则在于如何改变个人过去生活中的负面经验或弥补个人生活经验的不足,以改变个人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2、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的人格因素,包括自尊程度、社会性和控制场域对发展和使用社会支持的影响。一般来讲,低自尊对于建立关系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而高自尊者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一个对自我的评价高的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而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性高者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就可能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自主性高者则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利用社会资源网络的倾向不高。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中的作用体现于不同类型的生活环境。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个人更容易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也更倾向于利用支持网络;在封闭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就会相对减少。总的来说,发展因素、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对于每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来说,这三个因素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导致每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都是不同的。另外,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最终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还要有赖于个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认知与运用。 三、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的实务模式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一定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一种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以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其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或者提供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不能提供的社会支持。这时,社会工作机构暂时性地成为其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二是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其补足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其次是拟定具体的帮助计划,实施帮助。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评估包括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指的是网络的组成,包括人数、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类型(职业和领域)、网络中人们之间的距离等。内容则是指网络所发挥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评估又可以在个人和社区两个层面进行。个人层面的评估首先要确定网络所包括的人员的生活领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重要性。社区层面的评估可以是针对服务对象所生活的社区,也可以是一般性地对社区内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但是,无论是围绕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还是一般性地对社区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即主要评估社区中有哪些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现有资源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在于帮助其学习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案例有一个10岁女孩,父亲因犯罪被关进监狱,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她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照顾。一年前爷爷去世,奶奶72岁,脚有残疾。这个小女孩身体状况很差,经常生病,学习困难,性格内向,经常会遭到同学欺负。她从不把这些情况告诉老师,怕给老师惹麻烦。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这个小女孩的需要进行评估,发现可以帮助她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来满足其需要。社会工作者首先开始加强小女孩和奶奶之间的支持,要小女孩帮助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买菜、打扫卫生等;同时要奶奶每天晚饭后拿出5分钟时间来听小女孩读书;在学校方面,社会工作者希望老师注意观察小女孩的表现,提供机会让小女孩多与其他同学交往;请一个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同学与她建立学习伙伴关系,互相帮助;另外,请小女孩的姑姑和表姐经常关心和帮助小女孩;最后还请社区的一位热心楼长经常去小女孩家里照看一下,帮助处理一些紧急的情况。这样就帮助这个小女孩建立和利用她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她解决了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社会支持网络反映的是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中各系统的关系状态。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社会弱势人群。在对他们实施帮助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作出必要的评估,确定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在多大

    注意事项

    本文([自我管理与提升]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四.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