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学主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周存良 孝南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的相关描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2.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环节二(1)的学习检测目标1。评价任务二:通过环节二(2)的的学习检测目标2、3。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前准备。中秋节到了,妈妈买来的一些月饼,我们来把这些月饼分一分吧。出示: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块?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块?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块?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环节二1、学习新知动手操作2、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认识四分之一1新授认识。(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平均分)(3)学生交流。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学生汇报:把得到 的贴在黑板上。(4) 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5)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 吗?为什么?(不是平均分)通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检测目标1、3。(二) 认识 (1)、观察推想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2)、开展折的活动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的?说一说表示什么?C、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就一样大。(三)小组学习、。(2)你能说这个 表示的意义吗?教师明确:要想得到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一个物体或图形而说的。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分子 分数线 分母有了1/2作基础,1/4的学习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环节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把一个物体和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环节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完成P94练习二十的第一、二题:利用练习巩固学生新学的知识。附: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表示其中的1份 (平均分) 、 、这样的数都叫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综合文科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主题: 我爱我的家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周存良 孝南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相关标准: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4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5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6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在教材呈现方式上,力求达到让文本与学生对话,因此教材留出了一些空白,尽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以拓展的空间。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每一课都注意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及探究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庭、学校、社区的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单元学情分析:由于本单元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第一个单元,因此,本单元学习的第一步,要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知道学习本门课程可采取调查、访问、参观、查阅、讨论、研究、制作、汇报、交流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例和物品作为课程资源,在教法上可采用谈话式、对话式、活动式等新的方法,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教师要注意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单元课时:6课时单元反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发现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知道家庭的过去,发现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彩笔评价任务一:通过环节一,完成对学生准备的家庭照片或自画的的评价。评价任务二:通过环节二,完成对家庭小故事的评价。评价任务三:通过环节三,完成对自己烦恼讲述的的评价。教学过程设计 :一、我爱我家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二、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三、也谈我的烦恼。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四、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家 我家小故事 我的烦恼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