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4章选择题及答案.docx
论语1.4章选择题及答案1.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事而信”,就是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信任老百姓。(i1.案)B.“节用而爱人”,就是要求执政者平时能够节约用度,体现仁爱之心。C.“使民以时”,是指要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役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D.孔子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体现了他“为政以德”的思想。2.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o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下列各项中,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烛之武退秦师)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C.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川:由片案)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ShEng)吾身(1.4)B.如切如磋(CU6)o(1.13)C.贫而无谄(Xnn),富而无骄,何如?(1.15)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1.1)(正确答案)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日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H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D.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5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下列选项中的“而“意义用法和选段中的“而''一致的是()A.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僧)B.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k确言W)D.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6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下列选项中,跟“德不孤,必有邻”的内涵不相关的一项是()。A.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j'n)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B.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应该专心致力于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C.孔子认为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有了孝弟,那么人人就都能为统治者尽忠了。(正痈答案)D.孔子要求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更重要。8. 亢子认为如窠在道德修行之即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9.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正确答案)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10.子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下列对选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孔子认为君子要做到端庄严肃,让人肃然起敬,就必须要稳重,否则便没有威严“学则不固”的意思是“君子要重视学习,开阔视野,吸收新知,才不至于孤单。”(正确答案)C.君子应当把尽忠守信放在主要位置,慎重交友,不要与和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而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益于进德修业。D.君子要做到有错必改,不文过饰非。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Z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1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正确性W)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儒家精神所崇尚的。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B.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的主张。C“有朋自远方来”之所以“乐”,是因为会友既有益于切磋学问,又有益于健康。rc“用合茶)D.孔子认为,君子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小人学习是为了显示自己,因此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产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日:“不愤不启;不怫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15.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O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2)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下列对选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A.仁道宽广,不易把握,有子教人致力于实践孝悌之德,指点人们从切近处把握实践仁德的方法,这样做比较容易见效。B.有子从社会政治关系的角度谈孝悌,他认为,行孝悌能大大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有助于维护政治的安定。C.有子认为,孝悌是仁德的根本,只要能行孝悌,就能成为君子,并能掌握治国之道。可见,他提倡以孝悌治天下。D.孔子认为,子女孝养父母时,除了满足父母物质方面的需求之外,更应表现出敬爱的情意,这样才算能尽孝道。16.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文字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非严刑峻法。B.孔子认为,以道德教化治国,国君就能像北斗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群臣百姓自然就会拥护他。C.2段中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不会犯罪,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D.选文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17.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广何谓也?子日产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章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如果我们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mD.“仁”是孔子思想核心,“孝”是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18.孟懿于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产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2)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3)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4)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对以上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入礼。X做j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II-:确答案)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则,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19.孟懿于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极其重视孝道,他认为尽孝要做到“无违工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针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最主要的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答案)D、孔子所说的“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20. 子张学干禄,子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2)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得俸禄的方法。B.孔子告诉他“减少过失”的方法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把你觉得疑惑的问题先和大家讨论,其余的,也要谨慎小心地说出来。“川了由C.孔子告诉他“减少懊悔”的方法是“多看别人的行事,有疑惑不清的地方暂时搁下,其余的,也要谨慎小心地去做”。D.言语方面少犯错误,行动方面避免后悔,这就是谋求做官的秘诀。21.或日:“管仲俭乎?,日:“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日:“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拈,管氏亦有反拈。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僧第三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管仲是既不节俭,又不知礼,对管仲持批评的态度。B.孔子认为管仲虽不节俭,但还是知礼的,对管仲持宽容态度。C.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违反了儒家倡导的“节俭”和“礼制”精神,因此,管仲还不是一个真君子。D.从语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礼的,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的。22.子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子日:“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O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正确答案)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1.:W)24.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选自论语里仁)(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3)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19)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小人考虑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小事。B、孔子认为君子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违背仁德的,不论是在最紧迫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C、孔子认为君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君子的错误如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他D、在孔子的心中,君子是应该讲道德的,君子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违背仁德的。25.子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2)子日:“巧言令色,鲜仁矣。”(论语学而(3)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第四(4)子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学而)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现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O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