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ppt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一、概述1、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放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突出矿井必须把防治突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 实验教学和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实验可分为物理教学和科学实验。物理教学实验是师生根据教学的目的,运用教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创造或纯化某种自然过程,以探索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活动。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内容、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是一种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品质素质。2 物理实验教学与创造教育 2.1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是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全面开发,着重于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培养。在创造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教育的目标也相应地从培养社会化脸谱的人转化为具有自我创造性的人。创造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人才。有创造习惯的学生从总体上说应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知识和智力技能;二是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动机特征。前者是创造性的智力因素,后者是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2.2物理教学实验的创造教育(1)利用物理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和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2)利用物理教学实验创造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和更多的创造性需要的物理知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地发挥思维创造能力,锻炼他们观察、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物理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智能。物理实验是物理现象,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物理过程;观察物理现象需要很强的注意力,人要高度集中才能观察清楚实验所表现的物理现象,它留有很大的空间让学生想象。(4)利用物理教学实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行为。实验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学生通过动手,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实验归纳法等方法探索知识,增强了创造行为。(5)利用物理实验的实验设计(含自制)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它不局限课本上的实验,可以极大地通过动手和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6)利用物理学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品质素质。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为物理实验需要客观的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坚韧不拔的品质。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它是科学最客观的事实,通过自制实验器材,能培养学生灵活机动、主动出击、敢想、不被困难吓倒而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7)利用物理教学实验的活动课(科技活动)或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主动参加的,没有强制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材的巨大驱动力;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受到启发,利于学生探索和创造。3 新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创设投影教学 最近几年,由于投影教学深入到物理课堂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投影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动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的特点,所以运用投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物理教学的观察和实验机制。另外,投影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和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因此,投影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主动的前提,针对目前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性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知识的实际,运用投影将自然界、生产生活和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感知,也增强教学气氛。通过计算机大屏幕投影,形象、模拟、仿真和动画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由厌学物理转化成喜欢学习物理。物理实验教学的创造教育还刚刚起步,有待于有志者去开拓。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是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关键。它是科学性,艺术性、专业性的统一,是扬弃传统不断革新的统一,是模仿性教学,创意性教学的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是要求教师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学情、教情出发,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意性设计,创造性实施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诱导学生进行创意性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怎样实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将学生学习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得知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分析教材,把准课堂阅读教学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通过背景介绍、故事引路设置悬念等方式在课端激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有时在课中常常让学生通过表演、朗诵、自述、交流、解说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使课堂妙趣横生,做到在课中持趣。在课堂临近尾声时,教师常常创设一定情景,提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将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向课外,向纵深延续。将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课己止,趣未尽。此外,教师可以以名人,伟人的有关阅读的名言、名句及其典型事例,从正面加以引导,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设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问。实施阅读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思维,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问难。学生设疑、释疑是学习主动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设疑释疑来获取新知。引导学生设疑的方法是灵活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设疑有的可以放在开头,引导学生对课题设疑,就是在学生读完课题后让学生设疑。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后设疑。学生思维活跃,有的提出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有的提出,它的住宅有门吗?有的提出,它很大吗?有的提出,它是象老鼠洞吗?学生提出了关于蟋蟀住宅的许多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便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既感到亲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中让学生设疑。如上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当上到小男孩将敌人带进丛林时,可以引导学生设疑,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有的学生提出他为什么把敌人带进丛林里,他不怕敌人吗?有的提出,别人都跑了,他为什么不跑,而且还给敌人带路?又要把敌人带进丛林里?有的提出,他真的去给敌人带路吗?有的提出他一路上为什么不停地学着鸟叫?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沿着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得出答案,既然完成了教学,又培养了学生探索的习惯。因此,引导学生设疑,是儿童创造的火花。三、促动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当学生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时,总爱动手去摸,动脑去想。促动是培养学生自行探求和运用知识的关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促动,就是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实践自己已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通过证实,丰富思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多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学习,实现语文知识的再创造。如教学新型玻璃、桥琥珀等这些知识性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充当科学家的角色,在学习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性问题。在教学五彩池,镜泊湖奇观等这类写景抒情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充当解说员,介绍它们的形成过程,设想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乌鸦喝水、称象、画鸡蛋、詹天佑这类操作性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自己理解文章,发现问题,在操作中训练思维。在教学西门豹、捞铁牛、狼和小羊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理解课文。在教学说理性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当正反方辨论员,提出辩题,在课堂中进行辩论。通过这类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激活了思维,实现了语文知识的再创造。此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布置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同时也可以抓住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适时地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成功。如利用班队会开展故事赛、诗歌背诵,及手抄报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回悟课外阅读的乐趣,又从中悟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关键,这有待于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一、概述,1、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放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突出矿井必须把防治突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一、概述,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的综合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如果不具备采取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时,必须采取局部防治突出措施。为实现防治突出综合措施,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包括计划、技术、财务、器材供应、监督检查等方面有关防治突出的各种管理制度。,一、概述,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要发生过一次煤与瓦斯突出,该矿井即定位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煤层即定位突出煤层。突出矿井和突出煤层的确定,矿提出报告、经部授权的煤炭科研单位鉴定后,报省局批准。煤与瓦斯突出分为突出、压出和倾出三种类型,其基本特征(已述)。,一、概述,2、突出矿井的矿长对防治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定期检查、平衡防治突出工作,解决防治突出所需的劳动力、财力、物力,保证防治突出工作的实施。,一、概述,矿技术负责人对防治突出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防治突出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副矿长负责落实所分管的防突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防治突出工作负责。班组长对管辖内的防治突出工作负直接责任。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治突出工作负责。,一、概述,有突出煤层的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年度、季度、月的防治突出措施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保护层开采计划;抽放煤层瓦斯计划;,一、概述,采掘工作面局部防治突出措施计划;防治突出措施的工程量、完成时间及所需的设备、材料、资金和劳动力。年度防治突出措施计划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矿长负责审定,副矿长负责组织实施。计划部门必须把年度、季度、月的防治突出措施计划列入年度、季度、月的生产建设计划。财务、供应、劳资部门,都必须把年度、季度、月的方突措施计划所需的资金、设备、劳动力相应的纳入财务、器材供应、劳动力计划。,一、概述,3、在新建突出矿井的初步设计或有突出的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中,对突出煤层都必须编制防治突出专门设计。,一、概述,4、突出矿井的巷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煤层巷道应尽可能布置在卸压范围内,如采用沿空留巷或沿空送巷。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应尽可能减少;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一、概述,突出煤层中的掘进工作量应尽可能减少;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应充分利用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具有独立的可靠的通风系统。在突出煤层中,严禁任何两个采掘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一、概述,5、防治突出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监督检查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防治突出专门机构负责编制防治突出措施,编制时必须征求有关人员意见。编制后由矿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通风、供应、安监等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由矿技术负责人批准;防治突出措施的内容,必须由地质资料、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防治突出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贯彻执行防治突出措施的责任制,并附有图表;,一、概述,防治突出措施的施工区(队),在施工前负责向本区(队)干部、工人贯彻已批准的防突措施,贯彻后必须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采掘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防突措施的规定,并有准确记录。如果由于地质条件或其他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时施工区(队)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矿调度室,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到现场调查,然后由原措施编制单位提出修改或补充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继续施工。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修改已批准的防突措施;,一、概述,、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组织检查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防突机构每月检查一次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相应地向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汇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在进行安全大检查时,必须检查防突措施的编制、审批和贯彻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落煤。,一、概述,6、突出矿井地测部门在防治突出工作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矿井地测人员和防突专门机构与通风瓦斯部门必须共同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可与采掘工程图合用),图中应标明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等地质资料,作为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和制定防突措施的依据;,一、概述,采掘工作面距保护区边缘30米以前,矿井地测部门必须向有关采掘队提交采掘工作面临近未保护区通知单,并报告技术负责人。采掘区负责人接到通知单后必须签收,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在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时地测部门必须定期验证提供的地质资料,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穿突出煤层。,一、概述,7、开采突出煤层或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工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预兆。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同时报告矿调度室。,一、概述,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突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培训时间见培训规定)对各类人员的培训要求是:,一、概述,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关突出的规章制度,防突的基本知识(突出预报、防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在突出煤层中工作的区(井)长、队长应由从事突出煤层采掘工作不少于3年的人员担任;对在突出矿井工作的区(井)长、队长、班组长、防突人员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突出的规章制度、突出发生的规律、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等;矿长、总共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为防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突出发生的规律以及有关防突的规章制度。,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一)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分类和突出危险性划分: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分为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包括石门和竖、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区域预测应预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设、新水平和新开采区开拓或准备时进行。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附近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应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突出威胁区内,根据煤层突出危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进30100m,应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区域预测验证,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只有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区域仍定为突出威胁区域。,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地质勘探、新井建设、矿井生产时期应进行区域性预测,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危险区。在突出危险区域内,工作面进行采掘前,应进行工作面预测。采掘工作面经预测后,可划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防突措施。在采取防突措施之后,还要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经检验措施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采掘作业。在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不采取防突措施,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略)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 采用综合指标法(D=(0.0075Hf3)(p0.74)K=pf)D(0.25)K(20无烟煤,15其它煤种),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三)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在突出煤层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的区域;采掘应力迭加的区域;在工作面预测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工作面出现明显突出预兆。,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石门揭开突出煤层前,应选用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或其他经实验证实有效的方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最小垂距为310m时,利用探明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情况的钻孔或至少打两个直径为5075mm的预测钻孔,在其钻进煤层时,用13mm的筛子筛分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h2或K1)。,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h2(Pa)K1(mL/g.min)干煤200 0.5 湿煤160 0.4 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在突出危险区域中掘进煤巷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预测煤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值指标法;钻屑指标法;其他经实验证实有效的方法(钻屑稳定、煤体稳定、放炮后瓦斯涌出量等)。,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在掘进工作面的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为42mm、深为3.5m(10m)的钻孔;,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用专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1m;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必须在打完钻孔后2min内完。临界指标若无实则,可按下列值确定:,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煤的挥发分Vdaf(%)qm(L/min)515 51520 4.52030 430 4.5 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预测循环应留有2m(5m)预测超前距。,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采用R值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不推荐):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2个(倾斜或急倾斜煤层)或3个(缓倾斜煤层)直径为42mm、深为5.56.5m的钻孔。钻孔应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处。,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初速度按下列公式确定各孔的R值:R=(Smax1.8)(qmax4)式中 Smax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钻屑量,L/m;qmax每个钻孔沿孔长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L/mmin。,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判断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指标Rm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取Rm=6。当任何一个钻孔中的RRm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RRm时,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R为负值时,应用单项(取公式中的正值)指标预测。采用R指标法时,当预测无突出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2m的预测超前距。,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采用钻屑指标(k1)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2个(倾斜或急倾斜煤层)或3个(缓倾斜煤层)直径为42mm、深为810m的钻孔,钻孔应布置与上相同;钻孔每打1m测定一次钻屑量,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根据每个钻孔沿孔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的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临界指标若无实测,可按下列确定:h2 Smax k1 200 6 0.5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可使用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方法,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孔深根据工作面条件选定,但不得小于3.5m。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每预测循环留2m预测超前距。,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四)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远距离和近保护层的保护效果检验保护层的开采厚度等于或小于0.5m、上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50m或下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80m时,都必须对保护层的保护效果进行检验。防突专门机构必须填写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检验方法同预测预报方法.,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2、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预抽煤层瓦斯后,对预抽瓦斯防突效果的检验应在煤巷掘进时进行,防突专门机构必须填写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技术负责人审批。3、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石门防突措施执行后,应采取钻屑指标等方法检验措施效果。检验孔孔数为4个,其中石门中间一个、并应为措施孔之间,其他3个孔位于石门上部和两侧,终孔位置应位于措施控制范围内的边缘线上。如检验结果的各项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认为无效。防突专门机构必须填写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4、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煤巷掘进工作面在执行防突措施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孔孔深应小于或等于措施孔,并应布置在两个措施孔之间。如果测得的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认为无效。当措施无效时,无论措施空还留有多少超前距,都必须采取防突的补充措施,并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措施施工。防突专门机构必须填写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必须留有5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当检验孔孔深小于措施孔孔深,且两孔投影孔深的差值不小于3m时,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可采用2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5、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方法同上略),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一)开采保护层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受到保护的地区按无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在未收到保护区,必须采取防突措施。,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选择保护层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首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在煤层群中有几个煤层都可作为保护层,应根据安全、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综合比较分析,择优选定。,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应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保护层,但在此保护层中进行采掘工作时,须采取防突措施。选择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选择下保护层,但在开采下保护层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开采下保护层时,上部被保护层不被破坏的最小层间距离应根据矿井开采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用下列公式确定:当a60度时,H=K M cosa当a60度时,H=K M sin(a/2)式中 H允许采用的最小层间距,m;M保护层的开采厚度,m;a 煤层倾角,度;K顶板管理系数。冒落法管理顶板时,K采用10,充填法管理顶板时,K采用6。,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划定保护层有效作用范围的有关系数,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对暂无实测资料的矿井,可参照列参数: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有效垂距,上保护层 下保护层急倾斜煤层 60 80 缓倾斜和倾斜煤层 50 100,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正在开采的保护层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层间垂距的两倍,并不得小于30米;矿井首次开采保护层时,必须进行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的实际考察,并不断积累、补充完善资料,以便尽快得出确定本矿保护层有效作用范围的参数。,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保护层在特殊情况下非留煤柱不可时,必须认真填写遗留煤柱记录表。保护层留有不规则煤柱时,必须按照其最外缘的轮廓划出平直轮廓线、并根据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变化,确定其有效影响范围,在被保护层进行采掘工作时,还应根据采掘瓦斯动态及时修改。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开采厚度等于或小于0.5m时,必须检验保护层的实际保护效果。如果保护层的实际保护效果不好,在开采被保护层时,还必须采取防突的补充措施。在有抽放瓦斯系统的矿井开采保护层时,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的瓦斯。开采近距离保护层时,必须采取措施严防保护层初期卸压的瓦斯突然涌入保护层采掘工作面或误穿突出煤层。,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二)预抽煤层瓦斯单一的突出危险煤层和无保护层可采的突出煤层群,可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突的措施,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钻孔应控制整个预抽区域并均匀布孔;预测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有效性指标,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在未达到预抽有效性指标的区段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补充的防突措施。,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可采用沿煤层或穿层布置方式。在未受保护的煤层中掘进钻场或掘进打钻所需要的煤巷时,都必须采取防突措施。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时,钻孔封堵必须严密。穿层钻孔的封孔深度应不小于3,沿层钻孔的封孔深度应不小于5m。钻孔孔口抽放负压应不小于13KPa,并应使波动范围尽可能的降低。,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有效性指标,必须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即抽采后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降至始突深度压力及含以下,或8和0.74mpa以下,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达不到上述预抽指标定区域,在进行采掘工作时,都必须采取防突的补充措施。采用煤层瓦斯抽出率作为有效性指标的突出煤层,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对预抽效果进行经常复查。,四、局部防治突出措施,(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 1、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即石门自底(顶)板岩柱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的全部作业过程,都必须采取防突措施,并编制设计,揭穿突出煤层应按下列顺序进行:,(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探明石门(或揭煤巷道)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在揭煤地点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石门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取防突措施;实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用远距离放炮或震动放炮揭开或穿过煤层;在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穿透煤层进入顶(底)板岩石。,(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2、在地质构造破坏带应尽量不布置石门。如果条件许可,石门应布置在被保护区或先掘出石门揭煤地点的煤层巷道,然后再用石门贯通。石门与突出煤层中已掘出的巷道贯通时,该巷道应超过石门贯通位置5m以上,并保持正常通风。,(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3、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设计,必须具有下列主要内容:突出预测方法及预测钻孔布置、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布置;建立安全可靠的通风系统,并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在建井初期,矿井尚未构成全风压通风时,在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与此石门有关的其他工作面都必须停止工作。放震动炮揭穿突出煤层时,,(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与此石门通风系统有关地点的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全部断电,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揭穿突出煤层的防突措施;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安全防护措施;,(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4、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打钻控制煤层层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与此石门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后两项工作可与控制煤层层位的前探钻孔共用。在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10m(垂距)之前,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的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5m(垂距)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侧压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与坚固性系数或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等。为准确得到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值,测压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测压孔与前探孔不能共用时,两者见煤点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5m。,(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为了防止误穿煤层,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5m时,应在石门工作面顶(底)部两侧补打3个小直径(42mm)超前钻孔,其超前距不得小于2m。当岩巷距突出煤层垂距不足5m且大于2m时,为了防止岩巷误穿突出煤层,必须及时采取探测措施,确定突出煤层层位,保证岩柱厚度不小于2m(垂距)。,(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石门掘进工作面与煤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厚度的岩柱。岩柱的尺寸应根据防突措施要求、岩石的性质、煤层倾角等确定。采用震动放炮措施时,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垂距是:急倾斜煤层2m、倾斜或缓倾斜煤层1.5m,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厚度。,(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5、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经效果检验有效后可用远距离放炮或震动放炮揭穿煤层。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采取防突措施,但必须采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当石门揭穿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时,可直接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6、石门防突措施可采用抽放瓦斯、水力冲孔、排放钻孔、金属骨架或其他经实验证明有效的措施,在实施防突措施时,都必须进行实际考察,得出符合本矿井实际的有关参数。预抽瓦斯措施的要求是:,(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1)煤层透气性较好,并有足够的抽放时间(一般不小于3个月)时,可采用瓦斯抽放措施;(2)抽放孔布置到石门周界外35m的煤层内;(3)抽放钻孔的直径为75100mm,钻孔孔底间距一般为23m;(4)在抽放钻孔控制范围内,如预测指标降到突出临界值下,认为防突措施有效。,(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水力冲孔措施的要求是:(1)在大钻时具有自喷(喷煤、喷瓦斯)现象的煤层可采用水力冲孔措施;(2)水力冲孔的水压视煤层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应大于3MPa。(3)钻孔应布置到石门周界外35m的煤层内;(4)石门冲出的总煤量不得小于煤层厚度20倍的煤量,如冲出的煤量较小时,应在该孔周围补孔。,(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排放钻孔措施的要求是:(1)在煤层透气性较好、并有足够的排放时间时,可采用钻孔排放措施;(2)排放钻孔应布置到石门周界外35m的煤层内;(3)排放钻孔的直径为75100mm,钻孔间距根据实测的有效排放半径而定,一般孔底间距不大于2m。,(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4)在排放钻孔的控制范围内,如果预测指标降到突出临界值以下,措施有效;对于缓倾斜厚煤层,当钻孔不能一次打穿煤层全厚时,可采取分段打钻,但第一次打钻钻孔穿煤长度不得小于15m,进入煤层掘进时,必须留有5m最小超前距离(掘进到顶、底板时不在此限)。下一次的排放钻孔参数(直径、间距、孔数)应与第一次相同。,(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金属骨架措施的要求是:(1)在揭开具有软煤和软围岩的薄及中厚突出煤层时,可采用金属骨架;(2)在石门上部和两侧周边外0.51.0m范围内布置骨架孔;(3)骨架钻孔穿过煤层并进入煤层顶(底)板至少0.5m,钻孔间距不得大于0.3m,对于软煤要架两排金属骨架,钻孔间距不得小于0.2m;,(一)石门和其他岩石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4)骨架材料可选用8kg/m的钢轨、型钢或直径不小于50mm的钢管,其伸出孔外端用金属框架支撑或砌入碹内;(5)揭开煤层后,严禁拆除金属骨架;(6)采用金属骨架防突措施时,应与瓦斯抽放、水力冲孔或排放钻孔等措施配合使用。,(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在突出煤层中进行掘进或回采时,都应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并根据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和具体条件,采取防突措施。措施参数应根据矿井实测的结果或参照有关资料确定,并技术负责人批准。,(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在一个或相邻的两个采区中,同一阶段的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不得布置两个工作面相向回采和掘进。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不得进入本煤层或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区。,(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靠近或出于地质构造破坏和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地带时,都应认真检验防突措施的效果。如果措施无效,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1、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在突出危险煤层中掘进平巷时,应采用超前钻孔、松动爆破、前探支架、水力冲孔或其他经实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措施。在第一次执行上述措施或无措施超前距时,必须采用浅孔排放或其他防突措施,在工作面前方形成5m的执行措施的安全屏障后,方可进入正常的防突措施施工,确保执行措施的安全。,(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采用超前钻孔作为防突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超前钻孔可适用于煤层透气性较好、煤质较硬的突出煤层;超前钻孔直径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突出情况确定,一般为75120mm,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可采用直径42mm的钻孔。钻孔超前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m;若超前钻孔直径超过120mm时,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制定专门的施工安全措施;,(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钻孔应尽量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超前钻孔的控制范围,应控制到巷道断面轮廓线外24m;超前钻孔孔数应根据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决定,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必须经实测确定;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去超前钻孔的参数;,(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必须按照规定对超前钻孔进行效果检验。若措施无效,必须补打钻孔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超前钻孔施工前应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深孔松动爆破措施,可使用于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的煤层。采用深孔松动爆破防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深孔松动爆破的孔径为42mm,孔深不得小于8m。深孔松动爆破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1.52m的范围。孔数应根据松动爆破有效半径确定。采用深孔松动爆破防突措施,在掘进时必须留有不小于5m的超前距;,(二)煤层中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深孔爆破的有效影响半径,应进行实测;深孔松动爆破孔的装药长度为孔长减去5.56m,每个药卷(特制药卷)长度为1m,每个药卷装入一个雷管。装药必须装到孔底。装药后应装入不小于0.4m的水炮泥,水炮泥外侧还应充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