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ppt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2,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能解释一些化学现象。2.能正确书写 包括配平 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它的含义。3.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5.能用这些化学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3,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_ 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 _ 总和。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 _ 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 前后,原子的 _ 没有改变,原子的 _ 没有增减,原子的 _ 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各 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质量,质量,种类,原子,质量,数目,考点整合,4,考点整合,3.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中,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它来解释;化学变化中分子总数、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5,例1.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煤渣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B.伐倒的树木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C.铁生锈以后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B,例题与练习,6,例2.某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R+6O2 4CO2+5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R的化学式为()A.C4H10O B.C3H6 C.CH4O D.C2H4O2,点燃,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不变。,A,例题与练习,7,例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M+N)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2,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并 不是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C,例题与练习,8,考点整合,1.概念:用 _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1)原则:必须以 _ 为依据,绝不能凭空臆造;遵守 _,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 数要相等。,化学式,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9,考点整合,1.概念:用 _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化学式,(2)步骤:,“写、配、等、注”。即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 中间用等号连接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10,考点整合,3.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各物质粒子之间的数目比。,11,例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要考虑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等。,C,A.CaCO3 CaO+CO2B.2KMnO4 K2MnO4+MnO2+O2C.Al+O2 Al2O3D.CO2+Ca(OH)2=CaCO3+H2O,点燃,高温,例题与练习,12,例5.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A.B.C.D.,A,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能得到一些信息。,考点整合,13,例6.(1)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将铜片放入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还原成氯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 _(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_。,不同,+4、+5,考点整合,14,考点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一,单质和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15,例7.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分析:由图形可以看出,反应前是一种分子,反应后变 成了两种分子。,C,考点整合,16,A.C+O2 CO2 B.2CO+O2 2CO2C.2H2+O2 2H2O D.CH4+2O2 CO2+2H2O,例8.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它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分析:此题考察化学方程式与宏观物质变化、质量关系、微观 粒子变化、粒子数量变化等。,C,例题与练习,17,例9.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图所示。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示例:分解反应:置换反应:_;化合反应:_;复分解反应:_。,分析:写出方程式要符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物必须含有前 一个反应的一个生成物。,例题与练习,18,1.质量守恒定律:两变五不变,两个可能变五不变: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两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3.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难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19,练习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KNO3 B.C12 C.H2 D.NaOH,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应该不变。,A,例题与练习,20,练习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CO2 淀粉+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 元素,可能含有 _ 元素。,分析:H2O+CO2 淀粉+O2,H,O,C、H,O,C、H,C,O,例题与练习,?O,21,练习3.有A、B、C三种物质各5 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B+C=2A+D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含有6 g A、6 g 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的B、C的质量比为 _。,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g,5 5 5 0 0 6 6 5 1 6,2:5,分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找出参加反应的B、C和生成的 A、D的质量。,3,2,例题与练习,22,练习4.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有W、P、Q三种物质各30 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变化后待测的W质量为5 g B.Q物质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是W、P、R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C.该变化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P物质可能是单质,+5,+3,-30,+22,分析:此题首先要确定哪些是反应物,哪些是生成物。,参加反应和生成质量的/g,A,23,练习5.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种分子;(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_;(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分析:将符号转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化学式,例题与练习,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2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可通过检验产物C来证明该反应已发生,方法是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练习6.几年前,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或称H1N1型猪流感),这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流感。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H1N1型流感的重要方法。下面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例题与练习,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25,练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A中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中;B中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锥形瓶内,待反应完全后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左盘上。,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uSO4+2NaOH=_+Na2SO4;,Cu(OH)2,例题与练习,26,练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A中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中;B中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锥形瓶内,待反应完全后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左盘上。,A锥形瓶重新放回天平后,天平 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能,例题与练习,27,B锥形瓶重新放回天平后,天平 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理由是 _。,练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A中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中;B中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锥形瓶内,待反应完全后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左盘上。,不能,反应生成的CO2散失到了空气中,例题与练习,28,练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2)如上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铜棒中点使之平衡,然后在铜 棒左端用酒精灯加热。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_;加热一段时间后,铜棒 _ 端会下沉。,左,例题与练习,29,练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3)通过上述探究,试归纳若选用B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可选用的反应原理应满足的条件是_。,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气体,例题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