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上学期整合计划、小结.doc
皋南幼儿园中一班整合课程学期计划2012年 9月2013年1月一、课程理念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文化概念学习和形成的重要桥梁。从这样的基本考虑出发,我们在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建设发展中,注重不断地通过理性的抉择和创新去形成和加强这套教材的当前中国文化取向。 二、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开展了幼儿园整合课程改革,我们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将以园工作计划为核心,继续深入领会和把握纲要和指南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提高保教质量,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扬再接再励、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团结协助、富有责任感、自尊自信为重点,科学优化地管理好班级内各项工作。三、 课程活动安排: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将近五个月的时间,依次将主题活动最棒的我、妙秒鼻、伞花朵朵开、好忙的市场、给你一封信分布在每月进行。四、 具体课程安排:九月份最棒的我主题说明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了中班,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做哥哥姐姐了,为此我们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最棒的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每一个”我”和世界上另一个”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人就是在”自然我”和”社会我”之间给自己定位,从而走出自己的成长之路.在<最棒的我>课程单元中,我们从多元的角度,让幼儿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观察自己的外貌,身体,情绪等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开始,幼儿将学习建立与他人的友谊.并通过各种游戏,享受表达”我最棒时的那份喜悦.主题目标:1、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年龄的变化感兴趣,愿意尝试自理个人生活卫生。2、喜欢同伴,在成人的引导下,愿意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3、喜欢表达自己的主张和爱好,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自信。4、关心喜欢自己的老师,主动和老师一起交流和探索。1. 通过阅读故事知道自我肯定的重要性。2. 交流自己成长的经验。3. 分辨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外貌变化。4. 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求生本领。5. 认识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6. 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认识。 7. 学习运用发散性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8. 在游戏活动中增进动作的协调性。9. 通过手指作画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绪。10. 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特别的我我喜欢1.特别的我;2.生日树;3.我的小书;4.我喜欢,你喜欢;5、优点大展台;我的情绪1.千变人;2.脸谱会说话;3.开心枕和受气包;4.心的颜色;我的朋友1、好朋友行个礼;2、我喜欢和朋友玩;3、甜蜜手语;4、好朋友写真集;5、好朋友大考验6、拉拉队我长大了1.小小熊;2我的手指爱画画;3.我的本领大;4.和学本领;5.时光隧道6、我会想办法; 最棒的我主题总目标:1. 通过阅读故事知道自我肯定的重要性。2. 交流自己成长的经验。3. 分辨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外貌变化。4. 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求生本领。5. 认识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6. 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认识。 7. 学习运用发散性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8. 在游戏活动中增进动作的协调性。9. 通过手指作画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绪。10. 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5.开心枕和出气包 (语言、社会) 目标:1.愿意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懂得关心别人并与他人分享快乐。5.好朋友,行个礼(艺术、社会)目标:1.知道音阶的高低变化并能学唱。 2.能够按照歌曲节奏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3.乐意与好朋友互相交流、合作游戏。6.我喜欢和朋友玩(社会、健康)(晨间活动)目标:1.讲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2.提升合作游戏的经验。 3.获得初步的竞赛经验。7.甜蜜手语(社会、语言)目标:1.学习用手语进行表达。 2.增长关心残疾幼儿的情感。6.我喜欢,你喜欢(社会) 目标:1.理解“收集”的概念,懂得“收集”和“喜欢”的关系。 2.知道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东西,感受分享他人快乐的喜悦。7.千变人(健康、社会)1课时目标:1.知道人会有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 2.学习用表情、肢体表现不同情绪。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6.心的颜色(语言、艺术)目标:1.以创作表现自己的心情。2.表达自己作品的含义。7.好朋友大考验(语言、社会)目标: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解决朋友间的纠纷。 2.能仔细观察并发现自己好友的特征。6.啦啦队(健康、社会)目标:1.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示加油、鼓励。 2.掌握节奏,使用简单的器具创编动作。7.脸谱会说话(艺术)目标:1.观察了解京剧脸谱与角色性格之间的关系。2.尝试用食用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心情脸谱”7.我的小书(社会)目标:1.通过制作小书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喜好。 2.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的喜好。6.生日树(艺术) 目标:1.学念儿歌并用手指动作表现儿歌中的数字变化。 2.初步获得年和月的概念。 3.尝试用材料创作代表自己的图案。7.特别的我(语言) 目标:1.观察自己的长相,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外貌特征。 2通过倾听来辨认老师和同伴,知道每个人声音的不同第一周(9.39.7)我升中班了(社会)生日树(美术)千变人(健康)我喜欢,你喜欢(科学)小小熊(语言)认认读读(数学)表情歌(音乐)第二周(9.109.14)好朋友大考验(语言)我的本领大(科学)开心枕和出气包(社会)填上去掉(数学)我的手指爱画画(美术)好朋友,行个礼(音乐)和。学本领(健康)第三周(9.179.21)甜蜜手语(音乐)优点大展台(社会)特别的我(语言)啦啦队(健康)时光隧道(科学)拼拼凑凑(数学)好朋友写真集(美术)第四周(9.249.28)我的小书(美术)我喜欢和朋友玩(健康)心的颜色(音乐)形状王国(数学)朋友船(语言)我会想办法(科学)祖国的节日(社会)第五周(10.110.5)国旗多美丽(音乐)天安门(社会)十月份具体内容安排 -妙秒鼻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指导要点重点掌握第一周:我长大了小小熊(语言).我的本领大和学本领时光隧道第一周:我长大了科学区:投放简单的机械,如:各种摩擦的物品、磁铁、镜子、轮子、坡面等,供幼儿实验探索。美工区:(主题绘画活动)我的手印、我的脚印、我喜欢的人、我的宝贝、我喜欢的食物、我会做的事。 语言区:1.提供故事大书、围裙、纸偶供幼儿复述故事。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喜欢收集的物品,以及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的其他收藏品。角色区:将配乐和一些小动物的头饰放入区域内,指导幼儿根据音乐,扮演不同的动物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第二周:特别的我美工区:提供镜子,投放学习单你的鼻子,我的鼻子,让幼儿继续观察自己的鼻子,并相互交换作品,说说每个人的鼻子是否一样。 角色区:投放玩具卡百变造型动物鼻到区域内,让幼儿可以利用不同动物的鼻子进行扮演活动或戏剧演出。益智区:提供不同味道的嗅觉瓶,如:胡椒、花椒、大蒜、花瓣等让幼儿闻,说出喜欢什么气味,什么味道刺鼻子,鼓励幼儿探索。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语言区:投放美工素材和大白纸,幼儿绘画自己感冒时照顾自己的样子。角色区:提供医生服装及护士帽,医院小药箱让幼儿自由扮演医生和护士,帮病人治病。益智区:制作不同的表情图,并由与味道相对应的实物图,如辣味画辣椒,香味画花,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闻闻玩玩,并能为表情与相应的食物连线。第四周:鼻子的联想语言区:提供有特色的图片(小丑、巫婆)或相关图画书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可以随时阅读。美工区:制作各种鼻子造型,让小朋友用橡皮泥、毛根、色纸、厚纸板等美工素材尝试做自己喜欢的鼻子造型。角色区:把幼儿制作的鼻子作品放于扮演区中,幼儿在活动时可戴着鼻子造型进行表演,表现出动物最明显的特征。第一周:我长大了1.重点指导科学区的幼儿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大胆探索解决问题。2.重点指导角色区的幼儿:教师进入角色区,了解幼儿的活动,根据孩子的游戏适时进行引导。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体验动物肢体模仿游戏的乐趣。第二周:特别的我1.重点指导益智区的幼儿:1.鼓励幼儿探索,闻出瓶中的气味,说说哪些刺鼻、哪些是自己喜欢的。2.重点指导角色区的幼儿:让幼儿运用自制的鼻子模型或动物头饰进行故事表演。3.重点指导美工区的幼儿: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鼻子与自己鼻子的不同,并画出来。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重点指导角色区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医生和护士的服装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感知如何帮病人治病。重点指导益智区教师进入益智区,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寻找不同味的材料与相应的实物进行连线。第四周:鼻子的联想重点指导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鼻子造型,并与同伴分享作品。重点指导角色区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制作的鼻子作品,尝试用鼻子造型进行表演。一般了解我的手指爱画画艺术我会想办法科学欣赏内容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社会补充内容圆形变变变绘画小肥猪说说玩玩、比高矮数数玩玩重点掌握第二周:特别的我.特别的我生日树.我的小书我喜欢,你喜欢优点大展台一般了解和鼻子先生去散步社会妙妙鼻做香水科学妈妈的爱心餐点课外亲子活动欣赏内容大象喷水 艺术补充内容蜻蜓飞飞画画玩玩小牙刷说说玩玩看看数数数数玩玩重点掌握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打喷嚏语言为什么会打喷嚏科学我感冒了健康鼻子流血怎么办语言合拢张开艺术拼拼凑凑科学一般了解张家的娃娃艺术欣赏内容预防感冒卫生挂图补充内容秋天的树叶说说玩玩小动物探险数数玩玩金鱼画画玩玩重点掌握第四周:鼻子的联想长鼻子的故事语言 大巨人打喷嚏艺术小蚊子语言、健康形状王国科学一般了解白鼻子真有趣社会鼻子选拔会艺术欣赏内容双簧表演社会、艺术补充内容早晨画画玩玩瓜兄弟说说玩玩找朋友数数玩玩建议与修改保育工作1培养幼儿良好的午餐、午睡习惯。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教育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工作常规管理1加强幼儿常规的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幼儿品德教育,学会互帮互助,互相谦让。3加强幼儿礼貌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最棒的我主题小结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每一个“我”和世界上另一个“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人就是在“自然我”和“社会我”之间给自己定位,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在最棒的我的这一个主题活动中,我们会从多元的角度,让幼儿初步获得年和月的概念,让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成长经验,通过阅读故事知道自我肯定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优点”的意思,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知道人会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知道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同伴的优点和用适当的方式解决朋友间的纠纷。而且通过这一个主题的开展,我们用心去欣赏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从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利用每一个孩子的优点,留给美味孩子发展的额空间,让他们有自己展示的舞台,向他们成功的人生道路,迈出成功的一步。十月份妙秒鼻主题说明本课程单元,我们将先从人的鼻子构造、生理作用谈起,让孩子发现这个身体器官的妙用与神奇,养成鼻子保健的卫生习惯,学会生病时基本的护理方法。随着课程的发展,主题会延伸到动物的鼻子,比较两者之间的外观、功能差异,让孩子了解大自然造物者对生物生存设计的奥妙。有趣的嗅觉实验也可以让孩子用科学的方式,对嗅觉做分类与归纳,对于气味的分辨与说明可以有更精确地说明方式。此外,我们一定不能忘了还有童话世界中各种有着特殊而奇妙的鼻子的人物。请与幼儿们一起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奇妙的鼻子,让孩子的想象力起飞,悠游在创作的乐趣里!在本月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还将融入最棒的我主题活动内容,从多元的角度,让幼儿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观察自己的外贸、身体、情绪等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开始,幼儿将学习简历与他人的友谊,并通过各种游戏,享受表达“我最棒”是的那份愉悦。 主题总目标:1. 知道鼻子的位置及功能,认识嗅觉器官的重要性。2. 认识各种形状的动物鼻子及其功能。3. 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描述鼻子的特点。4. 学念儿歌,理解故事并感受儿歌、故事的幽默风趣。5. 引导幼儿用鼻子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气味,与生活经验产生良好的互动,让他们尽情的去探索和发现世界。6. 探索鼻子的不同功用。7.联系生活情景分享打喷嚏的经验。8.知道感冒的症状及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9在游戏扮演中提高健康意识,体验肢体扮演游戏的快乐。10. 了解流鼻血的原因及注意事项。11. 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12. 知道感冒的症状及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13. 学习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简单方法。14. 知道打喷嚏时应注意的礼仪。15. 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和讲述图片。16. 仔细倾听故事,大胆想象故事情节。17.能根据音乐节奏表演故事的内容。18. 想象表演儿歌的情景内容。19. 知道每个人都要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20. 交流自己的成长经验。21. 分辨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外貌变化。22. 学习运用发散性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第一周: 第二周:鼻子的外观和功用1.用绘画方式表现鼻子不同角度的外观特征。2.感官部分和整体的功能。3.认识各种形状的动物鼻子及其功能。4.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描述鼻子的特点。5.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幽默风趣。6.用鼻子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气味。7. 体验嗅觉和视觉的关系。8. 发现鼻子和嘴巴发音的关系。9. 探索鼻子的不同功用。1.你的鼻子,我的鼻子(科学、艺术)1课时目标:1.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幽默风趣。 2.用绘画方式表现鼻子不同角度的外观特征。2.猜猜这是谁的鼻子(科学、艺术)1课时目标:1.感知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认识动物鼻子的功能。 3.讨论自然中动物鼻子的差异。3.鼻子摄影展(科学、语言)1课时目标:1.认识各种形状的动物鼻子及其功用。 2.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描述鼻子的特点。4. 和鼻子先生去散步(科学、社会)1课时目标:1.用鼻子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气味。 2.体验嗅觉和视觉的关系。5.鼻子在说话(语言、科学)1课时目标:1. 发现鼻子和嘴巴发音的关系。 2.试验用无罪、捏鼻方式进行传化活动。6.妙秒鼻做香水(科学)1课时目标:1.通过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气味。2.尝试利用自然中的武平制作香水。7. 妈妈的爱心餐点(课外亲子活动)目标:1.通过嗅觉猜测各种事物的名称。 2.在亲子互动中体会亲情的温情。8. 找水果(区域活动)目标:1.探索鼻子的不同功用。 2.用感官协作的方式游戏。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故事的幽默感。 2.联系生活情景分享打喷嚏的经验。 3.知道感冒的症状及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4. 学习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简单方法。 5. 在游戏扮演中提高健康意识,体验肢体扮演游戏的快乐。6.了解流鼻血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7.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 8.知道感冒的症状及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9.学习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简单方法。10.知道打喷嚏时应注意的礼仪。 11.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和讲述图片。12.仔细观察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1.打喷嚏(语言、社会)2课时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故事的幽默感。2.联系生活情景分享打喷嚏的经验。2. 为什么会打喷嚏呢(科学、社会)1课时目标:1.通过小实验了解打喷嚏的原因。 2.仔细观察并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3. 我感冒了(健康、科学、艺术)1课时 目标:1. 知道感冒的症状及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2.学习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简单方法。3. 在游戏扮演中提高健康意识,体验肢体扮演游戏的快乐。4.打喷嚏时怎么办(健康、社会)1课时目标:1.知道打喷嚏时应注意的礼仪。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和讲述图片。5.鼻子流血该怎么办 (健康、语言)1课时 目标:1.了解流鼻血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2.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6.合拢张开(艺术、健康) 1课时目标:1.感受快慢的节拍。 2.享受随音乐扮演的乐趣。第四周:鼻子的联想目标:1.仔细倾听故事,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2.想象巨人打喷嚏的有趣情景。 3.根据音乐节奏表演故事的内容。 4.念唱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5.想象表演儿歌的情景内容。6.理解京剧中白鼻子丑角特点。7.欣赏鼻子的立体造型。1.长鼻子的故事 (语言) 2课时目标:1.仔细倾听故事,大胆想象故事情节。2.大巨人打喷嚏 (艺术、健康)1课时目标:1 .想象巨人打喷嚏的有趣情景。2 .根据音乐节奏表演故事的内容。3.小蚊子 (语言、健康)1课时目标:1.念唱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2 .想象表演儿歌的情景内容。4.白鼻子真有趣(社会、艺术)1课时目标:1 .理解京剧中白鼻子丑角特点。2.感受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5. 鼻子选拔会 (艺术、社会)目标:1.欣赏鼻子的立体造型。2.学习用投票的方式选择最美的鼻子。 十月份具体内容安排 -妙秒鼻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指导要点重点掌握第一周:我长大了小小熊语言时光隧道社会(搜集幼儿小时候的相片)我的本领大科学、语言和学本领健康认认读读科学第一周:我长大了科学区:投放简单的机械,如:各种摩擦的物品、磁铁、镜子、轮子、坡面等,供幼儿实验探索。美工区:(主题绘画活动)我的手印、我的脚印、我喜欢的人、我的宝贝、我喜欢的食物、我会做的事。 语言区:1.提供故事大书、围裙、纸偶供幼儿复述故事。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喜欢收集的物品,以及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的其他收藏品。角色区:将配乐和一些小动物的头饰放入区域内,指导幼儿根据音乐,扮演不同的动物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第二周:鼻子的外观和功能美工区:提供镜子,投放学习单你的鼻子,我的鼻子,让幼儿继续观察自己的鼻子,并相互交换作品,说说每个人的鼻子是否一样。 角色区:投放玩具卡百变造型动物鼻到区域内,让幼儿可以利用不同动物的鼻子进行扮演活动或戏剧演出。益智区:提供不同味道的嗅觉瓶,如:胡椒、花椒、大蒜、花瓣等让幼儿闻,说出喜欢什么气味,什么味道刺鼻子,鼓励幼儿探索。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语言区:投放美工素材和大白纸,幼儿绘画自己感冒时照顾自己的样子。角色区:提供医生服装及护士帽,医院小药箱让幼儿自由扮演医生和护士,帮病人治病。益智区:制作不同的表情图,并由与味道相对应的实物图,如辣味画辣椒,香味画花,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闻闻玩玩,并能为表情与相应的食物连线。第四周:鼻子的联想语言区:提供有特色的图片(小丑、巫婆)或相关图画书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可以随时阅读。美工区:制作各种鼻子造型,让小朋友用橡皮泥、毛根、色纸、厚纸板等美工素材尝试做自己喜欢的鼻子造型。角色区:把幼儿制作的鼻子作品放于扮演区中,幼儿在活动时可戴着鼻子造型进行表演,表现出动物最明显的特征。第一周:我长大了1.重点指导科学区的幼儿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大胆探索解决问题。2.重点指导角色区的幼儿:教师进入角色区,了解幼儿的活动,根据孩子的游戏适时进行引导。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体验动物肢体模仿游戏的乐趣。第二周:鼻子的外观和功能1.重点指导益智区的幼儿:1.鼓励幼儿探索,闻出瓶中的气味,说说哪些刺鼻、哪些是自己喜欢的。2.重点指导角色区的幼儿:让幼儿运用自制的鼻子模型或动物头饰进行故事表演。3.重点指导美工区的幼儿: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鼻子与自己鼻子的不同,并画出来。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重点指导角色区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医生和护士的服装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感知如何帮病人治病。重点指导益智区教师进入益智区,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寻找不同味的材料与相应的实物进行连线。第四周:鼻子的联想重点指导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鼻子造型,并与同伴分享作品。重点指导角色区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制作的鼻子作品,尝试用鼻子造型进行表演。一般了解我的手指爱画画艺术我会想办法科学欣赏内容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社会补充内容圆形变变变绘画小肥猪说说玩玩、比高矮数数玩玩重点掌握第二周: 鼻子的外观和功能猜猜这是谁的鼻子科学你的鼻子,我的鼻子科学鼻子摄影展科学、语言鼻子在说话语言填上去掉科学一般了解和鼻子先生去散步社会妙妙鼻做香水科学妈妈的爱心餐点课外亲子活动欣赏内容大象喷水 艺术补充内容蜻蜓飞飞画画玩玩小牙刷说说玩玩看看数数数数玩玩重点掌握第三周:鼻子的烦恼与保健打喷嚏语言为什么会打喷嚏科学我感冒了健康鼻子流血怎么办语言合拢张开艺术拼拼凑凑科学一般了解张家的娃娃艺术欣赏内容预防感冒卫生挂图补充内容秋天的树叶说说玩玩小动物探险数数玩玩金鱼画画玩玩重点掌握第四周:鼻子的联想长鼻子的故事语言 大巨人打喷嚏艺术小蚊子语言、健康形状王国科学一般了解白鼻子真有趣社会鼻子选拔会艺术欣赏内容双簧表演社会、艺术补充内容早晨画画玩玩瓜兄弟说说玩玩找朋友数数玩玩建议与修改保育工作1培养幼儿良好的午餐、午睡习惯。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教育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工作1做好家园交流工作。2请家长协助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3请家长配合遵守园门口的交通秩序。常规管理1加强幼儿常规的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幼儿品德教育,学会互帮互助,互相谦让。3加强幼儿礼貌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十月份伞花朵朵开主题说明:在伞花朵朵开课程单元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从认识伞入手,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外观、种类、花样,探索伞的特征,感受伞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幼儿形成对伞的联想带来的丰富经验。同时我们还将主题活动最棒的我贯穿在本月主题活动中开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建立于他人的友谊。期望伞花朵朵开课程单元能给孩子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让孩子们走进想象的世界哦!主题总目标:1.认识伞的特征和多种功能。2.初步感受伞的多样性及不同图案的美。3.尝试按照不同的视角,进行伞的选美。4.认识伞的制造过程。5.初步尝试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儿歌。6.尝试探索“油纸”材料的特征。7.认识制作油纸的材料和制作过程,了解油纸伞制作是中国的统工艺。8.学习正确使用伞的方法,尝试操作开伞、收伞,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9.通过观察,体会下雨时的景物特点。10.体验和同伴共同打着雨伞,在雨中漫步的愉快心情。11.探索大自然中伞状得植物,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12.在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像伞的植物。13尝试运用伞及其他的材料制作、装饰伞屋。14.感受不同的空间,体验在伞屋中活动的乐趣。15.初步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功用,学习目测相同长度的线条,并学习制作降落伞。16.探索小纸伞的制作方法,尝试用美术材料装饰、创作彩绘伞。17.体验同伴间合作彩绘伞的趣味。18.学会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装饰成的造型。19.探寻不同的方法,进行伞的分类。20.通过游戏增强幼儿专注性与应变的能力。2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22.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伞的形体造型。2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长相,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外貌特征。24.初步获得年和月的概念。25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的喜好。26懂得“收集”和“喜欢”的关系。本主题活动分四周进行。第一周“认识伞”, 第二周“伞的联想”,第三周“伞的创作”,第四周“与伞玩游戏”。第一周“认识伞” 主题活动目标:1.认识伞的特征和功能。2.初步感受伞的多样性及不同图案的美。3.尝试按照不同的视角,进行伞的选美。4.初步尝试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儿歌。5.认识伞的制造过程。6.认识制作油纸的材料和制作过程。7.了解油纸伞制作是中国的传统工艺。8.尝试探索“油纸”材料的特征。9.探索伞的面料与防水性能的关系。10.尝试操作开伞、收伞,学习正确使用伞的方法,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11.观察自己的长相,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外貌特征。1.爱画画的公主(语言)两课时目标:1.认识伞的特点与功能。 2.理解故事内容并说出主要情节。2.伞可以做什么(科学)目标:1.了解伞的多种功能。 2.初步尝试用替换词语的方法仿编儿歌。 3.感受运用语言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3.油纸伞(科学) 目标:1.认识制作油纸伞的材料与制作过程。 2.了解油纸伞制作是中国的传统工艺。 3.尝试探索“油纸”材料的特征。4.怕水的伞(科学)目标:1.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2.探究伞的面料与防水性能的关系。5.伞的选美会(艺术)目标:1.初步感受伞的多样性及不同图案的美。 2.认识伞的制造过程。 3.尝试按照不同的视角,进行伞的选美。6.开伞、收伞(健康)目标:1.尝试操作开伞、收伞。 2.学习正确使用伞的方法。 3.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第二周“伞的联想” 主题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体会下雨时的景物特点。2.体验和同伴共同打着雨伞,在雨中漫步的愉快心情。3.欣赏儿歌并学习用替换词语仿编儿歌的方法。4.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5.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6.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7.探索大自然中伞状得植物,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8.在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像伞的植物。9.了解菇类食品的名称及对人体的益处。10.尝试合作烹饪菇类食品。11.学念儿歌并用手指动作表现儿歌中的数字变化。 12.初步获得年和月的概念。1.伞下的感受(社会)两课时 目标:1.通过观察,体会下雨时的景物特点。 2.体验和同伴共同打着雨伞,在雨中漫步的愉快心情。 3.欣赏儿歌并学习用替换词语仿编儿歌的方法。2.下雨歌(艺术) 目标:1.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2.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3.大自然中的“伞”(科学) 目标:1.探索大自然中伞状得植物 2.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4.画“伞”去喽 (艺术) 目标:1.在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像伞的植物。 2感受和同伴一起写生的乐趣。5.吃“伞”啰 (健康) 目标:1.了解菇类食品的名称及对人体的益处。 2.尝试合作烹饪菇类食品。第三周“伞的创作” 主题活动目标:1. 尝试运用伞及其他的材料制作、装饰伞屋。2. 感受不同的空间,体验在伞屋中活动的乐趣。3. 初步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功用。4. 学习目测相同长度的线条,并学习制作降落伞。5. 探索小纸伞的制作方法,尝试用美术材料装饰、创作彩绘伞。6. 学习小组合作,协调地进行伞面的彩绘装饰。7. 体验同伴间合作彩绘伞的趣味。8.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装饰成的造型。9. 自信地展示自己创意伞的造型。10.通过制作小书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喜好,并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的喜好1.伞下的家(艺术) 目标:1.尝试运用伞及其他的材料制作、装饰伞屋。 2.感受不同空间,体验在伞屋中活动的快乐。 3.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2.降落伞(科学) 目标:1.初步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功能。 2.学习目测相同长度的线条。 3.学习制作降落伞。3.我会做伞(艺术)两课时目标:1.探索小纸伞的制作方法。 2.尝试用美术材料装饰、创作彩绘伞。 3.乐于和同伴交流作品。4.彩绘伞面(艺术)目标:1.学习小组合作,协调地进行伞面的彩绘装饰。 2.体验同伴间合作彩绘伞的趣味。5.创意伞造型大会(社会)目标:1.运用材料把自己装饰成伞的造型。 2.自信地展示自己创意伞的造型。6.伞的儿歌大会串(语言)目标:1.尝试改编小雨伞、下雨歌的歌词。 2.感受诗歌和音乐不同表现形式的相互交融。 3.分享自编伞的歌词并获得演唱的快乐。第四周“和伞玩游戏” 主题活动目标:1.探寻不同的方法,进行伞的分类。2.享受与同伴用伞做游戏的乐趣。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专注性与应变的能力。4.通过与伞玩游戏,感受速度和伞面变化之间的关系。5.通过游戏增强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体验过伞关游戏的乐趣。6.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7.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伞的形体造型。8.在表演中获得想象、形体造型的乐趣。9.理解“收集”的概念,懂得“收集”和“喜欢”的关系。1.听清楚(科学)目标:1.探寻不同的方法,进行伞的分类。 2.享受与同伴用伞做游戏的乐趣。 3.游戏中增强幼儿的专注性与应变的能力。2.伞会变魔术(科学)目标:1.通过游戏,感受速度和伞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2.增进视觉的知觉能力。3.过伞关(健康)目标:1.通过游戏增进幼儿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2.体验过伞关游戏的乐趣。4.超级淘气伞(健康) 目标: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2.在与同伴游戏中,增强幼儿手臂肌肉的力度。5.我是一把小雨伞(艺术) 目标:1.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伞的形体造型。 2.让幼儿在表演中获得想象、形体造型的乐趣。11月份具体内容安排 -伞花朵朵开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指导要点重点掌握第一周:认识伞爱画画的公主 语言 伞可以做什么 语言油纸伞 社会怕水的伞 科学 第一周:认识伞语言区:投放与伞有关的图画书,供幼儿自由阅读。角色区:提供蚂蚁、小鸟、长颈鹿等纸偶,用幼儿表演儿歌。益智区:自制伞的拼图:将各种各样伞的图片剪成四至六块,同一个伞的图片背面做个标记,分别放在小框内,以便识别。提醒幼儿归类收拾摆放。美工区:投放绘画材料:如纸、笔、伞的图样、剪刀、胶棒,供幼儿画出想象中的伞,并剪下轮廓,进行剪贴画。科学区:1.提供几把伞,鼓励幼儿玩伞,探究伞的开、关及不同的方位观察伞。2.将伞巧妙地布置在教室里,让感兴趣的幼儿继续欣赏,并根据颜色及花色进行分类。3.引导幼儿收集各种纸质的防水物品,如一次性纸杯、牛皮纸、牛奶盒等放区域,供幼儿探索这些物品为什么可以防水。第二周:伞的联想美工区:收集一些小型的像伞的叶子,进行拓印,或进行拼图。语言区:1.提供与菇类相关的故事书,供幼儿自由阅读。2.鼓励幼儿制作“蘑菇伞小书”,记录“吃伞”的过程。角色区:提供各种图片,供幼儿表演唱下雨歌。科学区:1.提供各种菇类图鉴、蓸类图鉴、荷花的图鉴或图片,供幼儿自由观赏,丰富相关知识。2.准备各种蘑菇、放大镜、显微镜、记录的纸、笔,让幼儿观察蘑菇的表皮特征与它们的微笑差异,并学会记录下来。第三周:伞的创作美工区:1.提供制作降落伞的材料、工具,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探究、制作降落伞。2.提供制作小纸伞、彩绘伞的材料,幼儿自由制作,提高幼儿创作兴趣。语言区:1.将儿歌小雨伞,以图夹文的形式制作成挂图,放在区域内供幼儿自由阅读。2.提供各种有关伞的造型的书籍、图片或实物,幼儿相互交流、欣赏。角色区:1.把幼儿制作的“伞下的家”,作为角色区地背景布置,供幼儿自主地创造行地进行表演。2.提供伞的造型道具,引发幼儿继续想象,进行伞的造型。科学区:投放不同材料,引导幼儿探讨不同物体的降落。第四周:与伞玩游戏益智区:1.与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