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课唐太宗李世民.ppt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拥兵自立,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导致了唐朝的建立。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诸子中最有才能、胆识过人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结俊杰,锐意经略天下。公元617年,天下大乱,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李渊依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之计,起兵太原,自任大将军,率兵三万余人进取关中,并于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临全国。唐高祖即位后,乃以世民为帅,领兵次第削平群雄到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铲除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全国复归统一。,唐的建立,主要知识结构,唐太宗,A.吸取隋亡教训,B.知人善任,C.虚心纳谏,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626年即位,改年号为贞观(627649)。,返回,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朝三省六部简表,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变乱,即所谓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正妻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其余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四子元吉都随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后,唐高祖以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秦王李世民自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战功显赫,早为其兄弟所疑忌。太子见其弟谋略过人,手下人才济济,恐其夺位,故与四弟齐王元吉联合,多次谋害秦王而未遂。李世民本就不愿将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遂决心发动政变。武德9年(626年)六月三日,秦王向父皇告密太子、齐王淫乱后宫、多次谋图害己之事,唐高祖定翌晨召诸子入宫询问。,历史的天平,当太子、齐王经玄武门入宫时,秦王突袭之,亲手射杀太子,其下属射杀齐王。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兄、弟之后,派属下带兵进宫,逼高祖交出兵权,又诛灭建成、元吉之后裔,斩草除根。六月七日,唐高祖诏立世民为太子。是年八月,唐高祖又被逼让出皇位,自称太上皇,传位给太子李世民,是为唐太宗(626-649),次年改元贞观。中国历史上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之事屡见不鲜,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当中的佼佼者。我们不能不赞赏李世民建立盛唐及后来“贞观之治”的大功,但必须如实指出其杀兄、屠弟、逼父的篡权行为。,暴君隋炀帝,他以隋亡为鉴,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与李世民,小结,返回,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的关系,必须同心同德,才能合成完备的一体。,Q:唐太宗是怎么做的呢?,A:虚心纳谏,1、知人善任,杜如晦,房谋杜断,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唐太宗,2、虚心纳谏,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魏征,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唐太宗正是经常通过与臣下交流,虚心纳谏,任用贤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多见的强盛时期。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到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我们可以看出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情况下,统治者的思想、行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小结,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开放对外交流,贞观之治,想一想,(1)太宗做到兼听广纳了吗?(2)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吗?(3)从唐太宗身上你受到怎样 的教育?,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