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pt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回顾,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青花瓷,“这个省有一市镇,叫做泉州,他们在那里制造各色优美的瓷器,并由那里远销到全世界。它品类丰富,价格又极便宜。”这是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的中国见闻。,“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是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的看法。,苏州园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富有魅力的古典戏曲;不可思议的中华气功;手到病除的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意蕴丰富的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你能说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及作者吗?,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作用,地位,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重要位置,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表中所展示的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前后历时两千余年。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图表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什么情况?,你还知道我国古代领先的科学技术有哪些?,水利工程,历法,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 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地位,意义,特点,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北方人喜欢喝酒,南方人喜欢喝茶,所以北方多酒肆,南方多茶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北方寒冷,喝酒御寒是最简便的方法,所以北方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喝酒。南方气候炎热,茶可消暑解渴,使人神清气爽,所以南方人爱喝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一般认为,陕西人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广东人受海洋开放文化的影响形成包容、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山东人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道德观念、家族观念强烈,比较传统和守旧;游牧民族的文化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蒙古人的性格;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这种文化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具区域性。,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P68),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1、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之骄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民族现在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创造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维吾尔族,壮族,蒙古,藏族节日元根灯会,彝族节日赛装节,侗族节日播种节,瑶族节日耍歌堂节,佤族节日青苗节,布朗族节日成丁节,怒族节日祭天节,赫哲族节日跳路神节,中华民族文化之民族节日,维吾尔族的舞姿,彝族的铜鼓舞,藏族的舞姿,自由舒展,轻快灵活,不时会出现戛然静止和风趣幽默的小动作,绚丽而精彩,柔和而细腻,轻快,典雅,动中有静,宗教色彩浓郁,长袖善舞,朝鲜族舞蹈,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相互交融、借鉴、吸收,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3、多民族文化的意义:,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四、为什么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内涵:,1.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2.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作用:,1.有利于和睦交流民族文化,2.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找一找:歌曲中有哪些中华文化元素,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了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A.B.C.D.,B,2.“56个星座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3.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是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中国医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A.B.C.D.,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回答46题。4.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A.B.C.D.,5.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 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6.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形成这种地区文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C.外来文化的影响 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如:*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大都市;*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福建2011高考)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成分,批判的吸收其他民族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材料一据文献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材料二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鲜卑乐、西凉乐、楚调、燕乐、雅乐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材料三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流行的十部乐曲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音乐。元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加上蒙古族对歌舞戏曲的爱好和宋代已经有的城市音乐基础,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搜集、整理、加工和创作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汉族民间音乐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明初,藏族僧人唐东杰波将简单的跳神仪式穿插情节,注入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或记载在佛经中的故事,使其戏剧化。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搜集、整理了弦索备考,把民间流传的13套弦索古曲用总谱的形式记录下来。(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答案:(1)中华音乐文化,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历经夏代、隋唐、元代、明清的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材料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如藏族、壮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俄罗斯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等;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如哈萨克族和塔塔尔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少数民族有54个,即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使用欧洲音乐体系的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和锡伯族。使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有3个民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2)结合材料四,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这个特点。(3)材料四说明我国各民族是如何弘扬中华文化的。,(2)材料四说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我国少数民族在音乐体系建立上,分别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坚持了兼收并蓄的原则。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3)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2)结合材料四,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这个特点。(3)材料四说明我国各民族是如何弘扬中华文化的。解析:第(1)问,中华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远流长;二是博大精深。三则材料强调音乐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出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三则材料同时所展示的音乐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2)问,可从三方面来分析。第(3)问,主要从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的角度来说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