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
情景一,麦兜兜生活的一天,我叫麦兜兜,我们一家三口,住在这个平凡的小屋。,我有自己的房间,我特喜欢自己那张法兰西床!,妈妈每天都叫我起床,并为我准备好牛奶蛋糕早餐!,早餐后,妈妈送我上学,我们总是搭那辆德国!,到了学校,我和好朋友麦喋讨论昨晚的动画片蜡笔小新.,在学校,老师教我们学英语!,啥是“宁静致远”?,中午我在学校吃了一个汉堡包!,下午,老师带我们到郊外学BADMINTON,放学后,我跟妈妈去沃尔玛超市Shopping!,回到家,妈妈帮我洗澡,我们总是用VS的洗头水和OLAY的沐浴露.,洗完澡,我跟妈妈一起享用烛光晚餐.,晚餐后,妈妈陪我练琴!我们家的可是名牌的奥地利钢琴哦!,练完琴,我陪妈妈欣赏好莱坞大片,结束了我一天的生活.,从麦兜兜的一天,我们发现。,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A.初步出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B.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1.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2.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资本输出,又通过武力,列强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瓜分世界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D.市场的推动: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A.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B.技术的进步:交通和通讯的技术创新加速了。,C.障碍的消除:两极格局的结束,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对利润的追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市场经济的普遍实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和渗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壮大是经济全球化的促成因素。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A.国际贸易迅速发展;B.世界市场的扩大,人们可以从身边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C.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3、经济全球化的体现:,4.经济全球化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为各地经济发展 提供机会。,方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经济全球化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 经济全球化抗议者同盟,经济全球化的抗议者,不同的呼声,支持: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WTO建立)反对:全球化的利益风险极不均衡;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更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与主权面临空前压力,(一)存在问题:,2.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危机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二、问题与展望,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怎么对待全球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要积极参与。但在这过程中,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落后之苦。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江泽民在联合国的讲话,解析与探究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中叶的世界贸易状况,材料二则反映了现代世界贸易的状况。19世纪世界贸易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即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上;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是靠发达国家倾销商品来实现的。而现代世界贸易的特点在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深;世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把各国的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正式建立:1995.1.1性质:世界性统一大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作用:1.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2.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加入世贸:2001.12.1,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1、联系:(1)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3)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最后归宿。2、区别:(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2)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二.表现,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科学技术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三.原因,四.历程,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资工业革命 二战后90年代以来,五.问题,南北问题 环境问题 经济安全问题,六.评价,必然结果 利大于弊 建立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总结,1.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凯恩斯计划”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2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3.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 C D,5.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6.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7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