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案.ppt
,第一节 成本概述,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成本概述,一、什么是成本?什么是产品成本?,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几层涵义:,第一节 成本概述,一、什么是成本?什么是产品成本?,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几层涵义:,第一节 成本概述,一、什么是成本?什么是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与本期的完工产品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第一节 成本概述,二、产品成本的具体内容,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一)产品的价值,第一节 成本概述,二、产品成本的具体内容,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就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即以货币表现的为制造产品而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之和。,(二)产品成本的具体内容,第一节 成本概述,二、产品成本的具体内容,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现在按制造成本法计算,其内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第一节 成本概述,三、产品成本的作用,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涵义,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二、成本会计的职能,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二、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预测的目的。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是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对决策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通过成本分析,可对成本决策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通过成本考核,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为成本计划的实现提供保证。,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三、成本会计的任务,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的内容,包括成本会计机构、成本会计人员和成本会计制度等内容。,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一)涵义,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二)组织形式,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二)组织形式,厂部建立成本会计机构可以比较及时地掌握整个企业有关成本的全部信息,便于成本数据的集中处理,还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不便于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也不便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和职工及时地掌握本单位的成本信息,不利于调动群众参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二)组织形式,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二)组织形式,有利于企业各内部单位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的控制和核算。,会增加成本会计的机构和人员。,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三、成本会计人员,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政治、业务素质都过硬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成本会计人员是专门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四、成本会计制度,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四、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五、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如下内容:,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的界限,工业企业费用分布情况,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的界限,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二、费用界限划分不当会出现的问题及要防 止的错误作法,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动力、待摊、预提费用等分配表;根据原始凭证和有关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库存商品明细账。,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一)“生产成本”科目,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一)“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一)“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二)“制造费用”科目,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三)“劳务成本”科目,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四)“待摊费用”科目,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五)“预提费用”科目,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六)“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三章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 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是费用最基本、最原始的分类。这种分类是把成本的经济内容具体化,即按照费用的原始形态按其性质划分为若干个费用要素,又称为生产费用要素。,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二、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在会计上称为产品成本项目。,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一)联系,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二)区别,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四、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变动费用,固定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五、区别概念,(一)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五、区别概念,(二)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五、区别概念,(二)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注意:,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六、生产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六、生产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材料费用的内容,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一)材料发出凭证,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二)材料费用的汇总,领用材料汇总表,材料明细账,材料费用分配表,各相关成本、费用账,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以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定额成本比例法,是以材料的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3300千克,每千克3.1元,计10230元。本月产量及单位消耗定额见下表,根据上述公式将计算结果列入表中。,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发生共同材料费用19600元。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和15千克,产量分别为200件和100件,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8元。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并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假设某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丙产品,另设有机修、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若干。20年3月,根据本月审核、归类后的领、退料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耗用材料分配汇总表”如下表。,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耗用材料分配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61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4000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403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1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62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18800 制造费用二车间 9600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11000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 1060 销售费用 2040 管理费用 9900 贷: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365300 辅助材料 57700 修理用备件 31900,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动力费用的分配,某企业20年3月份“动力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动力费用的分配,常用的分配标准有机器工时和马力工时等。,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动力费用的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二节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000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6912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960 制造费用一车间 1760 制造费用二车间 1632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1200 制造费用供电车间 500 管理费用 1440 贷:应付账款 29404,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人工费用的内容,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指企业除直接人工以外其他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等,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人工费用的内容,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一)职工薪酬的范围,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人工费用的内容,(二)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工资结算凭证分为工资结算单和工资结算汇总表两种。,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工资结算单,车间: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20年3月 单位: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工资结算汇总表是为了总括反映整个企业工资的结算情况,由财会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分车间、部门汇总编制的并据以进行工资结算的总分类核算和汇总企业工资费用的凭证,它也是企业进行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注:为简化核算,表中省略了有关资料),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一)直接人工费用按用途分配,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二)计算公式,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三)工资费用分配表和提取职工福利费计算 表的编制,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资费用分配表,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提取职工福利费计算表,20年3月 单位:元,第三节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根据“提取职工福利费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程序,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对于只提供一种劳务、作业或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单品种辅助生产车间,可按车间分别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户,并根据对费用项目的管理要求在明细账内开设专栏。,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二)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按产品的品种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户,在明细账内按规定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开设专栏。,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某企业20年3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提供产品、劳务的情况如下表所示。,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在计算费用分配率(即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时,应剔除辅助生产单位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数量(不相互分配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根据上述费用分配率计算各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直接分配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其他受益对象暂不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即交互分配前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从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数额,减去交互分配时转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按直接分配法再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其计算公式如下:,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仍以例1资料为例,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进行分配,有关计算过程如下:,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根据有关资料和上述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1)交互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一次交互分配法,(2)对外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调整分配一般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将差异按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受益比例分配;二是将差异全部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这有利于加强对基本生产车间的业绩考核。,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假定某企业机修车间每工时修理费计划单价为3元/工时,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单价为0.8元/度,其余资料同表312。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全部分配给企业管理部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际辅助生产成本计算如下:机修车间 90000+1600 91600(元)供电车间 18000+3000 21000(元),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2)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为简化核算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其差异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其节约差异应用红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成本分配法,根据上表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代数分配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代数分配法,假设每工时修理费用为x元,每度电费用为y元,其余资料同上。则可设立联立方程式如下:,解联立方程组得:,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代数分配法,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代数分配法,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五)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比较,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五)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比较,注意:,一、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程序,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了归集制造费用,控制制造费用总额,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按照生产单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制造费用明细项目设专栏组织制造费用的明细核算。,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下面,举例说明制造费用主要费用项目的核算和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登记。,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月末,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并据以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一)固定资产折旧费,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固定资产折旧费,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固定资产折旧费,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根据“预提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等。上述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按照费用的用途进行归类,月末,编制“其他支出汇总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其他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其他费用,假定以上支出均以银行存款支付,编制会计分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期末,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总额。假定一车间甲产品耗用生产工时为3000工时,乙产品耗用2000工时;二车间生产丙产品耗用4000工时。现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如下:,二车间因只生产一种产品,所以全部制造费用由丙产品负担,不再进行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实际工作中,制造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的。,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根据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结转本月制造费用总额,编制会计分录:,(1)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生产工时比例法,(2)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成本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成本比例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某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总额为79800元,该车间年度计划生产甲产品1800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5小时;生产乙产品3000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4小时。12月份,该车间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60件,乙产品为2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7560元,上月末分配后借方余额86元。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计算分配12月份制造费用如下:,(三)计划分配率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同时,由于12月份为年度最后一月,所以还应将上月末与本月分配后的余额相加(86+264=350),再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结转,借记“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制造费用”账户,以使年末“制造费用”账户无余额。,三、制造费用的分配,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计划分配率法,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一、损失性费用的内容,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停工期间内发生的材料费用、应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等,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应首先根据废品通知单载明的品名、数量、物耗、生产工时等内容,计算报废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其他单位赔偿的款项。,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生产M产品1000件,经检验,其中不可修复废品有100件,废品残料价值为385元。该车间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为18100元,其中直接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4600元;制造费用3500元。假定该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生产产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为2小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废品损失如下:,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1000=10(元件)废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10010=1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4600(10002)=2.3(元工时)废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1002)2.3=46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500(10002)=175(元工时)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2)175=350(元)废品的生产成本=1000+460+350=1810(元)废品净损失=1810385=1425(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根据上列“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1)结转废品损失实际成本,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3)将废品损失转入合格品产品成本,登记M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某企业加工车间所产N产品中,发现可修复废品20件,已修复验收入库。根据本月“耗用材料汇总表”提供的资料,修复N产品领用材料实际成本为300元,根据本月“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提供的资料,修复N产品实际耗用工时100小时,小时工资费用分配率为5.5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为3元;应分配人工费550元,其中工资482元,福利费68元;应分配制造费用300元。按规定,本月发生的20件废品应由过失人赔偿280元。,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将上述会计分录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三、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停工损失的归集,在停工损失中,原材料、水电费、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等,一般可以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确认后直接计入;制造费用能够直接确认的应尽量直接计入,不能直接确认的可以按照停工工时数和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计划或实际)分配计入。,三、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停工损失的归集,某企业第一车间由于外部供电线路原因停工3天,停工期间损失材料费用6 000元,应支付生产工人工资4 000元,应提取福利费560元,应分摊制造费用640元。,三、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停工损失的归集,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对停工时间不满一个工作日或停工期间发生的损失费用较小时,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三、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停工损失的分配,停工损失,应当根据发生停工的原因进行分配和结转。,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原理,(一)在产品的涵义,在产品,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原理,(二)分配原理,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原理,(二)分配原理,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原理,(二)分配原理,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原理,(二)分配原理,公式的前两项是确定已知的情况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主要适应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其数量变化也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相差不大的产品。,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其计算公式为:,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其计算公式为:,(1)原材料分次且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其计算公式为:,(2)原材料分次陆续投入,且与工时进度不一致,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程度,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同时,分别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投料程度,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 投料程度,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某企业生产P产品,本月完工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该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初原材料费用为7680元,本月发生18700元;月初直接人工费用为4764元,本月发生7380元;月初制造费用为2870元,本月发生5050元。该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生产费用,其分配计算如下:,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350 52.76=18466(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5052.76=7914(元),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约当产量=15060%=9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35027.60=966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9027.60=2484(元),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3)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5018=63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018=1620(元),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4)计算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18466+9660+6300=34426(元),月末在产品成本=7914+2484+1620=12018(元),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某车间生产Q产品,其单件工时定额为50小时,经三道工序制成。其中第一工序工时定额为10小时,第二工序为20小时,第三工序为20小时。其各工序完工程度计算如下:,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假定Q产品本月完工300件,第一、二、三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60件、40件和50件;月初和本月累计的直接材料费用18100元,原材料系随生产进行陆续投入;直接人工费用9050元;制造费用10860元。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生产费用如下:,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6010+4040+5080=62(件),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完工产品成本=15000+7500+9000=315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100+1550+1860=6510(元),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某企业生产R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中第一工序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第二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该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为60件,月末第一、二工序在产品分别为40件、50件。按上述两种投料方式分别计算的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为:,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1)按第一种投料方式,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50100=66(件),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一)约当产量法,(2)按第二种投料方式,在产品约当产量=4020+5070=43(件),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或,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某企业生产S产品,月末在产品盘存2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