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ppt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内 容 提 要,目的、重要性,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仪器设备的溯源,一、目的、重要性,1.确保仪器的精度和性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2.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3.安全使用,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流程,仪器购置申请,调查论证,采购,安装验收,建立档案,计量检定,标识、操作规程,使用、维护、维修,报废,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安装前的准备:1.组织准备:成立验收小组,由使用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员、资料档案管理员等人共同组成,并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职责;2.技术准备:搜集该仪器的性能原理、技术参数、操作规程、系统组成、重要组件等方面的资料,同时,对于贵重或重要仪器,需主动到已经使用该型号仪器的单位学习了解,掌握各项基本技术指标、测试验收要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3.条件准备:根据仪器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准备好实验室的硬件配套设施。当实验室的配套硬件设施全部按照要求配备到位以及标样、试剂等准备完毕后,仪器才能进场组织验收,以免因准备不充分而影响验收;,仪器的调试、验收:仪器设备安装完后,需按合同规定的规格、质量、数量及各项技术参数进行逐项验收,对于未能通过验收的,应及时通知厂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验收的,还要对设备进行核查或校准。仪器设备管理员需保留仪器的所有验收记录,并注意搜集仪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资料,同时考察维保期内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情况,并做好综合评价记录,为今后购置仪器设备和选择供应商提供依据。,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1.仪器设备的台账建立: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的固定资产,通常按入账时间、物资类别及使用部门建立一套仪器台账。,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2.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指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全部原始记录资料的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a、前期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技术调研论证报告、招投标文件、订货合同、验收记录、装箱单、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线路图、供应商资质等相关资料文件,并将其分类整理,按档案管理程序归档。b、使用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作业指导书、历年使用记录、历次仪器检定证书、仪器维护维修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等。每年都要认真从使用部门收集起来,并整理归档。c、调拨、降级、报废审批文件的收集 仪器设备调拨、降级或报废,应将调拨、降级或报废申请表及相关批准文件收集归档。仪器设备转移使用单位时,仪器设备档案应一同转交。特殊的有参考价值的仪器设备报废后,根据需要其档案可以另行保存。,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仪器设备档案目录案例:1.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2.仪器设备调研论证技术报告。3.仪器设备招标文件(标书、投标文件、仪器配置清单、中标供应商资质文件、中标仪器样本)。4.订货合同。5装箱单。6安装调试报告。7仪器设备验收记录。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线路图、合格证等。9仪器设备历年检定证书。10仪器设备历年的使用、维修、维护、故障、改装记录。11仪器设备报废或调拨申批表。12期间核查记录(可与使用记录一并存放),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3.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借阅:借阅档案资料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借阅人要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涂改、剪裁、抽取和污染档案资料。精密仪器原版说明书和线路图等重要技术资料一般不得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可在履行有关档案管理规定手续后借用复印件。仪器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可以保存复印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包括以下3点:1.操作人员培训;2.仪器设备运行管理;3.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1.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技术培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仪器设备的购置调研阶段。要同步确定该型仪器的操作人员12名,让他们参与调研、考察、论证的全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使仪器操作人员对该型仪器的技术指标和基本性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即在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确定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全程参与,系统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全面了解基本操作规程和保养维护程序,通过培训,达到独立操作和保养仪器的目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便于咨询专家解决。,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三阶段:即在操作使用人员的再培训阶段。在操作使用人员对仪器的操作程序熟练掌握之后,联系仪器厂家或熟悉该仪器设备单位,集中对操作使用人员再培训。通过培训,解决操作使用人员独立使用仪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并对仪器使用保养的一些技巧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以上三个阶段,分别是操作人员对仪器认识、了解、提高的过程。通过以上培训,操作人员应达到较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就此完成。继续做好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再培训仍是仪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计划地安排操作人员参加相关同类仪器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讲座经验交流会,使其不断扩大新视野、增长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践证明,这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新功能的开发利用大有裨益。,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2.仪器运行过程管理:a、编写操作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指导书一般应在仪器安装调试、投入使用两个月内制定颁发。其主要内容有:仪器名称、性能用途、操作步骤、检查方法(包括开机、关机、运行检查和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b、填写使用记录 坚持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制度,既可全面掌握仪器的使用情况、性能状态及变动历史,又便于对仪器实行动态评估。仪器使用记录的主要内容有:开机日期、关机日期、工作时数、运行状态(包括停电、停水及工作异常等情况)、运行检查、期间核查、维修保养、工作内容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c、仪器设备使用前检查 在仪器设备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了解上次使用情况、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的资料以及外部设备(包括水、电、气)是否完好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以免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3、仪器维护保养管理 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如定期的仪器设备拆卸、清洗,调整维护保养,并填写好维护保养记录,三、仪器设备的溯源,溯源的定义: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溯源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实验室仪器量值溯源的目的是在规定条件下,确定仪器设备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如果不能保证溯源性,测量则缺乏可比性,测量就失去了意义。,国家基准,中国计量院,省计量院,市计量所,良品铺子检验中心,可溯源仪器设备(量器),不可溯源仪器设备(量器),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公认方法,使用有证标准物,确认仪器状态,三、仪器设备的溯源,实验室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只要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和程序。,应确保测量溯源性,使实验室所进行的检测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基准或国际承认的测量标准。这是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能够被接受的前提。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使其检测结果跟上述“基准”或“标准”连接起来的特性称为“测量溯源”。,三、仪器设备的溯源,仪器设备的溯源是通过计量实现的:,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检定,校准: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检定是国家强制性的。,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校准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则是对其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符合性的全面评定。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通常作统一规定,有时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则是检定规程。校准通常不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则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结果通常是发给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仪器设备的标识,标识是对测量设备现场管理的一种形式,是计量确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标识的作用主要是:(1)表明测量设备所处的确认状态,以便正确使用测量设备;(2)便于对测量设备的现场管理,防止错用。,仪器设备的标识,设备的标识一般分为3类:合格、准用、停用。(1)“合格”标识:表明对仪器设备已按规定进行校准后处于合格的状态。“合格”标识采用绿色,并有清楚的“合格”字样。适用范围:经计量确认(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的仪器设备;无法进行检定、校准,经比对或验证适用的仪器设备。(2)“准用”标识:表明仪器设备的部分功能或部分示值范围已得到确认(检定、校准),允许在限制范围内使用。“准用”标识采用黄色,并有清楚的“限用”字样。适用范围:多功能的仪器设备中,有些功能已丧失,但有些功能正常且经确认合格的;仪器设备某一部分示值范围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部分示值范围经计量确认(检定、校准)合格的;经计量确认(检定、校准)允许降低等级使用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标识,(3)“停用”标识:贴有“停用”标识的仪器设备,任何人非经批准一律不准使用。“停用”标识采用红色,有清楚的“停用”字样。适用范围:仪器设备经确认(检定、校准)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超过确认(检定、校准)周期的;设备已损坏或功能可疑的;仪器设备暂时不用或封存的;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的仪器设备;已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的仪器设备;禁止使用或报废处理的仪器设备等。,仪器状态标识,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运行中的计量器具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计量性能的改变,已检定的仪器状态在检定有效期中并不一定都处于正常。为了了解仪器状态,维护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有必要对其进行检查,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对重要的检测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目的是了解仪器的精度、准确度和灵敏度是否有变化,也对从上次检定到本次核查期间所做的工作作一结论,如以后仪器再发生问题,无需核查本次核查前的结果。,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期间核查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1)使用频繁;(2)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3)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疑的;(4)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后返回的;(5)临近失效期;(6)第一次投入运行的。,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期间核查的一般方法:(1)参加实验室间比对;(2)使用有证标准物质;(3)与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另一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4)对稳定的被测件(如核查标准)的量值重新测定;(5)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高等级的自校,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期间检查情况应记录并归档。期间检查中发现设备运行有问题时,应停用报修。对运行有问题的设备所涉及检测结果有效性有影响时,应对检测项目进行重新检测,对已出具的检测报告如需修改,应书面形式通知客户。,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实验室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结果的确认:(1)实验室在得到检定/校准的证书/报告以及比对结果后,应对量值溯源的结果予以确认:证书应表征信息、测量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确认(2)检定证书应该给出仪器设备的准确度等级。(3)校准应给出测量不确定度。(4)如果校准结果不能满足预期的要求,实验室应启动不符合控制程序,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检测数据的有效利用: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出具检定证书/测试报告,不仅说明仪器是否正常,报告中的检测数据对正确使用仪器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仪器设备在使用前除了检查是否运行正常,还应了解并应利用对于在仪器的校准过程中产生的修正值或检测数据,应保证其在仪器的使用过程得到运用,同时也应保证修正因子和参数的备份得到正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