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doc

    • 资源ID:4516728       资源大小:16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doc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结题报告作者:陈金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14    更新时间:2007-10-25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数学组 执笔:陈金奎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也不再是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途径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这意味着角色的转变、课堂的开放、教材使用上的创新。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的是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总而言之,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高的要求.2 教师成长的需要.我们高中数学教研组曾对教师的现有教案和教科研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了调查,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薄弱,论文撰写困难;(2)先进的教育理念难以和教学实践统一,大多数教师仍热衷于“传道、授业”,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仍偏向于包办,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式仍倾向于“接受”、“完成任务”;(4)我校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他们需要一个迅速成长的途径.同时即便是老教师也需要再提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3 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育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这三个子过程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反思力.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反思性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益.要实现“发展学生”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我们的课堂.4 信息技术使用最优化的需要.我校已结题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已解决:在数学、物理学科教学中电教媒体的选择、开发的研究;在两学科中使用媒体与培养学生建构能力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效果上的研究等问题.但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佳时机;如何使用媒体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优化学习效果等问题还有待解决.5、课题的生成.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这使得数学教师原来的常规教学方法和他们的教科研水平与目前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这一课题.选题的意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活动,研究我们的教学案例、及时反思总结,可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做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能使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如优化教材的使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等;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令学生爱学、乐学.二、课题的含义及主要概念的界定1、概念界定:课程:课程是教育理念中专业化程度最高,但同时又是争议最多的范畴之一,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多被理解为“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于是课程便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总和.目前,随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课程的内涵已超出了“教学大纲”或“为学而设计的教学材料”的范围.简而言之,课程是在学校里,我们试图教给学生的一切东西,即课程主要解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新课程理念:这里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案例:教学的科学含义是:教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案例,指对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景的描述.本课题的“教学案例” 指课堂教学案例,包括教师的教学设想、课堂教学情景实录和教学反思.  2、研究的理论基础: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离不开进行反思性教学.纲要和标准为中学数学案例研究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2)国内外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熊川武教授采撷众说之长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美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唐纳德·萧恩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中,提出了反思实践和反思实践者的思想,将反思分为“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两种类型.所有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3)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布鲁纳主张以主动探索活动发现客观知识体系中的逻辑结构,从而实现对知识掌握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能力.中国数学重视“双基”,但不是等于只抓“双基”,这些都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教师成长层面:通过“调查实践反思”的教学实践的案例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课堂教学层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学生学习方式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堂教学层面:探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它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的显著性;比较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传授知识”教学模式对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差异性;研究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佳时机. 2)教师成长层面:探究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反思性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3)学生发展层面:研究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5、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以理论指导研究,并借鉴有关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形成结论.围绕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拟定研究计划收集和评价文献资料,评价文献的有效性,产生地点、时间、作者及文献的意义、精确度、可信度等综合分析文献内容形成结论总结(2)行动研究法:组织高中数学教师有计划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上研讨课、示范课、评课、写教学案例等教育教学活动,探求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并由此研究探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3)调研法:前期问卷a .明确目的,拟定项目,教学状况,如教师的备课情况、教科研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等.b.确定范围,组织发放.c.回收、分析归纳,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理性分析,探讨方案.d.通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探讨合适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中后期专题访谈a.确定专题,了解实施状况,如实施进程,存在的问题,师生反馈意见b.确定访谈对象c.过程观察记录d.调查结果分析,整合信息,总结规律,形成结论.三、课题研究的步骤:1、启动阶段:2004年9月2004年12月(1)       课题论证(2)申报校级课题并进行理论准备、培训学习(3)申报区级课题;2、实施阶段:2005年1月2007年12月(1)       第一阶段:(2005年2月2006年1月)研究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佳时机;探究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反思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性成长;理论学习与尝试撰写论文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2)第二阶段:(2006年2月2007年7月)继续研究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探索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它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探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对前面各阶段的研究所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为了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在理论指导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自主学习.学校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为课题组购买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分发给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组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围绕反思教学在促进教师成长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率的相关性组织专题讨论,使全体成员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专家引领.没有行家、专家的引领,课题就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次,我们想方设法邀请专家来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活动.北京教科院吴凯教授、南京教科所所长刘永和、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区电教中心沈家平老师都曾来我校做过专题讲座.科研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走上台”一直是我校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也是课题研究学习的主要途径.这几年,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到南京、扬州、无锡、盐城和本区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学习研讨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外出教师学习归来,或汇报心得体会,或仿照开设示范观摩课,将学习所得及时传达给每位教师.保障充分.在理论指导和物质条件等方面我们课题组也作了精心安排.本课题组有3位高级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他们在课题研究的各阶段都开设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示范课,为实验搭建了丰富的研讨平台.学校为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设立了专门的奖励条例,每年的教务处工作计划中也都将课题的研究列为工作重点之一.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依据研究方案,不断地调整方案,力求使研究工作扎实、有效,符合教育改革的新需求.我们将整个课题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研究阶段时间跨度主 要 工 作启动阶段2004.9-2005.1成立课题组,撰写设计报告,召开开题会议,落实研究计划;组织学习理论与实践研讨.前期实践阶段2005.2-2006.1全体成员按计划开展实践;总结实践的得、失,撰写中期评估报告,整理材料、迎接评估.深化研究和推广实践阶段2006.2- 2007.7全体成员在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新问题继续开展实践,并对相关实践进行深化研究,做好推广工作.结题阶段2007.9-2007.12组员进一步推广实践成果,组长整理材料,做好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整个研究过程中突出以下的研究重点:以“案例研究”为龙头,在实验中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观”等.积极配合课改,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使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教师在“教”中的“反思”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变为“探究式学习”为主.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立“为了教学实践而研究,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树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理念. 持续、深入地研究教师的“教学后记”.以“加强学习、立足实践、认真反思”为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数学教研活动,为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在实验的启动阶段,我们先对教师的教科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调查分析. 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科研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围绕调查目的设计了“您平时进行教学反思的频率是”,“您每月能学习几篇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 等18个问题,教师调查问卷分析(部分)题号选项问卷一问卷二分析结果1A4%3%这说明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已能充分认识到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B00C85%20%D11%77%2A3%90%这说明教师对“反思理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B86%4%C00D11%6%3A4%90%这说明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教师已能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对比发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途径更加多样化B918%C00D5%2%6A45%78%这说明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加强了,教师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学习理论的意识加强了,学习的数量明显增加B55%22%10B45%15%教师在备课中能更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C55%85%18A70%22%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实践,已更加关注教与学的及时反馈B00C30%78% 学生问卷对比分析结论:教师课前、课后主动向学生询问的次数增加了;教师在备课中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但教师的个别教育观念还有待加强;教师的教学艺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感想摘录:1、通过老师的教学,我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2、通过老师的教学,我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了;3、通过老师的教学,我理解并学会了该课程内容;4、通过老师的教学,我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前期实践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年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很高,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的研究论文,因而35周岁以下教师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多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但高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他们不再愿意去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因而我们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学校领导做了汇报,并提出设想成立“学术委员会”,以此促进高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与学校领导多次交流后,学校终于在06年初成立了首届“青年教师研究会和学术委员会”.在深入研究和推广阶段,我们主要探讨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很适合我们的学生实际;对新授课提出了“导学训练”的模式;对试卷讲评课的模式也做了较深入的探究.3、强化管理,措施到位为提高本课题的研究质量,我们从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体系入手,促进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化、制度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经费、设施到位.本课题组的各成员也有明确的分工.本课题的组长和副组长都是我校常州市级电教课题的主要成员,韩伟老师是原电教课题的组长,有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黄校长和韩丽娟老师都曾是过有关课题的主要负职人.本课题组有3位高级教师和一位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进行理论指导;有十多名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每周组织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一到两次校级或区级公开课;每个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听课3次,并写出评课意见.学校拥有二十多台实物投影仪,十多台背投和足够的电脑可供实验研究;有藏书二十多万册的图书馆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有三十多个高中班级可供对比实践.组织到位.完善的组织是课题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学校对教育教学科研非常重视,专门设立了教科室,任命主任两位,工作人员一人;另外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师训中心(专门负责教师培训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外聘名师和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教师教科研发展专家引领项目组.制度到位.学校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课题管理制度,明确课题小组的职责,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学校定期对课题情况进行督查,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对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研讨课的开设、例会参与情况、论文的撰写情况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五、课题研究成果:1、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1)有效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了解并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可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3)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适合我校学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新授课中的“导学、训练式”,公式教学中的“探究式”,习题课教学中的“问题串式”,试卷讲评课中的“讨论、及时训练式”等.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非媒体使用越多越好,媒体的使用应在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方面.2、研究成果及所达到的目标1)通过学习与研讨,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有了大的转变,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全体成员已能更加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能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通过实践、总结,探究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反思性数学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学会学习是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互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数学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的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直至成为学者型数学教师.这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同样使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3)教师在“教”上的反思促进了学生在“学”上的反思,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4)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中学课题研究不求在理论上有突破和创新,但事实上我们的研讨活动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本课题的主要支撑理论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全体成员在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总结中进行了多元解读和反思.2、  研究成果统计教师的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陈金奎省三等奖 05/8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陈金奎区一等奖 05/12对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模块规定课时不够”问题的思考陈金奎市三等奖 06/3也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陈金奎区一等奖 06/12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又一途径陈金奎“师陶杯”三等奖 05/11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陈金奎区三等奖 06/1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电化教学中的运用黄英区二等奖 04/9走赏识教学之路 促学生能力发展黄英省三等奖 04/10暴露思维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黄英区二等奖 04/12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的数学教学策略黄英师陶杯三等奖 04/11谈数学审题的思维起点黄英区一等奖 06/12新课堂的问题教学王锌杰学习方法报06/3让学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王锌杰武进日报 06/1让师生真正的一起动起来王锌杰师陶杯三等奖 06/11让数学成为学生自己的数学承波省三等奖 05/8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承波师陶杯三等奖 05/11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建构承波区一等奖 05/12优化提问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张龙飞市一等奖 05/12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龙飞五四杯一等奖 06/5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芮伟兴区二等奖 05/12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芮伟兴市二等奖 05/12重视合情推理 培养创新能力芮伟兴五四杯二等奖 06/5浅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策略芮伟兴师陶杯三等奖 06/11新课程理念下立体几何教学策略探究芮伟兴区三等奖 06/12把握基本要素 优化课堂教学芮伟兴省二等奖 07/1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堂记忆能力的研究陆永刚师陶杯三等奖 06/11积极学习数学 积极对待错题陆永刚区二等奖 06/12班级管理要注重教师资源的整合胡燕芬省三等奖 05/11说课与上课竞赛区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黄英二等奖 04/12区数学教师解题竞赛陈金奎二等奖 04/12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陈金奎市三等奖 07/5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陈志强校一等奖 07/3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王锌杰三等奖 06/12青年教师同步调研胡燕芬校优胜奖07/3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胡燕芬校一等奖 06/12 部分荣誉芮伟兴教坛新秀 04/1芮伟兴区嘉奖 04/1芮伟兴区嘉奖 06/3芮伟兴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07/09陈金奎校特别贡献奖 05/10陈金奎优秀备课组长 06/09陈金奎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06/9陈金奎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07/9黄英校特别贡献奖 05/10王锌杰校特别贡献奖 05/10翁定兵校特别贡献奖 05/10韩丽娟校特别贡献奖 05/10承波校特别贡献奖 05/10王锌杰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05/9王锌杰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06/9  教师的专业提升方面:目前在读的研究生有陈金奎、芮伟兴、黄英、胡燕芬,并且陆永刚、李明霞等一批年轻教师也已在积极备考.课题组成员出常州市培训情况统计:王林峰:2006/8/232006/8/30 赴上海外国语学院参加“高中国际预科课程教师培训”.黄 英:2007/9/32007/9/30 赴英国参加“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濮志强:2007/8/52007/8/17 赴首都经贸大学,参加“高中国际预科课程教师培训”.陈金奎:2006/8/12006/8/5 参加省教育厅组织,江南大学举办的普通高中(高二数学)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虽然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材料,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大多数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还很弱、适合我校学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究等.本课题研究结束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将实践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丰富研究的内涵,推广研究成果的应用效应.具体表述为:(1)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继续实验并推广“导学训练”等课堂教学模式,继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充分利用建立的专题网站开展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养.(3)通过对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的跟踪、调查,继续研讨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七、主要附件目录1、              教师的教学研究案例集.(一本,50多个典型案例)2、视频材料(十多节课的教学视频实录,图片资料)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集.(一本)4、教师论文集(一本)5、教师外出培训与进修(教育硕士)材料6、课题的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材料及结题报告7、教师的理论学习材料集8、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笔记参考文献: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