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综合复习11.ppt
,【训练1】(2009沈阳中考)如图甲所示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相同.(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相同.,【解析】本题考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探究.(1)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甲图是分别加热让食用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很难控制;而乙图是用一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更容易控制让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2)由乙图可知,水和食用油的体积相等,由于二者密度不同,则二者质量不相等,将无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违背了控制变量的原则,这是错误的.答案:(1)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训练2】(2010泰州中考)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解析】使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的液体受热均匀,温度计的示数能准确地反映液体温度的变化.实验中选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这样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加热时间越长则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能反映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要求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而不是体积相等.答案:(1)使液体均匀受热 加热时间(2)B,【典题1】(2010恩施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选填“A”或“B”)瓶.根据_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4,20,30.则在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解析】本题考查对扩散现象的理解.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放在下面.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答案:B B瓶中的红棕色变淡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典题2】(2009兰州中考)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 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对温度、热量、内能的理解.A错在物体的温度越高,不是所含的热量越多,而是所含的内能越多;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冰也不例外,B错;晶体在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故C正确;对物体做功,但若物体同时向外散热则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因此选C.,【典题3】(2009河北中考)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_;(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_;(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_?回答:_.,【解析】本题为图片类开放题型,图片来源于课本,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塞子冲出试管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塞子具有惯性;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出问题只要与物态变化有关,如给水加热,水加速汽化试管口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等;并对应解答即可.,答案:(1)由于塞子具有惯性(2)内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3)塞子冲出试管口时,管口周围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典题4】用锅炉烧水时,将50 kg的水由20加热到100,需要完全燃烧2 kg的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烟煤的热值是30107J/kg.试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烟煤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锅炉烧水的效率是多少?,【解析】(1)Q吸=cm水(t-t0)=4.2103J/(kg)50 kg(100-20)=1.68107J(2)Q放=m烟煤q=2 kg3.0107 J/kg=6107 J(3)=Q吸/Q放=1.68107 J/6107 J=28%答案:(1)1.68107 J(2)6107 J(3)28%,一、选择题1.某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图中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解析】选C.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每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分子.图甲中,分子只能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动,有一定的形状,应为固态;图乙中,分子间距离较远,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应为气态;图丙中,分子以分子群形式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以相互滑过,无一定的形状,应为液态.,2.“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如图所示,茉莉花以外形淡雅、香气宜人而闻名遐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闻到茉莉花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运动B.有微风吹过,花香更明显.说明流动的空气使花香分子运动加快C.温度升高,花香分子运动加快D.菊花不如茉莉花香,因为菊花的花香分子不运动,【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的热运动,能闻到茉莉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A、C正确;当有微风时,花香分子将随空气的流动加快运动,故B正确;菊花不如茉莉花香只能说明菊花的花香淡,不能说明菊花的花香分子不运动,故选D.,3.(2010淄博中考)随着煤价的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分子将煤矸石粉碎后掺在优质煤炭中高价出售,牟取暴利.为了鉴别优劣,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A.热值 B.比热容 C.温度 D.质量【解析】选A.煤炭和煤矸石的热值不同,煤炭中掺入的煤矸石越多,所测出的热值越小,所以通过检测煤炭的热值能检测出煤炭的优劣.,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比热容大的应用,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改变温度越困难.A、C、D都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工作的.B选项只是因为水的蒸发使得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并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5.(2010湘潭中考)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这是做功冲程的特征,在该冲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选C.,二、理解与应用6.(2010日照中考)小红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闻到香味,这属于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的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对扩散现象的理解.打开香皂,很快就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扩散 无规则,7.如图所示,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将通过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_(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解析】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太阳的热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给液化气钢瓶,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液化气钢瓶温度达到一定值,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答案:热传递 增加,8.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选填“增加”或“减少”).这一过程相当于热机工作过程中的_冲程.,【解析】鞭炮与地面相撞,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鞭炮的内能增加,在这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相当于热机工作过程中的压缩冲程.答案:做功 增加 压缩,9.(2009兰州中考)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kg,完全燃烧210 g汽油能放出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 _ kg水从20 升高到43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汽油放出的热量Q放=qm=4.6107 J/kg0.21 kg=9.66106 J;由题意Q吸=Q放=cm(t末-t初)得答案:9.66106 100,三、实验与探究10.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_._.(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_.,【解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的物质特性是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即比热容,数据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是物质种类、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大小等,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看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质量的大小有关,要对此特性进一步具体化应对其概念,如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即把影响的相关因素均用单位来定义.,答案:(1)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11.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中盛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细管往瓶里打气,一会儿塞子会跳起.,(1)当塞子跳起时,会看到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时,内能_,温度_.(2)该实验在瓶内盛少量水的目的是_.,【解析】(1)瓶塞跳起时会看到瓶口周围有“白气”产生,这里的“白气”是小水珠,它是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而水蒸气液化需要降低温度,水蒸气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空气和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要消耗内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2)瓶内盛少量水的目的是让水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使实验产生的效果更明显,便于观察.,答案:(1)瓶口周围有“白气”产生 物体对外做功 减小 降低(2)使水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四、分析与计算12.(2010成都中考)2009年3月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要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8千克,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标准煤的热值q=3410 7 Jkg.求:(1)5 t水的体积.(2)620 kg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解析】(1)由 得(2)Q=mq=620 kg3.4107 J/kg=2.1081010 J答案:(1)5 m3(2)2.1081010 J,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0安徽中考)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风是由于空气的运动形成的;烟是由于灰尘的运动形成的;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形成的.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2.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惟一的方法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 kg和1 g水内能相同,【解析】选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分子无规则运动变缓,分子动能减少,它的内能一定减少,A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错.0 的物体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具有内能.C错,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体积和状态有关,故D错.,3.(2010日照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解析】选C.A选项中滚摆上下运动,是机械能之间的转化;B选项中人从滑梯上滑下,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选项中蒸气将塞子推开,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D选项中向下按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2010莱芜中考)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解析】选D.本题通过图示考查对热机四个工作冲程的认识.甲图中活塞向下运动,其中一个气门打开,说明是吸气冲程;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两气门都关闭,说明是做功冲程;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其中一个气门打开,说明是排气冲程;丁图中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都关闭,说明是压缩冲程.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甲、丁、乙、丙,选D.,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解析】选B.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白天陆地升温快,大气压低于海面上的大气压,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也快,此时陆地上的大气压高于海面上的大气压,故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故选B.,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析】选C.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在压缩冲程末,柴油机将空气体积压缩得更小,温度更高,喷入雾状柴油后,柴油燃烧得更充分,所以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另外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小,所以C错误.,7.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D.较高的凝固点,【解析】选C.液态氢的热值大,根据放热公式:Q=mq,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比其他燃料放出的热量多,采用液态氢作燃料,能够在减轻质量的条件下为卫星提供充足的能量.,8.(2010烟台中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解析】选D.从图象可以看出,如果选取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多,根据 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一些,A错误;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少一些,B错误;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C错误;加热时间相同,因为甲液体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D正确.,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9.(6分)如图所示,取一大试管,下半部分注入染成红色的水,慢慢地向上半部分注入酒精,密封后,竖直放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1)此现象是_现象;(2)体积缩小说明_;(3)水和酒精完全混合在一起,颜色均匀说明_.,【解析】此现象是液体间的扩散现象,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相互扩散时彼此进入到对方的间隙中,颜色均匀表明是彼此进入对方,而非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答案:(1)扩散(2)分子间有空隙(3)扩散使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10.(4分)(2009莆田中考)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解析】铝件不旋转,铜件高速旋转.铝件、铜件之间发生摩擦.因此,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两种物质内能增大后,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所以两种物质的分子互相渗透,再在分子间引力的作用下,紧密结合在一起.答案:做功 引,11.(4分)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代表中国最新技术的ZTZ99G式主战坦克现身.它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内燃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能的机器.内燃机的效率较低,它在工作过程中,能量大部分以_能的形式耗散掉.,【解析】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内燃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只有一少部分被利用,所以其效率较低.答案:机械 热,12.(6分)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 Jkg,完全燃烧1 kg原油,能释放出_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_ kg的水温度上升2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_(写出一条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有关计算及环保,Q放=qm油=4.4107 J/kg1 kg=4.4107 J.由题意Q吸=Q放=42%4.4107 J再由Q吸=cm水t得42%4.4107 J=4.2103 J/(kg)m水20,解得m水=220 kg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将直接减少白色污染,同时节约能源.答案:4.4107 220 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保护环境),13.(4分)(2010六盘水中考)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表中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_.,【解析】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比较小,故沿海地区要比内陆地区温差小,故温差小的甲是沿海城市.答案:沿海 温差小,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14.(8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小明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应改为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解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方法有:(一)利用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根据温度变化的不同,就能比较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二)利用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不同的热量后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就能找出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强.本题显然是使用第一种方法.(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都是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探究的),所以应将“等体积”改成“等质量”,这是实验的关键点;,(2)放入相同功率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对水和煤油做相同的电功,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的变化.本题难度中等.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相同的热量(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15.(8分)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_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有关.,(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有关.推理性结论:_.推理依据:_.,(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大小.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解析】(1)由提供的事实分析归纳出:物体由微小的颗粒组成,从而为建立物质的模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在热水中分子运动的快,从而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由内能的定义和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有以下猜测:质量会影响内能的大小.原因是物体质量越大,说明所含物质越多,分子数目越多,内能越大;体积影响内能的大小.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间距有关,所以猜测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有关.(3)由于(d)中水的质量比(a)多,与(b)(c)相同,(d)的温度最高,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a)(b)两杯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a)中水的质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答案:(1)物质 温度(2)质量(或分子多少)质量越大(或分子数目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答案合理即可)(3)(d)(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a)(b)(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16.(10分)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实验1:在一个烧杯中装入半杯热水,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同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向两个杯中注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杯中水变黑的速度更快,如图所示.,实验2:在一个烧杯中装入半杯热水,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同的冷水,用汤匙分别在两个杯底放入质量相同的糖,过一段时间用小勺盛表面的水品尝,发现装热水的杯中水更甜一些.问题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能得出扩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有什么关系?答:_.问题:你能举例证明自己的结论吗?答:_.,【解析】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本题主要是控制热水和冷水、墨水和糖的质量相同.实验1是把墨水滴入热水和冷水中,结果发现热水变色快,实验2是把糖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热水会更甜.这两个都是扩散现象的实验,实验表明热水比冷水扩散快.是因为热水的温度比冷水的温度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低,扩散越慢.,答案:问题1: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低,扩散越慢.问题2:炒菜只需几分钟菜就变咸了,而腌莱却要相当长的时间菜才会变咸;夏天在药店外就能闻到药味等.,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7.(8分)(2010泰安中考)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温、保护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据资料介绍,一公顷森林每天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081010 J.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被一公顷质量为4106 kg的泥土吸收,可使其温度升高3.试求出泥土的比热容.,【解析】根据公式Q吸=cmt得:泥土的比热容答案:0.9103 J/(kg),18.(10分)(2009泰安中考)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特种专用汽车生产基地.该厂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6 km,受到阻力是3.0103 N,消耗燃油1.510-3 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若燃油的密度=0.8103 kg/m3,热值q=4107 J/kg,求:,(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2)已知热机效率(式中W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则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解析】(1)因为专用车匀速行驶,故牵引力F=f=3.0103 N牵引力做的功W=Fs=3.0103 N5.6103 m=1.68107 J(2)消耗燃油的质量:m=V=0.8103 kg/m31.510-3m3=1.2 kg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Q=mq=1.2 kg4107 J/kg=4.8107 J热机效率:答案:(1)1.68107 J(2)35%,1.(2009柳州中考)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验中,属于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B.棉被被太阳晒得暖暖的C.烧红的铁块浸入水中,温度很快降低D.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解析】选D.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热传递,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二是做功,其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A、B、C都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只有D是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D.,2.(2007黄冈中考)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的“省油灯”(如图所示).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的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解析】铜是热的良导体,铜灯点燃后,灯油易被加热,从而使油蒸发加快,造成浪费.此题中水的作用是作冷却剂,降低油温,减慢油的蒸发.答案:热传递 蒸发 比热容大 在灯盏上加盖或用瓷质灯盏代替铜质灯盏(能减少油的蒸发的意见均可),3.(2008云南中考)我省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开发用于居民生活、发电、供暖等.腾冲热海的“大滚锅”呈圆筒形,直径约6 m,深1.5 m,周围用半圆形石板围成,终年热波喷涌,气浪腾腾,水温高达96.6.锅内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比热容为4.2103 J/(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说出应用地热能的两个优点;(2)求“大滚锅”内水的质量;(3)若“大滚锅”的水温降到21.6,可以放出多少热量?,【解析】(1)本题考查地热能的优点,地热能来源于地下,它的优点是环保、节能、储量大,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大滚锅”的横截面积S=r2=3.14(3 m)2=28.26 m2水的体积V=Sh=28.26 m21.5 m=42.39 m3则水的质量m=V=1.0103 kg/m342.39 m3=4.24104 kg,(3)放出的热量Q放=cmt=4.2103 J/(kg)4.24104 kg(96.6-21.6)=1.341010 J.答案:(1)见解析(2)4.24104 kg(3)1.341010 J,严冬水如何防冻 2010年初,我国遭遇几次大的寒潮侵袭,东北地区的气温下降至近几十年来的下限,达到-50.1,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使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防冻?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变化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较多,所以常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但在寒冷的冬天,水容易结冰,严重时能损坏循环系统.其防冻的方法一般是加入防冻液.汽车防冻液有以下种类:,(1)乙二醇水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凝固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汽压,凝固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凝固点可降低至-68,超过这个极限时,凝固点反而要上升.,(2)酒精-水防冻液,酒精的沸点是78.3,凝固点是-114.酒精与水可任意比例混合,组成不同凝固点的防冻液.酒精的含量越多,凝固点越低,酒精是易燃品,当防冻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40%以上时,就容易产生酒精蒸汽而着火.因此,防冻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宜超过40%,凝固点限制在-30 左右.(3)甘油-水防冻液,甘油-水防冻液不易挥发和着火,对金属腐蚀性也小,但甘油降低凝固点的效率低,配制同一凝固点的防冻液时,比乙二醇、酒精的用量大,因此这种防冻液用得较少.,思考:1.通常情况下常用哪种物质加入水中防凝固?2.在短文中你选择加入哪种物质降低水的凝固点?为什么?提示:1.可在水中加入乙二醇、酒精或甘油2.加入乙二醇原因:(1)凝固点可降至-68(2)加入酒精易起火或爆炸,加入甘油、用量大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