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专题六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2012-5-23163425968).ppt

    • 资源ID:4490090       资源大小:9.67M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六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2012-5-23163425968).ppt

    专题六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设计思路,通过“图形与位置”的学习,让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明确各部分内容教学目标、相互关系及与后续相关几何知识的联系。通过“图形与位置”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的问题的研讨与分析,提升教师“图形与位置”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内容层面:第一、二学段的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哪些“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内容与后续几何知识学习有什么联系?,拟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层面:在“图形与位置”内容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很多对“图形与位置”的认识,可能这些认识是零散、模糊的,与教学的要求并不相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图形与位置”内容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实施层面:描述物体的位置具有相对性,需要确定观测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相对性”?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确定观测点的重要性?用“行与列”、“方向与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又具有唯一确定性,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时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第一、二学段的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哪些“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内容与后续几何知识学习有什么联系?,问题一,“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在第一、二学段五次编排了“图形与位置”的内容。第一次:(一年级下册)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一次呈现“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教材编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上、下,上、下,在 的上面,在 的下面。在 的 面,在 的 面。的下面有什么?,李林在王英的前面,王英在李林的后面。张宁在李林的_面,王英在张宁的_面。,李林,王英,张宁,前、后,等一下,我后面还有 3 个人。,左、右,1,这是右手。,另一只手是,看看你的两只手。,左 右,左右手是好朋友。,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写字,左手压本子。,我举手发言用右手。,我的左边有什么?,我的左边有,2,伸出右手,握一握。,3,3,4,4,位 置,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你后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你右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教学目标,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上、下”,学习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排队上车、游泳比赛中的运动员、教室中的座位等都有前、后顺序,利用这些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前、后,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借助“左手、右手平时做什么”这些早已养成的生活习惯,认识左、右,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室的座位、电影院中的座位等),初步学习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等语言描述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次:(三年级下册)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给定一个方向,辨析其余七个方向;用方位词和距离描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第二次呈现“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教材编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早晨,太阳在东方。,我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小明,小明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1,我们来完成校园的示意图。,操 场,北,教学楼,我把上方定为西。,我把上方定为南。,2,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先向东再向北。,如果 要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3,(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 120 米,又向 _ 走了 _ 米到游泳馆。,书店,小兰家,小明家,剧场,学校,游泳馆,小红家,120 米,200 米,280 米,150米,80 米,210 米,170 米,90 米,北,邮局,50 米,100 米,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北角。,多功能厅,食堂,可以用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4,动 物 园 导 游 图,北,去熊猫馆,可以先到狮山,再向西北走。也可以,熊猫馆在西北角。,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5,教学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校园认识东、南、西、北。,画校园示意图,把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与图上的东、南、西、北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学会用东、南、西、北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借助指南针辨别东、南、西、北、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能辨析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用东、南、西、北、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八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路线。,第三次:(四年级下册)用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三次呈现“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教材编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1,1 号检查点在东偏北 30 的方向上。,大约要走 1 千米。,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 米处。(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 35 方向 150 米处。(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 40 方向 200 米处。,2,怎样表示出 150 米?,可以用 1 厘米代表 50 米。,先确定方向。,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 067 千米。,3,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 30 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_偏_约_的方向上。,公园定向运动路线图,(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 和路程。,终点,起点,100 米,1,2,1 000 米,1 000 米,800 米,4,教学目标,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在校园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地图上描述北京、上海两地之间的位置关系,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借助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利用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比赛路线。,第四次:(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第四次呈现“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1)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赵强,李刚,1,熊猫馆在(,)。,654321,0 1 2 3 4 5 6,动物园示意图,大象馆,大门,猴山,熊猫馆,海洋馆,我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2,教学目标,以教室内学生的位置情况为背景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动物园示意图上,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各场馆的位置。,第五次(六年级下册)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学习比例尺,提高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是确定位置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五次呈现“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教材编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比 例 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 1 cm 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 50 km 的实际距离。,比例尺 1:100 000 000,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你知道图中的 2:1 表示什么吗?,把下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1,下面是北京市地铁规划图。地铁 1 号线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 10 cm,它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2,学校要建一个长 80 m、宽 60 m 的长方形操场,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我想用线段比例尺。,可以先确定比例尺。,我觉得 1:1 000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再根据比例尺确定图上操场的长和宽。,3,教学目标,根据实际地图、平面图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认识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能进行二者之间的转换。根据给出的比例尺会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转换。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图形与位置”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是按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二是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图形与位置,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数对”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认识八个方向,会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简单路线,用方向、距离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路线,画路线图,比例尺及其应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确定点,用坐标表示几何图形,学习极坐标,把“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分成“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方向与使用路线图”两部分,可以让我们看出两方面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联系的,无论是上下、前后、左右,还是东、南、西、北,都既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又可以用来说明方向。,例如,“把数学书放在作业本的上面”、“电梯上行”,前者表示相对位置,后者表示方向。,问题二,在“图形与位置”内容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图形与位置”的内容是“空间观念”在教材中的具体呈现,因此,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位置”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图形与位置”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提出三点总体建议:,建议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让学生在“教室里”、“校园内”、“电影院中”、“上学路上”等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空间,发展空间观念。,建议二:让学生经历生活经验回忆、观察、操作、想象、描述、思考、交流、分析、推理、表示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经历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过程,才能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建议三: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以被动的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很难形成空间观念。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过程,这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更需要合作交流。,问题三,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很多对“图形与位置”的认识,可能这些认识是零散、模糊的,与教学的要求并不相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案例一:四年级数对教学前测 测试问题:请你在纸上描述出你们班长的位置。,学生的描述方法可以分为三类,文字叙述班长的位置班长的位置是第三排第四个;班长的位置是第三列第四个;班长在从窗户数的第三排第四个;从门这边数第五组的第四个是班长。,画图表示班长的位置,还有一个孩子谈到了,班长在我的斜后方第三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丰富,这固然可喜。但是,学生的想法各异,老师该如何处理呢?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介绍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呢?,案例解读,面对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应迅速归类,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在所有的学生理解不同的表示方法之后,通过不同表示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要统一标准。,最后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要以教师面向学生的位置为观测点,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按这样的方法表示班长的位置应是:第五列第四行,可以简单表示为(5,4),两个数的顺序不能调换。,案例二:左右教学片断,案例解读,上述案例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认识自身的左右巩固练习(“机器人”游戏(1)认识身边的左右巩固练习(找“邻居”游戏)认识左右相对性巩固练习(“机器人”游戏2)了解左右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辨别左、右,主要借助自己的双手。,问题四,辨别方向,变式练习,游戏巩固,填写记录卡,制作校园平面图,“图形与位置”内容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案例:认识东、南、西、北教学片段(在操场上辨别方向),案例解读,操场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前、后、左、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东、南、西、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案例解读,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到了东、南、西、北各占一方的固定性和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有趣的游戏要利用刚刚学到的方位的知识,实现了“兴趣”与“数学思考”的有机结合。,填写记录卡、制作校园平面图这两个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学生刚知道了实际方位与图上方向之间的联系,而且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形成表象再现形成校园平面图的表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问题五,描述物体的位置具有相对性,需要确定观测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相对性”?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确定观测点的重要性?案例:学生“用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出现的问题。,这是两名学生“用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的不同做法,显然他们都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的知识,而且都会正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就这道题的解决来看,第一个同学是正确的,第二个同学则是错误的。因为描述猴山在象房的什么方向上,应以象房为观测点,他选错了观测点。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如果不确定观测点,描述相对位置的方法是不唯一的。,如:上海在北京南偏东30度方向上(如右图),这是以北京为观测点。如果以上海为观测点,上海与北京这一相互位置关系也可以换成下面说法:,北京在上海北偏西30度方向上。,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选准观测点的重要性。,问题六,用“行与列”、“方向与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又具有唯一确定性,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时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案例:位置与方向教学片断,1引入(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欣赏京东大峡谷、房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朝阳公园、八达岭长城等北京人文景观图片。,以朝阳实验小学为观测点,你能在这幅图上标出八达岭长城的位置吗?,通过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要确定八达岭长城在这幅图中的位置,需要知道具体方向和朝阳实验小学到八达岭的距离。,2探究,解决问题,要确定八达岭长城的位置只知道“在朝阳实验小学西北方向”行吗?只能确定所在的区域,要确定八达岭长城的位置只知道“在朝阳实验小学西偏北40度方向上”行吗?只能确定在一条射线上,要确定八达岭长城的位置只知道“距离朝阳实验小学60千米”行吗?只能确定在一个半径60千米的圆周上,案例解读,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唤起了学生“位置与方向”的已有认知经验。学习用“方向与距离去定位置”学生的一个主要困惑点是:既要考虑方向,又要考虑距离,容易顾此失彼。,案例解读,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先从单个维度考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结合,找到射线与圆周的交点,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学生还有一个困惑点是:方向混淆。这节课上学生就暴露出了这一问题:确定“北偏西40度方向”,让学生摆量角器,第一个学生就摆错了,摆成了“西偏北40度”。教师让其他同学再摆出一条线,让全体同学在比较中鉴别:哪条线表示的是“北偏西40度方向”。,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了:确定“北偏西40度方向”,先要判断以哪个方向为标准,以“北”为标准,要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表示“北”的方向线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观测点重合。,结束语:时间关系我们仅就“图形与位置”教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和老师们作了简要交流,我们为教师们准备了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参考文章,希望老师们利用这些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六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2012-5-23163425968).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