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2).ppt
拿来主义,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18811936),杂文集:华盖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关于杂文,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特点:,背 景 介 绍,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背 景 介 绍,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第一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旧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本段最后一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去主义”嘲讽的感情?,“大师”、“捧着”、“几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读第3、4两段,想想“送去”是什么意思?,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鲁迅名言,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抛给”、“送来”: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罪恶。,“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施舍。,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6段的意思有什么不同。,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排外,媚外,误国,卖国,因为,所以,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因果论证,小结:论证思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先破错误的观点,再提出相对的正确的观点,先破后立。,对比论证,破,立,对,立,小结,第二课时,什么是“拿来主义”,在文本中,体现在以下句子:,1、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他占有,挑选。3、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大 宅 子,文 化 遗 产,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文中的穷青年,对祖上阴功而来的“大宅子”,有多少种态度呢?,(比喻论证),“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废物,文 化 遗 产,不敢进门,放火烧光,“拿来”!,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鱼 翅,鸦 片,姨 太 太,烟枪烟灯,喻文化精华,喻益害并存,喻文化糟粕,喻封建文化,“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比喻说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形象生动,,幽默含蓄,,而锋芒毕露!,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2)对文化遗产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正确继承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成为新人。”显示了鲁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拓展练习,这段文字,怎么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什么观点?,洗脸不止一次,还要检查验收。写文章做演说比洗脸更重要,它要“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洗脸”设喻,阐明写文章写演说稿要认真修改推敲的道理,妙趣横生。,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想想议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