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 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难道这是巧合吗?,【观察与思考】知道了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改变?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假设与预测】(1)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减少;(2)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增大;,(3)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不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步骤:1.称量装有少量白磷的密闭容器的质量;2.把玻璃棒加热后,对着白磷塞紧橡皮塞使白磷燃烧。3.冷却后第二次称量。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锥形瓶内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2)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实验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实验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静置几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现象:(1)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实验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Fe CuSO4 FeSO4 Cu,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与结论】,【观察与思考】知道了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改变?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假设与预测】(1)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减少;(2)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增大;,(3)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可能不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规律方法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变化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例:冰融化成水、大块矿石砸碎变成小块矿石,这些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虽然相等,但不能把物质的这些变化说成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已经存在的质量不能包括在内。,例:1g氢气和9g氧气完全反应不能生成10g水。实际上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1:8,因此1g氢气只能跟8g氧气反应生成9g水,反应后要剩余1g氢气。,规律方法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变化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已经存在的质量不能包括在内。,(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如:体积),一定条件,规律方法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变化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已经存在的质量不能包括在内。,(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如:体积),实验结论: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分析: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反应后生成的总质量小。结论:如果称量时把生成的二氧化碳,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3】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步骤:(1)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2)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3)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观察实验现象。(4)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实验现象:(1)反应迅速进行,产生大量气泡。(2)反应完成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天平指针指向装有砝码的又盘。,实验结论: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镁+氧气 氧化镁分析:1.反应物是镁和氧气,称量时只称镁的质量,没有称量氧气的质量;2.有一部分氧化镁粉末扩散到空气中。结论:如果称量时包括氧气,并把生成的氧化镁粉末收集起来,仍 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1.取一根用砂纸打磨的镁条和石棉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2.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3.把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实验现象: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色粉末状固体,升起少量白烟。,Mg O2 MgO,【实验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种物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质量之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要特别注意反应中是否有气体逸散,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上述两个实验如都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天平就会平衡了。所以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总结升华】,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题目中的不守恒只是表面现象,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实验的本质,找到质量不守恒的原因然后作答。,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宏观,微观,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改变,可能改变,分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体积,1.现有一反应:A+B=C,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3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2.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3.将6.8g过氧化氢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9.6g,则生成了_g氧气。,10g A反应后余3g,参加反应的A是7g;5gB参加反应无剩余,B完全反应。故: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7g+5g=12g,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化学变化的,水与酒精只是混合而没有反应。,气体的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 剩余物质量=6.8g+6g9.6g=3.2g,3.2g,【课堂练习】,总质量,时间,0,总质量,时间,0,总质量,时间,0,总质量,时间,0,4.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B,练习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 2XY2+Y2=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应该是。A.X2Y B.X2Y3 C.XY2 D.XY3,练习2.在化学反应3NO2+H2O=2X+NO中,X的化学式为()A.HNO3 B.NH3 C.HNO2 D.N205,D,A,练习3.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g B.80g C.90g D.120g,B,练习4.已知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5O2=3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4O B.C2H5OH C.C3H8 D.C3H10O,C,【基础巩固】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B.C.D.2.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 21 C.41 D.51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B,D,D,4个水分子 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种原子,分别为:个氢原子、个氧原子;这些原子,生成 个氢分子、个氧分子。,2,8,4,重新组合,4,2,4.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 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气中去了。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称量时只称量镁的质量,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大。(2)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答:由于纸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逸走,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