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诗夜游纪2.ppt
,古往今来,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大家想一想,你能举出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吗?,古代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苏轼(1037110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著有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唐宋八大家: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写作背景,元丰六年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写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作者在这种心情下,写出这篇文短意深的短文。,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承天寺,走进承天寺,一读:读准字音,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标注不认识的字词。,阅读导航,听录音学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hng,w,su,(宋)苏轼,检查听音效果,遂 寝 与 藻,荇 横 柏 吾,su qn y zo,xng hng bi w,二读:读顺文章,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受月夜美景。,阅读导航,例句如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合作探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重点字词:1.解:解开,脱下。2.欲:想。3.户:门。4.欣然:高兴的样子。,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我正要脱衣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教师点拨 学生翻译,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重点字词:5.念:想。6.乐:名词动用,游乐。7.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8.遂:连词,于是,就。9.至:到。10.寻:寻找。,译文:想到没有和我一同游览作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重点字词:11.亦:副词,也。12.寝:睡觉。13.相与:一同,共同。14.于:介词,在。,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重点字词:15.空明:清澈透明。16.交横:交错纵横。17.盖:表示推测,原来是。,译文: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重点字词:18.何:疑问代词,哪。19.但(1)古义:连词,只是。(2)今义:但是,表转折。20.闲人(1)古义:悠闲自在的人。(2)今义:无所事事的人。21.耳:罢了。,译文: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清闲的人)罢了。,月色入户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门,想,于是,一起,原来是,只是罢了,考考你!,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想到没有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考考你!,浏览课文,说出文章大意。,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夜晚,苏轼、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这篇文章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与友赏月(事),这是事之雅者;中庭月景(景),这是景之美;感慨世事(情),这是情之深者。,1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10.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研究探讨,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2、此时苏轼的心境如何?,“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与文本对话(合作探究),领悟“闲”之意,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领悟“闲”之情,问题: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闲人:1.指闲情雅致的人;2.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自嘲、自矜、自解、自慰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水月色,藻荇月影(竹柏影也),月色之明,月色之清,侧 面,的月色,空灵,清丽,淡雅,皎洁,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子柏树侧影的清丽淡雅。,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1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研究探讨,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宋),当堂练习,翻译句子: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月色照入门内,我很高兴地起来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一起在院里散步。,庭院中的月色像一潭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藻类荇类植物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3、理解性背诵,(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A 贬谪悲凉。B 人生感慨。C 赏月喜悦;D 漫步悠闲。,1、选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选文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月”或“月色”,叙述承天寺夜游的时间及原因。描写庭院中皎洁的月色。抒情抒发了作者既愉悦又落寞的心情。,四,月色空明,豁达,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闲人”一词中既包含有作者与友人寄情月色的愉悦,也有被贬不得志的失意与落寞。表现了作者豁达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