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末复习课件.ppt
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纲要,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期末复习,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货币的基本职能;常见的信用工具及其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用于交换;二、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二、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4.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1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从本质上看,货币()A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C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D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在商店里用六元钱买了一支圆珠笔,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A,A,练一练,3.张某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到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他首付现金10万元,然后分期10年付清房贷20万元及利息16万元。其中16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10万元首付现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A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职能 B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四、纸币及其本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危害 1.纸币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其本质是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小于这个限度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人们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量是发生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短期来看,物价下降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从长期来说,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导致经济衰退,最终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五、结算方式;人们通常采取的结算工具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2.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六、汇率的含义;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如果100单位本币(人民币)兑换更多的外币,说明本币(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反之,本币(人民币)汇率降低,本币(人民币)贬值。七、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如果你家打算暑假去西藏旅游,你认为携带哪种信用工具最合适()A现金 B现金支 C转账支票 D信用卡2现代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有()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任何人都可以办理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A B C D,D,D,练一练,3.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牌价显示,2008年4月18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98.36元;2011年4月18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53.1元。这一变化说明()A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升高B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C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D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C,4.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多支付人民币2.5元 D.少支付人民币2.5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市场)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三、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1.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练一练,D,四、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是在每次交换中,而是长期的平均数中表现为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五、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则)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可以互相替代):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动。互补商品(互相配合才能使用):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供给法则)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拉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其最终是由_决定的。()A价值 B供求关系C人们的喜好 D卖者的愿望,D,A,练一练,3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4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其他条件,与商品价格成正比关系的有()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供应量社会劳动生产率A B C D,C,A,5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A羊肉和猪肉 B牛肉和羊肉C火车和飞机 D照相机和胶卷6下列选项中与电动车和燃油机车的关系一致的是()A汽车与汽油 B猪肉和狗肉C香烟和烟灰缸 D显示器与电脑主机,D,B,7.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B.C.D.8.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后,给企业带来的必然结果是 A.使企业产品价值量减少 B.企业产品降价空间扩大 C.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 D.产品销售量增多,D,B,材料一:进入2007年以来,粮食、猪肉等商品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由于粮食是“生物链”的源头,所以,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实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材料二:5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调查研究生猪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8月2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劳动保障部和民政部已分别要求各地确保最低工资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确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因副食品价格上涨而降低.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对方便面价格串通涨价案调查情况的通报.材料一反映的问题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什么影响?,(1)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粮食上涨后,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急剧减少。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对生产者来说,粮食价格上涨,生产者利润增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和种植面积,从而保证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人们购买力提高。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3.按照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三、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1.含义: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3.变化的趋势: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1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但是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则还只能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 B C D,D,练一练,2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汽车梦能否实现,取决于()A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汽车的价格B国家的汽车、交通、税收配套政策C汽车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D人们的消费观念3“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表现的消费类型是()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C租赁消费 D劳务消费,A,B,四、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变化的影响 1.含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五、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消费心理应该反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提倡求实消费心理主导下的消费。六、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过度超前消费;也要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 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报道,2010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意味着A.居民收入减少 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 D.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2.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低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低于乙省城镇居民,练一练,C,C,3.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手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应注重精神消费 应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应注重物质消费 A.B.C.D.,C,C,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期末复习,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二单元复习要点,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2.我国法定公司的两种类型及比较3.公司能否取得经营成功的因素4.劳动者的就业5.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6.居民的投资方式,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四个环节。,1下图说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今非昔比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决定生产的需求消费决定生产的发展A B C D,B,练一练,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彩电等家电行业迅猛发展,美容、健体、娱乐、旅游业也逐渐兴旺发达。目前,人们对商品房和家用汽车需求旺盛,拉动了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B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 C消费带动生产,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C,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1)必要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社会的本质要求。(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措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深化改革。,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六、公有制的地位、范围: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范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1.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措施: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八、国有经济的地位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作用 1.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2.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九、我国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外资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十、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1.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1.在我国,国有经济在石油石化、电网电力、钢铁制造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保持“绝对控制力”、“较强控制力”。这主要说明了国有经济()A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练一练,2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社会化大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生产资料公有制3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占优势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A B C D,D,C,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一、企业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组织形式:公司制(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二、公司的含义、公司股东的权利和公司的义务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企业在法律上的人格化,能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2.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3.公司的义务:公司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三.公司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的区别是能否把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向社会公开发 行股票,募股筹资。共同点:“有限”、“合股”。,四、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公司制的优点 1.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各个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 2.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五、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六、企业的破产、兼并和联合 1.破产:含义: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2.兼并: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兼并相当劣势的企业。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和整个的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3.企业联合:是指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并。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叫做“强强联合”。七、劳动的含义和意义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2.意义:劳动者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八、就业 1.就业的意义对于个人: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维护社会稳定 2.我国的就业形势:劳动力人口比较多;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的措施(1)党和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根本途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努力改善就业结构。(2)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九、劳动者的权益 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2.维护劳动者权益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3.维护劳动者权益要求: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劳动者必须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1.劳动者实现权利、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A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B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C依法签订劳动合同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练一练,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传统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吸纳能力趋于稳定。“转变就业观念,除了鼓励毕业生援助西部、自主创业外,还要使就业面向广大的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据此回答13题。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B签订就业合同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C缺乏劳动技能造成了劳动者就业难D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D,(2011福建)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就业 提高恩格尔系数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A B.C.D.,C,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识记)储蓄存款:1.存款储蓄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定期储蓄利率高,收益高于活期,但存期限定、流动性较差。2.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二、(识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三、股票、债券和保险(理解)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性质:入股凭证。股票投资的特点:股东出资的不可返还性,除非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2.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性质:债务凭证。,3.商业保险(1)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2)商业保险的作用: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性质上看,债券与其他投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A股份凭证 B债务证书 C租赁凭证 D债权证书2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A为了更好的消费 B为了获得利息C为了支持国家建设 D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3下列对银行贷款说法正确的是()A多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目的B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C贷款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D贷款按用途可分为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B,C,B,练一练,4.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都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B、C、D、,5.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 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B、灵活性C、风险性D、稳定性,6.公民在投资方式中,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具有信用 度高、收益高、流通性强等特点的是 A、金融债券B、政府债券C、公司债券D、购买股票,B,C,B,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期末复习,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第三单元复习要点,1.按劳分配的表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2.关于效率与公平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的作用4.税收的特征及个人所得税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决定的。()A产品结构 B产业结构C所有制结构 D消费结构22010年起,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将全部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获得的绩效工资属于_所得。()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 D按贡献分配,C,B,练一练,3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C企业总产品 D社会财富4公务员的工薪收入属于()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B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C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D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B,B,三、我国的非按劳分配方式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何意义?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注:我国农村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家庭联产承包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适用于私营、外资经济。(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科技、资本、管理等要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适用于任何经济形式。注:公有制企业里面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注: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实施的分配过程。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新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A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B消灭分配上的差别C平均分配劳动收入D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D,练一练,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A BC D,D,五、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1.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有 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其他分配方式兼顾公平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财政收入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其他分配方式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 A.B.C.D.,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扩大财产性收入 A.B.C.D.,练一练,练一练,练一练,D,C,3.某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 股,年终按股分红获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 入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3200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22000元 岗位津贴费800元,奖金14000元;每年要缴纳各种税共5000多元 张某的年终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 分别是 A22000元、35000元 B36800元、35000元 C68800元、30000元 D36800元、30000元,练一练,4.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 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B.C.D.,B,B,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一、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2.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3.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二、国家财政收入的含义、主要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2.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基础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三、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 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助);债务支出。四、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最理想的状态)、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收入小于支出,略有赤字。2.财政赤字:收入小于支出。,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A,练一练,五、财政的巨大作用: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等)。2.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通货紧缩时,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政府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2011浙江)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A,练一练,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1)对“三农”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敢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作用。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体现了这一点。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体现了这一点,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1.财政收入多能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增强对经济的调控力度。2.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六、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