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2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学们动手做下面两个实验:,一、通过凸透镜近距离观察书上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二、通过凸透镜远距离观察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通过刚才的小实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验证你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呢?,1、介绍:光具座。2、还需要哪些器材啊?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大家分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1、凸透镜,蜡烛,光屏应该如 何放置在光具座上?2、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3、如何操作可以使烛焰不同的像,清晰明亮在光屏上呢?,你的讨论结果是什么呢?,实验时注意点:,1、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2、光屏上接收到的像叫实像.一定要是清晰明亮的烛焰像.,3、及时根据像的性质记录物距和像距.4、注意把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成同一高度。5、固定透镜,把蜡烛从远离透镜,向透镜靠近,移动光屏接收像。,大家从以下两个方面动手实验:,1、分别找出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分别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2、成像时,记录两次物距和像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各小组进行讨论,物距、像距与透镜的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 f)进行大小的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分析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请大家观看老师演示:,大家回想一下开始的两个实验:,看书上的文字,看老师。为什么会成那样的像呢?,例题示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 像。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 像。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6cm时,可以得 到一个、的 像。,巩固练习:,1、平时喝水时,用手端着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透过玻璃杯,看看手指有什么变化?这时的水和玻璃杯相当于一个什么呢?,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f=15 cm)若 u=20 cm时,成像特点是什么?若 u=37 cm时,成像特点是什么?若 u=11 cm时,成像特点是什么?实验中,可能导致光屏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的两个原因是:.,3、物体放在焦距为 16 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10 cm B、20 cm C、30 cm D、40 cm,课后思考:,1、找出虚实像、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2、物距变化,像距会如何变化?3、当物体与透镜间距离非常大时,会成什么样的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