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ppt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要送行的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作品分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重叠复沓的语言,整齐的句式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作品分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作品分析,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眺)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一句,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作品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谢眺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极易产生联想,故自然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作品分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